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給不給孩子穿紙尿褲,一直以來都是老一輩跟新一代的年輕人頗有爭執的一個問題,老人家認為給孩子穿紙尿褲會捂壞孩子的屁股,老祖宗的一套把屎把尿的方法更好使,還省錢。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現在的紙尿褲超薄幹爽又透氣,完全不用擔心會捂爛PP,如若按老一輩的做法把屎把尿反而會造成孩子髖骨損傷、尿頻,甚至脫肛。

好不容易把老人家說服,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們又會操心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該給孩子戒掉紙尿褲呢?

最近,一個朋友跟我說起她正在給孩子戒紙尿褲,她家孩子還不到一歲半,白天的時候只給穿小內褲要麼乾脆就光著PP,進展還算順利。但是晚上的就發愁了,一晚上得給孩子換2次以上的衣服跟床單,我說何必這麼早就戒掉紙尿褲呢?豈不是給自己找事做,孩子也折騰得不舒服。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一、戒掉紙尿褲的最佳時機

1、美國兒科學會發布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的8大指標,當孩子滿足其中的大部分指標時,就說明他已經準備好了。

①可以保持至少2小時不小便,或者午睡醒來後紙尿褲是乾的;

②紙尿褲髒了以後,孩子會覺得不舒服,想要換紙尿褲;

③對坐便器產生興趣;

④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律;

⑤主動要求穿內褲;

⑥可以遵守簡單的指令;

⑦會用臉部表情、姿勢或語言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⑧孩子可以獨自或在大人的幫助下穿脫褲子。

通過上面的八個指標,家長可以一一對照自己的孩子是否能達到,比如孩子經常會拉扯自己的紙尿褲,告訴大人他穿著紙尿褲不舒服,不想穿紙尿褲了;孩子早上醒來紙尿褲的尿液明顯減少或幾乎沒有,或者能保證午睡兩個小時紙尿褲都是乾的,這說明孩子膀胱發育越來越成熟,可以考慮戒掉紙尿褲了;孩子逐漸對大人用的馬桶感興趣,不喜歡弄得髒兮兮的紙尿褲,而要求大人給他穿小內褲。

如果大部分指標都滿足的話,那麼恭喜你,你家孩子已經可以告別紙尿褲了,嘗試給他做如廁訓練吧。反之,如果孩子的表現是完全需要依靠大人來穿脫衣褲、對紙尿褲表現出明顯的依賴心理,紙尿褲不到兩小時就沉甸甸了,而且還不能聽懂大人的指令,那戒紙尿褲的時機明顯還不成熟。


2、不建議孩子過早戒掉紙尿褲

有項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18個月前進行如廁訓練,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容易出現倒退現象,這些提前訓練的孩子往往得到四歲才能完全掌握自主如廁的技巧。而在2歲左右才開始進行如廁訓練的孩子,大概半年的時間就能自主如廁。

家長別急於讓孩子過早進行如廁訓練,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由於小月齡的孩子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還沒法控制膀胱等直系大小便的系統,貿貿然地就被逼脫掉自己的紙尿褲去進行如廁訓練,恐懼與不安遠遠大於習得如廁的技能。

過早戒掉紙尿褲,進行如廁訓練,有可能會使原本如廁訓練成功的孩子出現倒退現象,即反反覆覆地尿溼褲子。鄰居家姐姐的孩子就是在一歲四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做如廁訓練的,訓練了兩個月孩子基本上能戒掉紙尿褲了,父母正得意洋洋地向朋友炫耀自己家孩子,結果孩子連續幾天都尿溼褲子,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他們可納悶了,怎麼好端端的又控制不住了。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剛好到了一歲半體檢,他們順便問了醫生,醫生詢問了孩子這幾個月在家的表現情況,以及大人是怎麼給孩子做如廁訓練的,最後醫生給了一個很有建設性的意見:“這段時間先給孩子穿上紙尿褲,別給孩子造成太大的壓力。”原來,孩子家長太操之過急了,簡單粗暴的訓練方法讓孩子沒有做好心理準備,平常做訓練的時候家長太過於嚴厲,因為孩子的憋不住尿溼褲子而罵孩子,短期內孩子迫於家長施加的壓力而配合家長。

