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源自于日本的侘寂美学被粉丝们用进了各个领域,在世事纷杂的人世间,把对生活的态度放进了居住的房子,美学和设计无法分离。这座50年代的老宅,根据主人的意愿进行了翻新,摇身一变,像是浪漫的诗人居所。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独栋的白色小楼种满绿色植物,绽放着无限生机,就像是日本动漫电影中安静又清新的街道场景,倘若偶有人走过,难免会想驻足留影。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房子出彩的一楼空间是个开阔的大平层,客厅、餐厅、厨房一体,整层楼没有任何的墙体。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户型平面图

简约与简陋是完全不相同的概念,倘若十几二十年前,家中只有白漆和桌椅,也许是简陋。但是有设计感的白漆墙与桌椅,被赋予了不同的美感。天花板上没有主灯,换成了小光源。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不论是天花板,还是地板,没有任何装修,天地一体,万物归寂,呈现的是一种“less is more”的美学。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皮革大沙发强调空间质感,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墙景观通透,不论是阴天和晴天,都能在这里看见四季变化。没有太多喧嚣,生活自在安逸。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大片的收纳空间被藏进墙里,用同是白色的柜子进行伪装。客厅中央的茶几像是烛台,在灰色地毯上安静等待。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整个大平层空间里,最引人瞩目、也最特别的,是正中央垂下的这块圆形帘布。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里面放置的是对主人来说拥有特殊意义的一家三角钢琴。当帷幕拉起的时候,优美的钢琴曲缓缓流出,像是在音乐厅演奏。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当帷幕从天花板垂落,优雅又浪漫。二来则是保护钢琴琴身,毕竟,厨房也在这个大平层,油烟入侵可是致命伤害。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以钢琴为中心,客厅的另一边是餐厨区。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餐桌是简单的白色板材,餐椅线条简单,和空间搭配相得益彰,不突兀,合时宜。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厨房被藏在了深木色的柜子里,这个颇具烟火气的区域,在这个素净的大空间里与众不同地存在着。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对于生活,对于住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为客户重修50年代的老宅,他说:“我不要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