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進:創新是驅動汽車業轉型升級源動力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發生鉅變,產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戰略成為新時代汽車產業的主旋律。”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表示,唯有創新才能驅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力,迎接汽車“新四化”挑戰。

江淮汽車的實踐證實了創新是驅動汽車產業發展轉型的源動力。成立於1964年的江淮汽車,是一家業務涵蓋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汽車出行、汽車金融等眾多服務領域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位居2018年世界最具品牌價值50強、中國汽車品牌前五強。最新發布的《中國企業海外形象調查報告2019拉美版》中,江淮汽車位居榜單第6名,在汽車行業高居榜首。

50多年來,江淮汽車經歷了三輪技術創新驅動的轉型升級:第一輪,1964年,第一輛新型卡車填補了安徽省汽車工業的空白,奠定了公司50多年來發展的基石;第二輪,2001年,第一輛商務車問世,後續陸續推出了A00、A、B級轎車,公司從商用車企業邁入綜合型汽車企業之列;第三輪,2010年,啟動新能源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開啟了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先河。

截至2019年,江淮汽車的發明專利數量已位居行業前茅。同時,創新也成為江淮汽車開放合作、走向國際的名片。

2015年11月,江淮汽車積極推動與大眾汽車的合資合作,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首箇中外合資項目,也是安徽省先進製造業的“一號工程”。時至今日,大眾管理體系、質量標準的引入,不僅賦能江淮汽車邁入乘用車3.0時代,也為中外車企開展此類深度合作提供了範本。2019年11月,江淮大眾全面應用了江淮汽車技術平臺開發的首款車E20X上市銷售。

2016年4月,江淮汽車正式與蔚來汽車簽訂協議,雙方聯合建設了世界級智能製造工廠,擁有國內首條高端全鋁汽車車身生產線,已累計交付了3萬輛車,成為世界先進製造全鋁工藝大規模量產的重要實踐。

不僅如此,在智能駕駛領域,江淮汽車已分別與華為、百度、科大訊飛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深入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

此外,江淮也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截至目前,江淮汽車已經建立起覆蓋南美洲、非洲、亞洲和歐洲1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營銷網絡,建有19個海外工廠,累計出口汽車超65萬輛,其中兩款純電動產品成功進入奧地利、意大利和墨西哥高端市場。2019年,江淮汽車還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機公司聯合收購了哈薩克斯坦最大的汽車工業集團ALLUR汽車工業集團。

“江淮汽車堅持幹中學,學中幹,在純電動車領域走出了一條實踐創新之路。”安進介紹說,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規劃了“三步走”戰略:2007年到2010年,當產業處於萌芽期,江淮汽車率先實現系統集成出車;2011年到2019年,產業處於過熱期,江淮汽車潛心研究和實踐,掌握核心技術;從2020年開始,江淮汽車將面向規模化,啟動產業深耕。

基於合肥國家級科技產業基地形成的產業鏈,江淮汽車建設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iEV平臺,這也是江淮大眾合資項目產品開發的基礎平臺。同時,通過迭代開發推動技術產品成熟的創新方法,江淮汽車還取得電池包熱失控安全技術、液冷技術兩大核心技術的突破。

目前,在江淮汽車的帶動下,逐步形成了一個蓬勃發展的iEV創新生態圈,正在向以“技術升級和成本最優”為中心的大規模產業化發展轉化。2018年,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江淮汽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三,其中私人購買領域的主流乘用車產品銷量第一,研發能力第二,品牌競爭力第四。

針對未來市場規劃,安進表示,江淮iEV將實施四大創新戰略,塑造大眾信賴的電動車品牌,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將產品打造成系統集成最優化、驅動系統模塊化、控制系統融合化、用戶體驗智能化的“移動終端、儲能單元、數字空間”,並以技術創新驅動成本最優化,邁向規模化,推動企業和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之未有大變局,智能化電動車迎來規模化,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新生和重塑,挑戰與機遇並存。”安進表示,堅持創新,不斷升級,開放合作,揚長避短,從而推動全球汽車產業邁入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