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四十一年堅守在以崗位上,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從放電影到當上電影公司經理,四十一年中有很多次升官、發財、的機會,他都不為所動,堅守電影事業,忠於職守不動搖,其精神令人感嘆,更令人敬佩,今天把我撰寫的稿件原文發出來,以饗讀者。


從計劃經濟轉入到市場經濟以後,向錢看的人比比皆是。因為對金錢的追逐,有的人情感日益淡化,有的人銅臭味加重,有的人私慾膨脹,有的人反目為仇。特別是手握重拳的人,更是肆無忌憚、張牙舞爪、慾壑難填------。

而我所要告訴讀者的主人公,卻是一個不為名、不為利的人民公僕,他一心想著工作,一心想著員工,一心想著單位,一心想著事業。他有多次發財的機會,他又有幾次升官的機會,但是他都沒有動搖。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愚,有人說他笨,可是他卻說:“我就是捨不得離開心愛的工作,捨不得離開心愛的電影事業,捨不得離開和我一起工作的夥伴們。”。這個人就是安徽省定遠縣電影公司經理郭學雲,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

幹 一 行 愛 一 行

人的一生中,機會是很重要的,有了機會就得把握住,有了工作就要認真負責。郭學雲就是一個善於把握機會來的人,更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從小生長在農村的郭學雲對學習十分用功,在學校時就喜歡寫寫畫畫,作文常常被當作範文在班級傳閱,他的自尊心得到一時的滿足,因此在學校就小有名氣。一九六九年冬季,十七歲的郭學雲剛從中學畢業,他和同學一起回農村參加勞動。就在這時,有一個機會出現在郭學雲面前,縣電影公司要從農村招聘一名放映員,充實到農村基層放映隊。郭雪雲在學校是有名的“小才子”,自然有很多人都欽佩他、記著她、也想著他,有了這個招工的機會,通過幾級推薦郭學雲被選中了。

春花爛漫,溪水長流。一九七零年五月中旬的一天,郭學雲背上行李離開了家鄉。他感覺今天的天格外的藍,今天的風兒格外的輕,今天的腿上格外有勁,似乎腳下生風一樣,不經意來到了定遠縣電影公司。放映隊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熱鬧非凡的,責任重大的。他們拉著電影機春夏秋冬,季節變換,走村串戶,四處放映,吃百家飯,住百家房,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只要看到放映隊進村都高興的合不攏嘴,這就是農民們的精神食糧,他們能不盼望嗎?

看到當時農村文化的匱乏,看到你們兄弟姐妹們急切的眼神,郭雪雲更加熱愛放映工作,更加珍惜放映工作,電影能給農民兄弟們帶來無窮的幸福和快樂,也就是他郭雪雲的快樂,因為他把農民朋友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

他是個閒不住的人,也是個愛學習的人,在放好電影的同時,他刻苦鑽研機械維修技術,找來書本對照零部件,一點一點摸索,自己動手拆下配件,上油保養,再原樣安裝好,這些都是郭學雲常做的事。時間久了,放映機出現一些小的故障,他自己單獨就能夠解決,這樣不僅節省的費用,更主要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能滿足關注的需要。得知郭學雲會搗鼓放映設備,而且技術過硬,其他的電影隊也紛紛上面邀請他幫助解決一些小的毛病,不管是誰找到他,他滿口答應,樂意效力。這樣一舉兩得的事很受用,領導和同事都讚不絕口,在領導的培養下,他自己又主動要求進步,而且他的工作得到同事領導以及廣大農民朋友的一致肯定,一九七八年郭學雲光榮入黨。

一九七九年定遠縣電影公司接到上面的通知,要求每個縣電影公司指派一名到省電影學校學習電影維修技術,平時就喜歡鑽研書本的郭學雲,當然成為最合適的人選。走進電影學校,郭學雲就像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一樣,如飢似渴投入學習。每當星期天,其他學員去遊山玩水、走情訪友時,郭學雲總是埋頭窩在宿舍裡啃書本,多少個星期天,多少個節假日,多少個日日夜夜,他放棄了和親人團聚的日子,放棄和同學朋友聚會的日子,三更燈火,五更雞鳴,埋頭苦學,嘔心瀝血,筆耕不輟,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學習心得和體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郭雪雲真正全面而又系統地掌握了電影機械理論知識,任何故障他都能迎刃而解。一年以後學成歸來的郭學雲升任電影公司修供股長,負責全縣80多個電影隊和縣電影公司所有機械維修工作。

嫻熟的維修技術,紮實的工作作風,摯著的追求精神,優秀的工作業績,都為郭學雲今後的提拔重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九八七年,郭學雲被提拔為公司副經理;一九九八年提拔為經理,走上領導工作崗位的他,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勇挑重擔。