心理學家說過:倒退現象的出現是孩子表達挫折和敵意的方式,孩子以遺尿遺屎的表現來“報復”父母。

當孩子出現倒退現象時,父母應當反思是否因為太嚴格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倒退現象也有可能是搬家、上幼兒園、家中添新成員、家人爭吵等外界環境出現了變化而導致的,父母要及時察覺到孩子的情緒,並加以引導。

3、太早戒掉紙尿褲不可取,那麼太晚戒紙尿褲也會產生副作用

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依德提出過“肛欲期”的概念,指的是:孩子在2歲到4歲的時候會經歷一個“以體驗和滿足排洩感受為核心的發展階段”。

如廁訓練的本質並非單純地讓孩子脫掉紙尿褲,而是成功地度過“肛欲期”。每個孩子都需要體驗靠自己的意志來憋住排洩物,並且能夠在合適的地點與時間去釋放出來,這是自主如廁帶給孩子的成就感。在孩子習得如廁技巧之前,是需要家長合理引導幫助他們做好如廁訓練的。

家長應當儘量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做如廁訓練,因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基本上都不依賴紙尿褲了,如果你家的孩子還在穿紙尿褲,拉便便的時候還需要老師幫忙,他就會覺得自己是異類,也可能會遭受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從而給孩子帶來挫敗感與自卑感。

那麼當孩子出現了想要脫掉紙尿褲的種種跡象,家長便可以選擇天氣比較暖和的季節來給孩子做如廁訓練,比如夏天,尿溼的褲子方便換洗,孩子也不容易感冒。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二、如廁訓練前先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1、給孩子讀繪本故事或看動畫片

可以藉助一些繪本以及動畫片來幫助孩子建立如廁的概念,圖片、故事、動畫更能形象地讓寶寶產生對自己的身體形成感觀的認知,幫助孩子提高如廁的意識,讓孩子逐漸從心理上接受如廁這件事。

這裡給家長們推薦幾本繪本,比如:小熊系列的《拉粑粑》、《馬桶的故事》、《尿尿大冒險》、《呀,拉出了香蕉船》,《是誰嗯嗯在我頭上》、Everyone Poos(《每個人都拉大便》)。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其中《是誰嗯嗯在我頭上》是我家孩子最喜歡看的有關於大小便科學知識的書,它通過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帶領孩子認識各種動物的大小便,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同時也幫助孩子健康地面對大小便的正確常識,既充滿趣味又帶科普性質,相信會吸引不少小朋友。

家長還可以在視頻網站上搜索如廁訓練的相關動畫片,資源很豐富,比如常見的有巧虎的“我要上廁所啦”,咕力咕力的“如廁訓練”等等。

2、跟孩子玩遊戲

媽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商場選購合適的兒童馬桶,讓孩子參與到其中,同時告訴孩子:“你可以挑選一個你自己喜歡的小馬桶,未來的日子裡它將陪伴著你,是你的小夥伴哦。”

在家中,家長可以這麼跟孩子做遊戲,準備好一兩個公仔,一個小馬桶, 讓孩子給公仔穿上尿不溼,然後跟孩子說:“小熊要拉便便了,我們把它放到小馬桶上面。”第一次做這個遊戲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做個示範,把小熊的紙尿褲往下拉,然後放到小馬桶上面,之後可以讓孩子來完成這個遊戲。通過遊戲的方式來讓孩子熟悉如廁的流程,家裡有巧虎玩具的也可以用巧虎配合繪本跟動畫片一起使用。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三、循序漸進的如廁訓練技巧

