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敗走麥城隨後身首異處的關羽為何被後人推崇為武聖?

Dominattions


關羽,字雲長,東漢末年人。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的關羽之所以被後人推崇,主要是兩點:勇武過人;忠義無雙。而其中《三國演義》一書對關羽的藝術形象加工,更是使得後人對關羽推崇備至。

勇武過人

關羽自從出道以來,陪同劉備轉戰大江南北,而表現勇武主要也是看對手。《三國演義》中記載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還有史書中記載的陣斬顏良,這些對手都可以稱得上是那個時代一流的武將。除此之外,劉備入蜀之前,將荊州託付給了關羽,之後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龐德,威震華夏,使得曹操差點遷都避之。應該說如果不是關羽名聲太盛,使得孫曹聯合起來一起算計他,關羽不一定會有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的那天。此外還要耳熟能詳的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的故事。

忠義無雙

個人覺得後人推崇關羽更為重要的就是這一點。歷代朝廷之所以不斷加封關羽,更多的是看重關羽的忠義,出於宣傳統治民眾的需要,歷代朝廷多有褒封,直到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還有關羽千里走單騎,行忠義之事,去投奔當時一無所有的劉備,可謂是忠義無雙。

總之,關羽之所以被推崇為武聖人,正是因為其勇武過人,忠義無雙。至於敗走麥城一事只能說明技不如人,但是能被孫曹兩家一起算計,更能說明其勇武之處啊!


楓葉0829


提起關羽,關雲長,大家都不陌生,都會想到許多的故事,如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等。關羽一生最致命錯誤,就是大意失荊州,以及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其實,在諸葛孔明的眼裡,關羽是不堪重用的,雖然沒有張飛的暴躁性格,但是他除了劉備,幾乎誰都看不起,如果讓關羽獨擋一面,必須要丟掉這些缺點,否則會出大事的,劉備也認可孔明的判斷。他對關羽的評價,可謂一針見血。


劉備大業,進展出乎意料,漢中稱王,蜀國大業,欣欣向榮,一片祥和。隨著劉備不斷的變強,萬機待理,讓劉備一時無瑕顧及,所以才釀成了大禍。沒有人能夠想到,天下無敵,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會打敗仗,所以說關羽的死,就是自己的剛愎自用。

當然也有人認為,關羽死亡是劉封的見死不救,關羽敗走麥城後,帶領部分人突襲出來,但敗退到臨沮時被活捉,而臨沮離上庸不過30里路的行程,廖化已到上庸,向劉封、孟達處求救。孟達對劉封說“將軍以其為叔,可他未必以將軍為侄也”,出來混,有些帳總是自己要還的。


要說三國中最成功的人,首選司馬懿,因為他耗死了所有高手,坐收漁翁之利。但是關羽雖然死的慘,但是他卻活在了所有人的心中,最後還被神化,被推崇為武聖。其實在關羽之前的幾百多年裡,武聖另有其人,他就是岳飛。


明代朱元璋,將岳飛列為歷代三十七名臣之一,“從祀歷代王廟,配宋太祖享”。明神宗萬曆年間,將岳飛置於神的地位,加封其為“三界靖魔大帝”。明朝滅亡後,女真人後代,建立了清朝,一方面借岳飛,來宣揚忠順,感化漢人,但不願意看到,這個祖宗曾經的仇人被頂禮膜拜。


於是,在雍正年間,追封關羽三代,普建關帝廟,用關羽完全取代岳飛。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武聖人。


德雨50926495


文如孔子,武如關公,在歷史上能稱得上聖的人很少。

武聖常見於兵家對關公的尊稱,而在民間,則更多的奉為神靈,對其頂禮膜拜,虔誠焚香,祈求關公庇佑自己、斬妖除魔、大開財路。


主要思想是源於《三國演義》或《三國志》裡對關公的各種事件的描述。其身上有以下人格特質:

