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之下,為什麼有人等著破產,有人卻能日入百萬?

影子A先生


因為每個人的職業不同,此前積累的財富不同。

俗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這就凸顯出職業的重要性。這次疫情,最主要的防控手段就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避免人群聚集,這對傳統線下職業,都帶來了嚴重的衝擊。如早點攤,可能近一個月沒有任何營收。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能在線上完成的工作,如在線教育、在線直播等,在這一個月都迎來了流量紅利,因為大家都宅在家裡,只能玩手機打發時間。由於流量大增,他們近期的收入不減反增。

再來看財富的作用。如果一個人之前沒有一分錢存款,他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就只能等著破產;反之,如果一個人之前有100萬存款,哪怕他投資比較保守,只買銀行年化3%左右的保本理財,每年的收益也能有3萬元,至少餓不死。錢能生錢,關鍵時刻還能應急,事實上,這也是疫情期間,大家普遍都增強了存錢意願的根本原因。


速讀財經


這個問題問的我思緒萬千

疫情期間,我感覺我就是等著破產的那個人

因為從事的是一個非常小眾的行業,同行業有人分析就算疫情在3月份結束,我們這個行業今年可能也要到10月份以後才可能有盈利!

可能我身邊都是些普通人,隔離在家沒有收入的有,已經上班賺工資的有,也有生意沒有受影響的……,但是這個期間日入百萬的在身邊還是沒聽到有,也許有在悶聲發大財的沒透露風聲給我[捂臉]

但是,有人等破產有人日入百萬這個情況並不是就疫情之下才有的呀,沒有疫情的時候這種社會狀態也是正常吧?

成功總是有道理的,不成功都也是有原因的!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很多人帶來了危機,但是同樣也會蘊含很多機遇!

我在等破產的同時也和大家一起在等春天,一起在等機遇!




健康康愛狗狗


現實就是這樣,疫情來臨,對有些人來說是“危”,對有些人來說是“機”!

給大家兩個很現實的例子:

我們市有一家生產醫保用品的口罩廠

,平時業務很少,生產量也上不去,工人平時也就三三兩兩幾個人,效益很差。因為屬於國家工信部應急物資儲備生產企業,所以平時勉強維持著,不然早就破產關門了。

疫情突然來臨,臘月28那天,這家醫保生產廠接到指令,立即全力開工生產口罩、防護服、面罩等醫用防護物資。廠裡領導立即招工提高生產能力,截止1.30日那天,已經向湖北地區發送口罩300萬個,防護服15萬件,面罩5萬多個。按照現在市場價格,日入百萬真的不誇張,一家醫保生產廠就這樣在疫情期間起死回生。

另一個例子,我一個“土豪”朋友,下半年在市區人流密集地段租了一處上下三層的沿街,準備開飯店。光裝修就花了3個月,桌子板凳、廚房用品也花費巨大。臘月初終於開業了,因為飯菜品質好、服務好,加上新開業給人一種新鮮感,開業一個月生意很好,吃飯都要提前一天定桌。

看到生意不錯,朋友樂開了花,大量備下雞鴨魚肉、蔬菜米麵準備過年期間大幹一場。可誰也沒想到,大年30那天,我們這裡餐飲店被要求全部關閉,現在馬上就要進去3月份了,餐飲行業依然不讓開工。

朋友現在眉頭緊皺,一方面需要每月付出高昂的租金,另一方面積壓下的雞鴨魚肉都快變質了,還要支出員工工資。最重要的一點是,疫情結束後估計餐飲業也會受到重創,人們對於聚眾聚餐肯定會心有餘悸。一個剛開業的飯店現在瀕臨關門。

所以,有時候打敗業主的不一定是競爭者,還有可能是突發公共事件,同樣的道理,突發事件也可能成就一家企業或者一個行業

總結歸納

回顧這次疫情,一是事發突然,沒有給任何行業一個準備的機會,大家都在全力向前衝的時候突然踩了急剎車;二是持續時間長,抗風險能力低的企業會因為沒有進項只有支出而支撐不住。

今天是2月28號,好處是現在看來經過全社會的努力,疫情總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基本處在被撲滅的邊緣,勝利離我們不遠了,春天離我們不遠了!

