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別讓“中國式批評”成為孩子的毒藥,家長要慎用

“你說說為什麼這次考試考得這麼差,剛才我給你面子,不在老師面前發火,現在你給我好好說。”一位媽媽大聲的呵斥著他的孩子。

低著頭的孩子抬起頭動了動嘴,但是沒有說什麼,繼續低下頭,耳邊又是媽媽的繼續數落和步行街上聚集過來的越來越多的人的目光。

上面這樣子的批評方式,你是否熟悉?上面這種批評也就是“中國式批評”中的一種,這種批評不僅會給孩子的心理上帶來許多不好的體驗,同時也會給孩子們帶來許多負面上的影響。很多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批評的時候,時常忽略它所帶給孩子的傷害。

別讓“中國式批評”成為孩子的毒藥,家長要慎用

什麼是“中國式批評”?

大抵可分為下面幾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會因為孩子所考的成績不理想而批評孩子。

隨著現在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起孩子的教育成本,這就導致於有很多家庭都願意花大量的資金在孩子的教育上,這就導致了很多父母特別看重於孩子的成績,不管是大家對於高考的重視還是其他方面的,興趣班的關注度來說都可以發現,現在的父母越來越注重於孩子的教育,是有的時候這種注意卻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有一些父母把孩子的成績看得比孩子還要重要。甚至於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與孩子的成績相掛鉤,孩子成績好的時候,父母們就可以跟孩子們一起“說笑”,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父母們就秒變態度,對孩子各種“嚴格”。這種類型的批評在中國的家庭裡面算是比較常見的情況了。

第二種類型,會帶有一些侮辱性的詞語。

有些時候不能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說的話,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就比如說有的時候父母們覺得孩子做事好笨,這個“笨”字其實就挺傷害到孩子的,更有更過分的,還會說孩子像頭豬一樣就會吃,什麼也不會做,說實話這樣子的言語已經不能算是一種批評了,可以算是一種人身攻擊了。

最可怕的是有一些父母在使用的這種“人身攻擊”類型的批評時,不僅不在意這樣子的批評會給孩子們帶來的傷害,甚至於有些父母還喜歡在一些大庭廣眾下,大聲的指責孩子,批評孩子,就算有很多人在看著,這些父母也絲毫不覺得自己這樣子做的方式,有多麼的打擊孩子自尊心,這種不自私,其實也就是“中國式批評”裡面最可怕的一點。

第三種類型,攀比式的批評。

在電商販賣裡面有一個規則就是不可以捧一踩一,而在親子教育裡面,有一些父母卻一直使用著“捧”別人家的孩子,“踩”自己家的孩子來進行攀比式的批評。這種批評方式,不僅會讓孩子產生對自己的不自信,同時也會讓他對父母所喜歡的那個對象產生厭惡的心理,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更不想成為父母口中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別讓“中國式批評”成為孩子的毒藥,家長要慎用

對孩子進行“中國式批評”會帶來許多的弊端

第一,會影響孩子對自我的認知。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那個他們最親近並且最願意相信的存在,而當這個存在一次又一次說出那些不信任自己,甚至於人身攻擊自己的批評的時候,孩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情緒上的失落,同時還有對自己的不信任。而這種不信任會影響到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慢慢的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父母口中那個“糟糕”的孩子。有的孩子會因為這種認知而叛逆想要遠離父母,而這種逆反心理的出現是由於他們難以忍受父母所帶給自己的負能量。同時也會出現孩子會為這種認知而全面否定自己,從而陷入一種對自己極端不信任的狀態之中。

而當孩子處於這種狀態之中時,不僅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同時還有可能對孩子的生理造成影響,孩子可能會因為這種對自己的不信任和討厭而攻擊自己,而出現抑鬱等心理疾病,最終導致身心俱疲的情況出現。

別讓“中國式批評”成為孩子的毒藥,家長要慎用

第二,會打擊到孩子們的自尊心。

有一些父母喜歡在公共場合對孩子們進行批評,他們認為這樣子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清楚的明白自己所做錯的事情,這種方式可能在短期內確實會帶來一些“效果”,孩子不會再出現那些父母們不希望他出現的狀況,但是其實在這種狀況之下埋藏了很多父母們所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比如說,孩子可能會在人多的時候會有一種緊張感,可能他們的性格會變得自閉,不願意跟別人進行交流,等等。而這些情況的出現很多時候都是由於父母們在,公共場合給孩子提出批評,打擊了孩子自尊心,導致於孩子開始對自己產生不信任的情緒,同時他也可能會因此對人際交往產生恐懼的心理。

第三,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多少人都想被別人批評,更別說被一個對自己來說如此親切的人批評,再加上很多時候接受批評學習,面對批評的態度是很多父母所缺失的教育,就導致於很多父母的批評,也許是溫和的,但是對孩子來說那就像是一個炸彈,最後就會帶來一些不好的結果,就更不用說“中國式批評”了。而這些結果裡面,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情況,就是會影響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而更可怕的是,有的父母在發現這一點的時候,會不以為然,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這些付出、這些批評都是為了孩子好,自己甘願做那個不被孩子所歡迎的“黑臉”。

其實很多時候這種關係上的疏遠,會帶來許多的狀況,比如說,孩子遇到事情不願意跟父母說,導致於釀成許多大禍,或者說是,孩子明知道父母不喜歡自己這樣,自己偏偏要這樣,而這些情況的出現,就很容易導致孩子會把一些本來從剛開始跟父母溝通就能夠解決的小事“避而不談”,而到後面慢慢滾成一個“無人能解決”的大雪球。

別讓“中國式批評”成為孩子的毒藥,家長要慎用

父母們到底應該要怎麼做呢?

首先,弄清自己批評的“目的”。

很多父母在批評之前,其實他們沒有一個特別明確的目的,他們純粹只是想要表明一些自己的態度或者是學習一些情緒,而這種方式實際上並不能真正的解決掉問題,所以父母們要知道一件事,其實批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那麼在瞭解到這個目的之後,就可以更好的使用一個比較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其次,減少“中國式批評”的頻率。

上面有對“中國式批評”的三種分類,分別是成績不理想,而批評侮辱性詞語的批評方式和攀比式的批評。這幾種拼音方式都沒有正面的面對孩子身上的問題,而是通過一些比較偏激的方式來進行。什麼意思呢?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批評,應該是從問題出發,而不是把一些不必要的來自於父母的期望附加給孩子。就比如說,孩子成績不好,那麼父母要做的應該是跟孩子們一起去尋找成績不好的原因,而不是單純的用一種成績來衡量孩子的“懂事”程度。

最後,可以結合一些方法來進行。

父母們可以選擇跟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或者是外出,一起逛街的方式去建立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拉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同時這種方式也有助於父母之後對於孩子的引導。可以教會孩子們通過自問的方式去想辦法解決問題。讓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去問問自己當前所遇到的情況是什麼樣的?自己能否想到解決方法?是否要求助於父母?在回答好這些問題之後,孩子們就可以具體去實施自己的方法了。

別讓“中國式批評”成為孩子的毒藥,家長要慎用

總結

“中國式批評”不可取,它會帶來許多弊端,而父母們所要做的,就是去弄清楚自己批評的目的,同時減少批評的頻率,再通過自問的方式,去提高孩子們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