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留洋軍校學生:清廷的“掘墓人”

文|馬磊

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的留學生從1900年到清朝滅亡,共計有9批計647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日後活躍在中國軍政界的知名人物,如蔣方震、蔡鍔、吳祿貞、良弼、張紹曾、徐樹錚、孫傳芳、閻錫山、李烈鈞、唐繼堯、程潛、劉存厚、楊宇霆、趙恆惕等等。此外沒有升入士官學校的軍校生中,也有不少著名人物,如蔣介石有振武學校的學歷,陳獨秀曾在成城學校學習過。據估計,清末在日學習軍事的人才有一千餘人。總體而言,留日軍校生人數多,程度較為整齊,而留學西洋的留學生人數少,程度參差不一。1908年10月,清廷曾對當時回國的軍事留學生舉辦過一次“認證”考試,考試合格者給予舉人出身,並授予陸軍副軍校與協軍校軍銜。投考者共68名,其中留日學生56名,留德學生12名。最後考得優等的27人中,除了一名留德生外,其餘全是留日生。

留日學生回國後,充當了建設新軍的骨幹。首先,朝廷的陸軍部和軍諮處,科長以上半數為留日士官生。此外,各省督練公所、陸軍學堂以及新軍部隊,更是留日學生的用武之地。例如,蔡鍔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後,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雲南等省的軍事學堂、督練公所擔任要職,最後當上了雲南新軍的協統。新軍部隊的高級將領中,留日學生的人數已可與北洋各軍事學堂畢業生相比肩。據筆者統計,辛亥革命爆發前夕的新軍鎮統、協統兩級人員總計63人,其中北洋武備學堂及北洋各軍事學堂出身者為24人,佔38.1%;留日學生為23人,佔36.5%;其餘為湖北、南洋各軍校畢業生,以及沒入過新式軍校者。

留洋軍校學生:清廷的“掘墓人”

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位於今遼寧瀋陽市

在國外的軍事留學生,目睹外洋的變化,開闊了眼界,普遍對新思想持接受的態度。他們回國後目睹清廷的腐朽顢頇,要求改革政治的呼聲較高,對清政府的離心傾向也愈來愈加劇。不少留學生在國外時,就受到了同盟會等革命團體的影響,回國後又身居要職,影響到更多的人。清末的最後幾年,在留學生聚集的各省新軍內部,激進的革命思想傳播很快,各種地下團體層出不窮,新軍部隊也屢次發生兵變。這一方面固然是革命組織加強了軍隊裡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身居新軍要職的留學生們態度比較開明,對革命思潮的流行採取了放任甚至是同情的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在清廷方面,對留學生的這種思想傾向並非毫無覺察。例如,宣統年間清廷將袁世凱開缺回籍,著手在北洋新軍中搞“去袁化”,利用留日士官生對北洋新軍“摻沙子”,以出身湖北的士官生吳祿貞為第六鎮統制,就曾有人向良弼密報吳有革命的思想傾向。但是,如果不重用這批人才,清廷就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境地,故此不得不繼續倚重於這批留學生,也實屬無奈之舉。

辛亥革命爆發後,留日學生在各省的起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些省份,如雲南、浙江、山西、福建等省的光復,就是以留日士官學生作為領導者發動的。在辛亥年反正後的各省領導人中,雲南都督蔡鍔、貴州都督楊藎誠、四川都督尹昌衡、山西都督閻錫山、江西都督李烈鈞、陝西都督張鳳翽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畢業生。被清政府培養、重用並抱以深切期望的軍校留學生,最終大批地成為清朝的掘墓人,這也是清廷原來所沒有預料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