希望我們能在此次疫情中得到啟發,總結經驗,多元化發現、拓展業務渠道和業務方式,提高抗風險能力。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現實情況就是這樣的,疫情發生後,可能會對一些企業形成致命打擊,也可能會成就一些企業,所以危機之中,既有危險又有機會,關鍵看運氣。

比如蘇州一家口罩企業,因為債務糾紛,已經停產570天,但是疫情發生之後,各地口罩供應緊缺,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用了96個小時就實現了復工生產。

現在這家企業每天能生產kn95口罩2萬個,一次性無紡布口罩10萬個,按照現在口罩的價格,這家企業日入百萬是沒有問題的。

從這裡看,實際上和企業管理沒有任何關係,單純就是運氣的問題,恰好是一個口罩企業,恰好遇到了呼吸道傳染疾病,恰好有人願意出資。

我一個同學經營影院業務,一直做的不錯,但是現在大家都知道,電影院已經全部關閉了,想轉型也沒有辦法,只能等待疫情過去。

現在看新冠病毒非常狡猾,一是潛伏期,有長有短,難以琢磨;二是無症狀感染者也會傳染別人,很難防範;三是治癒出院者進行再次核核酸檢測,有的仍然會在有陰性變為陽性。

從這種情況看,像影院這樣的企業,現在幾乎看不到復工希望,雖然他也在考慮如何應對,但是確實找不到很好的轉型方案,即便轉型也有可能會造成極大的投資浪費,真的是進退兩難,只有坐等。

本來好好運營的企業,因為發生了疫情,徹底改變了命運,這也純粹是運氣的問題,和管理沒有任何關係。

同樣的情況在很多地方,很多行業都有發生,比如現在的股票和基金,有的人是日入百萬,也有人賠得一塌糊塗,這些除了運氣之外,和個人的投資方法還有一定關係。


互金直通車


這個是很正常的,疫情的影響面是非常大的,我相信過的不好的大多數,你說的那種日入百萬的畢竟是少數。

等待破產的是誰: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疫情影響的範圍之廣,讓人震驚。首當其衝的就是餐飲業,服裝業,零售業,還有室內為主的實體業(電影院、商場、酒店、遊樂場等)。

春節對於這些行業來說都是旺季,尤其是餐飲業年期都是備了很多菜,現在不管是年夜飯還是家裡來客人都喜歡去酒店吃,很多新人也會趁著春節在酒店舉辦婚禮。今年春節整個餐飲業幾乎全軍覆沒,年前備的大量的菜沒有用途,除了有一些能放到冰櫃的食材外,別的食材幾乎全部都要扔掉壞掉,而且餐飲業一般都有房租人工的成本,這些加在一起整的是讓真個餐飲業雪上加霜。

服裝行業:年前很多服裝店和一些品牌專賣店都備了大量的貨,為春節活動做準備,疫情一來顧客也沒有辦法上門了,服裝是一個高度個性化,換季快的行業,錯過了春節這個銷售高峰,很多衣服只能放在倉庫當庫存呢。

零售業,水果等:年前零售業備貨主要是為了人們走親訪友,錯過了春節,這個需求就暫時沒有呢,一些產品面臨著產品到期不得不處理掉的問題。水果也是一樣本來春節應該上市的水果因為疫情的影響,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再加上物流不通,產品也無法外運,果農只能眼睜睜看著水果爛在地裡。

當然向上面這些損失慘重的行業還有很多,因為疫情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就更多了,這些行業和人群面對疫情還在苦苦掙扎,離破產真的也不遠呢。

真的有人日入百萬嗎?

當然有,疫情影響不能出門,人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家人的同時也給了網絡了,這也直接導致了各大直播APP在線人數暴漲,各大平臺的主播們也是趁著疫情狠狠的圈了一波粉,不管是打賞收入還是直播帶貨收入都非常豐厚。

醫護用品需求量劇增:疫情影響需要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體溫計,測溫儀等醫護用品需求量急劇攀升,這也讓生產廠家滿負荷生產,讓一些不是做醫護用品的企業改變生產線來轉型生產醫護用品。

疫情爆發一個多月來這些企業基本上是處於滿負荷運轉,發揮了最大的產能,加上市場上需求量大,供需關係的影響直接導致這些醫護用品價格瘋漲,一些企業從中賺的盆滿缽滿。

總的來說大部分行業還是受到疫情影響帶來的衝擊比較大,都有一定的損失,能賺錢的畢竟只是少數行業,所以還是要整體的經濟面好轉行業才能全面復甦。我們每個人都在默默努力,望疫情早日結束,企業能全面復工,經濟才會慢慢好轉。


經營觀察


2020年開年,各新聞、公眾號、抖音的基本上都是這樣的:

短短7天,電影,餐飲零售,旅遊市場將損失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的4.6%,這還只是一部分行業...


餐飲巨頭西貝面臨現金流斷裂,2萬員工面臨失業!


