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小丑》电影好看吗?

至圣讲坛


首先告诉你还是非常好看。电影背景的设定“70年代的哥谭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经济危机中一个被命运逼疯的可怜人。哥谭市的原型是纽约,而美国在70年代经历了数次经济危机,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工人失业,整个纽约市也彻底陷入混乱之中。当时有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千万不要乘坐纽约市的地铁,因为那比你独自一人走夜路更加危险。

小丑整体上的故事线是非常简单的,患有精神疾病的亚瑟被社会抛弃,当他发现自己真正的身世之后,彻底黑化成了小丑。

所以小丑和三个年轻人的悲剧就开始于地铁之上。因为治安混乱,如果是三个流浪汉死去,根本不会引发任何的波澜,但是死去的却是三位韦恩企业的员工,他们是上层人士的代表。

电影中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哥谭市的贫民们站在了托马斯·韦恩的对立面,为什么他们对有钱人充满仇恨?

实际上这个设定是来自于蝙蝠侠的漫画,哥谭市的有钱人都非常冷漠,他们只关心如何赚钱,除了布鲁斯·韦恩之外,没有人关心底层人民的生死。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对上层人士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哥谭市的贫民区中却有很多人无家可归,忍饥挨饿。更过分的事情是,哥谭当局竟然决定砍掉社会福利来节省开支。

其实正是“他们漠不关心,一手铸就了小丑!”

亚瑟失去了治疗自己精神疾病的药物来源,他的性格也变得扭曲易怒,最终在幻觉和现实的双重折磨之下,他成为了哥谭市中最可怕的反派。

从不同的角度,这部电影呈现出的故事也将完全不同,如果你只看表面,这确实是一个狗血而平庸的无聊悲剧,说实话我也不喜欢这种纯粹的悲剧故事,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导演埋在电影中的线索,小丑将变成真正的神作。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改编漫画的能力很强,他只是利用了一些设定就成功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小丑,并写出了一个颇具创新的独立故事。




蒙孟青


是部值得观看,也值得深思的电影。

电影的背景是经济大萧条时期,社会阶层明确,贫富差距极大,底层人民大规模失业,阶级对立,城市陷入了大规模恐慌和抗议之中。

第二阶段,亚瑟地铁射杀韦恩集团三人,托马斯韦恩电视公开谴责凶手,头条报道,然而街上和抗议人群却开始出现大量小丑面具的暴徒,举起了“we are all clowns”的牌子,在亚瑟的想象中,自己是哥谭市的英雄。

其中有一段,亚瑟进入影院寻找托马斯,大荧幕上播放的正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在最后参加电视节目前,亚瑟躲避两个警察的追击,挤入了地铁,地铁上挤满了大量带着小丑面具的暴徒,在两个警察亮出身份后,遭到了暴徒们的群殴。亚瑟跳舞离去。

第三阶段,“小丑”在电视节目上公开射杀主持人富兰克林,整座城市疯狂,戴着小丑面具的暴徒袭击了警车,射杀了托马斯韦恩夫妇。整个城市陷入了暴乱,“小丑”本人则在人群中,警车上翩然起舞。

两条线的结合和交错,将小丑个人的命运与城市的命运交错在一起,而杰昆精准而又不失癫狂的表演赋予了这个角色以灵魂,每当笑声响起的时候,你都会感觉到一丝悲凉。小丑的悲剧,是从小到大不断累积的悲剧,直到在这个时候,全部爆发出来,又全部破灭,这既是自身的悲剧,也是社会的压迫,像他这样的人,无人在意,无人关心,哪怕是死去,也不会激起一丝浪花。社会充满了冷漠,生活充满了嘲笑,没有人会同情他,没有人会真正在意他的想法,正如他对医生所说:你从来没有真正在听我。

而在生活中所有的支撑和希望一个个破灭之时,在享受到愤怒之下杀人的快感后,人性的恶开始一点一点的释放出来,每一次希望的破灭,都伴随着心底的野兽挣脱了一条锁链,呐喊在心中累积,想要让人听到。于是,在亲手杀死母亲后,在电影最后高潮的电视节目上,他开始愤怒地呐喊,这一刻,他不仅仅代表着自己,他已经成为了小丑,代表着一部分群体,甚至是一部分阶级。他与富兰克林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最终,他在直播中当场射杀了对方,亲手结束了自己曾经的偶像,也让整个城市陷入了狂热之中。

