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大衣哥”朱之文:拒绝成龙,于文华是贵人,蒋大为给他差评

阅读前点击关注,一起分享,共同成长!

新型肺炎打破了这个春节的祥和宁静,武汉做为疫情的最前沿阵地更是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地纷纷派出医疗团队进驻武汉,各种医疗物资也不断被输送到湖北各地。

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献上自己的爱心,草根农民歌手“大衣哥”朱之文捐出20万现金引发了不少的舆论效应。对于近两年不怎么登台演出的朱之文来说,2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有网友质疑是炒作,对此朱之文在微博回应,欢迎大家捐出20万给来作秀。朱之文的心直口快让很多人无语凝噎。

“大衣哥”朱之文:拒绝成龙,于文华是贵人,蒋大为给他差评

很多网友都是躲在键盘后面一吐为快,见不得别人比自己高尚,实际上他们的言论压根经不起任何实践的检验。相反,朱之文从出道到现在保持着朴实的底色,出名后不忘本,建设家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并非特意立营造这样或者那样的人设,这一切只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

01 艺路坎坷,得贵人相助

提起朱之文的艺路就不得不提起他的坎坷人生,甚至用“坎坷”都撑不起朱之文的命运多舛。毫不客气地讲,在42岁之前,朱之文一直处于人生的低谷期。

1969年,朱之文出生于山东菏泽。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他上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生活十分贫困。朱之文10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他被迫辍学,帮母亲做家务,干农活。

有一次,朱之文被邻居收音机里播放的音乐吸引。之后,他就沉迷于音乐,不能自拔。他下定决心,努力赚钱买一个收音机。17岁的时候,朱之文跟村里的几个伙伴一起去河南的砖窑厂打工。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朱之文毫不犹豫地花掉一半的钱买了收音机、二手乐理书和一盒磁带。就这样,朱之文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路。

虽然生活不幸,但是朱之文在生活之外仍有自己的追求和喜爱,这无疑是幸运的事。不管生活如何艰难,有了这份追求和执著,人生多了很多乐趣——“苦中作乐”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大衣哥”朱之文:拒绝成龙,于文华是贵人,蒋大为给他差评

从17岁一直到41岁,朱之文就这样兜兜转转,生活一直没有脱离“贫困”两字,唱歌更是鸡肋一样的存在。2011年在朋友的怂恿下,他才报名参加了《我是大明星》。演出当天他并没有精心打扮,而是穿上了平常的衣服来到了现场。

就这样朱之文登上了《我是大明星》的舞台。舞台上的他特别不起眼,结果一开口就赢得了全场的喝彩和掌声。评委一度以为朱之文是角色扮演,故意伪装了自己的身份。实际上当时的朱之文展现的就是他当下的生活状态,一家人全年的收入只有5000元,舍不得花钱打扮。

他顺利通过了《我是大明星》的初赛,他初选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他第一次参赛穿了一件军大衣,被人亲切地称为“大衣哥”。

任何的收获绝得偶然,如果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练声和练习,他绝不可能一鸣惊人。所有一鸣惊人的背后必然写满了心酸和努力。这份收获让“大衣哥”觉得受之有愧,其实只要认真努力了,人生必不辜负你。

于文华是《我是大明星》的决赛评委,同是农村出身,加上“大衣哥”身上的朴实,于文华愿意帮助他。后来,于文华引荐朱之文参加了《星光大道》。朱之文在北京参赛期间就住在于文华家,于文华亲自指导朱之文的参赛节目。朱之文获得了《星光大道》年度第五名。之后他又通过了《我要上春晚》的海选,从哈文导演手里接过了龙年春晚的邀请书,朱之文觉得像做梦一样。

2011年,42岁的朱之文人生仿佛开了挂,从默默无名到一夜成名。这一切离不开于文华对他的提携,从《我是大明星》到《星光大道》,于文华就像一个老师,毫不保留地引导他,只希望他能登上更高的舞台,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

“大衣哥”朱之文:拒绝成龙,于文华是贵人,蒋大为给他差评

朱之文骨子里一直都是比较自卑的人。他只有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唱歌方面没有经过专人的指点,全靠自己模仿和琢磨。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人喜欢他,他用“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形容这一飞跃。

在某综艺节目中,蒋大为曾经收朱之文为徒,甚至接过了朱之文的拜师茶。后来蒋大为说自己只是名义上的老师,朱之文没有跟他学过一天。他之所以在节目中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节目效果。他还提到朱之文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只能算是“农民歌手”而不是“歌唱家”,话里话外,看不上朱之文。这样的说法被网友质疑歧视农民,没有艺德。

中国歌手戴玉强在一次综艺节目中说朱之文的唱法并不专业,不过可以当成一种娱乐。其实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观众看中的并不是朱之文的专业,而是他的朴实和对唱歌的热情。论专业,全中国比朱之文专业的歌手有很多。观众看中的恰恰就是朱之文的“特色”——不失本真,不做作,是整个娱乐圈的一种清流。

