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在前 党员在先——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简单又平凡的小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他们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平凡人,用平凡的光温暖了整个世界。


“白衣战士更需要保护”

濮阳中院 韦怀银

疫情在前 党员在先——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濮阳中院后勤服务中心干警韦怀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的负责人。我市一线医护人员医疗防控物质短缺,濮阳中院办公室向全体干警发出积极捐赠的呼吁,韦怀银看到信息后,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多方询问联系防护物资。他充分发挥濮阳市仁爱青少年救助中心的优势,联系到了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等慈善机构,最终将基金会捐赠的100套防护服,送到了濮阳市唯一一家市级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疫情不退,我不退”

濮阳中院 冯言龙、孙浩

疫情在前 党员在先——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冯言龙、孙浩都是濮阳中院法警支队的干警,疫情当前,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惧风险、坚守岗位。考虑到因交通管制原因,警队大部分同志无法正常交接班的实际情况,冯言龙在请示支队长后,第一时间到达值班岗位。而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孙浩,在家简单收拾了洗漱用品后,交代好父母不要出门,保重身体,也毅然到岗值班。佩戴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他们坚守在法院大门对每位进出法院的干警进行检测体温,使用酒精消毒,并对进出法院人员进行登记。


“他们才是最辛苦的人”

华龙区法院 刘亚娟

疫情在前 党员在先——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刘亚娟是华龙区法院的一名执行干警,也是东白仓社区疫情防控的一名党员志愿者,她的丈夫是濮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的一名民警,自打响防疫战以来,夫妻二人一直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东白仓社区属于城中村,住户情况复杂,刘亚娟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每天入户走访,开展地毯式排查,向每家每户张贴《致疫区返乡人员的一封信》,及时了解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和返乡人员的健康状况。正是每天的社区工作,让刘亚娟深知社区工作人员的辛苦,她和爱人商量后,购买了价值5000元的方便面、火腿肠及矿泉水等物资捐给了东白仓社区居委会。


“一定要保障一线干警的安全”

范县法院 刘宜宁

疫情在前 党员在先——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请问店里还有口罩、消毒水、体温计吗?”“能帮忙联系点口罩和消毒液吗?”一天内范县法院的刘宜宁已经跑遍了县城大大小小的药店、超市。防疫用品难求,于是他发动身边的亲友想尽一切办法寻找货源,保障一线干警的防护物资。几经周折为干警们采购到了一次性口罩200个,消毒液30公斤瓶,医用酒精40公斤。同时他还在办公区和家属区制作宣传图版,发放疫情知识宣传页,张贴悬挂抗击疫情宣传条幅。


“消毒完毕,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物业公司 李喜兰

疫情在前 党员在先——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李喜兰是濮阳市立新物业保洁有限公司派遣到濮阳中院从事保洁工作的一名普通的保洁工。在她的抗议请战书中她写到:“我没有啥文化和能力,也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我会学习法院的同志们,尽全力投入到这场战‘疫’中”。李喜兰每天坚持将党组会议室、党组扩大会议室、审委会议室以及十五个审判法庭,在使用前后分别进行酒精消毒。其他同事隔离在家,她还主动承担起四楼视频会议室 、五楼视频指挥中心的消杀任务。为了让干警们安心工作,她坚持每天对卫生间、走廊、步梯进行全方位消毒。


凡人善举

大爱无声

平凡之中见真情

平凡之中有感动

这些平凡而温暖的感动

汇聚成涓涓细流

流进你我心田

点亮希望之光

温暖整个冬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