一、武藝高強(也不知道從哪學的)、英勇無畏:一把青龍偃月刀玩得很溜,加上一身膽氣,和天生的帶兵打仗的才能,在十八軍討伐董卓時,關公溫酒一刀斬華雄後,名聲大噪。後來不幸落在曹操手上,幫曹把袁紹的兩員大將彥良文丑給誅了,再後來的什麼過五關斬六將,也不在話下,什麼水淹七軍、什麼擒于禁、斬龐德,威鎮華夏,這奠定了關公武藝高強、神勇、萬夫莫擋的勇武形象。但是,在三國中,武藝比關公好的也不少,比如其弟張飛,長坂坡吼退魏軍N萬兵,趙雲千里走單騎救幼主,但為什麼沒人把他們奉為武聖呢,看其二:


二、忠肝義膽、義薄雲天:曹操留住關公後,又送寶馬又送美人又送金銀財寶又好酒大肉的款待,可關公還是一心向著劉大哥,處處打探劉備的消息,並與曹操約定,只要是得知劉備消息,必會投奔。所謂“心在曹營心在漢”就是這麼來的。後來一得到了大哥的消息,就堅決地離開了曹操,還殺了曹操很多手下,義無反顧地投劉備去了。這是忠!哪個企業不想這樣忠心耿耿的人啊?但關公也是義薄幹雲,他也深知曹操待他不薄,所以諸多珠寶美女統統送回,也幫曹操打了幾場勝戰,另外,當時還帶著劉備大哥的家眷——兩位嫂嫂,那麼長時間,不僅沒有半點非份之想,更是悉心照顧。要是放在今天,哪位大老闆不擔心自己的大老婆小老婆被手下欺負,甚至合起來謀財害命?最難能可貴的是,在火燒赤壁華榮道上最危急關頭,他居然放了曹操一命,算作感恩曹操的誠留之恩。這就是義。還有:


三、如果僅僅是武藝高強,膽氣過人,忠誠重義,似乎也有不少人有這能耐,但是,關公居然還是個讀書文化人,常常夜讀春秋,知史辯古,在那個近2000年前的年代裡,就好比六七十年代農村考了個清華北大一般,感覺好厲害的文化人,有木有?大家看——武藝高強、神勇、帥(不多說了,人人皆知)、超強的統帥才能、忠肝義膽、還有文化,這個光輝形象一結合,沒誰了。武聖當之無愧。

四、別急,還有第四呢,關公如果在曹操隊伍裡,同樣獲得如此成就,則不是那麼特出了,畢竟,人家裝備精良,隊伍龐大,吃喝無憂。但是,關公在劉備的麾下,那可是窮得叮噹響的要啥沒啥的隊伍哦,硬生生地跟著劉備東奔西跑,左投靠右躲藏地最終輔助劉備三分天下,獨霸一方,那功勞可不是蓋的啊。這就是赤心!



五、這就完了?似乎還不夠吧。不記得在哪一場戰爭中,關老大被流箭射中左臂,當時未處理好傷情,有後遺症,一到陰雨天就痛,引用古語就是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兄弟們,這描述夠詳細了,看著文字,隔著屏幕想著都疼,可關老大還跟眾將下棋喝酒,言笑自若。足以見得關公有著多麼強大的毅力和忍耐能力,這又令多少人汗顏啦,這就是實力,不服不行啊。



雖然最後還是敗走麥城,身首異處。但孫權還是以諸侯之禮將關公厚葬,足以說明關公當時蜀國政治中的地位和深遠影響。

如今,海內外國人,許多人在家裡或辦公室裡都供奉著赤臉長鬚、手持青龍偃月刀神武的關公像,足見他完美的形象深入人心,事實上,這樣的人,不要說在古代,就放在當今世上,又有幾人?大家說是不是?


雲文化


後人把關羽推崇為武聖,是有充足的理由的。首先,關羽有蓋世的武藝;其次,關羽還是忠君重義之人。就憑這兩點,古往今來,沒有出其右者。

先說關羽的勇武。在蜀國,關羽位列五虎上將之首,被稱為常勝將軍。有人說,關羽所處的時代,論勇武當首推呂布。這話不假,但呂布也就是一武夫耳,其既說不上忠君更談不上重義。關羽也許鬥不過呂布,但關羽的武藝也是那個時代屈指可數的。有人做過統計,關羽一生斬殺掉的大將達十八人之多,其中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溫酒斬華雄"。

