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保險我就買平安福,怎麼了

平安作為世界500強,廣告打的咔咔響,電視劇都能插入平安福的廣告,不僅如此,平安代理人也是移動的廣告牌。客戶最開始聽說保險是從平安開始。從這點上,平安真的為保險市場做了不少貢獻呢。


購買保險先從公司品牌開始考慮,比如選擇國壽、平安 、人保、人壽、太平洋、太平等傳統有知名度的公司,這樣的投保出發點有沒有問題呢?


先上結論——沒問題!


且聽我分析不足支出——


保險我就買平安福,怎麼了

從公司品牌為出發點——

1、挑選公司

舉個栗子先選擇平安保險公司。


2、挑選產品

想把壽險,重疾,百萬醫療,意外險都搭配上,選擇了平安保險公司,來個平安福,就可以把四個險種配齊。


選定一家公司後,可選擇產品範圍大大縮小。


3、確定保額、計算保費

產品選好了,就是確定保額,最終確定保費。


<strong>30歲男性購買平安福保額30萬,保費1.1萬,如果能接受這個價格購買這個保額,那就下手吧。

以上步驟沒什麼問題就可以投保了。


但往往不會這麼簡單就購買,在算保費的時候才是認真考慮問題的時候。上萬的保費——

<strong>保額好像不高耶?!

<strong>會不會不理賠?

<strong>產品應該沒問題吧?!

<strong>保險公司品牌到底有沒有過多溢價?


大鍋,剛剛不是才選擇了一個500強的公司咩?現在就因為一個保費就把500強公司的保險產品鞭笞的“一無是處"?


所有的問題,都是“錢鬧”的。


平安有平安這樣大公司的優點——

不會輕易倒閉(安全性)

各地網點多,線上客服響應快速(服務質量)

理賠快(基於合理前提)


也有購買平安這樣大公司產品的侷限性:

預算不足時,必定壓縮保障的齊全性——

1、削減某個人的配置,比如先買小孩而不買大人

2、降低某個險種的保額,如重疾50萬降為20萬

3、後期調整困難,比如生了個娃,奶粉錢、尿不溼慢慢的還有培訓教育支出,原有的保費可能會成為拖油瓶


結論:從公司品牌出發的投保思路,沒有問題。


問題在於能否接受保額不高或者保的不全?或者能否有充足為家裡每人買齊險種,買夠保額。


也就是經濟收入能否能讓你輕鬆付保費無壓力?


如果都沒問題,從公司品牌出發是非常省時省力的一種方式。


保險我就買平安福,怎麼了


從先選小公司,就有問題了?一般人不會先選小公司,而是先給出預算。比如30歲男性預算5000元,是什麼樣的投保思路呢?

1、確定預算

2、確定保額

3、選擇產品和公司


配置的保障:80萬定壽+100萬醫療+20萬消費型重疾+50萬意外險。


優點:配置較高保額的產品,滿足短期需求。後期收入上來,還可以再加保額。遇到重大開支,可以單獨削減其中一項。有限的預算能儘量滿足家裡每個人都配置上基礎險種。不同產品搭配,可以彌補單一產品保障責任不強的問題。


侷限性:保險公司不一定能有很大“知名度”。


能接受兩種思路的侷限性,不管保司大小(都受到政府監管)都可以選擇投保。


保險我就買平安福,怎麼了


保障責任、保險公司品牌、保費三者,至少先選定一個作為定性條件,否則不是選好了產品,做好了預算去糾結公司品牌;就是選好了公司,做好了預算,又懷疑保障責任不夠。


所以保險公司品牌、保費、保障責任,三者,你首選選擇哪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