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夸孩子会不会让他骄傲,然后会退步?

小洁


家长,你好!担心夸孩子,导致他骄傲、退步,这种顾虑是合理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观的更新,老一代父母惯用的打骂教育,“黄金棍下出好人”等教育信条有所改变。但同时也导致了另一种现象的出现,即:过度使用赏罚教育。

一、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不适当的夸赞,不仅起不到鼓励孩子的作用,反而会产生某些消极影响。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

1. 丧失自我的积极主动性

孩子习惯于大人的夸赞以后,会把得到夸赞当成行动目的。如果有一天无人夸赞,无人关注,孩子将再也做不出合理的举动。其实这样的夸赞导致的后果和责骂是一样的,孩子都是在被动地去采取行动。而我们家长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内心有一套合理的判断依据,并照此做出合理的行动。比如那些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优秀就被大加赞赏的孩子,很容易在后面的学习中出现滑坡。为什么?缺乏主动性,他完全没有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得到夸赞。

2. 丧失规则意识

案例1 曾经遇到过一位有些焦虑的妈妈,来找我咨询。她说儿子六岁了,规则意识极差,仿佛不太能判断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所以在幼儿园里,始终表现得畏首畏尾。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妈妈很喜欢夸孩子。比如孩子安静地坐那儿,会夸赞一句“你真棒!”孩子按她的要求去收拾了自己吃剩的水果,她也会夸一句“你真棒!”

所以,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孩子受到的莫名其妙地夸赞太多,已经完全没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大人对孩子的夸赞实际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给予,并没有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进行对待。我们原以为孩子会因为大人一句一句的夸赞而开心,其实并非如此。在最初的刺激效应过了以后,留给这个孩子的是迷茫。孩子需要明白有些事情本来就是自己的份内之事,夸赞应该给予那些本不在孩子可控范围之内,但是他却做到的事。而频繁的夸赞毁掉了孩子内心准则建立的过程。他的所有行事原则都来自于大人的夸赞,没了这个前提,他就再也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这类孩子在集体生活当中,往往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

二、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夸孩子?答案是肯定的。把握恰当的时机和方法很重要。

1、什么时候该夸?

孩子在某件事情进行的过程中,确实付出了艰辛努力,坚持下来,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前提下,父母可以适当夸夸孩子,或者奖励孩子。

案例2 女儿五岁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慢慢进入英文的自主阅读。这个过程开始之初,遇到了一些问题,她也一度想放弃。但是我一直鼓励她,每天进步一点点,争取先完成100天的阅读计划。孩子就这样一本一本地读了下来,到100天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她已经完成了400本左右的绘本阅读,阅读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我表扬了她,并让她选了一个小礼物奖励自己。有了第一个100天的积累,孩子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开始制定自己的阅读书单,一套一套地接着往下读,挑战第2个100天。这就是夸奖产生的一个良性发展的例子。

2. 到底该夸什么?

夸过程不夸结果。比如对于一次考试成绩出色的孩子,家长应该夸夸孩子在之前学习中付出的辛苦努力,淡化成绩的因素。让孩子自己总结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跟孩子一起分析试卷,找出问题,邀请孩子共同制定下一阶段学习的计划表。这个过程,是一个典型地赋予孩子勇气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方面感受到了家长对于自己努力的认可,另一方面孩子始终处于自我评价的核心位置,自已解决问题。这样的夸奖过程,对孩子的自我成长有着切实意义。

夸孩子,是项技术活。夸赞不当,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丧失自我评价系统,出现骄傲、退步等现象;把握时机,找对方法,让父母的夸奖为孩子的成长进步插上翅膀。


Maria的奇幻英语漂流


夸孩子会不会让他骄傲,然后会退步?我觉得这个问题得辩证的看待。以自己为例。

我家是农村的,记得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每天都会让我们放学后写一篇写生词生字,3然后第二天交给他。如果你的字写的好,老师会在你的作业本上评上“优”或者“好”,如果字迹一般,你的作业本上就只有一个日期。

整整三年,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从来没有得过一次“优”或者“好”。有一次自己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个“优”,结果第二次交作业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数落了我一顿,还被罚了一天站。我的内心是绝望的。

