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小麦黄萎病是什么症状,怎么办?

手机用户69857424663


小麦黄萎病是什么症状,怎么办?

一、小麦黄萎病的主要症状

小麦黄萎病是什么症状呢?其症状表现就是麦苗发黄不长的现象,此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得病的植株生长受阻,病叶先由植株下部向上部逐渐发黄,最终全株染病变黄。

初期的发病叶片,叶缘或叶脉间褪绿变黄,但是叶脉仍为绿色,继而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片叶变黄,也有的是叶片出现黄斑,叶缘轻微上卷。小麦幼苗发病时,植株生长缓慢,株矮蘖少,根浅易拔,外观叶片渐渐褪绿,叶片上呈现出与叶脉平行的黄绿相间条纹,继而变为黄色。小麦拔节期发病时,从新叶自上而下的发生黄化,叶色稍深,窄厚质脆。当病害继续发展时,可见病株晴天高温时萎蔫,阴凉天或早晚间恢复,继而病株彻底萎蔫、叶片干枯、卷曲脱落、最后整株黄萎死亡。

二、小麦黄萎病的主要原因

小麦黄萎病的病原体是真菌大丽花轮枝孢菌,该病菌跟随病株在土壤中越冬,它能在土壤中存活7年左右,还具有在种子内外越冬的能力,因此可以造成远距离传播。此病菌入浸小麦后,先在小麦的根部维管束内生长繁殖,然后蔓延到小麦的茎、枝、叶以及果实内部。

小麦黄萎病可因各种虫害、农事操作等引起带菌传播,其中蚜虫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如果在小麦秋播时天旱高温,春季回暖过快的时候,容易发生蚜虫危害,极易发生小麦黄萎病的流行。蚜虫传播病菌主要是小麦的根部伤口、或者小麦幼根的表皮,或根毛等处侵入。

三、小麦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黄萎病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小麦蚜虫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进行药剂防治,并严格掌握减少杀伤天敌。

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选用抗虫品种、适当迟播、增施基肥,追施速效肥、以健壮麦株增强抗蚜能力。播前种子处理,按照10公斤麦种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克,兑水700毫升 拌种,或用种衣剂奥拜瑞或者亮穗等进行拌种。

药剂防治。化学防治蚜虫是预防黄矮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每亩可选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30公斤喷雾,或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也可同时加配抗病毒剂及叶面肥效果更好。要注意在小麦杨花及穗期治蚜要选用速效低残留农药,以减少污染和杀伤天敌,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80ml 、2.5%氯氟氰菊酯25-30ml;或10%吡虫啉30克、或3%的啶虫脒40-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总结,小麦黄萎病的症状就是麦苗发黄不长,表现在病株低矮,病叶由下向上逐渐发黄,最终全株变黄。初期叶缘或叶脉间的叶肉褪绿变黄,继而整叶变黄萎蔫,叶片干枯、卷曲脱落、整株萎凋死亡。防治方法可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农业防治就是选择抗蚜品种、做好种子处理和田间管理等。药剂防治要注意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喷施。以上分享如有不妥,敬请指正为谢!


幸运的林星星


小麦黄萎病,主要发生在冬小麦的广大种植区,以秋季和春季,发病比较多,秋季播种之后的幼苗期一直到越冬前,气温高,适宜蚜虫发生危害,然后随着气温的降低,蚜虫也进入冬眠,一直到第2年气温回升,小麦返青期一直到小麦生长中后期,都会有蚜虫带毒传播,小麦中后期出现危害,一般症状不明显,能正常抽穗。

造成小麦出现蚜虫,与秋冬季节的气温高有关,气温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蚜虫就危害的越厉害,秋冬季节,雨雪过少,冷空气来得晚,第2年春季,小麦受蚜虫的危害就重,特别是一些有翅蚜虫,转株危害容易,对小麦的危害超过无翅蚜虫。如果秋季,春季干旱发生较重,小麦田受害也重,如果秋季干旱,春季雨水频繁,或者秋季,春季雨水频繁,第2年,冬小麦受害也会减轻很多,甚至看不出来有危害的症状。

小麦黄萎病的防治方法,小麦的黄萎病,并非像棉花那样的黄萎病,使用杀菌剂是无效的,在防治方面,需要进行综合防治,预防为主。

1,选择高抗病的小麦品种,随着近几年小麦抗病品种的不断更新,应尽早淘汰容易受病的小麦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是最简单,直接预防小麦受害的措施之一。

