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同事的孩子要结婚了,而且她很快就要退休了,孩子的婚宴到底参不参加啊?在线等支招?

小腿挺溜


看她的年龄应该以前会参加过单位里很多人的大事小情,所以人家请客也是为了收回以前花掉的份子钱,如果你们之间有这样的经济往来,那你就把礼金还回去。如果你们之间没有往来,平时关系又很一般,那你不去参加她孩子的婚礼也无可厚非。

我在单位上班时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唯一不同的是她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但是她在单位工作时参加过很多同事的大事小情,然后她女儿结婚后,她来单位通知大家参加她女儿结婚的答谢宴,她在我们单位对面的饭店摆了几桌,她是挨个办公室逐人通知的,我因为比同事们小几岁还没结婚,所以她在单位上班的时候,我和她没有一点人情往来,但是毕竟大家在一起工作了很长时间,我就准备了五十块钱的红包,九五年我们这的礼金也就是这个数,但是这时候我们同事开始有人张罗了,她拿了一张很大的红纸说:想花钱的人上我这来报名,统一每个人二十块钱的礼金,想多花的就别来了,咱们大家一起包一个红包,然后很多人就都跑去写礼金了,其中还有好几个是收过她礼金的人,然后我也随大流花了二十块钱,但是我没去吃饭,这样的礼金请客的不赔钱就算不错了,听去的同事说当她收到那个大红包的时候当场就打开了,她看了上面的钱数以后就变的很冷淡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到现在还是这种感受。


天河水29209501


同事的孩子要结婚了,而且她很快就要退休了,参不参加婚礼,楼主犹豫,在线等支招,我感觉你缺乏社会经验,不会做人,情商低。

先来说说我的故事。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进的单位,临退休女儿也要结婚嫁人了,请多少宾客?怎么请?化费了我不少心思。最终我分三种形式,请了三种人作为答谢。三种形式:1,普谢者~普通同事、部分退休人员,见面点头者我发了喜糖,皆大欢喜。2,工作有交集,关系尚可但交情不深者,我在女儿婚后不久,借着退休的由头,请了两桌。我不收礼金,同事都是单独出席。3,出席我女儿婚礼者(吃喜酒)我请了三桌。一桌是我的长辈老师级,他们都已退休,我亲自登门去请~发喜帖,他们肯出席是我的荣耀,是抬举我。另一桌是我的同辈,我们一起进单位,一起工作了四十年,风风雨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一桌是我的学生徒弟辈,不请也是过不去的。

出席婚礼者肯定送礼,不收肯定不行。我是这样处理红包的:长辈级,我在送客时,奉上喜饼礼盒,内藏所收红包原封送还,有一位实在德高望重,过了几天我抽空登门拜访~专程还礼金。其余所收贺礼我一一登记,现如今己有两位同辈的孩子结婚,也邀请了我,我增加了50%,作为我出席婚礼的礼金。

其实结婚办酒席,送礼容易请客难。请客要平衡各方关系,请柬的写法也有讲究(关系到出席人数),甚至安排座位也要注意同桌关系,乱套了,就难堪了。

我请的同事不算多,也不算少。主要考虑的是对我工作期间人事关系的交代,工作四十年,女儿结婚没有同事朋友祝贺我内心过不去,也容易被亲戚看轻。退休后相互交往肯定会减少,而重大事情没有来往了,关系就会淡薄,这是我不愿意的,我要努力维护同事情谊,有事常来常往才能做到,友谊才能常存。

现在情同手足的朋友关系早已今不如昔。再好的单位,那怕是铁打的营盘也是流水的兵,一起工作几十年的情况很少了,人情薄如纸,这也是人员流动太大造成的困惑。楼主对即将退休同事孩子的婚礼是否出席犹豫不决,情由可原,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上海有句古话:喜事请,丧事奔。喜事没有收到请柬是不可以冒失送礼的,擅自去了,东家会尴尬,会为难,会难以安排。

去不去不用楼主为难,收到请柬毫不犹豫地去;没收到请柬,千万别瞎操心。

“侬讲是伐?”


