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京东文学奖——《望春风》


京东文学奖——《望春风》

《望春风》是一部由格非所著微的缩五十年时代变迁的小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2017年5月31日,格非的《望春风》获得年度京东文学奖。

乡村,是中国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所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得“乡村”这个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望春风》以半个世纪中国乡村中的人物命运和历史变迁为焦点,重返时间的河流,对逝去的故乡和老去的故人做了告别。《望春风》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乡村伦理和历史变革。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消除了通俗与精英二元对立的思想,提炼通俗生活中的精英品质,发掘普通人的高贵品质,更多地关注乡村的人情之美,因而更具暖色。阅读《望春风》,让我们在感受久违的汉语之美的同时,更感受到不为世俗所左右的求索,感受到一个时代最沉重的呼吸和每个人最隐秘、最坚固的困惑。在呈现危机的同时,又让我们体会到希望。

刘勇,笔名“格非”,1964年出生于江苏镇江丹徒,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81年,刘勇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刘勇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2015年8月,刘勇作品《江南三部曲》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2018年9月,格非著长篇小说《春尽江南》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1958—2007,微缩五十年时代变迁,演绎幽微处世情人性。“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陆智昌倾情担纲设计。

《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 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京东文学奖——《望春风》


望春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江南三部曲”写江南,《望春风》则是对江南故事最为专注、集中和彻底的表达。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更有温度,更多地关注时代洪流下乡村的人情之美。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极为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作了告别。同时,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山口,“仿佛若有光”。

《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京东文学奖——《望春风》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江南三部曲”写江南,《望春风》则是对江南故事最为专注、集中和彻底的表达。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更有温度,更多地关注时代洪流下乡村的人情之美。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极为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作了告别。同时,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山口,“仿佛若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