2,适期播种,近几年天气较往年的温度稍高,秋季种植过早的小麦,反倒不如种植晚的小麦产量高,小麦种植过早,容易造成入冬前,小麦苗生长过旺,群体过大,过早种植的小麦,很容易招惹蚜虫的危害,并在根部越冬至第2年春季,继续危害。

3,药剂防治,小麦种子采用噻虫嗪种衣剂进行拌种,降低蚜虫的越冬虫口数,可达到减轻危害的目的。

4,喷洒农药,小麦越冬前气温高,容易引起蚜虫危害,可在苗期喷洒1000倍液吡虫啉+有机硅农药增效剂,或者2000倍液噻虫嗪+有机硅农药增效剂,越冬前与开春后小麦返青期,进行分别喷洒,消灭蚜虫,从而可减轻或者避免小麦黄萎病的发生。


木雨听风


以前是因为干燥,现在不干燥应该是因为红蜘蛛和小麦蚜虫传染的一种病毒病。有专治红蜘蛛的农药一般情况下,使用5%阿维菌素5000倍+24%螺螨酯悬浮剂3000倍。



聚焦视界经典


作为一个老植保工作者,我知道小麦有黄矮病、丛矮病以及白粉病、纹枯病、全蚀病、叶锈条锈杆锈病、赤霉病等等病害,但是还是第一次听说小麦有黄萎病。

也许是题主发现了小麦新的病害,也许你是把黄矮病误认为成了黄萎病,但是我负责任的告诉你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也是茄果类蔬菜的病害。

但是,它不属于小麦病害!



以上图片属于番茄黄萎病。


人已醉梦难醒


1.为了及时的防治小麦黄矮病毒病,应及时选用药剂进行防治。及时选用抗病种的小麦品种,同时对小麦拌种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麦种50kg,也可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拌种。

2、对小麦黄矮病毒病开始喷施农药,选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

3、毒土法40%乐果乳剂50g对水1kg,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可以有效的减少越冬虫源。在小麦黄矮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农药2%条缩康(武夷菌素)每亩50毫升进行防治小麦黄矮病毒病,效果极为显著。


菜小川


小麦黄萎病来之时间及原因,应当查明。就现在之时空,小麦黄萎病只在外叶之上梢。低部叶片宽而厚,现深绿色。夲人推测可能冷空气所袭,影响较微。

清明时节过后,天地之气转暖。并且土壤为有质深沃土地,应小心红蜘蛛来访,应当注意细心观察。顶稍显白色下部叶呈黄至橙色,引起病毒类疾病,造成片而死亡。应当谨慎。

尤其废脏水灌进麦田,脏水过多引起麦根受到损害,人类为麦田造成伤害,又多么疼心。

立夏前后现此象,叶片斜立向上长,若有此象旱必浇水,肥以氮肥为主项。东南风来之天气暖,应查红蜘蛛是否到场。

小满节气若来到,麦穗显出有麦芒。上边说到若无到,蚜虫应到我麦场。

据题意观时节拙文己提到,肥水跟随麦生长。若有害种必兑药,肥料微素也喷上。

有时杂草为媒介,初冬灭之初春拔。为的即为多收粮。

村民经验,希能帮上。


蔚蔚姥爷219


种 75%甲拌磷(3911)乳油150毫升加水5公斤,拌50公斤小麦,堆闷8-12小时播种;或用0.5公斤乙拌磷粉剂拌50公斤小麦种,或用5%涕灭威微胶粒剂每亩1.5公斤盖种。

(2)大田治虫防病;秋季发现有蚜虫传毒中心,及时喷药控制,如果全天普法,全田施药, 采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同蚜虫


乡村饭饭


小麦在灵寿栽培历史悠久,长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8万亩左右。随着农业化学除草与机械化的普及和提高。小麦栽培过程中,各种侵蚀小麦的自然病害也随即而来。秸秆粉碎过大过长,腐熟不充分,农民除草大量使用除草剂,都给小麦生长带来了不利因素。对小麦丰产丰收造成严重损失。


众诚山珍


小麦黄萎症状是 初期发病叶片叶缘或叶脉间叶肉褪绿变黄,叶脉尚为绿色,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变黄,或出现黄化斑驳,掌状黄斑,叶缘稍上卷。

对已发病田块,加强水肥管理,可减少损失。


白宝汇农特产


一般是得了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