向死而生,方得重生。

道理无对错,只看自己的立场。在这部电影中, 人们的立场毫无疑问是更偏向于“小丑”的,尽管以托马斯韦恩为代表的的精英阶层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在尖锐的阶级的碰撞中,你的视角从哪方看,哪方就是正确的。

最后,当“小丑”在警车上起舞的那一刻,失去双亲的布鲁斯韦恩也走上了成为“蝙蝠侠”的第一步。




婷子陪你观影视


我个人觉得这电影很一般。

1. 首先是开局被青少年欺负+被老板苛责事件,被欺负不是小丑的问题,但被老板苛责确实是小丑自身没做好。

小丑被抢之后一没有回去跟店家说明招牌毁了,二没有跟自己老板说明(反而问老板:你没听说吗?),你让店家和老板怎么看?就像你叫了一份外卖,你快饿死了外卖也一直没来,于是你打电话到店家投诉,店家也不知道外卖员去哪里了——

小丑就是带着你的外卖(招牌)莫名其妙失踪的外卖员。

我相信你是个好人,但你原谅他的前提是你得知道发生了什么吧?

这就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吗?放在哪个社会,这服务水平给个一星都不过分。

更直接的说,如果小丑被抢后,和店家/老板都说明情况,而店家/老板都选择继续苛责,那才是社会问题。

2. 然后是幼儿医院掉枪事件。这个真是小丑自己的锅,背得死死的,抠都抠不下来。您真的没事带枪上幼儿医院干嘛啊?怕被小孩子跳起来敲碎膝盖吗?

3. 讲相声失败事件。那您的笑话是真不好笑,就要怪观众怪社会吗?咱买票是想图个开心儿,不高兴了还不准我上豆瓣给个差评了?

4. 枪击事件。大爷您有枪就早些亮出来吧,唬两句人家小流氓早就撤了,非得挨顿打,冷不丁掏出来就杀人您这是不是太跳跃了?不说警告三次再开枪,起码也装一装,搁您这儿就玩起了出鞘必见血的路数,太过分了吧。

5. 其他事情可以跳过了,因为是非对错已经足够明显了。只要大家别代入主角小丑视角,想想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属于咋们的剧情其实是:某天回家家里出现一个妄想症凶徒,结果死了;虽然于心有愧但也真是想关心一下前同事,结果死了;做一个节目主持发觉嘉宾是疑犯,结果死了;开车押送一个犯人,结果死了……

我们不是主角,而是他们。


小叮影剧娱乐


《小丑》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不好看。人物塑造太刻意、生硬、牵强,剧情走向几乎毫无悬念,一部近 乎小学生流水账作文一样的影片,被神奇的打上各种标签然后捧上神坛。小丑这个角色真的很魔性,从 初代尼克尔森1998年《蝙蝠侠》版里的初代小丑,再到希斯莱杰2008年《蝙蝠侠 黑暗骑士》版里的小丑 ,再到这次配角成精的2019年《小丑》版,每一代小丑都自带光环,不断刷新内核。别跟我提菲尼克斯 的神经质表演,我不否认他对小丑这个角色演得有颠覆性,但作为观众,我想要的是看一部电影,作为 一部电影,《小丑》在我心目中完全不及格。





Love曦允儿


在超级英雄电影上屡屡失手的华纳与DC,凭借这部新鲜出炉的《小丑》咸鱼大翻身。本片由菲尼克斯出演小丑,口碑爆棚,轻松拿下威尼斯金狮奖,北美上映后疯狂吸金。可谓是一扫DC漫改电影的低迷,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让DC迷们扬眉吐气。

丑爷(joker),作为"老爷"(batman)一生的对手,堪称DC漫画的第一反派,受欢迎的程度比许多超级英雄还要高。此番一登场,就让DC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难怪有人说:DC电影的大旗,全靠老爷与他的后宫们(哥谭众反派)在苦苦支撑。

唉,其他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电影版《小丑》,完全独立于DC电影宇宙之外。

实际上,除了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与背景设定外,电影与漫画角色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影片完全在讲述导演心中的故事,表达其对社会的思考。比起商业片,它更像作者电影,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

