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戰疫思考丨再融資新規落地,愛迪爾應聲而動

2月14日,證監會發布了《關於修改的決定》、《關於修改的決定》、《關於修改的決定》(以下簡稱“再融資新規”)。伴隨著再融資新規的落地,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近期公佈了計劃實施定增的提示性公告,其中珠寶行業上市公司

愛迪爾已於2月24日發佈了關於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提示性公告。可以預見再融資新規的推出,將對緩解上市公司及中小企業流動資金壓力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將對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戰疫思考丨再融資新規落地,愛迪爾應聲而動

再融資政策修訂內容


新規相比此前的規則有較多的改變,整體更加市場化。與2017年2月發佈的再融資規定、2017年5月發佈的減持規則、以及2018年11月的融資監管要求相比,本次再融資新規主要涉及以下幾項內容的調整:


一是精簡發行條件,拓寬創業板再融資服務覆蓋面。


二是優化非公開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


三是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選擇發行窗口。


戰疫思考丨再融資新規落地,愛迪爾應聲而動


戰疫思考丨再融資新規落地,愛迪爾應聲而動


戰疫思考丨再融資新規落地,愛迪爾應聲而動


再融資政策變遷


2014年以來,再融資市場經歷了政策從寬鬆到收緊,再到逐步放鬆的過程。


寬鬆期

政策

2014年5月14日,《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

2015年4月23日,《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市場情況

在鼓勵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的大背景下,再融資市場也進入政策寬鬆期,但槓桿資金和二級市場的套利行為也積累了大量風險,政策寬鬆期也隨著2015年股災而結束。


收緊期

政策

2016年6月17日,發佈《關於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的相關問題與解答》

2017年2月17日,發佈《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

2017年5月26日,發佈《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2018年10月12日,發佈《關於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的相關問題與解答》

市場情況

2016年起發佈一系列政策從定價、發行規模、時間間隔、減持四個角度加強對再融資市場的監管,大幅壓縮了上市公司股東的資本運作空間,可轉債、優先股及公開發行股票等融資方式成為市場主流。


過渡期

政策

2018年10月12日,發佈《關於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的相關問題與解答》

2018年11月9日,發佈《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

2019年10月18日,發佈《關於修改

2019年11月8日,發佈《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

市場情況

2018年股權質押危機導致上市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流動性風險,開始逐漸對再融資市場“鬆綁”,對配套資金用途、發行定價、鎖定期等再一次進行了放寬。

戰疫思考丨再融資新規落地,愛迪爾應聲而動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


此次再融資政策的調整將在疫情特殊時期給予上市公司更多助力,也是我國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再融資市場化約束機制、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新規的便捷性和包容性無疑將激發再融資市場活力,為優質的上市公司提供源頭活水。


01、放寬上市公司再融資渠道

上市公司再融資方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增發可轉債配股。2017年隨著再融資政策收緊,定增迅速降溫,可轉債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主要工具。本次再融資政策的修訂將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通暢的再融資渠道,相關機構表示,2020年再融資規模有望恢復到1.2-1.5萬億水平。

戰疫思考丨再融資新規落地,愛迪爾應聲而動

02、提升併購重組規模

2017年2月再融資政策在限制非公開發行的同時,也限制了併購重組的配套募集資金,在原有的政策下,併購重組配套募集資金髮行難度相當大,在交易對方希望獲得部分現金對價的時候,不利於促進交易達成。再融資新規實施以後,併購重組配套募集資金難度將明顯降低,預計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配套募集資金市場總量將較2018年、2019年有明顯增長。


03、進一步助推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

本次政策的修訂與“通過資本市場改革支持中國經濟轉型及產業升級”的趨勢相契合。長期以來,中小企業、新興產業一直是再融資及併購重組較為活躍的領域,此次再融資政策的完善可能使得中小創公司更為受益;從行業角度來看,代表中國產業升級方向的科技製造與生物醫藥等領域可能在再融資與併購重組方面更為活躍。


04、資源配置更加市場化

保底協議的取消將會讓投資者更慎重地選擇投資標的,對於業績、題材、資產質量較好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難度會有所下降,而對於一些質量較差的上市公司,可能導致其再融資難度提高。從這個角度講,此次政策的修訂一定程度上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調節了資源的配置,促進優質上市公司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