世界越繁复,我们越追求本真的东西,朱之文恰恰就有这样的本质。

02 别人笑我颠,我笑别人看不穿

出名后的朱之文上过很多节目,电视剧、电影剧组都邀请他客串。连成龙都邀请朱之文参演电影,他因为要录制节目,拒绝了。邀请朱之文录制节目的导演,有些是看中了朱之文身上的流量,有的纯粹是为了取悦观众,挖掘朱之文身上的糗事,博观众开怀大笑。

在某节目中,朱之文和一男嘉宾同时比赛用嘴巴吃蛋糕。朱之文凭身体的绝对优势吃到了蛋糕,手拿蛋糕的女嘉宾故意把蛋糕糊到了朱之文的脸上。朱之文调侃说蛋糕好吃,主持人要求他把属于另一位男嘉宾的蛋糕也吃掉,理由是你家太穷了,吃不上这样的蛋糕。

“大衣哥”朱之文:拒绝成龙,于文华是贵人,蒋大为给他差评

这样的节目导演完全没有给朱之文该有的尊重和人权。难道仅仅是为了节目效果就故意这样整朱之文吗?朱之文在很多节目中讲自己的成长经历,讲到老母亲舍不得吃5毛钱一个的烧饼,等到发霉了,舍不得扔,坚持吃完。嘉宾流露出的神情完全是“何不食肉糜”。

朱之文上这些节目的初衷是观众喜欢我,不能辜负观众的心意。但有些节目组却只为了节目的收视率,设置一些故意让朱之文难堪的环节。朱之文从来不是一个善于拒绝别人的人,从别人到他家借钱,他来者不拒就能看出这一点。他努力配合节目组,到头来不管上什么节目,雷同的问题,雷同的叙述,硬生生活成了《祝福》里的“祥林嫂”,别人从他的悲惨身世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

这样一个朴实的人的确难以跟绯闻挂钩,朱之文成名后被传得最多的就是离婚。村里有些人也怂恿朱之文的妻子跟着朱之文演出,免得被别人拐跑了。妻子跟着朱之文跑过一段时间的商演,后来自觉无趣放弃了。

朱之文30岁才结婚。结婚当天,他唱了一首《敖包相会》,骑着自行车把妻子接回了家,没有任何仪式,连酒席也没有摆。他们结婚后日子一直过的并不富裕,但是夫妻琴瑟和鸣,恩爱如初。他们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陪对方慢慢变老,别管贫穷富裕,这都是一生的誓言和初心。

在节目上,朱之文向妻子承诺,今生今世都不会出轨。即使外出,他每天至少跟妻子通话两次。对他而言,妻子不仅仅是共患难的伴侣,更是生活中最懂他的那个人。

03儿女无教,为父失职

成名后的朱之文,更是忙得顾不上家人。他坦言成名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他的幸福感却没有增强。相反他有很多烦恼,比如儿女的教育问题。

朱之文的小儿子小文14岁的时候就辍学在家,每天打游戏。朱之文坦言自己管不了儿子。他想给儿子提供好的教育条件,可是儿子压根不愿意踏进学校的门槛。他表示只要有学校愿意接受儿子,哪怕儿子不读书,他也愿意花钱。实际上,对于小文这样的问题学生,学校没有办法承担起教育的责任。

“大衣哥”朱之文:拒绝成龙,于文华是贵人,蒋大为给他差评

朱之文的女儿也是如此。一儿一女,没有一个出去上班,全部呆在家里,好吃懒做。曾经有媒体报道朱之文的儿子即使人在乡下也点外卖,这样的浪费行为跟朱之文一惯的节俭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在我看来,一双儿女落得这样的境地完全拜朱之文所赐。现在科学的教育观念是你想让儿女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这样的人。换言之,父母就是儿女的影子和模范。父母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又如何说服儿女呢?

朱之文出名后接到了很多商演和节目邀请。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他的疲惫感。他在很多节目中坦言自己更愿意回到过去: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干着农活,知足常乐。如今为了上节目,他必须排练,熬夜,这让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现实生活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自己不付出,如何能获得好的生活条件呢?

“大衣哥”朱之文:拒绝成龙,于文华是贵人,蒋大为给他差评

他在节目中反复提到“天大的好事,我也高兴不起来;天大的坏事,我也不在乎”。他完全是一副活在当下,安逸现状的精神状态,这也决定了他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2018年朱之文宣布退出娱乐圈,永不复出。

朱之文安于现状的精神状态无意中传染给了孩子。朱之文穷也能过,富也能过的心态造就了孩子无所谓的心态,既然父亲都能度过这一生,自己又何尝不可呢?朱之文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的问题,如果他想儿女踏实工作,努力生活,他才是真正的引导者和开路人。

朱之文感到疲惫感的重要原因是他没有找专人打理自己的工作,凡事事必躬亲,效果事倍功半。若能找可靠的经纪人规划自己的工作行程,照顾他的生活。他不一定要疲惫无力,叫苦连天。朱之文能成功解决工作上的难题,自然也就能让孩子看到一个努力的父亲,而不是因为不想做,所以选择退出。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个朱之文退出了,后面还有无数“朱之文”涌现。多少年后或许不会有多少人记得“朱之文”这个名字,但是朱之文会不会因为自己的不够理智退出娱乐圈而后悔呢?毕竟当下的安于现状并不能保证今后的高枕无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