这是一个贫富差距极大,阶级对立严重的哥谭。底层民众在生存线上挣扎,富人们在自己的豪宅里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肮脏的街道,绝望的气氛,笼罩着这座城市。贫穷滋养犯罪与暴行,哥谭秩序几近崩溃。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主角亚瑟饱受精神疾病困扰,丢掉了"扮演小丑"工作,而梦想的笑话演员之路,却又走不通。备受欺凌的他,被整个社会一步步逼疯,最终成为了"混乱邪恶"的代表——小丑。

"社会批判"型的电影,历来被各类奖项所青睐,也最容易成为人们眼中的经典。此类故事,无形之中为影片增加了美誉度。

那么影片的质量如何?

小丑起源的设定,本片借鉴了阿伦摩尔的漫画名篇《致命玩笑》。即:一个普通人被逼疯,他只需要经历"糟糕的一天"。在此基础上,导演通过对贫富矛盾的刻画,加重了小丑崩溃之路上"社会压力"的比例。但男主亚瑟不是普通人,他本身就患有精神疾病。亚瑟被逼疯的过程中,许多遭遇与他疾病无法分割。这就让其蜕变之路不具有普遍性,观众无法感同身受,大大削弱了戏剧的张力。

平心而论,若褪去漫画角色的外壳,用凡人作为主角,此类故事并不少见。在西方,这就是恶劣的社会环境造就了恶人恶行。在东方,那就成了"逼上梁山"。没了丑爷自带光环,靠这种老故事套路,影片还能获得金狮奖吗?

整部影片十分压抑,直到结尾,情绪也没能完全释放。如果想看一部酣畅淋漓的爆米花电影,此片绝不是你最好的选择。出门左转找漫威,这方面DC绝不是你的首选。但如果您可以静下心来,请跟随者导演的镜头,一起见证从亚瑟到小丑的蝶变。此片绝不会辜负你,但它还达不到"神作"的高度。

小丑的扮演者菲尼克斯,演技超群,不知道借助这个角色,他能否问鼎奥斯卡影帝。


纲丝频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没有经历绝望怎知希望的可贵。每个人都只是在渡人生的独木桥罢了,桥上的风景、过客、灾祸与希望等都独树一家。现实中没有什么是可复制粘贴的。生活也好社会也罢,都只是在不同时空之下结下的不同果实而已。

这电影想告诉观众,小丑是社会矛盾具象化的产物,但又不敢触及社会矛盾的核心问题,而且最后展现的是暴力混乱,又告诉观众虽然现有秩序不好,但也比没有秩序好,如果破坏秩序就会变成小丑这样,而不会建立新的秩序,所以还是在现有秩序下老老实实的生活好了,毕竟还有老爷给你维护正义呢。换个角度来看,整个故事像不像是一个狂人精心编造的“笑话”,以社会的不公为自己的暴行提供“可能的解释”供小丑眼中的“愚人”们猜想。故“笑病”无需与现实进行联系解释,而试图通过他人罪不致死来谴责小丑的行为非正义,本质上就是在骂黑羊它是黑的。

电影《小丑》再三强调了,“这只是一个笑话”,而笑话本身就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嘲弄。亚瑟作为笑话主体,所针对的目标就是两个阶层。这片子就是在侮辱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偏偏有被压迫阶级认为它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观影《小丑》,无不被“小丑”亚瑟佛莱克所遭遇的处境而感到难过,这个角色几乎承担剧中所有恶果留下的苦痛。电影一开始带出高谭市垃圾堆积的市容问题,社会经济萧条,贫富差距等面貌。亚瑟生活在底层,与母亲(法兰西丝康诺饰演)相依为伴。从小母亲就昵称他“快乐”,他也立志自己能为世界带来欢乐,所以梦想自己成为一名带来欢笑的脱口秀喜剧演员。这样一个看似温和无害的人,怎会变成一个丧心病狂的杀人魔?他每天辛勤地出来讨生活,手拿着商店广告广告牌,跳着小丑舞,结果有天一群年轻人恶意抢走他的广告牌,他死命地追,却因小丑装扮及大头鞋无法跑快,之后又被这群年轻人暴打一顿,砸了他的广告牌,然而街头没有人跳出来帮他。回到公司,亚瑟被店家要求缴回广告广告牌,否则要被扣薪,同事蓝道(格伦弗莱舍尔饰演)送他一把枪,希望他被欺负时能自保,看似关心他,却是设局害他。害他在儿童医院掉枪,丢了这份小丑表演工作。亚瑟一心渴望自己的表演受到重视,有天成名能让母亲过好日子,但他无法控制大笑的疾病,使他在努力表演时,无法将真正的情绪和表情完整表达,于是仅管想更多的梗,脱口秀的表演自然无法得心应手。他不时大笑的毛病,使他遭到排挤,亚瑟愈来愈相信自己的人生是场悲剧,甚至是被遗弃的。一日在地铁,三个上流社会的金融人士,在车厢调戏一名女乘客,小丑原想替女乘客解危,但他笑得怪病,激起这三名男子痛打他,出于自卫,他开枪射杀了一名男子,担心被告发,接连把其他两名也杀害了。