苏舟2


我是在即将退休的日子为孩子办的婚礼,请到的只有两个人没来,说是忘了,如愿以偿,长了脸面。同时,我记下每个人的点滴之恩。退休后,我把参加婚礼的人分成几份,委托多位朋友帮我关注着,即使人家有一点点小事,我都借机会去看望还人情,甚至超过了我的所得。

做人不能视力,不能见利忘义。


用户2587760343561


你的意思是,打算退休之后你俩就不见面了呗!如果是这样想的,那你就不用去了;如果今后你俩很有可能还会见面,那我劝你还是去一下,就当是吃了“高价饭”。另外在我们当地,如果你以前摆过酒席,也请过这位同事,并且她当时也来了的,这就叫“你欠了别人的人情”,一定要还的,不然就会得罪人家;要是你从来没有摆过酒席,那么你就不欠别人的任何情,那这次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呗!


凤146983974


应该去。我喜欢热闹下岗后企业上班人一告诉就去,外地人此地谋生一告诉必去,东北人,河北人,山西人,江浙一带生意人,结婚没赶上,小孩一周也会去。

有时街上走步看见社区有办喜事人家,一听认识就随人流去喝喜酒,都欢迎。二百元肚儿歪。

我从不把随礼当压力,下岗时挣的少,夫妻二人只出二百元,一桌四五千,还被安排八人桌,只要去都高兴。有时他儿子在婚礼上是第一次见到。


李287275412李泽祥


先来探讨一下基础性的知识。

  • 婚宴按照邀请方或主办方可划分:亲戚,朋友,邻居,同事。

这个很好理解,亲戚朋友中有人结婚,邀请你参加婚宴,左邻右舍中有人结婚,邀请你参加婚宴,这些其实都没有任何异议,也没有任何问题。而同事结婚,这里的门道就相对比较多了,其中和你有隶属关系的同事,比如你的下级结婚,或者你的上级(上级的直系亲属)结婚,邀请你参加婚宴,还有一种没有隶属关系的同事结婚,邀请你参加婚宴。

  • 参加婚宴,随礼就是必须的。

婚宴是喜庆的,正常来说,被邀请的人只要参加婚宴,都会随礼,当然,关系好的,人不到礼也会到。这算是中国的一种习俗,一辈一辈,约定俗成,这个大家也没有疑问。至于随礼的数额,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都随行就市,一般根据关系远近,会有数额上的波动。

  • 参加婚宴,随礼的目的有多种。

随礼其实都有目的,一般亲戚的婚宴,随礼就是联络感情,朋友和同事的婚宴,部分是联络感情,部分带有功利性目的。功利性目的,可以看做交换,可以看做投资。比如她孩子结婚你随礼,将来你或你孩子结婚,她也能随礼。又比如,后续她对你工作有一定帮助,你随礼也没问题。


返回来说说提问者的疑惑。

“同事的孩子要结婚了,而且同事很快就要退休了,那她孩子的婚宴要不要参加?”

  • 这种疑问就是带有功利性的。

你有疑问,说明你不是很确定。去参加婚宴,就要随礼,但同事马上就退休,你随礼目的达不到,这礼就是打水漂了。你不去参加婚宴,但不好面对同事,毕竟同事只是马上退休而不是立刻退休,见面会尴尬。

  • 你产生疑问的关键所在应该是随礼问题。

参加婚宴要随礼,这个毫无疑问,如果同事关系好,感情深而随礼,说的过去,这和同事是不是要退休没关。

如果同事关系一般,要不要去,要不要随礼,这就涉及到功利性的东西,更何况同事很快就要退休了。

同事退休,意味着后续工作中你们接触几乎没有了,没有任何接触,关系就会变得更淡泊,随礼的目的交换和投资就都白费了。

  • 你打心底是不想参加。

你有这个疑问,说明你打心底是不想参加的,只是碍于情面,有点犹豫不定,当然这也说明你和该同事关系一般。


你应该怎么做?

