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自新世纪伊始,00后们的家庭里多数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是三个家庭的事情,得到最少来自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以及爸爸妈妈六个人的关注。

尤其是几位老人,生怕孩子受到了定点委屈,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也怕化了。有人说,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灵魂。这句话听着并没有错误,然而过于看重孩子,以至于达到溺爱的程度,那么孩子对几个家庭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是亲里关系恶化的开端。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隔壁小区王大爷和王大妈年纪大了,只有老伴俩人相互扶持度日,但是楼上新来的住户却并不是太友好,尤其是李女士的孩子,异常的活泼。最爱在楼上跳绳,严重影响了夫妻俩的生活。

王大爷也多次上楼和李女士说,李女士却说:孩子太小,不听话。之后也就不管不问,王大爷实在是受不了,便买了一个“震楼神器”,只要李女士孩子一跳绳,王大爷就开“震楼神器”,噪音远比孩子跳绳来的更大,李女士几次都欲哭无泪,只能给王大爷说求放过。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孩子为什么会肆无忌惮地玩耍

从李女士孩子跳绳开始,王大爷几次三番的劝告,李女士却以孩子太小为由不闻不问,以至于王大爷实在忍无可忍,出此下招。虽然事后得以解决,但是两家的梁子却结下了。

可以这么说,李女士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她一贯的纵容孩子,使孩子缺乏对邻里应有的尊重。并且孩子做错事情后,李女士并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教育,进而使孩子愈发地得意忘形。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孩子的行为造成的后果

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制止,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使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会形成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更有甚者会对老人,对社会没有尊敬感,对其造成极大损失。

这也是引发邻里矛盾的最初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虽然事情得以解决,但邻里关系确实多了一些嫌隙,后来整栋楼都知道了这件事,私下里给李女士和其孩子以及王大爷等人下了一个极差的定义,都尽量刻意的远离他们。生怕他们不经意间给自己下了一个圈套,让自己难堪。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父母应该怎么避免此类事的发生

1.父母对孩子应该正确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关乎着孩子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唯有此时开始,教育他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使之与自己的行为相符合,才会有成才的希望。不然之后徒增烦恼而已。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2.父母要以身作则

二十四孝中有一则故事,有一次父母嫌弃孩子的爷爷奶奶,欲用簸箕把他们给活埋了,孩子说回来时把簸箕给拿回来。父母不解问为何,孩子说,以后还能用得上。

此虽是故事,但听来却让人发思。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甚大,父母要是善良温和,孩子再坏也不会坏到哪去;要是父母从小男娼女盗,孩子再好能好到哪儿呢?所以,父母要想避免此事,必须以身作则。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3.父母应该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贪玩,父母说教孩子不听,面对孩子听不懂大道理的尴尬局面,孩子依旧我行我素不足为过。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可以用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孩子注意力,比如一起看动画片。如果孩子依旧坐不住,大可以去楼下,去公园,让孩子跳绳,这样不仅缓解了邻里矛盾,也可以更好发展孩子的天赋和爱好。

楼上孩子天天跳绳,引楼下邻居不满安“震楼器”,宝妈:求放过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这无可反驳!但父母不能因为孩子过于活泼,扰乱了邻里关系,使大家不和睦而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从抹杀他爱玩的天性。要是如此,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和认识只能是被动的输入,而不是主动探求。

那么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就变得苍白无力。父母们所期望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只不过是空想而已。所以父母面对孩子们玩耍但又扰乱居民时,要转变思维,带孩子们出去玩耍,去公园,去主题乐园都可以。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