首次杀人的亚瑟,害怕得不知所措,躲到厕所,在阴暗的角落中,他慢慢沉静下来,脑子里也突然有了音乐,慢慢自在独舞,他想自己应该就是要成为小丑,让人生变成喜剧的狂念逐渐涌上。回到家后,看了新闻才知那是韦恩企业的员工,而汤玛士韦恩(布雷特库伦饰演)这位母亲口中的大好人,母亲一直写信找他,亚瑟忍不住好奇偷看了母亲信中的内容,原来自己是汤玛士韦恩与母亲的私生子。汤玛士韦恩是亿万富翁,打算竞选高谭市市长,痛批员工被杀害的凶手,但没想到城市有另一群人开始集结,甚至带着小丑面具,支持那个被摄像头捕捉的嫌疑犯。亚瑟内心似乎受到了鼓舞,因为那个人就是他。当他混进汤玛士韦恩的上流慈善晚会,亲口想得到汤玛士韦恩的认亲,没想到汤玛士韦恩说他母亲是精神病患,有妄想症,而他也非他母亲所生,是被收养的小孩。亚瑟不信,跑到精神病院抢了母亲过往的病历,看到了真相,亚瑟知道自己无法控制笑的原因是小时被母亲的同居人虐待,殴打到头部受损的影响。从那一刻起,亚瑟已不想再当亚瑟了,他已分不清自己的人生什么时候是真实,什么时候是幻觉,就像他一直以为和邻居的单亲妈妈(萨琪毕兹饰演)热恋。他想当“joker”小丑,因为当小丑可以受到一群人的掌声,也可以做他随心所欲的事,进行对他不公的报复。于是他接连杀了自己的养母和同事蓝道。当亚瑟到电视台上莫瑞(劳勃狄尼洛饰演)的节目,他已是真正的“小丑”了,心中再也没有那个还带着一丝善意的亚瑟,因为他的恨和精神的错乱,使他合理化自己偏激的暴行,当他与莫瑞争辩时,突然拔枪杀了莫瑞,那一幕很令人震惊。

导演陶德菲利普斯为“小丑”写的起源故事,想告诉我们,人的恶不是天生而来,只是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放弃原本人性的信仰和价值。当亚瑟激动地告诉莫瑞,“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被当成垃圾会有什么结果?”这是一种长期积压在心中,遭到歧视的愤怒指控。我们或许会同情剧中亚瑟所遭遇的不平与被恶意地霸凌,但如果今天真有一个像亚瑟的人,在我们的面前发笑,我们真能理解他笑声背后,想表达的真正情绪和想法吗?是“joker”病态,还是我们的这个世界,已变得太疯狂?甚至疏离了,有了两种不同世界的分隔,这是《小丑》电影带给观众的省思。

《小丑》电影好看,许多环节也处理相当理想,导演拍摄镜头紧紧捉住演员的表情,善用歌曲代表亚瑟每一时刻的心境,像《Smile》、《That’s Life》和《Send In The Clowns》,此外冰岛女音乐家希尔杜的配乐,更传达了亚瑟内心的冲击。


