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一脈相承的秦始皇和劉邦其實年齡相當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周朝戰國時期的分封制也就意味徹底結束,郡縣制的推行將歷史車輪往前推動了一大步,分封制似乎已經成為歷史的遺棄物。而楚漢相爭四年後,公元前202年,劉邦一統天下。在如何治理這個疆域龐大的漢帝國的問題上,劉邦出乎意料地選擇了開歷史的倒車,推行了一個爭議很大的“雜合型”制度:郡國並行制。“郡”是指郡縣制,是秦始皇為君主集權量身打造的先進政治制度;“國”是指封國制,又稱分封制,是西周時期推行的經典政治制度。

每一種制度都應該有其政治壽命,分封制經過周朝800年的演變和洗禮,在戰國時代的戰火紛飛中已經被證明其不能與社會的主要生產力同步了,也就是說分封制被時代拋棄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可是,劉邦歷經戰國和秦朝兩代的劉邦為什麼依然要採用它呢?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

在此,筆者不得不說劉邦是一個極具政治智慧的人。要知道古往今來,沒有哪一種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和穩定是一蹴而就的,所謂過猶不及,步子邁得太快,不得其利反受其累。在劉邦心目中,秦朝二世而亡就是最好的長鳴警鐘。而另一方面,劉邦也很有自知之明,深刻地意識到以他當時的條件和實力是無法完全廢除分封制,去推行郡縣制的。

本文之中,筆者將就著這一政治邏輯,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的政治基礎、政治目的和政治智慧是什麼?

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的政治基礎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保留分封制是逼不得已

類比於“一個人很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人他本身並不是希望自己窮的”,同樣可以肯定的是,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並不意味,劉邦內心中就滿足於這種政治局面。這一點從劉邦穩定了局面,壯大了力量之後,就開始著手打壓異姓王的政治動向就可以看得出來。其接班人更是不遺餘力地削藩,加強中央集權,就更能證明漢初的統治者保留分封制只是迫不得已,而非滿足於此。

那麼劉邦建國的政治基礎是什麼呢?為什麼他逼不得已要保留分封制呢?

眾所周知的是,秦末起義軍打的是六國復國的旗號,包括項羽、魏豹、韓王信等人在內基本都是六國貴族,在起義過程中起義軍還把楚義帝扒出來當有名無權的天下共主。也就是說秦末起義的政治綱領就是建立在分封制的政治制度之下的。

所以,秦滅之後,即便是“西楚霸王”項羽也不得不大搞分封,其中既有六國貴族,也有非貴族出身的起義將領,劉邦這一支被封到漢中,稱漢王。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理解,就像我們很多通過“眾籌融資”走向發展的“草創”公司必須得走“股份制”路線一樣的。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楚漢相爭其實也是兩種制度的鬥爭

後來劉邦出關和項羽開戰,實行吞併和反吞併,其本質就是一種向“君主集權”的靠攏,和秦始皇滅六國的性質沒有什麼不一樣。但是,劉邦的實力明顯不如項羽,所以只能拉攏之前同樣被分封的一部分諸侯。這又和六國聯合抗秦一樣。

後來,劉邦贏得了楚漢之爭,建立了名義上的統一帝國。但是,即使打垮了最強勁的對手項羽,劉邦依然不具備獨掌權柄的實力。只能承認這群諸侯,以圖後謀。

所以,可以看出,漢朝立國的時候,劉邦的政治勝利只是表面上的勝利、形勢上的勝利,不是完全徹底的勝利,其潛在的政治威脅勢力還很多,也很強大。在這樣的政治基礎上建立的漢朝,是不允許徹底廢除分封制的。否則,統一穩定的局面馬上就會被打破。

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的政治目的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是經過長遠考慮的

其實,一個國家建立後,實行什麼制度,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當時的實際情況主要有以下兩個特徵:

第一:生產力在飛速地發展,漢民族早已從石器時代過渡到鐵器時代,掌握在統治者手中的權力和能力在與日俱增,社會的發展滿足了皇權高度集中的需要,

郡縣制代替分封制的歷史趨勢已經基本成熟。

第二:劉邦由於自身出身不好,家族勢力單薄,打天下靠的是“豐沛派”功臣及各方勢力的鼎力支持。換句話說,劉邦所代表的皇權根基還比較淺,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政治基礎還比較薄弱。

由此可以見,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是通過深思熟慮的,是結合了整體的歷史趨勢和自身的實力基礎的,是一種折中妥協的理智選擇。這恰恰體現了劉邦在政治上的成熟和智慧。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的思路是先立後破

細心的朋友其實會發現,劉邦在實行“分封制”的時候,實際上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是被動的,第二步卻是主動的。把這兩步走結合起來看,我們就很容易發現劉邦在設立政治制度上的冷靜與理智。

