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举行 16个项目“不见面”签约

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举行 16个项目“不见面”签约

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举行 16个项目“不见面”签约

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27日讯(记者 陈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决策部署,2月27日下午2:30,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如约上线。这是四川省第一场省级层面针对境内外投资企业的推介会。

在疫情形势下,此次推介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向全球传递四川对外开放、专注发展的决心和定力,充分展示四川良好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条件和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

会议解读了四川新出台的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6条政策措施。同时,16个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实现“不见面”签约,涵盖药品研发、医疗器械、中医药、医药企业总部等领域,投资总额59.8亿元。

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举行 16个项目“不见面”签约

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网络推介会

疫情之下、三个未变:

持续向好发展态势、全域对外开放格局、高效便捷营商环境

隔离病毒,但不阻隔发展。此次线上推荐会,吸引了上海医药集团、赛诺菲、波士顿科学、美敦力、阿斯利康、默沙东、礼来中国、费森尤斯、辉瑞、3M公司、广州医药集团、修正药业、太极集团、复星药业、微芯生物、德国泽立等150余家中外知名医药健康产业企业参与。

推介会上,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云泽隔屏传递四川对外开放、专注发展的决心和定力。他指出,疫情形势下,四川仍有“三个没有变”:四川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变。2019年四川经济体量超4.6万亿;“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催动了发展加速度。目前,全省88.4%的规上企业、79.7%的重点外资企业已复工。

四川对外开放的全域格局没有变。2019年,近1400个外来项目签约落地,投资总额1.4万亿元;在川落户世界500强达352家,5个综保区、6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获批,实际使用外资跻身全国十强。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大力实施“不见面”招商,节后3周就促成总投资1200多亿元的项目正式签约,储备意向项目1300多个。

四川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没有变。通过“网上进千企”“不见面审批”等措施便民惠企,在物流补贴、金融扶持、财税征收等方面出台了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13条政策措施。

同时,李云泽还向全球投资者及各界朋友发出邀约,希望大家把握三个方面机遇,与四川合作共赢。一是把握宏观政策机遇,四川制定有《医药健康产业培育方案》及财税、科研成果转化等系列支持政策,最近新出台了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26条政策干货。二是把握产业转型机遇,依托四川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的新药研发、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中药材等产业相互支撑格局,携手推动人工智能在医药健康领域的运用、推广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等。三是把握消费升级机遇,借助疫情带来的观念转变和消费升级,把握四川作为西部人口大省、西部最大的医疗消费省以及辐射服务近5亿人口的机遇,加快市场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16个医药健康产业项目“不见面”签约 投资总额59.8亿元

在当天的推介会上,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大中解读了新出台的“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6条措施”;成都、绵阳等市分别推介了各自投资环境及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优势;两家连线企业代表做了发言。

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刘大伟表示,四川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已具有良好的产业承接力和政策环境,部分川内生物医药企业竞争力已居全国前列。上海医药高度重视在川发展战略,在四川投资企业年销售规模已超100亿,目前正在与四川医疗机构等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医药研发、技术创新等合作项目。

德国泽立公司中国总经理马春华在发言中提到,德国泽立产品畅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服务于全国200多家三甲医院的众多科室。选择在川投资建设超声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培育一家在高精尖科技领域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的四川医疗科技企业,主要是感受到当地政府和投促部门“全程一对一”服务的便捷和高效,感受到了四川各级政府对投资者的关心和支持。

疫情发生以来,四川省经济合作系统早研判、早部署,及时出台13条创新举措,全面推行“不见面招商”。经过前期视频、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对接洽谈,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在本次推介会上,16个医药健康产业项目“不见面”签约,涵盖药品研发、医疗器械、中医药、医药企业总部等领域,投资总额59.8亿元。其中,上海顾连医疗(成都)大中华西区总部项目、德国泽立(成都)超声刀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北京麻沸舒(成都)麻醉产业生态链总部项目等6个签约项目现场视频连线签约。

“不见面”招商持续推进 未来或成“常规操作”

此次网络推介会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线观看人数80多万。除对会议全程直播外,四川省经济合作局还专门通过链接推送了《四川投资服务指南》、“疫情形势下涉企相关政策”,供境内外企业了解四川投资环境、医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等更多信息。下一步,省经济合作局及项目落地政府将针对重点医药健康产业项目,持续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开工、投产。

据悉,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外出招商受影响、企业来访考察暂缓等不利情况,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早研判、早应对、早部署,迅速把招商重心从“线下”调整到“线上”,出台13条创新举措,全面推行“不见面招商”,变“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变“见面签”为“邮寄签”“在线签”,确保疫情形势下服务外来投资企业“不掉线”、招商引资工作“不断链”。

春节后至今,四川省各级经济合作部门已通过视频、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不见面”拜访对接企业超过3000家,储备意向项目1300多个,在线签约项目150多个,总投资额1200多亿元;共举行各种形式的网络招商活动30余场,在线观看人数240多万。

目前,各地正将“不见面”招商持续推向深入,不断在实效性、针对性上下功夫。省经济合作局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不见面”招商维系了我们与企业之间的交流,通过更加贴心的服务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信任,这种促进项目、宣传推介的方式,会是今后的一种“常规操作”。

(图片由四川省经合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