风之子影视城


非常好看,值得推荐

一、今年有部电影令太多人期待已久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小丑》。

由于“这片子不可能在大陆上映了”,所以即使是在国际市场上大杀四方已经许久,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极高,可我们还是迟迟等不来看到的机会。终于,昨天开始,网上有了韩版的资源可以下载,于是,我第一时间去下载和观看了。鉴于可能有些人(也许不多),还是未听闻《小丑》的风头,我来简介几点事实:

1. 电影《小丑》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拿下了金狮奖。

这可是漫改电影、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第一次拿下金狮奖。今年在国际电影节上得奖,然后在中国掀起现象的影片,无非就是《绿皮书》《寄生虫》和《小丑》。

2. 在豆瓣上,9万人打出了高达9.1分的超高分。

妥妥的会在明年进入豆瓣的影视TOP250的前列。

3. 在国外的电影评分网站IMDB上,《小丑》更是一下子就冲到IMDB影史TOP250的第16位。

凭以上三点,就足以知道这片子的口碑之高。

至于票房,即使缺失了中国大陆13亿人的市场,《小丑》也已在全球狂揽10亿美元。这样的口碑和票房表现,称之为年度神作,绝不为过了。

二、说了以上这些,没了解的人想必也生出了兴趣,会问:那么这部电影说的是什么?

一个穷困、患病,受尽欺辱的社会底层的可怜人,在遭遇嘲笑和不公后,如何成长为大开杀戒的大反派。这就是电影《小丑》所要说的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故事。

因为小丑一直是蝙蝠侠系列里的反派。于是很多人拿《小丑》和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去做比较。可我觉得这两部电影除了有角色相同以外,并没太多类似。真正让我觉得剧情和主题颇为接近的,是另一部漫改电影,《V字仇杀队》。

如果你看过那部豆瓣评分高达8.9分的《V字仇杀队》,也就能大概想象《小丑》的样子了。只是,小丑更悲凉更凄惨更让人心痛一些。

三、在早已耳闻其大名的前提下,我难免会带着几个疑问去观影:

1. 《小丑》到底为什么不可能在大陆上映?

2. 《小丑》和一般的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到底有何不同?

3. 年度神作电影《小丑》,到底神在哪里?是不是有过誉?

对于疑问一,我得出了答案:

电影中有一些场面,是城市市民们带着小丑面具,走上街头游行乃至施展暴力。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今年中国的某地国情。我猜想,如果《小丑》是2018年的电影,也许在大陆是可以上映的。

对问题二:这根本不是超级英雄电影。

这部电影《小丑》里,哥谭市还没有蝙蝠侠这号大侠呢,小丑也还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没有做大恶的能耐。

《小丑》在中国开始被人讨论时,许多DC的粉丝纷纷感到扬眉吐气,好像多年来被漫威压一头的窘境可以转变。

现在比较公认有深度的超级英雄电影神作,基本也就是《守望者》、诺兰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以及《小丑》。

只是,这三部都不怎么像超级英雄电影。但我发现,这些有好口碑的所谓超级英雄电影有共同点:电影主角们成长为自己,都是因为发觉了:这世界的黑暗面、不公平。所以,它们都可以归类为传记电影。

对于第三个疑问,我几乎就要认为,《小丑》之所以能有口碑票房都在全球大杀四方的成就,都靠小丑这角色塑造得太成功了。看一部电影好在哪儿,弱在哪儿,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和标准,那就是交给时间。如果过去了几年时间,你再回忆一部电影,你还依然印象深刻的,那一定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或致命缺点)。但你忘却的,那便是这部电影薄弱和平庸的地方了。

我展开想象,我想,几年以后,当人们回忆起《小丑》,小丑遇到过哪些人、经历过什么委屈的事,为什么会从可怜人转变为杀人王,大家都可能想不起来。但一定都会对小丑那癫狂的笑声、轻松的舞步、和苦涩的假笑依然记忆犹新。一来,主演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实在有感染力,也难怪很多人评论他可以拿下10086个影帝。如果不是特地去查看影人资料,我甚至都看不出来,这个悲凉且癫狂的杀人王小丑,居然和科幻爱情电影《她》中的那个木讷、和善的男主角,是同一个演员所演。二来,导演和摄影,也深知这个电影的成败系于小丑这角色一人,也给了小丑大量的面部特写和慢镜头。

弱于剧本的电影很多,这不一定就是缺点,其中也有很多佳作。此类电影,往往要靠一个极打动人的结尾,一把赢回来。

电影结尾处,刚刚大开杀戒的小丑在大火和人群中起舞,并用手指给自己的嘴角撑出一个带血的微笑的慢镜头。实在是拍得太好了。


土豆炖小鸡儿


好看!

