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话讲养儿防老,生孩子就是为了养老嘛?

高雄393


我不赞成的就是养儿防老,养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养老是靠自身的努力和国家的福利,以及保险的完善,老有所依是一个国家强大表现!当然孩子结婚买房也应该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让父母资助,啃老都应该是可耻的行为!



光源发光字


受邀回答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养儿养到老”,我们的同事,朋友家,还有周围的邻居都是一样的,儿子都四十岁了还靠父母养着,有的是单身、有的已结婚,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所以说养儿防老变成了“儿子养到老”,就是现在常说的“啃老族”。这种情况只有在我国才有,一是我们做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没有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孩子们遇到经济上困难的时候不是让他们去奋斗,去工作去挣钱,而是一味的接济,无原则的疼爱呵护,无原则的“帮助”导致他们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最后变成了“养儿养到老,不知何日了”状况。二是年轻人缺乏自信心,害怕艰苦的生活,对工作挑三拣四,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怕受苦受累,一心依赖家人的接济,对父母的依赖心理愈来愈强,有父母的资助使他们去奋斗的动力,无忧无虑的日子成为他们不去工作不去奋斗的理由。

正是由于我们老人育人不当才导致养儿防老成了一句空话。造成这种结果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做父母做老人的自己啊!



广阳梁山


并不是~~孩子是父母的血脉基因传承,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爱的延续,是父母终身的牵挂,唯独不是养老工具。

孩子跟我们一样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生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见识这个世界,体会生命的意义。

当然父母照顾我们小,我们也要养父母老,这是基于浓于水的血脉亲情,基于法律责任义务。(下图是我七十岁的老妈和九十岁的外公[耶])



巫婆玉儿


亲,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这个是一个千百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但是对于不同的家庭来说,性子和意义作用是不同的。作为老一辈的大部分是这样想的,都想着老有所依,百年后有个摔瓦起灵的。这也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人的新思维不断前进,观念也改变很多,有的生孩子也许就是为了来玩的,或者为了一个家庭组合的圆满,不管男孩儿女孩儿要一个也算完成家庭任务不是。就目前时代发展的速度,我认为以后孩子的生活压力会比我们现在还要大,他们不给我们找负担就是孩子的本事了,指望他们着实不敢。有生之年,能力之时,好好奋斗,为自己养老准备好资本,展望现在中国发展的速度大力兴建养老机构,我们这一代还是多攒点养老钱,以后自己给自己养老吧,孩子们能够自己过的好那是心之所愿!别后来啃老就悲催了。所以,生孩子就是小时候他们给我们带来乐趣,后面就拼了命来把她们教育好,让他们自己有自己的精彩人生就行 [呲牙][呲牙][呲牙]


开心玩乐场


与其说是养老,倒不如说是给自己一个新的体验。

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人为父母的不易并理解他们。

再加上时代发展很快,总是掉在大步伐末尾的中老年人基本都已为父母,直接跟着年轻人们的思维难免会难以接受。这个时候儿女就可以作为“父母的父母”教导他们一些当前他们并不理解的东西的使用,例如微信✔

防老防老,更多人想到的是生活质量,但也有思维这一方面。

如果一直陷入自己的固执之中,不去学习新的东西,也必然是会被鄙视的,首先就是学不会微信的老人们还执着小灵通┐(´-`)┌

(同时还印证了另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我的母亲就很注意这方面问题,经常还问我怎么学做视频做B站的up主(是炫耀没错了)

然后再回归问题,生孩子就是防老吗?我的回答是绝对不是,首先一是体验,二就是在寂寞的时候有一个依靠。这个依靠未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今天我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孩子难得在家做顿好吃的;孩子要出差了,这段时间不能惹出什么事,也不可以生病让ta操心了……等等诸如此类的心理暗示。

只有自己好了,儿女们才不会操心。

(喜欢这个回答可以点赞转发关个注✔)



全职生活


中西方文化不同,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比较强,家族观念比较强,而西方国家多是移民国家,历史较短,传统思想观念比较少。中华民族讲究"仁爱“,多子多福,而西方人比较自私,多以自我为中心,只要自已高兴,快乐,就一切都0K了。现在的中国人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并不是喜欢多生孩子,而是喜欢要男孩子的比较多,这主要还是传统观念的做怪


徐国华


老一辈人的思想养儿就是为了防老,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大部分农村的人养儿还是为了防老,因为他们没有养老金,或者说养老金不够他们的生活和医疗费。现在很多城市的老人都有自己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金,他们的退休生活基本上有保障。对城市这部分老年人来说,他们养儿育女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养老,他们只是觉得养儿养女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他们享受了为人父母的过程,他们在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儿女成长过程中所带来的快乐。这部分老人在经济方面不会给子女带来负担,更希望得到的是子女精神上的安慰……他们的退休金甚至很大一部分会给子女去买房啊,结婚啊,他们在补贴子女。这些子女呢更应该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付出,在精神方面多安慰父母。养儿养女付出都一样,城市和农村父母付出也都一样,子女都应该感恩他们。


元老师367


养儿防老是以前基于农村生活状况说的。以前农村没有低保、没有粮食补贴,有本事干农活就吃,没能力的生活困难。如果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女儿出嫁了照顾不到,最后只能成五保户。假如有个儿子种地,生活上总会有依靠,这就是养儿防老的由来。

现在国家优抚政策那么好,无儿无女也无忧无虑了,政府会让老人安享晚年。所以,这个观念也会改了。


FH陶15999


为什么非得通过实现自己一辈子的经济自立、不能通过“养子防老”呢?为什么不能强迫子女“孝顺”、回报父母呢?说白了,我不想看到你把生子养女看成是一种利益驱动的需要、把子女当成养老避险的工具。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应该超越利益所求!我想说的是,在自己选择生养孩子之前,你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有热爱小孩、热爱生命之情才要生育子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没出生前你的孩子就无选择地担当了众多责任,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当然,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


果汁先生


我是韩旭胖仔,很乐意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

“老话讲养儿防老,生孩子就是为了防老”我认为这句话带有片面性。

60后,70后的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指望独生子女养老是很不实际的。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试想让独生子女成家后承担双方老人的养老问题,那将成为孩子们的最头疼,最不现实的问题。

老话儿的对与错,不是绝对的,是要就事论事的。往上数几代,大都认为此老话有道理,那个年代的人思想上认为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大都心里面就指望儿女养老送终。但不是所有的儿孙都是他们期望的那样,给他们养老,那怎么办,生活不继续了吗?靠己一样维持生计。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唯一途径。人类有的时候是矛盾的动物,即使儿女指望不上但还是要给他们生命,给他们未来。所以说人类繁衍是天性,是本能。试想没有人类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那将没有“子承父业”,没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一代更比一代强”,没有“少年强则国强”......连最基本的儿孙亲情也是奢望。


付出不一定要回报这是人类善良的一面。就像种树,一定非要产生经济价值才去种树?养鸡,养鸭养鹅一定生蛋才要去养?非也。是维持社会平衡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

任何事情都有迂回,赶到什么年代就按什么年代的方式生活,60后70后当下就面临养老问题,没有儿女养老一样可以幸福生活。国家给予独生子女一定的养老补贴,合作医疗,退休后领取一定的养老金,这都是可以养老的条件,不一定非要给儿女压力,心态放平,开心就好!(本文图片均载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