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李萍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伴隨著一聲啼哭,寶寶降臨到了人間,一位新的家庭成員就這樣誕生了,不管是抬頭、翻身還是爬行,他的點滴成長和進步都牽動著寶爸寶媽的心;可是隨著寶寶越長越大,不少家長髮現自己的寶寶不喜歡被人抱,不喜歡穿特定材質的衣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多動不安,這讓家長們很是不解。到醫院一檢查,原來是感覺統合失調在作怪。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 ●

通俗來說,感覺就是眼睛看到的(視覺),耳朵聽到的(聽覺),鼻子聞到的(嗅覺),舌頭嚐到的(味覺),身體觸摸到的(觸覺)。統合就是大腦對接收到的各種感覺信息進行分析處理,身體各部位做出相對應的反饋。感統失調則是孩子接收不到感覺信息,例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是孩子接收到了感覺信息,但做出不正確的行為,例如:多動,易摔跤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引導寶寶多看看、多摸摸、多聞聞、多聽聽周圍的事物,從而提高寶寶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和對外部信息的獲取能力。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視覺 ●

1. 追視玩具

家長可選擇顏色鮮豔的玩具如紅色的小球,在距離寶寶眼前約20釐米處慢慢移動,先是引起他的注意,然後再將玩具從左到右,由近到遠緩緩移動,從而提高寶寶的視覺追蹤能力。

2. 笑臉說話

家長和寶寶面對面笑著說話,當寶寶注意家長的笑臉後,慢慢移動頭的位置,使寶寶的視線隨家長的頭面部移動。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聽覺 ●

1.聽音樂

給寶寶播放不同風格的音樂,音量適中,可時而舒緩時而快速,也可男女聲轉換,觀察寶寶的表情變化。在聆聽音樂過程中可以帶領寶寶拍拍小手,點點頭。

2.玩具誘導

用顏色鮮豔的搖鈴或沙錘放在距離寶寶耳朵15-20cm處,慢慢地左右搖動,觀察寶寶的反應。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觸覺 ●

1.軟毛刷刺激

對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家長可用軟毛刷輕刷寶寶的上肢和下肢皮膚,加強身體的觸覺刺激,從而提高寶寶的觸覺能力,促進智力發展。

2.大籠球訓練

使寶寶俯臥或仰臥於大籠球上,家長通過前後左右推、拉、旋轉大籠球,促進寶寶的觸覺發展。

●嗅覺:聞一聞 ●

家長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味道好聞的食物,如水果。寶寶聞過後,會對這些食物加深印象,不僅能記住水果的外形,還能記住水果的氣味。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味覺:嘗一嘗 ●

家長可用筷子少量蘸取糖水、菜汁、果汁給寶寶品嚐味道,注意要少量多次。

●注意事項 ●

1.選擇寶寶狀態較好時進行訓練,如果寶寶出現不安煩躁情緒,可適當休息。

2.各種訓練可以綜合進行,如觸覺刺激時可同寶寶講話,播放音樂。

3.訓練趨於生活化,如給寶寶洗澡時就可以進行溫度刺激,花園玩耍時就可以聞一聞花香。

生活中的感知覺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