再說關羽的忠與義。關羽和劉備是結義兄弟,但在蜀漢政權中,劉備和關羽又是君臣關係,關羽視劉備為兄長,更視劉備為國君。關羽對劉備的赤膽忠心,是最令後人所稱道的,千里護嫂尋兄,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忠君之外,關羽還是個特別重情重義的人,滴水之恩必湧泉相報。華容道上,關羽冒著被處死的巨大風險,硬是放走了死敵曹操,把個″義"字書寫得驚天地泣鬼神。

關羽後期雖然也犯了一些致命錯誤,因大意失荊州而敗走麥城,終致身首異處,但瑕不掩瑜,終其一生,象關羽這種既有蓋世武藝又忠君重義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因此,後人推關羽為武聖,乃眾望所歸。


草民壹介


對關羽的評價,不管是歷史文獻,還是文學作品,亦或者是民間傳說,其都是正面褒揚的形象。

究其原因有以下:

一,忠。自從和劉備、張飛三結義後,《三國演義》裡對三人的忠義之情可謂寫得感人至深,三人同榻而臥,同行同食。而在曹操打敗劉備,劉備逃至袁紹後,曹操想盡各種辦法留下關羽,關羽說:”發誓共死,不可背棄“,連曹操都感動了,這便是小說裡的“千里走單騎”。

二,勇。關羽的勇是名聲在外的,”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斬顏良誅文丑”。在斬殺顏良前,曹操就很欣賞關羽的勇,希望留下關羽。關羽的手臂被箭射中,箭頭有毒,需要刮骨療傷,在古代沒有麻醉藥,手術是非常疼痛的,但關羽仍談笑自若,可見其勇。

三,謀。很多人批評說,關羽因為有勇無謀,所以敗走麥城,其實關羽也是有些謀略的。建安元年,關羽和劉備一起投奔曹操。在圍獵時,關羽認為曹操胸懷大志,日後必定是大患。但是劉備有感曹操的匡扶漢室之志,拒絕了暗殺曹操。而在建安二十四年攻打樊城時,關羽利用漢水暴漲時機大敗於禁,也體現了其謀。

   以上是關羽受褒揚的原因。但讓關羽得到世人膜拜,被尊為“武聖”“財神”的原因,恐怕是歷代皇帝推崇忠君,希望大臣和子民都以關羽為榜樣,忠於朝廷,忠於天子。因此關羽在宋朝至清朝,歷代皇帝給其22個尊號。於是文拜孔子,武拜關公就成歷代傳統了。





崛起高淳


關羽,有名關公,關老爺,出生于山西運城解州的常平村,解州有全國最大的關帝廟,每年在關公生日當天,關老爺由解州人組織起來讓關老爺遊城,常平村有關公家廟。關公被世人尊重主要表現在他的忠,義,仁,勇。

關公的忠,並不是愚忠,而是一種忠城精神,是對國家的忠,對民族的忠。

關公的義,並非哥兒們義氣,是一種俠義,是一種正義。

關公的仁,並非無原則的慈愛,是有原則的,體現在道德文明的大愛,博愛精神。

關公的勇,並非匹夫之勇,草莽之勇,是一種勇武精神,激勵人們拼搏,奮進,開拓,創新。

每年關老爺生日遊城,來自全國各地的關老爺信徒,都來觀看,祭拜,還有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海外華人前觀看,祭拜。






德行天下崔


蜀妖作亂,吳粉迴避。

吳粉蜀黑就不用往下看了,請自覺拉黑我,謝謝。省得咱互相添堵。

回題主,你說關羽戰績少,這是錯覺。

請回想下昭烈帝跌宕的一生吧。

一個流竄了二十多年的亂世老油條,他裹過多少亂啊。

關二爺給老劉保駕護航那麼久,老劉乾的好事兒壞事兒,他幾乎都摻了一腳啊。

會有二爺戰績少的錯覺,大概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季漢的史料不全,沒錯,我就要說季漢。不服來咬我。

