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一位來自中東的傳教士普哈丁身後歸藏地,風格阿拉伯式建築,又融合了傳統中國古典格調!這便是我所前往的目地。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普哈丁墓園”俗名回回堂、巴巴窯,位於揚州市區解放橋南逸、古運河東岸崗上。普哈丁,相傳為穆罕默德聖人第十六世裔孫,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來揚州傳教,此墓園原是專為安葬普哈丁的,後又陸續安葬了一些阿拉伯人。

整個墓園建築分三部分;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第一部分為墓域,內有普哈丁墓及其他阿拉伯人的墓碑;

第二部分為清真寺,是教徒們做禮拜的活動場所;

第三部分為東郊公園;

此外墓園裡還集中保存了一些我國元代遺留下來的阿拉伯文墓碑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迎賢橋、二賢亭、敬賢亭,由此看來,“賢”在國外也是對大德高人的尊稱;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進入肅穆寂靜的—先賢遺蹟!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望月亭

新月是伊斯蘭教的標誌,在《古蘭經》中多次提到月亮,有的篇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來,新月代表一種新生力量,從新月到月圓,標誌著伊斯蘭教摧枯拉朽、戰勝黑暗、圓滿功行、光明世界.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登上望月亭,墓園全景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先賢們的墓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這株近800年的古銀杏樹,雖已被雷劈成兩半,仍然枝繁葉茂,濃蔭覆蓋。它陪伴墓主人度過了世間滄桑,又是歷史的活的見證。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天方矩”意為來自阿拉伯的典範人物

因為來的時候,正值普哈丁墓園重新修建,所以許多重要的地方(比如清真寺)都沒有開放,有點遺憾,只能以後有時間彌補了。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揚州古運河遊」(10):我為何來到普哈丁墓園?

夜色下普哈丁園的“新月”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