后来转学了,老师也随之换了一个。同样是写生词生字,我的第一次作业新语文老师给了我一个“好”,那一天中午学校食堂我多吃了三碗饭,放学回家的路上花儿是那样的红,太阳是那样的耀眼。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

后来自己买了一本字帖,每天都会练习一篇,等我字帖练习完了,作业本上也全是“优”了。当然没有继续深造的打算,全是“优”之后自己好像也就无所谓了,失去了目标,失去了动力。

有时自己会问自己,如果“优”以上还有“特优”,自己应该还会努把力吧。

当然上面这个故事和直接夸孩子无关,但在我看来,那一个个“优”就是在间接的夸我,同时也成了我当时写好字的动力。

夸孩子会不会让他骄傲,然后退步?

我觉得应该是过度的夸孩子会让他骄傲,然后退步,而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受到过表扬或者称赞的孩子来说,你的一句鼓励可能会成为他长久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精神食粮的滋润,但是泛滥的鸡汤会麻木我们的心灵。所以请不要吝啬你的褒奖,也不要泛滥你的褒奖。合适的场合,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请给孩子一句夸奖,这便足够了。


肖锐ZZZ


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夸孩子,多鼓励孩子,会使得孩子更自信,更容易定位自己,时间久了更有主见,同时更愿意尝试困难的事情。因此,相比的不到夸奖的孩子来说,进步会更快。当然是在掌握了科学适度的夸孩子的前提基础下的。

儿童心理学中提到,每个孩子都是渴望被肯定、被鼓励的。其实这个很容易理解,自身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了,我们大人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喜欢被别人鼓励夸奖,何况是孩子。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从小被大人夸奖的孩子成功的几率更大。

记得我小时候和姐姐一起写作业,奶奶老夸我字写的好,说姐姐写的字是“苍蝇爪爪”。我就觉得我的字确实写的好,每次都好好写,尽量写的更,最早写好字是为了的到奶奶的表扬,上小学发现我的字写得好老师会表扬我,很有优越感,就努力把每个字写好看。上了初中,语文老师也是班主任的字写的漂亮,自然对我的字多加指导,但总体来说我的字比班上同学们的字都好,同学们羡慕我,每周四下午大扫除,每个班要出黑板报,那时候都是粉笔的,写字画画都包在我身上了,而且每次黑板报都是教室里那个和校门口那个,都是我和另一个同学。现在想想,这个黑板报应该让每个孩子去轮流做,二我们初中三年的都是我做的。走上社会,遇上写字的场合,经常有人委婉的夸奖“字视其人”。这就是从小写字被奶奶夸带给我的好处。

现在我也经常夸我的宝宝,比如他今天吃饭的时候没玩就乖乖吃完了,很多家长觉得这是本来就该做到的,有什么夸的?但我还是会说:“宝宝今天吃饭表现真好,如果你以后吃饭一直表现这么好,上了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都会很喜欢你呢”他就很开心了,而且通过一次一次的实践,我也发现多表扬孩子,他会努力做得更好。


达娃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育儿文章,观点是不能用“你真捧”来夸赞小孩子,说这样夸赞孩子,会误导孩子的行为。我对育儿没有什么经验,但我对学生教育还是有些经验。

在学校教育中,表扬是最有效果的教育方式之一。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我始终把表扬孩子放在第一位,因为我认为表扬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行为约束。

当然老师和家长在夸赞孩子上是有所不同的。老师秉持的是客观理性,图谋的是树立榜样,以点带面。所以,老师夸赞学生时目的明确,绝不会随随便便,而且夸赞的内容学生有目共睹,具有典型性和群体性。

家长在家庭中夸赞孩子,只面对孩子一个人,而且夸赞的事情随意性很大,又有私心,所以夸赞会出现盲目性,结果会出现双刃剑的效应

从这个角度说,家长夸赞孩子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如果方式方法得当,一定不会导致孩子骄傲而影响学习。

那么,家长怎样夸赞孩子,才不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行为,进而影响学习呢?

