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古代“燃料革命”——聊聊我國古代時期的煤炭開發與利用

古代“燃料革命”——聊聊我國古代時期的煤炭開發與利用

說起煤炭,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對它瞭解一二。煤炭作為世界範圍內的主要的能源燃料,在世界燃料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極其重要的。而煤炭雖然在歷史的不斷變化發展的時期內,慢慢的有著被淘汰出作為燃料的隊伍行列裡面的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煤炭曾經飛速的推動了世界歷史的進程,讓人類步入了——蒸汽時代的新紀元。同時,煤炭也作為開啟人類現代化的主要“元勳功臣”之一,註定要被載入史冊。下面我們就來探究分析一下中國古代的煤炭開發與利用。看看中國古代的“燃料革命”。

一、中國古代的煤炭開發與利用的歷程

1、中國或許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利用開發煤炭的國度

眾所周知,煤炭的開發和利用途徑非常多,即可以作為一個工業原料,也可以提取各種有用的物質,造福人類。但是,煤炭最普遍、最先的利用的途徑應該就是用作為燃料。據最新的考古發現稱,在我國的新疆地區,發現了

距今3500年前的古代煤炭利用的遺蹟。

這可以說是目前已知的人類最早利用煤炭的歷史。而煤炭在我國的記載也頗為廣泛,據東漢班固的著作《白虎通·封禪》當中記載稱。

“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陵出黑丹,阜出萐莆,山出器車,澤出神鼎。”由此可知煤炭在我國古代的利用由來已久。

古代“燃料革命”——聊聊我國古代時期的煤炭開發與利用

從漢代以來,煤炭的利用在我國就慢慢的變得廣泛開來,利用的途徑也開始變得多樣化起來,從最初的用作取暖燒火做飯的燃料以外,甚至還開始向冶煉方向發展,從冶煉農具到冶煉兵器,都可以看見煤炭的身影。據南北朝時期的雷次宗在他的著作《豫章記》當中提及煤炭稱:“豐城縣葛鄉有石炭二百頃,可燃以炊爨。”由此可知,煤炭利用慢慢的向多方向、大規模方向發展,不得不說是煤炭利用史的一大進步。

2、跨時代的焦炭利用方式——焦炭的出現與利用

眾所周知,一開始從地下開採出來的、沒有經過任何加工處理的煤炭資源,被稱之為原煤。而在宋代出現了煤炭利用的新形式——焦炭。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煤炭利用史上劃時代的進步,而且宋代是焦炭大規模運用的朝代。在我國古代煤炭利用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朝代。據《宋史》當中有關於焦炭方面的記載稱:““三司出炭四十萬減半價鬻與貧民”,“三司以炭十萬秤減價出賣以濟貧民”。等等字樣。由此可知,煤炭的開發利用在宋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除此之外,北宋的焦炭除了在民用領域以外,還被大規模的運用在冶金行業,極大的提高了冶金行業的效率。推動了當時冶金業的快速發展。而焦炭就是其中的關鍵所在。據《宋史》當中明確記載稱:““國朝初,乎江南,歲鑄錢七萬貫,自後稍增廣,至天聖中,歲鑄一百餘萬貫,慶曆間至三百萬貫;”面對如此龐大的鑄幣需求,就不得不依靠與冶金行業的發展,而焦炭的出現則恰恰推動了宋代冶金業的發展。同時也為焦炭的大規模推廣提供了條件。最後在我國的明清時期,煤炭的利用達到了巔峰時期。


古代“燃料革命”——聊聊我國古代時期的煤炭開發與利用

3、煤炭的藝術價值——煤雕的出現與推廣

煤炭作為一種工業原來以及一種燃料被世人所廣泛的認識,然而,卻鮮有人知煤炭的藝術利用價值,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煤炭利用的藝術形式——煤雕。中國古代的煤雕史甚至比煤炭被當中燃料利用的歷史更早。據考古學家發現,在瀋陽的一處新時代的遺址當中發現了目前已知最早的煤雕工藝品。此後,在許多古代遺址都發現了煤雕的存在。據《篆刻學》當中對於煤雕的介紹“煤精可做印章為清品,此料產于山西”,由此可知,煤雕也是煤炭的利用方式之一,而且煤雕藝術在中國由來已久。

煤雕的出現無疑是打開了煤炭利用的新世界的大門,煤雕不僅僅改變了傳統的對於煤炭的固有印象,還賦予了煤炭以藝術價值,可以說是煤炭的另一種“重生”。同時,煤雕也是中國古代煤炭利用史上的與眾不同的一篇,煤雕技術在世界歷史上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顯示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化腐朽為神奇的創造性思維。體現先民們的智慧。