第一步是為了安撫那些“諸侯勢力”,這一步是迫於無奈的被動選擇。劉邦十分清楚這些"諸侯勢力"並非善類,他們只願做分享天下的諸侯王,並不願做一般的臣子。比如“兵仙”韓信,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東進滅齊之後,他上書劉邦,要做齊王。劉邦雖然惱怒不已,卻懼怕韓信勢力,也只能答應他。像韓信這樣擁有重兵的“實力派”還有彭越、英布、張耳、臧荼、吳芮等等,個個都不好對付,個個都要分封,不分封就可能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所以,承認“分封制”就是為了穩定這些諸侯那顆躁動的心。

第二步卻是為了對抗那些“諸侯勢力”,這一步是戰略出擊的主動選擇。

既然異姓王的局面已經客觀存在,那麼如何去鉗制他們嗎?顯然僅僅依靠劉邦原有“豐沛集團”的老班底是不夠的,是沒有把握的。那麼,既然這些“異姓王”是依託於“分封制”的名義而合理合法存在的,那麼順著這個思路,大封劉姓王就更加名正言順了。分封劉姓王能夠壯大劉邦的政治隊伍,從而對異姓王形成壓制態勢。這是一種“以毒攻毒”的思路。所以,在漢朝建立後,劉邦主動推行分封制,大封劉姓王,就是為了平衡和制約那些諸侯的勢力。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這些諸侯們註定只能暫時存在

漢興之初,海內新定,同姓寡少.懲戒亡秦孤立之敗.於是割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宗邑,尊王子弟大啟九國.……藩國大者垮周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矯狂過其正矣!——《漢書·諸侯王列表序》

在很多史書裡,史學家都習慣於把劉邦保留分封制是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企圖用宗室親王的勢力來拱衛皇權,這樣的說法對則對矣,但是還是比較模糊的。劉邦實行分封制從來不是一種目的,而只是一種手段。劉邦的終極政治目標還是在於建立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大一統的帝國。

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的歷史影響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一次性給出的東西只能慢慢要回來

劉邦先是分封了8個異姓王,之後又分封了9個同姓王。分封完畢,若是從簡單的歷史脈絡看,劉邦與他的劉氏天下似乎陷入了無休無止的麻煩之中:

先是異姓王反叛,劉邦親自帶兵鎮壓;雖然逐一平定,但公元前196年,在鎮壓淮南王英布時,劉邦不慎被射中一箭,次年死於帝都長安。

接著是同姓王犯上作亂。這些同姓王也非善類,他們成了劉邦兒子、孫子們的心腹之患,最終釀成“七國之亂”的彌天大禍……

綜上,表面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劉邦搞封國制是害人害己,得不償失。可是,事實果真如此嗎?歷史,真的可以這樣簡單推論嗎?

經國大事,絕非兒戲,劉邦不會犯蠢到如此地步,而且劉邦身邊的一大幫謀士,如張良、陳平之輩,蕭何、曹參之流,也不會允許他犯下這樣的低級錯誤。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成大事者,必先保持冷靜

很顯然,如果當時漢朝全面仿效秦朝全部實行郡縣制,必然會要面對秦朝最終的局面——諸侯勢力反叛的結果。那麼漢朝剛剛統一的局面就會被打破,會重新回到諸侯紛爭的亂世中去。劉邦能容允出現這樣的結果嗎?或者說,劉邦當時有承受那種後果的信心和能力嗎?

所以,對於劉邦來說,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兩者兼顧、折中妥協,既實行郡縣制,又實行分封制。在地方勢力強大的地域保留分封制,分封異姓王,作為權宜之計;別的地方則採用郡縣制。待時機成熟,再逐漸消滅異姓王,廢除分封制,統一為郡縣制。

郡國並行制推行後,政權逐趨穩定,一直在積聚力量的劉邦感到消滅異姓王的時機成熟了,便從韓信開始,挨個下手,幾年時間內就消滅了異姓王,將其封地易為郡縣。劉邦用古老的分封制解決了地方割據的問題,而且解決得非常好,不能不說,他是個聰明人。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到了文景帝時期,藩王已經失去了其本身的政治意義了

當然,劉邦的“郡國並行制”也有一些後遺症,但這是一個瑕不掩瑜的問題,而且從歷史的跡象來看,這些似乎起初就在劉邦的政治考慮之中。從漢初幾朝的歷史發展來看:劉邦和呂后著手消滅異性王,文帝景帝兩朝傾力實施削藩政策,到了漢武帝的時期,萬事俱備,用了主父偃的“推恩令”,一舉達到了“中央集權”的政治目的。不能說這樣層次分明、思路清晰的戰略實施只是巧合,必然是在當初的政治設想考慮當中的。