第一,夸赞要有原则。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听话懂事,因此,很多家长就想用夸赞来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毫无疑问是教育孩子的好途径。

但是,在孩子的学习上,夸赞一定要讲原则,这个原则就是:取得较大进步时要夸赞孩子,学习变的主动了要夸赞孩子。不能随意和无目的地夸赞孩子。

家长坚持这样的原则去夸赞孩子,孩子是不可能出视骄傲行为,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形的。

有些家长把夸赞挂在嘴巴上,天天夸赞,事事夸赞,写对一个字也夸赞,背了一首诗更是赞不绝口。结果会怎么样呢?要么孩子把夸赞当成家常便饭,己经麻木子;要么只要有一点小成绩,就等待家长的夸赞,不夸赞,就会不高兴;要么把孩子夸赞的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变得高傲无比。

这实际上就是个度的问题,过度了,当然容易引发孩子的骄傲行为。一旦骄傲,必定影响学习。

第二,夸赞要运用好语言。

夸赞语言的客观性和简明性,是防止孩子产生骄傲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家长在夸赞孩子时,一定要运用好自己的语言。

当然,要运用好夸赞语言,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现在网络很方便,打开网,搜一搜,一切皆有可能。

当你明白了夸赞语言的重要性时,你就不会担心夸赞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行为,而你家的孩子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比如,你夸赞孩子时说:你这次考试,成绩提高的比较多,是值得肯定的。点到即止,不啰嗦,不过分,怎么会让孩子产生骄傲行为呢?话语中给予孩子的只能是激励,孩子会更加努力学习的。

如果你夸赞孩子时说: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我们家的骄傲,你这次考试,成绩超过某位学生多了去了,看他(她)以后在你面前,还不得把头低下。这样的夸赞,是戴高帽子,你想不让孩子骄傲都不行。

第三,夸赞要把握时机。

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时机,夸赞孩子的学习也不例外。什么时候才是好时机呢?

孩子学习进步明显时是好时机;老师表扬了孩子时是好时机;孩子懂得了自主学习时是好时机;在学校学科知识竞赛中取得好名次时是好时机……

善于把握时机夸赞孩子的家长,是聪明的。他(她)知道什么时候夸赞孩子,会给孩子打足气,让他(她)把学习视为荣耀。

只要家长把握好时机去夸赞孩子,一定会让孩子更加珍惜夸赞,会给孩子无穷的学习动力的。

总之,家长要夸赞自己的孩子,要让孩子在夸赞中成长,在夸赞中努力学习!


张旭语文


回答: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孬孩子都是打骂出来的。夸孩子是不会让孩子退步的,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夸吧。把你能想到的激励的话、表样的话、赞美的话都拿出来吧,千万不要小气,表扬不能像存钱一样,留着孩子大了娶媳妇的时候再去说,那时再说一切都晚了,人家可能也不喜的听了,就是现在,要大大方方的夸孩子吧。

事实和科学都已经证明,对于孩子的赞美,可以激发孩子进取精神,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表扬和赞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劳动兴趣和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良好思想品德,国外曾经对一个班级两个班的小学生做过实验,他们随机把孩子分成两个班,一个班就按照常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另一个班则采取表扬激励的方式,暗示他们是经过挑选出来的优秀选手,结果一学期下来,这一班受到表扬激励的学生比另一班常规教学出来的学生进步很多。

当然,表扬激励不意味着掩盖缺点错误,不意味着放弃批评和惩戒,他们总是孩子,需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纠偏调整。这种批评和纠偏行为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拍桌子瞪眼更不能对学生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这些偏激的行为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家长老师与孩子的对立,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反应,也是他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开始。所以,批评孩子也是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要就事论事,指出孩子缺点的同时,要告诉孩子的优点,这样孩子就会信心十足的去纠正自己的错误。

把表扬赞美惩戒批评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很多家长的情绪化很严重,不能保持对待孩子各种表现反应的一致性,不能把給孩子的各种衣物玩具文具食物甚至旅游玩乐与受到夸赞和批评的频率结合起来,做的越好,赞美越多,待遇福利就越高。要知道这也是一种与市场化并轨的教育理念,其实,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单纯的赞美或者批评都要结合每一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这其中微妙的差异的掌握全看家长与老师的水平。

千万不要随口说这孩子不行那孩子不行了,不行的孩子一定出自不行的家长失职的老师。











我是老虎谁都怕


夸孩子会不会让他骄傲,然后会退步?

