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点赞】抗“疫”一线 伉俪同行

“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儿子还有点咳嗽,还得去趟医院。”电话这边的乌仁巴拉焦急地等待着丈夫的回复,她的丈夫靳杰是白塔街道恒润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在抗击疫情一线已经有近一个月没回家了,要不是孩子生病,同样在街道工作的乌仁,也不会这样着急地给丈夫打电话。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乌仁和靳杰是搭档、是战友,同为街道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点赞】抗“疫”一线 伉俪同行

乌仁巴拉在达拉特旗工业街道办事处工作,是党政综合办公室干事,工作七年来,她勤奋,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各类工作群、会务群,总能看到她及时回复、报送内容的身影,她是个较真儿的人,所有的工作都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只要领导分配的工作,她总能保质保量完成。在社区工作期间,不会开车的她,住在三顷地,风里雨里一辆电动车就是她的“助手”,入户登记时商户亲切地称呼她“巴拉拉”,居民们总是热情地拉住她拉家常,让她留下吃饭。“二嫂”“琴姐”是她对居民的称呼,居民们总让这个热情的社区干部给自家的孩子介绍对象。

在抗击疫情期间,乌仁被安排到小区执勤点,管控人员出入、摸排人员行动轨迹。疫情初期,天寒地冻,小区执勤点门房狭小,她在室外,一站就是半天,她开玩笑地说:“不爱跑步的我,在执勤点穿两层棉服都能跑起来。”疫情后期,因工作需要她回到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各类报表,整理行政企事业单位人员返岗信息,办理工作证和车辆通行证。报表时间性要求强,她总是加班加点,丈夫靳杰不能回家,家里家外,都是她忙碌奔走,这个要强的“女汉子”终于在拿到驾驶证两年后开始新手上路。

中午不能回家时,她和儿子视频问他咳嗽不了,要听奶奶的话,视频对面两周的孩子不会用太多的语言,只是板着脸拿着洋娃娃,默默地看着妈妈,视频这面的乌仁,强装着微笑,尽力掩饰着自己的悲伤。她深知,这个时候,只有“大家”的安全健康,才有“小家”的阖家团圆。

【点赞】抗“疫”一线 伉俪同行

(右一为靳杰)

靳杰在白塔街道工作,是恒润社区党支部书记,“没有理由去推卸、只有想办法去落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他主动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白天他在各小区传达新政策、对接共驻共建单位,安排物业公司、业委会值班值守,人员信息排查,防控知识宣传,口罩和消毒酒精等急需物资筹备发放。晚上他到恒润小区值班,对车辆、人员进出进行检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轴转早已成为他的常态,忙碌的他不能和妻子通一次完整的电话,没有时间回家去见儿子和母亲,即便是妻子乌仁给他送换洗衣物时,也都不能多说几句。有一次深夜乌仁下班为他送换洗衣物时抱怨地说“你能不能和我在车上说两句话,我是新手上路,你第一天在我后面跟我走完后,再没时间见你。”他笑了笑,就又去送物资,协调问题去了。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场。乌仁巴拉和靳杰就是基层一线干部的缩影,他们是辖区群众最可靠的“贴心人”“主心骨”,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夫妻舍小家为大家,扎根基层一线,不退缩、勇担责,这个社会才变得充满希望和美好。(通讯员:杨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