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是怎樣的一個境界呢?

吳昆華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語出孫過庭《書譜》。

他說:"至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初學結構分佈,平穩端莊,在書體中楷書、篆書和隸書比較平正工穩,適合初學。之後再求險絕,結構應用造險之法,欹側錯落,變化多端。多有險勢。什麼是復歸平正?平和自然,平淡天真。質拙無華,花費一生精力,把這些技法學會和領悟古人奧妙之後,達到不求工而自工,達到將各種矛盾對立的因素統一,達到隨心所欲不愈矩而又格調高的藝術境界,這時人老了、書法亦樸拙、老辣、老道了。

現以書法家王鐸作舉例說明

一,王鐸追求平正階段。青年時期,傳山論其書道:"王鐸四十年前,字極力造作。″是說他注重法度,規規矩矩,沒有個人風格。這一時期主要以原帖為主。

(王鐸34歲作品《為景圭先生臨聖教序冊》局部)

二,王鐸追求險絕階段。這一時期筆法變化多,結構險絕而放縱。章法動盪跌巖。

王鐸43歲作品《金山寺詩》

三,為晚年人書俱老成熟時期。個人風格強烈。作品也比之前更超拔、自如。蒼勁老辣,雄強超邁。得古人之神,進入自由王國境界。

王鐸《為宿松書詩軸》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你提的“通會之際,人書俱老”的境界問題太好了,尤其這兩個字:境界,非常有意思。

在這個問題中,“人書”當然是指寫字的那個人和他所寫的書法作品。

“通”,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相互的溝通、相互的理解、相互的成全,並且沒有障礙,甚至沒有損耗。

“會”指溝通、理解、成全的那個結果,即人和書兩者互為表裡。

在學習書法的初期,你哪怕對書法有很深的理解和認識,可是手對毛筆的控制一定很幼稚,你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意志,去操縱這支毛筆寫出理想的作品。只有不斷的去學習、訓練某些技法,從而達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藝術追求和藝術性格,就可以說到了“通會”之際,但也就僅僅是通匯,並不能說到了某種很高的境界,那麼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呢?

這種最高的境界,孫過庭也給出瞭解釋:“人書俱老”。老是什麼意思呢?成熟!也是人生境界和書法經界走到最頂峰的意思。

中國最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為4個臺階,從低到高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在天地境界中,天、地、人化而為一,按老子的話說,就是處於一種極其自然的自由、平和、虛靜狀態。

對書法境界的分類和描述,最為著名的是清代的書法理論家包世丞著作《藝舟雙楫》中,把書法境界區分為神品、妙品、能品、逸品、佳品五類。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境界的分類和書法境界的分類,有某些契合之處,頗奈玩味。

可以發現,做人達到了最高境界-天地境界;創作書法也同時達到了最高境界-神品境界之後,即孫過庭所說的“人書俱老”。

在這個境界中,最典型的特點,無論是人,還是人操縱的那隻毛筆,都可以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自然、最灑脫的狀態。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多麼崇高的境界!





聞道深般若


我是一人。這個問題需要想象力。

意境境界和感覺有關,當代沒有符合人書俱老的書法家。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出自孫過庭的《書譜》。

孫過庭(646~691),杭州富陽(今屬浙江)人,一作陳留(今河南開封)人。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書譜》這本書是最重要的書法理論書籍,引用最多的書論。

如果把提問提到的補全,那麼意思就更明確了。

初學分佈,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
學書初謂未幾,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看到上面《書譜》的內容,就想到《蘭亭序》的”永“,永遠有多遠。

平正險絕,復歸平正,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這樣的歷程,我們近現代沒有書法家能夠達到。

啟功先生做到了嗎?