夸孩子会不会让他骄傲?我的答案是,一定会!

如果你夸孩子都不能让他骄傲,你夸他干嘛呢??我换个角度来说,有一天你工作表现非常好,领导非常满意,当众表扬你,你自己是什么感觉?开心,骄傲?还是没感觉?抑或是不舒服?

正常的反应当然是开心,骄傲。这里的“骄傲”并不是说必然导致后面结局——“然后会退步”。

骄傲(英语:Pride),又写为憍傲,是一种内在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有两大类常见的意涵。第一类,作为负面的意思,骄傲是指一种对于个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胀与炫耀,通常与傲慢(hubris)是同义词。第二类,作为正面的意思,骄傲是一种对于达成目标,或是对于某个选择或行动,感到自信不悔。

“骄傲”包含两层含义:

一、自豪、自信

这是“骄傲”的第一层心理反应,由于受到别人夸赞引起的正常心理反应。适度的夸赞会让人开心,心情舒畅,从而在工作上和学习上都会有更大的冲劲。

①吴晗《天安门赞歌》:“ 天安门 是 中国 人民的骄傲,它和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②袁鹰《英雄之歌·刘文学》:“你是我们的榜样,你是少先队员的骄傲。”

因为天安门是让所有人都称赞的,人民英雄是所有人都敬仰的,而且这份敬仰和赞颂归属于我们全体人民,我们有理由骄傲!

二、自满、自我膨胀

当自信,自豪在得到满足后沾沾自喜,目中无人,对自我高度过于高估,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样是会导致退步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想必在这里也不用过多赘言了。

适度是夸奖可以使孩子获得饱满自信心,是对他前期努力学习的一种肯定,能让他保持高昂的奋斗精神。

我们该如何夸孩子,什么时候适合夸孩子?

一、孩子已经尽力

无论考试的结果怎样,只要孩子已经努力了,就应该适当的夸奖他。要让他知道,父母对他这段时期的努力表现很满意,而不必在意成绩的高低,名次的先后。

有句话叫“无功不受禄”,意思是要取得成绩才可以获得嘉奖。但孩子在成长中有时不必要太看重结果,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二、孩子取得一定的进步

孩子取得进步是值得庆贺的,必须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夸奖。这个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让他知道这是自己辛苦努力换来的。这跟我们工作一样,当工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领导发来奖励,作为大人的我们也会非常开心,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我们中华民族保持着一种比较虚心的态度,比如有人说,“你儿子很聪明哦”,一般都会回答“不是啊,他其实一点也不聪明”,而这样的表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该夸奖的时候不能贬低他,否则会让他产生一种怀疑的心态,可能产生对自己过往努力的自我否定。

三、孩子完成阶段性的目标时,应该给予夸奖

我们把一个长远的目标分割成一个一个的阶段性目标,每当完成一个小目标时,得对孩子适当的语言夸奖,或者物质奖励,这样会有利于孩子保持继续努力下去的冲劲。比如孩子读完一本书,完成一项家务劳动,又或者是画好一幅图画等等。

说一个老一辈流传下来的故事:

以前我的爷爷那一代,农村人一般都很穷的,很多人家里都有一顿没一顿的,当开春需要下耕的时候,很多人都因为家里没有牛,没法犁地。有一个聪明的小伙子,把家里几条狗牵出来,拿竹篮子装满饭团。到了地里把饭团扔到田头对面,狗群就会拉着犁往前走。当狗吃了饭团,又往田头另一头扔饭团,这样来来回回,不用多久就把田犁好了。

虽然故事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从中我们可以印证“阶段性奖励”的必要性。

夸孩子时要注意的问题

1、我们对孩子夸奖时,要让他知道,这是他做了什么事情获得的奖励。所以得要他在应该夸奖的时候才可以夸奖,而不可以随随便便就夸他,否则这样的夸奖也来得太容易,太没意义。

