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者即是達者嗎?看看孔子怎麼說

何為達者,在家、在邦國都有名望,名聞天下者就是達者嗎?子張曾就此問題請教過老師孔子,孔子很詳盡的對達與聞的區別進行了講解,這段對話記載於《論語.顏淵篇》第二十章,其原文是: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者即是達者嗎?看看孔子怎麼說

“達”與“聞”,對於“達”朱熹的註釋是“達者,德孚於人而行無不得之謂”錢穆的註釋為“顯達義,亦通達義。內有諸己而求達於外。”意思相近,所謂達就是指內有仁德,外在行事得宜。而聞是僅指“名譽著聞”。對於兩者之差別朱熹是這樣註釋的,“聞與達相似而不同,乃誠偽之所以分,學者不可不審也。故夫子既明辨之,下文又詳言之。”“聞”與“達”最大的差別在於“偽”與“誠”,孔子在下面又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者即是達者嗎?看看孔子怎麼說

對於“達”者的描述“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朱熹註釋“內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審於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修於內,不求人知之事。”為人的本質所注重的就是內在的直爽,也就是內主忠信,行事得宜,義之所在,在所不辭。察言觀色則必須與質直好義相輔相成,否則易產生諂媚的嫌疑。“慮以下人”用現代話講就是換位思考,是孔子恕道的體現,就是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達”所注重的個人內在的修養,而不是外在的名聲。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者即是達者嗎?看看孔子怎麼說

所謂“聞”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就比較好理解了,注重表面文章,表面上以仁德為行事標準,而實際上又常常違背仁德的之道,又自以為是而且安於虛偽,更不自疑。與“達”相反“聞”所注重的外在的名聲,而不是內在的修養。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者即是達者嗎?看看孔子怎麼說

本章的譯文是,子張問:“士怎樣才可以稱作達?”孔子說:“你所說的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邦國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裡也同樣有名聲。”孔子說:“這是聞,而不是達。所謂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又能體察別人的話語和臉色,能為他人考慮並待人謙恭。這樣的人,不論是在邦國還是封地都能通達。至於有表面名望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有仁德的樣子,而行動上卻常常違背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不慚愧。但他在邦國和封地裡也一樣會有一定的名聲。”


“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者即是達者嗎?看看孔子怎麼說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引用了程頤的註釋“學者須是務實,不要近名。有意近名,大本已失。更學何事?為名而學,則是偽也。今之學者,大抵為名。為名與為利雖清濁不同,然其利心則一也。”求學之人必須務實,而不能應該將精力放在虛名之上。過於注重虛名,本質上就出現了偏差,還如何治學,為了虛名去求學,就是虛偽。按程夫子的話,當時學者多以求取名聲為目的。雖然為了名聲和為了利益存在清濁之別,但其逐利的本質並沒有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