現在很多人喜歡的啟功體,也並沒有達到,平正險絕,復歸平正。

啟功體並不注重單字筆畫,讓啟功體難以達到非常高的高度。

一人有感

我們不可能知道《書譜》作者孫過庭,他心中”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是怎樣的境界,需要這個人的字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書聖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一個活到58歲,一個只活到42歲。

想來想去心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符合”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以我的知識,儘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捨。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8月18日滬。


一人筆記


看到孫過庭書譜中的“通會之際,人書俱老”這一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弘一法師李叔同臨終前的絕筆“悲欣交集”這四個字。弘一法師並不是專業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似乎也並沒有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形容他的書法,我能想起的最確切的詞就是“人書俱老”這四個字了。

其實“人書俱老”說的境界與人的年齡或者書法的成就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中國書法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作品很多都是書法家正當壯年的時候寫的,比如王羲之32歲(另一說50歲)(303-361,一說321-379)寫就的《蘭亭序》(353),顏真卿(709-784)49歲寫的《祭侄文稿》(758),蘇東坡(1036-1101)45歲寫的《赤壁賦》(1082),米芾(1051-1107)37歲寫的《蜀素帖》(1088),趙孟頫(1254-1322)45歲左右寫的《洛神賦》(1300左右),而這些膾炙人口的篇章卻很難用“人書俱老”來形容。

人書俱老的境界首先應該是人的境界,“老”在這裡是一個人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種種坎坷後的一種沉澱。一個“老”的人不會再慌亂迷茫、患得患失,他應該有一種處變不驚的沉穩和看透俗世的豁達。當然,並不是每一個人老了都會達到這樣的境界,君不見現今社會還有很多老人為了搶座位而大打出手的。

人書俱老的第二個境界是書法的境界,只有達到“老”的境界的“老”人才能寫出“老”的字來,這個“老”人未必就是一個年齡很老的人,但他必然超越了一般書家的追求。他不會再去炫耀書法的技巧,不會再在謀篇佈局上費盡心機,更不會因為某一個字或某一筆的好壞而欣喜或沮喪。他在書法上的追求已經融會貫通,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障礙,這也就是孫過庭所說的“通會之際”。這個時候他寫字似乎是信手拈來,字寫得是跌跌撞撞、東倒西歪,卻又渾然天成、意趣盎然。字裡行間除了有書法的韻味,似乎更多了生命的力道,正如弘一法師的“悲欣交集”!

“人書俱老”似乎也可以超越書法的範疇,“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蘇東坡是不能說“人書俱老”的,但是“一蓑煙雨任平生... ...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蘇東坡可以說是“人書俱老”了。








爾東層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書譜中這句話前邊還有關於平整險絕之論述,是總結論述書學習書必經歷的幾個階段。看看顏真卿多寶塔和勤禮碑的變化就明白了!什麼才是人書俱老。再看看田楷在學書中屬哪個階段!!





雲雪書畫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為孫過庭《書譜》中語。本意為一個人須用畢生,慢慢品悟,堅持習練,才能對書法有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把握,此話雖講的是書法,其實道出了書畫、藝術、文化的至高境地,簡潔的話語言明瞭研習各道的真諦-----沒有捷徑,這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時間長了,變老了,一個人才會知識廣泛、閱歷豐富、修養層高、入漸深之境,由此而成“大家”。而且這個“老”不單指年齡,更是一個在文化、繪畫方面獨特的用語,只有在時間中不斷前行,才能終達到“通會”的境界。現在很多搞書畫文學之人年紀輕輕,作品多是有形無魂,沒有味道,想來好笑,卻敢自稱“家”。

想遠一些,不光書法,在很多方面此語皆真言。就如我們的人生也是一場慢行積澱,在漫漫生活中一點點積累,在悠悠時光裡上下浮游,在荏苒歲月間平心靜氣,終隨歲月的流逝,人生從開始的平正,最終又歸於平正。但這裡兩“平正”所表達之念卻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領悟:從聆他人之言而行,到執拗以己心而行,終沉心沉性淡然而行,這就是一種閱歷的凝聚,讓我們有了厚厚的底蘊,對這個世間人事看法愈發成熟、漸入佳境,越“老”越大氣。