最後,導致朋友圈被這張圖霸屏。

受疫情影響大的餐飲、旅遊、酒店等這些行業,短期復工無望。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要冷靜,放下你的手機,少看新聞,少發聲,這樣也減少焦慮。

我們要在危機中看到的轉機,並且積極尋找普通能用的補救方式,幫助我們重啟2020。


歷史總是在不斷重演,只是我們沒看透背後的規律。

比如,我們現在回頭看2003年非典,全國上下一片恐慌,學校大規模停課,商場閉門不營業,旅遊業幾乎癱瘓,企業大規模裁員,平時車水馬龍的首都街頭,更是像一座魔鬼空城。


資本市場自然也是不用說了,股票全面跳水,整個經濟陷入半死狀態。

同年6月,一個神一樣的男人出現了。

他投資4.8億美金,以1.6港元(0.21美元)的價格買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

經過四年漫長的等待,

2007年他又以13.5港元(1.63美金)的價格把這隻股票全倉賣出。

整筆投資套現42.4億美金,扣除成本4.8億成本,淨利潤37.6億美金(300.8億RMB)。

這家公司叫,中國石油。

這個男人叫,巴菲特。

像這樣的投資,老爺子還做過很多。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這句大家聽過無數遍的股神投資宗旨,又有多少人能在恐懼來臨時真正踐行呢?

這是2月3日的股票市場, 一片綠海,兩市3000只股票集體跌停!

有多少人嚇得清倉,想避開下跌帶來的風險,期待著抓住底部,再是市場真不給機會啊!

最近股市與實業的場景形成發反差,尤其上科技、雲、遠程教育、半導體,倍受關注。但,說這些,真不是鼓勵大家都去買股票,大家都恐懼了,我得抓緊貪婪了。

就是巴菲特老爺子當年也是在6月,7月,才開始陸續購買中石油的股票的,也就是在疫情的病歷增長人數逐漸消失,接近於零之後才開始做的佈局。另外,就算是市場恐懼,股神也不是什麼公司的股票都買,之所以選擇中石油,是因為他本身就對石油股很有研究,曾和查理芒格一起對中石油做了多次資產評估,發現中石油市盈率被嚴重低估,安全邊際很大,才做出的投資。

用大白話講,就是巴老爺子對行業和中石油公司的價值知根知底,仔細琢磨計算後,賠錢的幾率是5%,賺錢的幾率是95%,才決定投資的。

所以,那些日入百成的,也是因為讀懂趨勢,善於佈局,有充足的現金流,掌握了生存的法則:

1. 當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將是一次巨大危機時,往往卻成了小部分人的轉機。

2. 清晰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只做自己能力圈以內,看的懂的事,稍微略懂的也都一概不碰。

3. 從不做盲目的賭博,只做輸贏不平等交易,給自己留下足夠大的安全邊際,犯錯空間。

4. 一旦做出決定絕不後悔,耐心等待機會的孕育,和時間做朋友。

像這樣改變人生的機會,其實存在於各個產業。


大俠簡生活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疫情之下,很多人抓住機會狠賺了一把。但真正賺大錢的卻並不是大家認為的哪些。

現在大家都認為口罩,醫護產品,網紅視頻,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這些行業賺大錢了,後悔自己沒早入這一行,其實真幹這個的也沒賺多少錢。就拿口罩企業來說吧,還要捐贈,工人回來加班還有高加班費,還不能高價出售。

那麼什麼行業是這次最賺錢的呢?是股市金融市場。由於這次的疫情,相關利好行業容易炒作,大家人人都可參與。你看看醫藥概念,口罩概念,遠程辦公概念,網紅概念相關的股票從年前到現在漲了多少?基本漲幅都是100%以上。特別是港股中國醫療,三個交易日最高漲幅就達到300%。這種暴利,哪個行業能比?期間的物品短缺不排除有財團從中炒作。


曦臣


財智成功曾經說過,財富的獲得取決於資源變現的能力,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疫情之下,有人等著破產,是因為業務受到了較大影響,收入基本中斷,但是支出並沒有明顯減少。只要沒了流動資金,破產就在短短時間。


之所以有人日入百萬,正是掌握了資源,又能在這個時間點發力。


以口罩廠家為例,誰也想不到口罩突然之間就成為風口,成為最熱銷的商品。14億人口,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每天外出需要戴口罩,一天換一個都要有1.4億個口罩需求。只要沒停產,口罩一定供不應求。哪怕正常價格出售多數,每天拿出少量來賺取利潤,一天的盈利也非常可觀。


一些網紅粉絲數以千萬計,開一場直播帶貨,就能有數以十萬計的銷量,利潤過百萬也很正常。


現在新冠肺炎治療國家兜底,如果不兜底的話,疫情嚴重地區的醫院每天收入又得多少個百萬?醫護人員完全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治病救人,一個病人住院一天收費上千元多不多?


