02.29 故事:老漢挖到一條“金蟲”,婉拒88萬上交專家,如今紅透國內外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擁有著漫長的歷史,偉大的華夏先祖們更是在這片古色古香的大地上,前赴後繼地創造出了一系列璀璨至極的古文明。如今,我們在參觀各地博物館內所看到的那些國色天香的古文物,便是老祖宗們曾經無比智慧的見證。而令人遺憾的是,仍舊有數不勝數的古文化瑰寶長眠於地下,等待著人們前去發掘。

故事:老漢挖到一條“金蟲”,婉拒88萬上交專家,如今紅透國內外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家住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一個偏僻小山村的老農民譚某,一天像往常一般前往村口的一條小河邊上抓蝦摸魚。當他正揮著小鋤頭在河岸邊上的沙土裡翻掘螃蟹時,無意中挖出了一件奇特的物品。

那是一根長條狀的黃顏色金屬物,整體看上去像是一條“金蟲”。隨後,譚老漢便就地用河水將這條“金蟲”進行了一番清洗,結果卻發現它表面變得無比的亮澤,讓他禁不住用牙給咬了一口,確認是真金無疑!

故事:老漢挖到一條“金蟲”,婉拒88萬上交專家,如今紅透國內外

回到家後,家人們知悉譚老漢撿到金子後,一個個都非常的歡欣鼓舞,他們立馬圍坐成一團來探討如何將此物變賣換來錢財。很快,譚老漢的老伴便將這件事告訴了左鄰右舍,引發了全村人絡繹不絕地到他家來參觀“金蟲”。

沒過幾天,一名來自於縣城的古董商慕名前來,仔細看了譚老漢撿到的那條“金蟲”一番,當即表示願出高價買下它。

故事:老漢挖到一條“金蟲”,婉拒88萬上交專家,如今紅透國內外

古董商經過跟老譚一家人的幾番討價還價後,最終出到了88萬元的高價,欲一舉買下它。要知道在當時的農村,88萬元可是農民種十輩子田都賺不到的天文數字,這讓老譚全家人瞬間陷入到了無比狂歡之中。

然而,老譚靜下心來細細想了一番後,卻認為古董商之所以出如此高價的目的正好說明了此物價值巨大,沒準是一件出土古文物,要是私自出售後等哪天被查到後,自己或許會有牢獄之災。

故事:老漢挖到一條“金蟲”,婉拒88萬上交專家,如今紅透國內外

隨後,他立即將這條“金蟲”帶到縣文物局找專家求鑑,結果被文物專家鑑定為一件來自於西漢時期的“鎏金銅蠶”。原來,它是一條由鎏金銅打造而成的蠶,其通體被雕刻得惟妙惟肖,具有極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在考古史上相當之罕見。譚老漢知悉後,二話不說便婉拒古董商的收購將其上交給了專家。如今,“鎏金銅蠶”作為絲綢之路國際高峰論壇的展出文物,立馬紅透了國內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