舍 小 家 顧 大 家

其中的利益高於一切。正當郭學雲工作如日中天之時,招工到蚌埠工作的愛人徐洪英(蚌埠下放知青)通過親戚關係,已經把他的工作單位聯繫好了,這真是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徐洪英立即趕回定遠幫助郭學雲辦理調動手續,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郭學雲不僅不領情,而且果斷拒絕調動,這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是個進市裡工作千載難逢的機會,更是升官發達的好機會。真不知道郭雪雲當時是怎麼想的,不僅徐洪英孃家人不能理解,就是郭學雲單位的領導同事都不能理解這種不明之舉。很多人做夢都想著調到市裡工作呢,可是“死腦筋”的郭學雲就是不鬆口,因為這事,兩口子憋了很長時間氣,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最後還是徐洪英做出了讓步,徐洪英不得不從從蚌埠市又調回定遠縣電影公司。

“久合必分,久分必合”。一九九三年的定遠縣全縣開始“撤區並鄉”,取消農村電影統籌款,徹底掐斷源源不斷的經濟流入渠道,農村電影市場一時危機四伏。全國性電影市場大滑坡也同樣波及到定遠,縣城電影票房迅速下滑,雙重經濟壓力接踵而來,電影市場大速度滑坡,有的電影公司幾乎面臨崩潰的邊緣。正在這時候,有的電影公司上門找到郭學雲願意高薪聘請他。這對別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郭學雲婉言謝絕了。他的家人對他這這一決定十分不滿,憑著自己技術掙來,有什麼理由不幹呢。

“學雲,自然你不願到外面去賺錢,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們倆來承包一個商場,根據現在的行情,每年的收入要超過我們工資的十幾倍。”徐洪英笑著和郭學雲商量。郭學雲認真地說:“我是不會離開電影公司的,也不會離開我的單位夥伴們。”

池河電影院改造期間--------

看望生病的員工---------

六個必到--------------

在 其 位 謀 其 政

集思廣益,果斷決策,改制企業是郭學雲管理理念中重要舉措之一。面對定遠縣電影市場嚴重萎縮的嚴峻局面,郭學雲同志多次組織召開班子成員以及全體員工大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在廣泛吸納職工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果斷決策:一是將爐橋、池河兩大鎮的影院和影星商場劃為公司直管,兩鎮電影人任務包乾、自主經營、獨立核算;二是縣人民電影院作為公司二級機構,人、財、物由公司直接管理。三是鄉鎮電影站的設備和陣地下放給站、隊,由他們自主經營、自收自支、自負盈虧。這三條決策的核心意義在於:即統一管理又將經營權下放給區鄉站隊,放映收入與切身利益緊密相連,激勵他們開拓市場;公司本身精兵簡政(公司管理層僅十一人),將重心放到業務經營這個層面;管理與經營分開,行政事務減少,公司領導層可將主要精力放到市場開拓和事業發展上。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措施,大大激發了幹部職工開拓市場,發揮才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幹部員工上下一條心,人心思上,公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生動局面。

應該說,公司將一百餘人分三大塊管理各自獨立經營的決策,確實行之有效,激發出了公司上下克服困難開拓市場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他們在逆境中站穩了腳跟。

如果要問定遠縣電影公司何以能挺過難關絕處逢生,那麼主要的原因在於:公司有著一個熱愛事業、熟悉業務、不畏困難、既能聽取群眾意見又有自己主見的領導班子。縣公司領導班子在上級支持下,敢於作為善於作為,終使局勢轉危為安。

以 主 業 帶 副 業

定遠縣電影放映事業能夠持續發展,還在於公司堅持主業,兼顧副業,把握機遇,積極開拓電影市場,堅持放映求得生存和發展。

但在有著九十三萬人口、經濟相對滯後的農業大縣定遠縣,縣電影公司卻力挽狂瀾,有效扭轉嚴重滑坡的局面,創造了新的業績。以剛剛過去的二零零六年為例: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一百週年而開展的“優秀電影進社區”活動,放映優秀故事片和科教片一百三十二場場。為全縣中小學生放映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共二千六百場,觀看的學生達六十多萬人次,放映收入六十萬元。電影公司與企業及行業(如聯通公司、移動公司、交警大隊、縣鹽礦、一汽滁州銷售公司、縣計生委等)聯合放映一千二百餘場,收入達十二萬元。縣電影公司所屬銀海影城,為股份制企業(縣電影公司控股),以良好設備和環境吸引觀眾,年放映電影三百二十場,收入二十多萬元。公司租賃房屋和與人合作經營企業年收入共四十萬元。二零零六年定遠電影公司共計收入一百三十多萬元,而全省年收入超過一百萬元的市、縣級電影公司僅此一家!