1、準備一個可愛的小馬桶,訓練初期放在客廳裡,方便孩子使用

在訓練初期,可以把孩子的小馬桶放在客廳裡,經常能看到的比較顯眼的地方,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意識到小馬桶這個東西的存在,也方便孩子使用。家長可以告知小馬桶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便意了就讓他坐到小馬桶上。

等到如廁訓練進展比較順利時,家長可以把小馬桶轉移到廁所。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2、讓孩子養成規律排便習慣;從白天多次到一次直至脫掉紙尿褲

讓孩子養成規律性的排便習慣。一開始孩子會比較依賴紙尿褲,那就讓孩子白天間歇性地穿上紙尿褲,在特定的時間點讓他使用小馬桶,比如在早上起床、午睡起來之後,可以讓孩子直接坐在小馬桶如廁,讓孩子先習慣這兩個時間點的如廁。

經過幾天的觀察,如果孩子適應性比較強,已經能夠主動告知有便意,並且會主動去用小馬桶了,家長便可以給孩子換上舒適的無花邊的純棉小內褲,如廁訓練中,即便孩子尿溼了褲子也不怕。

一般來說,白天的如廁訓練會比較順利,晚上的如廁訓練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睡前兩個鐘不要給孩子喝水,排便乾淨了再帶孩子睡覺,最好不要半夜叫孩子起來上廁所,會影響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第二天起床後,家長可以觀察紙尿褲能否一整夜都保持乾爽,再逐步地脫掉紙尿褲。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3、讓孩子跟著大人一起上廁所,發揮孩子的模仿能力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模仿是孩子最初認識世界的手段,也是他們掌握實際生活知識的基本形式。

育兒博主大J曾經在她的《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一書中提到:從小D一歲半開始,她每次上廁所的時候都會有意識地開著門,如果小D走過來,她就會跟小D說:“媽媽在小便,小D還小,小D要用紙尿褲,媽媽小便時需要坐在馬桶上,等小D再大些就可以用馬桶小便了,就像媽媽一樣。”如果是二胎家庭的話,讓二寶看著大寶上廁所是最合適的。

如廁訓練中,可以讓男寶寶跟女寶寶分別跟隨爸爸、媽媽一起去上廁所,讓孩子瞭解如廁的過程,同時父母可以給孩子講解並告知上完廁所要用水衝馬桶,如果大便的話還需要用紙巾從前往後把PP擦乾淨,上完廁所需要洗手等常識。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四、家長的心理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1、當孩子的教練、同行者,陪孩子完成如廁訓練

在如廁訓練階段,當孩子成功地完成一次正確的排便,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表揚,比如:“寶寶這次把便便拉到小馬桶了,真棒呢!”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肯定,言語無需太誇張,不然反而會給孩子增加壓力,適度的讚揚即可。

有時可能會遇到孩子排尿排便次數很多、一會兒就拉得到處都是的情況,這時候不要責罵孩子,讓寶寶保持愉快的心情對如廁訓練是很有好處的。

把屎把尿=如廁訓練?選對時機與方法,孩子少遭罪

2、家長不要焦慮,即使孩子很久都戒不掉晚上的紙尿褲,也不需要擔心

家長需要接受孩子偶爾的尿床現象,要知道如廁訓練並非一勞永逸的,有時會出現某種程度的倒退現象,當孩子有幾天晚上已經不尿床了,第二天又突然尿床時,父母應當對孩子進行安撫。

尿床對於如廁訓練過的孩子來說是有挫敗感的,明明自己已經能夠脫離紙尿褲了,卻還會意外地尿床,搞得褲子溼了不舒服而且床也溼透了,敏感的孩子會自責,如果此時父母還責怪孩子,則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寫在最後:

把孩子自主如廁當成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允許孩子慢一點學會,始終相信孩子終究會掌握這一技能,父母不焦慮便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橙子育兒講堂,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