就以慈善機構捐款為例,管理費8%以上,某市收到超過30億捐款,哪怕什麼也不幹,就能收2.4億的過路費。短短時間就能賺這麼多,一天算下來何止百萬。


資源是不對等的,所處的位置不同,機會也是不一樣的。對多數人的災難,也會成為少數人的幸運。當0.6元的口罩賣1元被罰3萬的時候,進價1元賣2元的口罩隆重登場。當藥店不賣口罩後,拿著貨源發展代理到微信上賣,反而更有機會一天賺幾萬。


財智成功


市場還是那個市場,從來沒有變化,“生意,沒有新鮮事”。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確實如題主所言有著相同,有的人等著破產,而有的人卻能日入百萬。這就看,以何種方式應對這次突發影響了。

身邊的真實事情,雖然達不到題主所言的日入百萬,但在當前我國,肯定有這種情況。

有幾位曾經做生意的朋友,這段時間可以說是賺得“盆滿缽滿”。有一些做商貿生意的朋友,對比性很明顯。這段時間,對商貿生意,有這兩極化。為什麼呈現這般的情況呢?歸其原因,還是與老闆的經營方式有關。

有一位老闆,原來主要針對的是餐館、小型商超供貨,零售生意很少從事。但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很多餐飲店、小型超市都沒有開門。所以,對於他商貿的生意衝擊也是較大。可是,他並沒有因為生意差而坐等,而是開始學起了社群銷售,開始轉變零售生意,並且找到了社區提高平價商品。

前幾天看他發的一個信息,大概這段時間與他公司的夥伴們一共拿下了10萬單生意。至少為3萬戶以上的家庭配送過生活物資。

疫情之下,市場還是那個市場,從來沒有改變。而需要改變的,不是市場,而是自己。反觀很多同行朋友在家研究廚藝,至少他走出了一步。並且,有望未來還能持續為這些家庭服務。

還有一個朋友是做化妝品生意的,這段時間對生意的衝擊也是較大,但也是沒閒著,開始做起了直播。主要是在直播裡教大家化妝以及分享自己的化妝技巧、產品優劣等等情況。雖然,快遞不能發貨,但有了這個信息流,等到未來市場恢復的時候,同樣是為她帶來不錯的銷量。而這段時間,每天來詢的信息很多很多。未來市場恢復的時候,可能比他去年這個時候賣出的商品還要多。

為什麼有人等著破產,有人卻能日入百萬。重要的是改變,市場從來沒有改變過,而需要改變的是自己。


厚金說


現實社會就是這樣一個循環規律,有人崛起,就有人倒下;錢也是一樣,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

疫情期間,對每個人都是有不同的影響,如果你在疫情期間抓到了商機就會日入百萬,反之疫情期間沒抓到商機,反而還出現重大損失,自然會走向破產倒閉的風險。

日入百萬

大家都知道,疫情期間,日入百萬的人絕對是抓到了疫情特殊期間的商機,給這些人賺的盤滿缽滿的。

比如說生產口罩的,市場需求量巨大,只要口罩合規,不怕銷售部出去,生產的口罩根本沒有庫存,可以馬上通過各種途徑變現出來,想不賺錢都難。

其次還有就是賣哪些消毒液,體溫計,醫護等這些商品的,由於市場需求量大,讓市場供不應求,讓這些相關行業的人在疫情期間賺不少的錢。

等著破產

有人賺錢有人虧錢,收疫情影響的很多企業和個人都是有不同影響。

疫情期間,延遲復工,這是讓企業直接失去收入。企業失去收入,而且還會面臨很多開銷,企業欠款要還,企業租金,員工工資,以及各種違約,都會造成企業很大壓力,從而讓企業資金鍊斷裂,資金鍊一旦斷裂會走向破產倒閉現象。

很多個人也是受害者,個人不上班,在家隔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個人失去收入,個人沒有收入,很多個人面臨著各種欠款,銀行貸款,信用卡,網貸之類的還不起欠款,直接出現逾期。而且很多實體店也不開門,直接面臨各種損失,這些都是導致個人破產的原因。

總結

疫情期間,等著破產的企業或者個人,說明受疫情影響損失巨大,另外日入百萬的就是趁疫情期間,抓到了商機。同樣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最終結果天差地別,有人賺的盤滿缽滿,有人賠的欲哭無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