所以,從整體上說,劉邦的“郡國並行制”的歷史影響是正面的。它以不算太大的代價解決了漢初地方勢力威脅皇權的問題,使劉氏天下得以維繫、壯大,為之後的大漢盛世奠定了基礎。

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的政治智慧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是一個被小看了的皇帝

歷史,就是時間維度上的世事流變;因此,看待歷史問題最基本的眼光,就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可以孤立、靜止地去看待歷史事件,必須明白所有的歷史問題都是在發展中形成,也將在發展中解決。

一些問題的產生是所謂的“歷史包袱”,即使此刻無法解決或者難以處理,隨著時移世易,問題本身就可能不再是問題,或者變得很容易解決。劉邦的政治智慧也正是體現在這裡,不侷限於固有的邏輯思維,善於變通,併合理地制定方針,有步驟地實施計劃。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的霸氣比較內斂

從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一事來看,至少有以下幾點是值得我們借鑑和思考的:

1、隱忍待發。一個高明的政治家不光要有雄心壯志,更需要意識到隱忍的重要性。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盲目的進取意味著攻守失衡,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比如西楚霸王項羽就不懂隱忍之道,最後被群起而攻之,最終敗於劉邦之手。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就是深諳“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假設劉邦建國之初就全面推行“郡縣制”,那麼不管他是不是秦始皇,勢必會將自己置於秦始皇同樣的境遇。所以,他選擇了“以退為進”的策略,這種智慧是讓人歎為觀止的

2、自知之明。劉邦的自知之明是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從“主動退出關中王”到“假意封韓信為齊王”等事件就早已可以看出

。而其在推行“郡國並行制”一事中表現出來的自知之明更讓人欽佩。一般地,隨著一個人的地位和實力的提高,其理智也會被更大的野心和慾望所矇蔽。劉邦顯然也是有野心的,所以當初韓信提出要封齊王的時候,他會憤怒;勢力加強的時候,他會逐漸去消滅異姓王。但劉邦難能可貴的就是不管何時,做出比較重要的政治決定時,他首先會先審視自己的實力,如果自身的實力不能抗衡外部的壓力時,他會選擇妥協,“郡國並行制”就是這麼妥協出來的。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是真正的以弱勝強戰略大師

3、步步為營。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光有目標是不行的,必須要有方式方法。那些光有理想和目標的人才會急於一步登天,而不懂得長久經營。從劉邦立國時的情況來看,他顯然也是渴望能夠“中央集權”的。但是,全面實行“郡縣制”是他不能的,全面實行“分封制”又是他不願的,所以聰明的他選擇了變通,折中推行“郡國並行制”,這樣既最大程度保證了自己的利益,也安撫了那些離心離德的諸侯們,同時還抬高了自己以後廢除“分封制”的基礎,可謂一舉多得。其後,在實力壯大了之後,也是邏輯清楚、主次分明地去有步驟去實施自己的政治設想。先是分步驟消滅異姓王,然後借“白馬之盟”的時機正式提出“異性不得分王”。在其根基未穩的情況下,也沒有貿然去削藩,而是把削藩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接班人。

這種謀定而後動的思維確實值得我們學習,畢竟沒有一個胖子是一口吃出來的。

當然,透過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這一歷史事件,我們還可以思考很多政治智慧,但在這裡限於篇幅,筆者也就不做贅述了。

筆者一家之言的總結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大丈夫能屈能伸

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通過劉邦推行“郡國並行制”這樣一個歷史事件,我們不能簡單地用“為了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所以用分封制來拱衛皇權”這樣一個浮於表面的說法來概述之,雖然這種說法並沒有錯,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時候會妨礙我們理解歷史的深度,也淡化我們對歷史的理解。

讀歷史其實更需要大浪淘沙的精神,深挖歷史,不是為了獵奇,而是為了更深刻的反省和借鑑。很多人把劉邦的成功看作偶然,認為這個“流氓”出身的開國皇帝只是一路開掛、自帶主角光環,殊不知,任何偶然的歷史現象背後都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政治的緩衝與長治|以劉邦的郡國並行製為例,分析欲揚先抑的智慧

劉邦的一生,談笑間皆是智慧

劉邦用了一個看似開倒車的歷史政治行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經典的以退為進的歷史教材。這種政治思維其實對後世的政治家們都應該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對我們這些熱愛歷史的朋友也應該有極高的引導作用。在歷史上的每一個分叉路口,在每一次的制度更新、優化的過程中,劉邦的思路都應該值得借鑑。

打破一種舊的局面,勢必會產生一種的新的矛盾,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歷史過程中,很多皇帝、改革家都沒有做到像劉邦這樣實事求是、進退得到,最後招致失敗。比如隋煬帝急於想打破關隴貴族轉正的局面而導致亡國等……

最後,由衷地感慨一下:不管大家都或不讀,歷史就客觀地擺在那裡;但是用眼睛去讀,還是用心去思考,歷史是不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