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野菜炊香饭,江南二月天


野菜炊香饭,江南二月天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一个人真正安静的时候,心中是空明的,不忆昨日,难思明朝,纵使眼有所现,仍旧不悲不喜。宛如我心中牵念的江南,有时千头万绪不请自来,有时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


过往我总在想,为何如此牵挂江南,每至春来,急欲赶往?后来有人告诉我,那是唐诗宋词的江南,是才子佳人的江南,更是深情儿女的江南......

野菜炊香饭,江南二月天


我不是江南人,我出生在云贵高原的大山里,醒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整个童年也是在山间田野,泥土青石中度过。


我不记得走过多少路,爬过多少山,赶过多少牛,牧过多少羊,玩过多少水?但我记得夏天摘过的野果,春天挖过的野菜:白色的折耳根、绿色的野葱、紫色的香椿和蕨菜,还有性平味苦,可药可食,可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散淤的龙芽草。它是我这一生认定的良药仙方,其实只为一解馋嘴。


儿时,我总怪怨大山的贫瘠,春耕秋收,年年糟糠野菜,食不果腹。出了大山,在外漂泊多年,不曾染重疾寻名医,才知山的宁静与安定。大山虽然贫瘠,也滋生了不少药石本草,给勤劳刻苦、平凡朴素的山里人,一个强健安康的体魄,免受邪病的侵扰。

野菜炊香饭,江南二月天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雨后初生的竹笋如小黄牛的牛角一样,晴日下的蕨菜宛如婴儿的小拳头,在风中招摇。让人不得不赞叹自然的精妙与神奇。


竹笋为多年绿禾本植物,性寒,味微苦,具有化痰下气,清热除烦的功效。春季采摘后去外壳,沸水煮,捞出凉水,切片,或清炒或慢炖,是农家不可多得的佳肴。亦可晾晒之后封存,以待佳节迎客。


蕨菜,为本草植物,生长于温带亚热带暖湿的山坡及林地,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等地,拳卷幼叶和嫩茎可食用。蕨菜又是春的信使,当满山的蕨菜迎风轻摇沐浴阳光和雨露时,也就意味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地醒了,桃花开了,小草绿了。杏花春雨,莺歌燕舞,欣欣向荣。

野菜炊香饭,江南二月天


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蕨菜也是山里人的山珍佳肴,每逢灾荒的年头青黄不接的时候,野菜就成了拱桥轻舟,帮助山里人横渡饥饿沧海,以保生命无忧。


蕨菜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和爆炒,而我最爱的还是母亲做的“蕨粑”。蕨根挖来后,水洗去泥,用石磨磨碎,再用清水淘洗,留下汁液慢慢沉淀,并多次换水,直到蕨菜粉完全变白,以此静等些时辰,待凝固成粉后,便变成了“蕨粑”。可水煮,可油炸,味美软糯,食之不绝。


诗经有云“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 山坡上有蕨薇,低洼处有杞桋。我心仪的人儿,你可愿意与我一起登上高高的南山头采摘鲜嫩可口的蕨菜?在今人的往事中,蕨菜是童年的欢乐和稚趣,但在三千年前的《诗经》里,却是爱情的娇羞与腼腆。

野菜炊香饭,江南二月天


竹笋和蕨菜这两种野菜都生长于三四月,正是江南春浓时。


黄庭坚生于江西九江。九江自古以来,临水环湖,历史悠久,又受净土宗的熏染,文化底蕴丰厚。乡间古村错落,古韵悠然,民风淳朴。每年三四月,油菜花开时,炊烟笼罩,烟雨朦胧,如诗如画,再添上那背着小竹篓,手拿镰刀,打山间归来的孩童,那思乡之情,怎么不叫人油然而生?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古代的农历二月,也就是现在的三四月,江南草长莺飞,燕语莺歌。山间农家,炊烟淼淼,檐下灶房,有农妇在添柴做饭,打理孩童上山摘回的蕨菜。


黄昏,煤油灯下,一家人坐在饭桌上,有说有笑,余音袅袅。这是春天的江南,农家的江南,江南的旧物山川。

闲花,一个平凡至简的男子,喜爱文字,迷恋诗词。深信人到一定年岁,走过闹市荒林,有些事自会清明如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