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早春时节淅沥的春雨,如泣如诉,勾人情丝。杜甫这样心怀天下的大诗人。对于春雨的感触竟也如此敏锐多情,细腻动人。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这个冬天仿佛特别漫长,已是早春时节,却只能每日腻于室内,看众网友各种花式宅家,不禁泯然失笑。于我而言,许多年以来,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当无聊或心情郁闷时,都会到诗歌中去寻求慰藉。这次也不例外,也许是出于对春天的渴望,我自然地拿起书在古诗中去寻觅春意。

果然,不甘寂寞的,除了我,还有东坡居士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早春时节,春风不愿到东门来,苏轼决定主动去寻春,去哪里寻呢?去年的此月此日,我们曾到过的地方。此时的苏轼,正处于被贬黄州期间,为了让生活过得更有意趣,他与朋友约定每年的同月同日,在同样的地点庆祝春天的来临,

就像秋日南来的鸿雁,彼此不会失信。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也许在一年又一年间,发生过许多事,曾经在人生旅途上留下许多痕迹。但又何须挂怀呢?就让它们如春梦一般远逝吧。无须太多牵挂。

春寒料峭,与老友同饮几杯浓酽的美酒。让人生的不如意与苦闷在山水之间释然。既已约好了年年相见,大家也再不用为自己担心,一切都很好。

这样的旷达的他正是我们喜欢的苏轼,无论在怎样逆境中都能不失乐观和坚强,即使是面对一幅画,也能展现出属于东坡居士独特的生机盎然的春意: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苏轼对高僧惠崇的画用诗进行了一次再创作。青翠的竹林旁恣意盛放了几支娇艳欲滴的桃花,鸭子在惠崇的画中游,河豚在苏轼的意中翻跃。这样的作品真正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吧。

这样亦诗亦画的作品,也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大特色。读一首好诗就像走入一幅美好的画卷,有身临其境之感,既真实又很美好,苏轼在诗画山野中寻觅到了春天。而我踏着诗的足迹,拔开历史的帷幔,发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也藏有一个极美好的春日: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藏。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在一个春天的清晨,春草葳蕤,嫩绿的草叶上缀满晶莹剔透的露珠。一个男子在郊野外邂逅了一个有露珠般明眸的姑娘,在幽美的野外春景里,逢着一个画一般美丽的女子,怎不让人怦然心动!

这是一次偶然的邂逅,却激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希冀和美人儿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所谓一见钟情不过如此吧!而“邂逅”一词,也以隐含美好遇见的意义,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点滴流传了下来。

穿越先秦的春天,跟随历史的车轮,我又看到了一个唐代诗人的春日清晨: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多么耳熟能详,在中国无论中三岁孩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不知道的很少吧?那个叫孟浩然的唐代诗人,日上三竿时仍睡眼惺忪在懒床,听到窗外传来婉转悦耳的鸟鸣声。正十分惬意时,忽想起,昨夜似有风雨之声,也不知有几处花枝又被雨打飘零了?

这诗中既有喜春之情,又有怜春之意。一剎那的感受,却又不执着于这样的感受,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美好的感知才是这春天的主旋律。才是诗人要去体会和珍惜的诗意,这样的诗意才是最令人沉醉的吧!

其实说到诗画结合,做得最好的诗人大概是诗佛王维了吧,他笔下的春夜不仅极美,也充溢着一种静谧的禅意: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你可曾想到过深山中无人的夜会是什么样?悄无声息的寂静,这静的不仅是深山,更是作者内心里的闲静,没有人事的烦扰,心无挂碍。作者是在用一颗静泊的心去觉知深山的脉动。

桂花从枝头落下,飘落于山涧之中,随潺潺的溪水飘流向远方。明月升起,惊醒了熟睡的鸟儿,四处张望,鸣叫几声之后又沉沉睡去,一切又恢复到万赖俱寂的状态。

有人说这首诗是以静写动,因为无声的寂静,才能感觉到桂花的飘落,山鸟的鸣叫才格外显得悦耳动人。也有人说这首诗是在以动写静,鸟鸣、月出、桂落、流水这样的动更显出山谷无比的幽静。

无论如何,春天的山谷的夜晚,是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在深山之夜用一颗没有纷扰的心去体会一种禅的超然之境。

就这样在古诗词的春天里徜徉,一日的光阴在惬意的心境中流逝。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源,是骨子里的底蕴和气质。

权威选本

手里这套《中国最美古诗词》是很好的古诗词读物,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松弘亲自筛选编撰,精选了古诗263首,古词260首,古文90篇。范围覆盖了从诗经时代到明清时期古代诗歌史的全体,而且所选诗词都是非常经典,脍炙人口且很有价值的作品。可以说是每一个国人都曾经读过或者必须一读的古诗词。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市场上关于古诗词的选本琳琅满目,良莠不齐,容易令人眼花缭乱, 无所适从。陈松弘教授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泰斗,复旦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学识丰富, 教学经验丰富。这套《中国最美古诗词》是由陈教授带领复旦大学硕博士研究生精选、严选编订而成。读完本书你会对古代诗歌的流传历程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而做为一个中国人要想了解亲近中国古典文化,这套书也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通俗易读

这本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不串讲,不求全,没有用大篇幅的词语解释来影响读者对诗词的阅读体验感,而是针对诗词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做了精读,写出其中引人感动和共鸣之处 ,让读者轻松走入诗的意境之中,在赏读的同时既获得了美的感受,又不知不觉中丰富了自身的古典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学素养。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由于诗歌的经典性和易读性的特点。这本书更适合普通读者特别是青少年阅读。近几年高考部分古典文学的比重加大,尤其诗词部分考题非常灵活,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和一定的文化积淀,仅靠临时抱佛脚的突击,是很难拿到理想的分数。所以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就显得特别有优势,由于其通俗易懂,言辞优美的特点,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有很大的帮助。而有了古典文学的底蕴,对现代文学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写作文时文笔也会更优美流畅。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古典名画封面

本书一套三本,封面设计精选了古典名画作为参考,颜值很高,自己读赏心悦目,陶冶心灵。送人也很得体大方,有利于增进亲友情谊。

可以置于孩子的床头,让孩子睡前短时阅读,带着一个好心情进入香甜梦境;或放于客厅的茶几上,一边饮茶,一边品诗,让诗味在茶香氤氲,让心灵在诗情中放飞;或装进旅行途中的背包里,在行车途中,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品味古诗,旅途也会变得诗意十足;或者在春日的午后,写作业的间隙,乘公交车或地铁时,翻开来小读一会,这一天繁忙工作的疲惫,也会因为心中有诗意变得轻松许多。

千年的文明,历史的底蕴,都会在最美古诗词里邂逅


每读一首古诗都是与古人的一次心灵的碰撞。走入一首首古诗,就走入了千年的文明、千年风雨,千年以来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我们对世间最深情的渴望,对生于厮长于厮的这一方故土的眷恋之情!

目前头条联合京东商城正在做促销活动,满100减50,原价136元的这套《中国最美古诗词》只需得86元就可以拥有,点击下面链接就可以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