其实答案很简单,去或者不去。

如果关系好,管她退休不退休,该去就去,该随礼就随礼。

如果关系一般,那无所谓了,不去没问题。

如果考虑功利性目的,一个交换一个投资,如果你去了,你这个目的将来能否实现?如果能实现,那你不妨去,如果不能实现,那不去也可以理解。


陪娃乐趣多


就你这逼样的也不一定有什么朋友参不参加都一样。人家还没退休,才刚要退休,你就有这种想法,你说你能交到什么朋友?


风流171561249


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问题关键是婚宴的份子钱给不给?给多少?这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不应该随意评论题主抠门小气之类的,谁赚钱也不容易。

我是这样看待问题的。

如果参加婚宴的话,不少公司有这样一个传统,一个部门的同事凑份子,大家各自少出一点,拼成一个大红包,主要是表达一下祝福的心意,这样也不肉痛。毕竟看题主的意思,这位临近退休的同事,也算不上很要好的同事。所以建议题主按上述方法处理,凑份子随礼之后,是不是参加婚宴,看看其他同事们的想法。

如果公司里没有部门同事凑份子的习惯,题主又确实不想参加随份子,建议准备一个价格适当的礼物,比如皮带、领带、好看的摆件或者其它有点纪念价值的礼物。送上礼物,并告知同事实在没空参加,口头表示一下祝福。毕竟本来关系就不亲近,对方起码面上不会恶语相向,这事也就过去了。

毕竟现在开明社会,何况你们之间普通同事,并非亲朋好友,不必过于纠结。




上海人爱吃臭豆腐


随礼金这件事,我个人认为,不要以礼尚往来来衡量,你不往,哪有来,一般人发邀请,我一定会去,因为他能邀请你,也是经过斟酌的,想跟你以朋友相待,如今这个时代,就是人情往来的时代,切不要用钱来衡量。这些年我随的礼金从来没有记录过,只要朋友告知必去,人不到礼金也得到。这是礼数,不一定非的回报,只求心安。


开心葡萄


你参不参加同事孩子婚宴是你的本分,同事请不请你参加婚宴是她的情分。俗话说得好“在家靠亲人,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


题主的同事孩子婚宴,是人生重大喜事之一,况且她也很快就要退休了,说明年纪在五十多岁左右,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这样的朋友值得交往!


这里,给题主支三招,希望有用。


一、事先给同事打好招呼,透透气


如果题主实在是很忙没有时间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到场的话,可以当面给同事说清楚或者微信、发消息即可,有时候这样的一个小善举看似不起眼,但是关键时刻却能发挥无穷尽的巨大作用。


同事在得知你的意思后,心里一定会感激能有这样的一个同事。所以下次题主家有喜事的话,相信同事也会主动来参加。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社会,礼尚往来,交往次数多了也就自然都成为了朋友。


二、及时参加同事孩子婚宴并附上祝贺


结婚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任何人结婚旁人都会凑过去沾沾喜气并祝贺几句。


题主如果婚宴那天有空的话还是建议过去参加,并送上自己的祝福。一来可以给人好的心情,二来可以增进同同事之间的感情,虽然她还有几年才退休,但是至少在退休之前又多了一位好友而不是敌人。


礼尚往来,增进的是感情,获得的是长远。


三、如果实在不想去的话,就委婉拒绝,不用犹豫不决


题主若觉得同事不值得深交的话,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时刻委婉地拒绝她的请求,措辞一定要得体,既不能伤害两人之间的同事友情也不要激起太大的不愉快。


有些时候良好的沟通技巧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实在不想去的话可以用巧妙的方式来拒绝。当然同事没有主动邀请那就更好,说明她还没有把你当做朋友,这样你反而不会为了去与不去而苦苦纠结。


最后,去与不去最后的权衡还得靠题主自己,希望能够有效处理。祝好~~~


[文:新学堂 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来自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职场领域新知识,欢迎关注新学堂,记得多多点赞,谢谢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