二、中國古代煤炭開發與利用的原因分析

1、中國特別是黃河流域地區擁有異常豐富的煤炭資源

首先,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明基本上是發源於黃河流域地區的,因此,在黃河流域很早就有規模性的聚居點的出現。自然而然的就會有對於衣食住行的需求。因此對於煤炭等燃料的需求無疑是相對巨大的。

古代“燃料革命”——聊聊我國古代時期的煤炭開發與利用

據《釋氏兩域記》當中記載煤炭的開發利用稱說:“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則火光,晝日但煙,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鐵”。

除此之外,黃河流域特別是山西等地區擁有異常豐富煤炭資源,而且這些煤礦相當一部分是埋藏淺易開發,自然而然的就會有一部分人回去採集煤炭,對其進行研究利用。因此就有了我國古代悠久的煤炭利用開發史。

2、燃料危機的出現,推動煤炭的大規模運用

眾所周知,以樹木等植物燃料一直以來是我國古代普通百姓的主要燃料。甚至至今在我國的一些偏遠地區都還可以看見用傳統的植物燃料解決生活問題的現象,但是,植物雖然是一種可再生資源,但是,如果人類的利用破壞速度比它們再生速度更快,就會產生燃料危機以及一系列的生態問題。據《續資治通鑑長編》當中記載說:“祖宗時重盜剝桑柘之禁,枯者以尺計,積四十二尺為一功,三功以上抵死”由此可知,

當時的植物燃料危機已經出現,並且有日益嚴重擴大的趨勢。

恰恰是傳統的燃料危機的出現,促使了當時的人們積極去尋找替代傳統的植物燃料能源,而我國豐富煤炭資源無疑為替代傳統的植物燃料提供了契機。特別是到了北宋時期,煤炭技術的進步,出現了焦炭這一個煤炭利用史上劃時代的產物,無疑是推動了煤炭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步伐。據《宋史》當中明確記載稱:“:“昔汴都數百萬家,盡仰石炭”。由此可知煤炭在當時百姓家中的重要性。也正因為如此,昔日的燃料危機得以極大的緩解,並且煤炭再一次歷史的舞臺上大放光彩。

古代“燃料革命”——聊聊我國古代時期的煤炭開發與利用

三、煤炭的大規模開發利用給古代中國帶來的影響

1、有利於推動中國古代冶金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首先,煤炭的大規模開發與利用,會促進對能源需求量較大的冶金行業的發展。眾所周知,冶金行業對於燃料的需求量的巨大的。但是,傳統的以植物為燃料能源出現了巨大的空缺,而煤炭的廣泛利用以及煤炭技術的進步,無疑大大緩解了冶金行業的壓力,甚至還推動了冶金行業的快速發展。據《天工開物》當中記載稱:““大率一籮可得銅一斤,以每秤銅一料用礦二百五十籮、炭七百擔、柴一千七百段”。冶金行業如此巨大的燃料消耗,正是由於煤炭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才得以支撐起古代冶金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煤炭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還推動的當時的手工業的發展,其中以陶瓷業最為明顯。眾所周知,我國一直以來就以絲綢和瓷器聞名天下。殊不知瓷器行業對於燃料的需求也是極其巨大的。而煤炭的大規模開發與利用,以及煤炭技術的發展。為陶瓷業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燃料支撐,無疑對於瓷器業的發展大有裨益,同時也就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

2、有利於提高能源燃料的利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由於冶金等行業一直以來都是以高耗能著稱的,而傳統的植物燃料一般來說達不到這些行業的燃料要求,就不得不通過量的積累,來實現質的變化。從而導致了行業高耗能,低效率的方向發展。而煤炭的大規模運用無疑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個問題。據《宋史》當中明確記載稱:“畿內酒坊等處連三灶,歲省柴四十餘萬斤,推之陳留一縣,省三十二萬斤,約諸州歲省柴錢十六萬緡”。這就表明煤炭運用對於能源節約的好處。自然而然的就會進一步減少對於環境的破壞。

古代“燃料革命”——聊聊我國古代時期的煤炭開發與利用

四、總結

我國可以算的上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炭的國家之一,而且,不僅僅將煤炭作為一種燃料使用,甚至於還賦予了煤炭以藝術價值。極大的提升的煤炭的利用價值。這即是數千年煤炭利用史沉澱的結果,也是中國古代先民們智慧的體現。除此之外,雖然隨著環保意識的日益覺醒,煤炭有退出歷史發展的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煤炭在推動歷史發展中的重大作用

參考文獻

1、《宋史》

2、《天工開物》

3、《資治通鑑長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