書畫藝術需要一輩子去鑽研,直至晚年方能走向成熟的“老”境, 這也讓我們知道了沉澱生命,沉澱心情,沉澱自己的重要性。清揚濁沉,讓靈魂變得更加純淨,心胸變得更加豁達,終是淡如煙雲,定如磐石,在慢慢變老中,自達“通會之際”。


SensitiveDXL


通會之際,人書具老。

此乃說朋知識與學問的重要性。

此屬文化知識篇。

此文言,現代人一般會有誤解,有些人是好搬字吃書,往往把意境領會反著。

文化與知識,如同是一個宇宙。奧妙無窮,永遠學不完,永遠探索不完。人生有限而文化與知識是永無止境的,是無限的,是永遠掌握不完的。

此句古文意在勸勉與修為。主要是說世上文化太深奧,知識難貫通。世上能人之多,聰明人之多,文化人之多,技術人才之多,花花世界,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聰明還有人比你更聰明,你文化高不等於知識廣,各行各業,人才濟濟,行行有狀元,你比我懂的多,其不知他比你會的更多。修養是文化,知識靠學習,學而有用才叫本事,欲知天下事,吃書欲求師。

老師是說,人在世上,千萬莫自作聰明,千萬莫驕傲,千萬莫充能,自認啥都會。要謙虛,要有學而不厭的思想,永遠不要擺學譜,不要賣精,你之所學如天下九牛一毛,你之技能不過如步履平原,若翻山越嶺,或履水過河,你還不一定能過的去啊!

此語是說,一個人要想行走天下,要想了解天下,要想知道天下,要想掌握天下,要想貫通天下事,要想知道宇宙的日月星辰,要想知道天下的山川海河,要想懂的世上的人生哲理,要想了解自然與歷史,要想知道天下的人情風貌和禮儀道德等,要想通會一切,你就要修為,你就要學習,習而為知,用而有技。書者,文化也,理論也,知識也,書的功能就是要求人們不要忘記它,要記得天天翻一頁,天天學一技,一直活到老要天天學到老,學到老也學不完也。所以說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即此教也。


福自福地來wjf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語出唐代書法家孫過庭的《書譜》。意思是一個人心須用畢生精力才能對書法獲得深刻的理解和真正的把握。

孫道庭用極其簡法明瞭的話指出書道演化的過程,即從開始的平正走向險絕,再同歸平正。書法藝術需要藝術家用一輩了去摸索,探究,鑽研乃至曰臻老境,亦即大器晚成。

老不單指年齡,更是中國文化繪畫藝術獨特的美學觀,也是攀登美學上的高峰達到老辣,老到,在而彌堅的境界。這句話雖然講的是書法,同時也道出了中國書畫藝術文化的至高境地。

人生何嘗難道不亦如此嗎?


用戶名金刀


語出唐代孫過庭《書譜》句: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孫過庭是書法家,也是書法理論家。他這句話本意也是描繪書法逐步精進的過程,或許正是他自己練習書法的心得吧。

大意為,(練習書法)初期是達不到熟練的,到了技藝漸漸成熟的中期,表現出來會過猶不及,到了成熟後,技藝上融會貫通,習書之人也到了融會貫通的境界,即習書的人與他的書藝也就老到了。

人書俱老,是一種做人的境界,也是技法的一種境界。老是技藝的圓熟、老到、融會貫通,老也是做人的成熟,對世事洞明,對世人處事的圓融與達練。

希望對大家理解能有幫助,謝謝。


神速KAM


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單從字面來講,它描摹的應當是一種參悟的狀態——千瀝萬漉,皓首窮經,尋覓來尋覓去,我想要的東西,原來如此,惜我老矣。

這有點像王國維的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只不過王氏所言,細化了“通會”,詩化了“通會”。

當然,這種至境,非常人所能及。它需要才情的浸淫,時間的熬製,甚至付出一輩子的光陰,也難望其項背……也就是說,人老,易;書老,難。

這句出自孫過庭《書譜》的結語,是要告訴我們什麼呢,學海無涯,藝無止境嗎……

2019.6.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