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白领公寓”如何防疫 曹路“双负责制”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人民网上海2月26日电(葛俊俊)“白领公寓”在租房市场上一直颇受年轻人的欢迎。曹路毗邻金桥工业区,地铁等交通便捷,近几年“白领公寓”数量不断上升。但此类公寓房由于房间数量多、结构紧凑,给防控疫情带来不小挑战。那么,曹路镇是如何加强管控力度,严守防疫底线,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的?

地毯式走访,用4个100%确保“一个不漏”

“考虑到这个白领公寓是刷卡入户,我们和公寓业主协商,对于未曾登记《返沪人员健康登记表》的租客,实行暂停门卡的临时措施。”该公寓负责人说,“返沪人员要进屋恢复日常生活,须先到这里登记信息。”这一方法将工作人员被动排查变为返沪人员主动登记,有利于返沪人员健康信息收集全覆盖、零遗漏。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曹路镇抽调环境综合整治办、城管中队、安监所、镇直属公司工作人员,定点到组,包干到人,由班子成员带队分成10个工作小组,率先启动定点+包干排查责任,对33座白领公寓进行地毯式实地走访,并进行了全覆盖告知。通过每日三次定时和不定时的抽查、巡查和暗访的方式,全面掌握摸清各白领公寓返沪人员的详细情况,涉及重点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返沪人员逐一排查、密切跟踪,做好隔离解禁期限的严格审查认定。对业主进行约谈,并签订承诺告知书,实现过程责任捆绑,利用二维码、门禁系统等电子手段对陆续返沪人员信息进行有效登记管理,切实做到“守住门,看好人”。

同时,要求各公寓楼管理方做到4个100%,即要求返沪人员100%戴口罩、100%测量体温、重点区域100%消毒、100%健康登记,做到“一个不漏”,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

值得一提的是,曹路镇还执行了双负责制,在租客如实填写自己的返乡信息和行程轨迹,以及是否到过疫区、接触过疫区人员的基础上,企业要对返沪职工填写信息的真伪做出承诺,镇联防联控工作组利用大数据对其进行逐一核实。

“保姆式”服务,用真情做好复工保障

“这里的工作人员对我很关心,我虽然在此隔离,但很有安全感,感觉挺温暖的!”小张在返沪后在白领公寓进行了14天隔离观察,期间,镇公寓管理专项小组工作人员多次前往,嘱咐这里的工作人员对她生活上予以关心,并对小张予以鼓励。“多谢镇工作组给予我们业主的大力帮助,要不是镇上支援我们公寓防护物资,我们是没法正常运行的”,某白领公寓业主说:“大家齐心战疫,虽然措施严格,但过程中依然感受到了温情。”

此前,工作组在走访检查中还发现,部分白领公寓既存在现场管理人员防疫意识不强等主观问题,但也确实有口罩、消毒设备、测温枪等无处购买等实际困难。问题一经反馈,在启动定点约谈的基础上,镇有关部门对缺少物资的公寓进行统一登记,从自己有限的防疫物资中调拨出来口罩、测温枪等支援公寓疫情防控。

同时,对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如就餐问题,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白领公寓入住人员的安全就餐,镇市场稳定防控组全面加强对餐饮场所的管理指导。主动对接3家本地经营户在严格审核的条件下先行营业,积极引导经营户从堂食经营转为外卖经营,安排固定人员为白领公寓提供外送服务。

未雨绸缪 为疫情防控布下“先手棋”

事实上,为了规范白领公寓经营,服务好周边企业,解决年轻白领的后顾之忧,早在去年12月,曹路镇就启动了包括白领公寓专项整治在内的综合治理。对于镇域内的白领公寓现状、数量进行全面排摸,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于存在严重消防隐患、房屋权属不清等问题的严格按照法律予以整治。

“虽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把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幸好我们前期的梳理排摸为白领公寓的疫情防治奠定了基础。”镇公寓楼防控防疫工作组成员说:“此次白领公寓防疫组就是在前期公寓专项整治的班底上组建而成的,由于大家已经对白领公寓的现状比较了解,疫情期间虽然紧张忙碌,但能做到忙而不乱,有的放矢。”

具体工作中,公寓楼防控防疫工作组又细分为10个工作小组,其中8个小组分片包干辖区内33幢公寓楼,其余2个组负责机动和督查。此外还通过各小组交叉抽查的方式,检验各白领公寓在人员隔离、台账资料、工作机制以及管理人员驻守等方面的实施成效,对存在防疫隐患的公寓集中力量整改,直至规范,切实做到“守住门,看好人”。

疫情防控工作组的负责人表示:“不仅是疫情期间,白领公寓的管理是我们长期的工作。对涉及无证经营的予以规范、对涉及无证建筑的坚决予以拆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责令整改。我们要通过白领公寓的规范管理帮助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这也是政府服务企业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