定遠電影公司有員工一百零一人(包括離退休),公司為每位職工提供1套住房,養老、醫療、失業等三項保險,退休職工能按時足額領到退休工資。二零零九年十月,公司為全體職工進行了二零零二至二零零四年三年工資調整。

綜觀十餘年定遠電影公司,其放映市場的領域既重在鞏固又不斷被拓展。其一,以縣城人民電影院為主陣地(人民電影院現開發為總面積達五千四百平方米的銀海廣場),城鎮電影院重點抓主旋律影片和大片放映,每逢大片必放,每逢“主旋律”必組織,廣泛宣傳,送票上門,城市電影放映年收入在三十萬元左右。其二、千方百計抓好中小學校“愛教片”放映。公司與四百八十二所中小學簽約,人數十二萬人,每年放映一千餘場至二千多場,每生每學期至少看二元場電影。這是一個重點市場,是著重鞏固與發展之點。其三、抓住實施“2131”工程之契機,佔領農村電影市場。其方法有:以“送電影下鄉”活動為平臺,爭取一些部門與行業(如科委、供電、林業、農業、水利、公安、消防等等)的資金支持,同時為這些部門與行業作專門業務宣傳,互惠互利。開展“影企聯姻”活動,與保潔公司、雲南白藥集團、合肥捲菸廠、安徽菸草曾先後合作,由企業出資放映每年在500場左右。此外還有開拓“喜慶電影”、“公益電影”等放映市場。

定遠縣電影公司在開拓電影市場過程中,顯示出三個寶貴特質。一是機遇意識。國家廣電總局出臺“2131”工程和多個部門聯合發起“愛教片”放映時,他們都聞風而動,不失時機地向各級主管領導彙報,與縣有關部門聯繫,取得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支持,為他們下發文件,疏通放映渠道。公司又積極跟進,分赴各鄉鎮和有關單位落實,制訂具體操作方案。二是宣傳意識。公司一次次組織宣傳組或派出宣傳員到放映單位宣傳,介紹所放映電影的內容、作用,六個長年在基層的放映隊走到哪裡宣傳到哪裡。這使基層尤其農民群眾感到滿意。三是服務意識。組織精幹的放映隊伍,購置高質量的放映設備,組織豐富的片源,購買設備和新片的資金,是職工自己創收的。公司領導分工聯繫有關部門與系統,走在開拓市場前沿,並經常深入放映第一線作現場監督指導。

解 瓶 頸 出 新 招

定遠縣電影公司歷經五十年,雖數次維修,仍隱患重重,也不適應城市發展和新形勢的需要。當時郭雪雲經理面臨兩種選擇:一是繼續維持現狀,再過幾年安穩日子;二是破舊立新,興建一座新型影院。經過全公司上下數次討論,最後取得共識:摒棄小打小鬧,破舊立新,自力更生,建新影院。

正確的決策要靠實際行動來說明,要靠結果來證明。二零零二年四月,郭雪雲帶來班子成員克服了重重困難,也衝破了重重阻力,方案終於得到了批准,當月,即開始拆建工作。歷經兩年,至二零零四年八月,造價六百二十萬元,一座全新的、集文化、電影、娛樂、餐飲、商貿於一體的綜合大樓“銀海廣場”終於建成投入使用。新大樓為全框架結構,五層(含地下一層),總面積五千四百平方米,。為籌集資金,公司領導千方百計,職工們紛紛解囊集資。地下一層為定城最大的家用電器超市,地面一樓為綜合商貿門點;二樓為一大型小尾羊餐飲城,三樓為一現代化的、多功能豪華電影廳,及一傢俱城;四樓為一音樂茶座和公司辦公室。尤其是豪華電影廳,燈光、音響、機器設備均為國家一流,總投資壹佰萬元。

銀海廣場採取了股份經營、合夥經營、租賃經營等多種方式,是縣城的一座文化城和商貿城,日益顯示其產業作用。其一,鞏固並提升了電影主陣地,擁有274個美國“愛溫牌”豪華軟椅的電影城,設計先進,裝潢氣派,放映系統設備為目前國內最先進產品,有身臨其境的視聽感覺。運行一年半,業績良好。其二,它形成了公司多業並舉的格局,安置了30多名職工,增加了三產收入,為主業(放映)發展提供了物質力量。

定遠縣電影公司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之路,注重職工切身合理利益。現在公司領導層又在謀劃新一輪的發展。電影院鄉線已經成立,數字化電影已近期目標。公司所屬爐橋影劇院的改建工程正在論證。當然也有困難,如“愛教片”放映尚缺少有力的制度保證。但我們相信這家公司能夠迎難而上,創造更新更好的業績。

郭雪雲的辛勤汗水換來說書成果。定遠縣電影公司連續十四年年被評為滁州市“文明單位”,數次獲縣“十佳企業”稱號。它是全省農村電影“2131”工程的先進集體。他個人多次被評為縣“共產黨員”、十佳經理,滁州市先進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