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3000多年前,3500多個文字,象形、指事、形聲等成熟漢字的出現

雖然寫字稱不上是書法,但是,<strong>書法藝術一定是需要在寫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而對於漢字結構的進一步認識,是幫助我們在學習書法藝術的道路上增強底蘊與學識。

漢字產生的確切年代到現在還不能完全斷定。<strong>從近年考古研究的資料: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刻紋、山東呂縣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紋等來看,漢字的歷史可以遠溯到五六千年前。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最古的成批的漢字資料,<strong>是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後期的甲骨卜辭和鐘鼎銘文中的文字,數目達到三千五百個左右。從文字結構來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方法都已經應用算是基本成熟的文字了。


3000多年前,3500多個文字,象形、指事、形聲等成熟漢字的出現


象 形

<strong>象形是描畫客觀事物的形狀的,但文字只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不同於圖畫,不可能也不需要畫得很細緻,只要把某一類事物的特徵表現出來就行了。所以<strong>象形字是一種形象符號,它是用字形同語言裡某個詞的意義建立聯繫的。


3000多年前,3500多個文字,象形、指事、形聲等成熟漢字的出現

象形構造字

指 事

<strong>漢字裡用指事方法造的字比較少,因為用抽象符號來表示語言裡某個詞的意義,限性很大。因此,純粹用抽象符號的字很少,在象形字上增加符號這種方式用得較多。


3000多年前,3500多個文字,象形、指事、形聲等成熟漢字的出現

指事構造字

會 意

<strong>會意字同象形字一樣,也是一種形象符號,不過象形字是“獨體”,會意字是“合體”,用幾個象形符號的組合關係來表示語言裡某一個詞,因此每個字至少有兩個偏旁。會意字同象形字、指事字比起來,在造字方法上進了一步,漢字裡會意字也就比較多。


3000多年前,3500多個文字,象形、指事、形聲等成熟漢字的出現

會意構造字

形 聲

<strong>由一個表意成分和一個表音成分合起來組成新字。形聲字的表意成分叫形旁(也叫意符),表音成分叫聲旁(也叫音符)。


形聲字的結構

左形右聲:松 清 惜 河

右形左聲:攻 期 頂 領

上形下聲:花 笆 宇 空

下形上聲:裘 想 梨 婆

內形外聲:聞 問 閔 悶

外形內聲:閣 園 病 庇

形分左右,聲夾中間:街

聲分左右,形夾中間:辯

形分上下,聲在中間:裹

聲分上下,形在中間:莽

形在左下,聲佔大半:穎

形在左上,聲佔大半:荊

象形、指事、會意三種方法造的字,字形只與詞(或語素)的意義相聯繫,形聲字因為用了聲旁與所記錄的詞(或音節)的讀音相聯繫,這些詞都可以根據讀音而找到一定的聲旁,因此<strong>形聲字一產生,就有強大的生命力。現代漢語中形聲字佔了85%以上。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