2、夸奖和批评要对事不对人,在孩子同时做了该夸奖的事情和该批评的事情,则要分开处理。可以先夸奖再批评,或者先批评再夸奖,而且要给他说明夸奖是因为什么原因,批评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不能笼统的就直接奖励或者直接批评了结。有功必奖,有过则改

结束语

总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喜怒哀乐的事情,我们除了要做孩子的聆听者,更需要做一名合格的领路人。孩子的性格受父母的影响最大,我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同样深感责任之大。

对于本问题中,夸孩子会不会让他骄傲然后退步,我认为适当夸奖孩子会让他更自信,所以该夸的时候还得夸!


笔尘大叔


我们该如何夸奖孩子,使他们不会骄傲,反而得到正向的激励呢?

针对性的夸奖孩子

我们每次看到孩子进步,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说:哇,宝宝你真棒。可是这样的夸奖的办法只是在强调结果,而不是过程,孩子还没有分辨能力,如果我们改成:哇,宝宝你今天努力学习还得了表扬真棒,孩子就明白以后的行动方向在哪了。

要表扬进步,而不是表现

“你这首曲子弹得真棒”远没有“上次你有个地方没弹好,但这次这个漏洞补上了,这个进步很好”对孩子的影响深刻。这样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进步的过程中了,这样表扬是因为你要告诉孩子你在乎的、关注的,并不是孩子一时的表现,而是帮她建立起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的习惯,这才是真正关系到她一生成长的关键。

用夸奖当做反激励

当孩子不肯写作业时,你将责备换成激励:别人家孩子写作业还要妈妈操心,可是我们家宝宝从来不这样,每次都自己主动按时完成,不知道给妈妈省了多少心。这样孩子听了以后就会十分开心,受到反向激励后,以后在完成作业时就会有动力。

有效的称赞,才不浪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契机。夸奖孩子,请用心~


小小思维家


夸孩子会不会让他骄傲,然后退步呢?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夸,没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去夸。夸赞的结果,未必是让孩子骄傲,根据不同孩子的性格可能造成不一样的结果。

夸赞的两种形式

  1. 被动夸赞。被动夸赞的意思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来夸赞孩子的行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用夸赞的词语,例如,你很棒,你做的太好了等等;另一种是表达对父母的帮助,产生了什么样的意义。比如说,孩子,你帮助爸爸妈妈收拾桌子,让我们感到轻松了许多。


  2. 主动称赞。主动称赞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描述孩子主动行为。比如说,孩子,爸爸妈妈看到你在这次考试之前,每天坚持背诵知识点,整理错题,认真的完成复习,最终考试考虑100分,你应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

四种性格孩子的不同称赞方式

  1. 关注目标,行动快的孩子,注意力方向在事情上,这样的孩子应使用主动称赞的方式,表述他行为具体内容。如果用被动的称赞,他可能会为了保证自己被表扬的目标,而出现消极行为。

  2. 性情活泼,外相的孩子,注意力方向在人上,容易受到语言的激励,可以采用被动的称赞方式,积极夸赞他的行为效果,和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效果和意义,容易激发他内心的动力。

  3. 内向,平和的孩子,注意力方向关注人,期待是别人的认可,认可程度越强,他的行为动力越强,建议采用被动称赞和主动称赞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对事情和人的双重认可,激发孩子内在动力。

  4. 条理性强,追求卓越的孩子,注意力方向在事情上,更加关注事情的效果和条例性,详细表述行为内容和产生的意义,更容易起到称赞的效果。

以上是我的回答,对于有孩子的性格分类,参照DISC系统的分类。欢迎更多的伙伴的评论。

翔翊007


要学会夸孩子。

01

夸孩子要适时

(1)事前夸:孩子对自己未来的行为把握不好,办事要么不能自主,要么缺乏自信。此时,需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激励,帮助他调整心态,学会处理问题。如有的孩子胆小,不够自信,我们可以在事前对孩子说些鼓励的话,肯定他的进步,夸他已取得的成绩,给孩子打气,使他充满自信,高兴地去参与各类活动,并争取成功。

