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新文科建设,或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视域 | 新文科建设,或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当前,新文科建设备受瞩目。新文科建设的启动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遇,或可以掀起一场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革命”。

原文 :《新文科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

作者 | 上海外国语大学 邓世平/博士生 王雪梅/教授

图片 | 网络

视域 | 新文科建设,或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通识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广博视野、复杂思维、独立人格与批判意识,帮助学生成为负责任的社会公民,获得适应未来生活的素养。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这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观,避免窄化或泛化其内涵,避免割裂通识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避免脱离人的发展谈通识教育。

加强通识教育规划

课程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的推行有赖于畅通的管理体制机制。国外名校一般会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如哈佛大学设有通识教育委员会,同时辅以本科生学院、住宿学院这样的机构,打通从课程设置到最终落实的各个环节。校级的管理机构负责调研、统筹、评估课程,本科生学院或住宿学院则负责课程的管理和落实。再如耶鲁大学,其管理体制可以直接让写作等通识教育课程延伸至住宿学院,而住宿学院多元化的文化活动又以新的课程形式为通识教育开辟了新路径。

视域 | 新文科建设,或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受制于办学传统,除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少数高校外,国内多数高校尚未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部门,通识教育的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借鉴国外名校经验,打破管理体制障碍,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步。

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当前,“新工科”“新文科”等建设需加强文理结合、融通发展。纵观耶鲁、哈佛等国外名校的通识教育,其课程设置一般都会涵盖自然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美学、社会科学与历史等各大领域。结合最新的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哈佛大学还加大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比重,专门设置“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两个领域。国外的此类探索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视域 | 新文科建设,或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除了课程领域的覆盖面,课程的结构与内涵建设同样重要。首先,从结构上来说,学校既要提供各领域数量相当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应要求学生选择数量均衡的课程来发展各方面素质。以耶鲁大学为例,每位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必须包括两门自然科学课程、两门社会科学课程、两门人文课程、两门定量分析技巧课程、两门写作技巧课程以及约两门建立中级水平外语技能的课程。可见,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人文社科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应有之义。其次,就课程内涵而言,学校应让课程内容摆脱单学科化、导论概论化,增加课程的学业挑战度,打造通识教育“金课”。国外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采用专题研讨课的形式,就某一个小专题展开跨学科的深入探讨。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而不“泛”,“高”而不“冷”,尽显高阶性和创新性。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景展望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培养学术技能和自然、人文、社科等学科素养的“全”课程,也应设置顺应国际化的“新”课程,服务于学校新兴交叉学科和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需要的“尖”课程,以及本土化、校本化的“特”课程。

视域 | 新文科建设,或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化的“新”课程已进入国外名校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的视野,成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抓手。东京外国语大学已经设立“全球通识教育科目”,内容涵盖语言、学术素养、相关区域研究等通识教育课程。发展通识教育“尖”课程并非要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化,而是在信息时代与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将大数据、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话题引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的交叉化与时代性。实际上,斯坦福大学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在线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

学习借鉴世界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不意味着否定本土化的创新实践。哈佛、耶鲁等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正是在反思和挑战欧洲人文主义博雅教育传统的过程中进行本土化再创造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本土化是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中国有自身的历史传统、当代国情和价值观,中国高校有多样化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这些都为通识教育本土化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应当构建“全”“新”“尖”“特”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守卫“育人”之初心,在学习借鉴基础上走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同时兼具国际视野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高校外语生态化网络教学空间建构”(编号C1711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胜任力视域下上海大中小学外语教育规划研究”(编号2019BYY017)阶段性成果]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95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关注 | “人”,大学通识教育第一关键词

高全喜:通识教育能医“现代之痛”?|社会科学报

新文科下的外语人才培养,一种战略可不够!| 社会科学报

视域 | 新文科建设,或是通识教育改革的“指路明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