第二就是很多人沒分清史料裡提到的戰役和戰鬥的區別。

關於第一條,陳壽史書裡說過,季漢不置史,但眾所周知,他又在蜀書裡提到了史官。

以陳壽其人行文的吝嗇和小心,這絕對是故意的。

他想傳達什麼?為什麼不能明著說?不言而喻嘛。

季漢的記錄肯定是被有計劃性的銷燬了一批,誰幹的?呵呵。

至於第二條,戰役和戰鬥的分別,其實很好分辨。

戰役是戰略層面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這都是戰役。

戰鬥是戰術層面的,二爺斬顏良,張遼操孫權,這都是戰鬥。

而一場戰役裡可以包括的戰鬥非常多。

咱先來細數一下陳壽給二爺做的傳記裡,二爺的事蹟。當然,算上裴松之的註記。

劉備起兵時期

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呂布之戰(戰鬥一場)

曹公與劉備圍呂布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

徐州攻防(戰鬥兩場)

先主之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魏書雲:以羽領徐州。而身還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官渡之戰(戰鬥一場)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荊州之戰(戰鬥數場)

表卒,曹公定荊州,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

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

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襄樊之戰(戰鬥四場)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僅僅在陳壽給關羽寫的傳記裡,就包括了五場大戰役,至少十次戰鬥。

如果把這個記錄裡提及到的其他人的傳記再捋一遍,這個數字只會多,不會少。

特別是老劉的事蹟裡,救孔融還有援助陶謙,這裡面肯定得有二爺的事兒啊。

我這都還沒提周瑜圍攻曹仁時候,關羽的絕北道呢。

如果新唐書裡的記載靠譜的話,唐朝時顏真卿曾經帶頭建議過冊封古代名將。

上榜的那一批名將有六十四位,三國時的有十位,分別是誰呢?

關羽、張飛、張遼、鄧艾、羊祜、王濬、周瑜、陸遜、陸抗、呂蒙。

漢將二位,魏將二位,晉將二位,吳四。

也就是說,至少在歐陽修等人眼裡,這十個人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再結合這問題裡其他老兄引用的對二爺的評論,二爺能打當屬公論。

先不提張飛,這十人名單裡,其他八個全是帥才。自然二爺和三爺也是帥才。

你不能在排十大中鋒的時候攙進來兩個後衛,對不對。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承認二爺這麼牛逼,那些人以吳粉為主。

對此我們呵呵就好。

歐陽修都承認,你不承認?你比歐陽修還牛逼?

《晉書》、《魏書》都承認二爺牛逼,你不承認?你比晉朝和北魏的名將還牛逼?

周瑜自己都認為二爺很牛逼,你不承認?那你比周瑜牛逼啊。

如果在魏國和東吳給二爺找對比的話,曹魏那裡就是曹仁,東吳那裡就是四都督。

就像曹仁一樣,二爺也經常是自領一軍。

老劉帶一支主軍出去嘚瑟,二爺帶一支偏師保底。

只是二爺這支偏師往往過於生猛,在主軍掉鏈子時居然打出個局面來。

來說說二爺傳記裡沒有提到的絕北道好了。

對於曹魏與孫吳來說,這都不是件光彩的事兒。

曹魏那邊在長達一年時間裡,居然無法有效援救曹仁。

孫吳那邊在長達一年時間裡,居然無法迅速攻克南郡。

唯一打的有聲有色的就是二爺。

南郡戰役的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1、赤壁戰後老曹撤退,留曹仁駐守荊州。

2、劉孫兩家一起圍毆曹仁,周瑜主攻,關羽帶偏師圍點打援。

3、甘寧先攻夷陵前線,被曹仁蹂躪,周瑜帶呂蒙救甘寧,曹仁後撤。

4、曹仁死守南郡郡治江陵,牛金被困,曹仁開無雙救牛金在此時。

5、周瑜部抵達江陵,攻城,中箭。周瑜後撤,曹仁追擊。

6、曹軍死傷過重,南郡被攻克,曹仁跑路。

這場戰役裡,曹仁軍的主力有:曹仁、徐晃、滿寵。

周瑜軍的主力是:周瑜、呂蒙、甘寧。

陣容很豪華。

二爺在幹啥?如上所述,圍點打援。

南郡打了足足一年,愣是一個援兵都沒能派來。

最後曹仁軍因為傷亡慘烈,沒有後援,生生被周瑜踹了主基地。

因為所有來支援的人或被二爺抽回去,或被打殘了。

三國志裡對絕北道的記載如下:

《李通傳》: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通道得病薨,時年四十二。

《文聘傳》:與樂進討關羽於尋口,有功,進封延壽亭侯,加討逆將軍。又攻羽輜重於漢津,燒其船於荊城。

《樂進傳》: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

《徐晃傳》:又與滿寵討關羽於漢津,與曹仁擊周瑜於江陵。

嗯?你說根據這些記載看,是二爺被打爆了?