(2)事中夸:孩子兴趣广泛,但普遍缺乏耐心,做事常常虎头蛇尾。因此,给孩子交任务的时候,不能一交了事,要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用赏识的态度欣赏他们做出的每一点成绩,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地去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直到最后的成功。

(3)事后夸:在孩子把事情做完后,我们不但应该夸他做的好事和取得的成绩,还应该利用他的好胜心,帮助他在做错事时,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充分肯定好的一面,并帮助其总结教训,使他们重新恢复自信,继续努力,把事情办好。

02

夸孩子要适度

(1)语言适度:夸孩子要真诚,对待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注意用不同的语言、语气进行表扬。对低幼的和有自卑感的孩子,语言可以夸张些,以增强激励性;对有自满情绪的孩子表扬,既要充分肯定,又不要过于夸张,这样,既尊重了孩子,又可帮助其抑制骄傲情绪的发展。真诚的交流,可以与孩子相处得更融洽。

(2)语态适度:夸孩子要表现出热情,特别是低幼年龄的孩子,在口头表扬的同时,可配合使用举举大拇指、摸摸头、拍拍肩、鼓鼓掌、抱一抱等身体语言强化夸的效果。夸孩子的热情态度,能使孩子受到鼓舞而不断进步。

03

夸孩子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

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表现,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并理解他们的思想活动,然后,再对应该肯定的言行进行充分的表扬。

有的家长因为白天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在繁忙劳累的状况下,与孩子交流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会随便回应孩子几句爱听的话,以便摆脱孩子的纠缠,这样,容易将错误的言行进行肯定,造成误导;也可能对应该充分肯定的好行为表现冷漠,影响了孩子的积极性。

04

夸与奖相结合

奖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需要,一种满足,甚至是一种可以转化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将表扬和奖励结合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但适当的物质奖励也必不可少。

05

“自夸”与“他夸”相结合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常常只能让别人说自己好,听不得说人家好,也很少去看别人的优点。如果家长们把“自夸”与“他夸”结合起来,让孩子夸夸自己的长处,又夸夸别人的优点,就可以增强其自信并克服其妒忌心理,养成善于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良好品格。


慌梦


夸孩子是一种激励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帮助。但夸超过了度,会让孩子恃宠而骄;或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故夸孩子一定要讲究方法,掌握分寸。

1.掌握时机

什么时候夸奖孩子,是有火候的。只有当孩子做出成绩,或表现出色,或做事非常努力的时候,抓住时机表扬孩子,这时的表扬可起到激励作用。如果事情过后再表扬,马后炮,孩子可能已经忘记,或者不以为然,这时的表扬就没有把握时机,不如不表扬。

2.把握分寸

夸孩子讲究技巧,不能夸奖的话常挂在嘴上,成为口头禅,孩子习以为常,夸就不起作用了。夸孩子不能老是“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笼统的话,要掌握分寸,注意方法。首先,要夸具体事实,不夸整个人;其次,要夸细节,不夸性格,如你聪明、能干之类的话。第三,要夸努力的过程,不夸结果。第四,夸孩子聪明或有创意行为,不夸孩子耍小聪明或占便宜的行为。

3.方式多样

夸孩子,方式应多样。不能几句常用的表扬话重复使用。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扬的手势,或一个夸张的肢体语言,可能达到的效果胜过口头表扬。有时,让孩子自己说出心中的体会,或让孩子说出这样做的动机,或让孩子谈谈他的创意,其实也是表扬,达到的效果更佳。

4.红脸白脸并用

对孩子的夸奖,父母两人一定要分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不要夸奖孩子的时候,两人一起上;批评孩子的时候,两人也一起泄愤。要一个示恩,一个示威,恩威并重,夫妻带孩子要唱好二人转。

5.表扬与批评结合

如果家庭对孩子只有夸奖,没有批评,孩子在赞美、夸奖中成长,会形成娇骄二气,对成长不利。孩子做得对的,要肯定表扬;做得错的,要否定批评。这样,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知道对错,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夸孩子是一个技巧活儿,家长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让赞扬孩子的话,夸到实处,夸到点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