《小丑》主要讲述了一个长期受到生活上的压迫的正常人,在经历身边种种人的嘲讽和逼迫后,最终变成一个精神上出现问题的反动暴虐者。

小丑疯了,还是现实的世界疯了?

小丑亚瑟,一个一心只想做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的人。母亲是一个重度精神病患者,为了成为一个喜剧演员,亚瑟舞台上表演小丑,在平日的生活中也总是微笑面对。

但奈何命运不公。压抑的生活让他开始变得疯狂,肆虐,试图用自己的行动来反击这个社会的不公,成为了一个让人们避之不及的偏执的坏人。

很多人都说,小丑疯了,变得很可怕。

疯子的世界很可怕。

难道现实的社会就不可怕吗?

究竟是怎样的社会才能够将一个原本性格积极的人一步一步拖向谷底?

究竟是怎样的社会才能够让一个人想要以最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抗议?

这个让人窒息的社会难道就不疯狂吗?

每个人都活在灰色地带

小丑变成了坏人,但是观众却对他讨厌不起来。了解了他生活境遇,心境后,当小丑转变以后,观众对他只有同情,心疼和畏惧。

同情小丑的境遇,心疼小丑被压迫时的无奈,畏惧这样的小丑在黑化后究竟会做出多少让人感到恐怖的事情。

当我们仔细去了解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坏人都曾经是个好人。

所以,这个世界对好人与坏人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人都是存活在灰色地带。

如果一定要区别,那么应该说,这个世界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坏事的人。


娱乐皮蛋说


(小丑)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因为这部电影的渲染力度真的太高,即使是优良公民,看完电影都觉得三观短暂颠倒,大脑晕眩,险些要与主人公共情。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底层蓝领,丑陋,贫穷,有癫笑症,因为人生中堆积了太多糟糕的一天,终于如堤坝溃泄,开枪射杀第一个人,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又因为他现诸报端的形象恰好是他工作被辞退后还带着的小丑妆容。电影的故事设计、画面和音乐无疑都是很好的,但演员的表现实在过于抢眼,整部电影是杰昆酣畅淋漓的狂舞,说服力强到看完电影的那个晚上走在街上和那些流浪汉模样的人擦肩而过会开始想象会不会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人。



沃沃视频剪辑


大概没有任何一位观众在走进电影院前是对《小丑》这部电影一无所知的。

哪怕是最不关心电影的观众,只要在流行文化里浸润得够久,都不可能不知道Joker这位蝙蝠侠宇宙中的王牌反派,不可能不熟悉他标志性的绿发红嘴和神经的大笑。《小丑》上映之前,得益于热心DC粉丝对《致命玩笑》和小丑起源故事的科普,各大网站早早策划起的“影史Joker排名”(和对《自杀小队》的又一次鞭尸),还有那部IMDB第四名的《黑暗骑士》,《小丑》面对的观众群体是一群称职的准粉丝,他们早就对Joker这个人物了如指掌,不少人还能轻松引用“Why So Serious”和“糟糕的一天”。

关心电影的观众,肯定知道《小丑》刚刚斩获威尼斯金狮。作为脱离DC电影宇宙的独立作品,这部讲述反派起源故事的《小丑》毫无疑问是漫改电影一座短期无法被超越的里程碑。《小丑》如何复兴DC又如何改变未来好莱坞格局,已经是令人振奋的谈资,而这部电影的幕后,导演托德·菲利普斯从指导性喜剧到捧回金狮成就了一个弧光极佳的人物故事,故事丰富的主演华金·菲尼克斯,给媒体提供了够写一周的稿件素材。他与哥哥瑞凡的往事,他被好莱坞边缘化又重回演技巅峰的过程,甚至他与鲁妮·玛拉的浪漫关系,都被重新拿出来成为《小丑》电影宣传的边角料。

《小丑》像个事先抖出太多梗的笑话,在真正表演的时候却露了怯。它又像个空荡荡的骨架,贴满了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器官,表面看上去丰富充实,实际却贫乏空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