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苏轼《留候论》: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之成大事者,皆是“忍君子”


苏轼《留候论》: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之成大事者,皆是“忍君子”

1060年,即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苏轼与杨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留侯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

此文是一篇议论文,且所论者极大,文章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以司马迁的才华慧识,以神怪入史且于篇末加以评注,常令后人对太史公秉笔直录产生怀疑。其实,早在宋代有苏轼 《留侯论》,就对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发挥。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且看苏轼如何在《留侯论》中用架构森严的笔法论述“忍”对于成大事的重要性。

苏轼《留候论》: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之成大事者,皆是“忍君子”

一 劈空立论,“一正一反”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文章开头便是立论,指出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即开篇就提出了能忍、不能忍这个命题。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便会忍不住拔剑而起、挺身向前,这不能被称为勇士。这是从反面论证忍的的重要性。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并不会因突发情况而惊慌,也不会因无故受辱时而愤怒。后面所论述之内容,虽无指名道姓,实则从正面论述了说张良正是那个“人情有所不能忍者”,所以他日后必有所成。

苏轼《留候论》: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之成大事者,皆是“忍君子”

二 “三起三落”论述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世人都把“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当成奇闻怪事来对待,给这事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这是他们把这件事孤立起来看的缘故。如果把前因后果都联系起来,就知道这件事有其必然性。

“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把老人当做神仙,也太荒谬了,谁知道老人是不是见世道混乱,作为隐居之君子看不过这情况,特地出世寻找栋梁之才,故意试探、检验张良是否有过人之处,能否为秦国做大事,所以才故意欺辱张良。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老人先是故意走到张良跟前并脱下鞋子,指使让他去捡回,当时张良很想打他,因念其年老不忍下手,所以他下桥捡鞋子的时候是在强忍着怒气,老人虽知道张良心中有气,当时是怒而不言,又故意提出更带侮辱性的要求:让张良帮他穿鞋子!张良想,既然都把鞋捡回来了,就再替他穿上吧。这“能忍”的程度又进了一步,但老人还要再看看。老人伸出脚让张良给他穿上鞋后,满脸笑意,自顾自走了一段路后,转身见张良只是目送着他,并无异常的表现,这才再走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矣!

张良这么能忍,当属可教之人,日后必成大事,于是老人放心了,赠书与他。

苏轼《留候论》: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之成大事者,皆是“忍君子”

三 举例论证能忍者得天下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前有郑襄忘脱衣迎接楚庄王而使楚国放弃攻打郑国,后有勾践卧薪尝胆能忍一般人所不能忍而终灭吴国,以论述忍的极端重要性,顺势说明圯上老人何以要“出而试之”。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众所周知,刘邦与项羽,一个是汉高祖,一个是楚霸王,论战斗力,刘邦远在百战百胜的项羽之下,可为什么项羽会在垓下战死,而刘邦赢得了天下呢?正是在于一个能忍,一个不能忍。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项羽向来刚愎自用,不听良言,只凭一腔孤勇做事,不懂得深谋远虑,还不听劝诫,显山露水的,一眼就被人看穿了,所以他输给了知人善用、能屈能伸、懂得听良言并蓄势待发的刘邦,间接成就了汉高祖的一番事业。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在死前作了《垓下歌》一首,那里面的每字每句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而这一切,都是他性格太过冲动,忍耐力不够造成的。

苏轼《留候论》:小不忍则乱大谋,古之成大事者,皆是“忍君子”

总结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其实刘邦也并非是个“忍君子”,他也有刚强不能忍的时候,而苏轼以韩信求假封为齐王的事例,把刘邦之能忍归结为是张良之功,不仅说明了能忍对于张良,对于刘、项事业的重大意义,也说明了圮上老人的启导所起的巨大作用,大大增强了整篇论文的说服力。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一定是魁梧奇伟的,不曾想他的长相竟然像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苏轼却说: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原因。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张良胸间有气量。末尾以揣度作结,谓子房的状貌也表现出能忍的特征,角度新鲜,风调翩翩,余味不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