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李萍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伴随着一声啼哭,宝宝降临到了人间,一位新的家庭成员就这样诞生了,不管是抬头、翻身还是爬行,他的点滴成长和进步都牵动着宝爸宝妈的心;可是随着宝宝越长越大,不少家长发现自己的宝宝不喜欢被人抱,不喜欢穿特定材质的衣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多动不安,这让家长们很是不解。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感觉统合失调在作怪。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

通俗来说,感觉就是眼睛看到的(视觉),耳朵听到的(听觉),鼻子闻到的(嗅觉),舌头尝到的(味觉),身体触摸到的(触觉)。统合就是大脑对接收到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身体各部位做出相对应的反馈。感统失调则是孩子接收不到感觉信息,例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是孩子接收到了感觉信息,但做出不正确的行为,例如:多动,易摔跤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宝宝多看看、多摸摸、多闻闻、多听听周围的事物,从而提高宝宝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和对外部信息的获取能力。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视觉 ●

1. 追视玩具

家长可选择颜色鲜艳的玩具如红色的小球,在距离宝宝眼前约20厘米处慢慢移动,先是引起他的注意,然后再将玩具从左到右,由近到远缓缓移动,从而提高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

2. 笑脸说话

家长和宝宝面对面笑着说话,当宝宝注意家长的笑脸后,慢慢移动头的位置,使宝宝的视线随家长的头面部移动。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听觉 ●

1.听音乐

给宝宝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音量适中,可时而舒缓时而快速,也可男女声转换,观察宝宝的表情变化。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可以带领宝宝拍拍小手,点点头。

2.玩具诱导

用颜色鲜艳的摇铃或沙锤放在距离宝宝耳朵15-20cm处,慢慢地左右摇动,观察宝宝的反应。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触觉 ●

1.软毛刷刺激

对于3个月以上的宝宝,家长可用软毛刷轻刷宝宝的上肢和下肢皮肤,加强身体的触觉刺激,从而提高宝宝的触觉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2.大笼球训练

使宝宝俯卧或仰卧于大笼球上,家长通过前后左右推、拉、旋转大笼球,促进宝宝的触觉发展。

●嗅觉:闻一闻 ●

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味道好闻的食物,如水果。宝宝闻过后,会对这些食物加深印象,不仅能记住水果的外形,还能记住水果的气味。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味觉:尝一尝 ●

家长可用筷子少量蘸取糖水、菜汁、果汁给宝宝品尝味道,注意要少量多次。

●注意事项 ●

1.选择宝宝状态较好时进行训练,如果宝宝出现不安烦躁情绪,可适当休息。

2.各种训练可以综合进行,如触觉刺激时可同宝宝讲话,播放音乐。

3.训练趋于生活化,如给宝宝洗澡时就可以进行温度刺激,花园玩耍时就可以闻一闻花香。

生活中的感知觉训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