《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按照武帝紀的描述,赤壁之戰也僅僅是在老劉那兒碰了個釘子,然後趕上瘟疫,於是自己撤了。

不要忘記陳壽同志的立場啊夥計們,要記得三國志魏書部分諱敗飾功的前提。

從這些記錄看,和二爺交手的有樂進、滿寵、徐晃、李通、文聘,五子良將就有兩員。

這些人裡有樂進、滿寵、文聘,三個人虐過孫權。

徐晃和滿寵都是跟曹仁一起留在南郡的駐軍,不是援兵。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1、周瑜和劉備歡樂的圍毆曹仁,樂進、李通、文聘等,發兵救援。

2、二爺四處流竄騷擾,江陵無法得到支援。

3、徐晃和滿寵為了和援軍連接,帶兵討伐二爺。你猜打著了麼?

4、二爺東敲一棒子,西砸一榔頭,禍禍了整整一年。

5、曹仁眼巴巴的一直沒等來援軍,死傷過多,頂不住撤了。南郡攻破。

6、李通迎曹仁,這會兒可能曹仁已經撤退了,所以要去迎。然後曹仁跑了,李通死了。

李通的傳記說他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

這是啥意思?就是說只有李通一個人的部隊能前進,其他人都根本無法擺脫二爺的騷擾。

所以李通才能勇冠諸將。然後呢?通道得病薨,時年四十二。李通在路上病死了。

李通同志“下馬拔鹿角入圍”,於是朝曹仁的方向前進了一點點。然後就病死了。

從常理推斷,進軍路上一般都是什麼病會死人?病死的這還是剛剛活蹦亂跳拔鹿角入圍的大將。

那二爺的絕北道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你看有人過去救曹仁了麼?沒有吧?李通前進了,然後呢?死了吧?

你說二爺圍點打援的游擊戰成功沒成功?

樂進、滿寵、徐晃、李通、文聘,這不都是二爺手上活生生的戰績麼。

當時老劉在幹啥?帶著張飛禍禍曹仁西線的水陸交通。

關羽在襄陽與江陵之間,南郡北部。老劉和三爺在南郡以西。

他們兩邊給周瑜做護翼,周瑜和曹仁互相抽。

因為老劉在荊州得人心,所以二爺絕北道時發動了許多民間武裝。

這也是曹軍疲於奔命的原因之一,從樂進傳來看,他就是要在後院救火,所以被絆住了。

敵後工作要搞好啊,同志們。

僅僅南郡戰役裡,把跟二爺交手的人算算,能從史料裡推算出的至少有四場戰鬥。

而實際上又怎麼可能只這些?

所以回到正題,題主說的關羽戰績少,這一點絕對不成立。

他的戰績比五子裡的幾個傢伙還要多好麼。

再想想老劉這輩子四處流竄途徑的地域吧,華夏大地到處都留下了二爺戰鬥的腳印。

至於二爺何以被稱為武聖,只有四個字能表達:實至名歸。

我們不要考慮什麼政治因素。

所謂滿清忌諱岳飛於是崇拜關羽云云,純粹是扯淡。

二爺在明代就封聖了好嗎?

明神宗加封二爺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神宗加封嶽王爺是: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廟法天尊嶽聖帝君。

一個神威遠鎮,一個忠孝廟法。明時的待遇,二爺跟嶽王爺就是平級了。

這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北宋之前,關羽的最高待遇也就是唐代時在武廟裡配享姜尚。

不過後來二爺居然反客為主,慢慢取代了姜尚。

這不偶然,畢竟姜尚作為兵家崇拜的祖師,欠缺了些縱橫沙場的烈氣。

現在的姜子牙更多作為道教神祇和兵家始祖被崇拜,武人的崇拜對象則換成了義勇豪烈的二爺。

而且別忘了二爺的本質。

他是一個俠客。

大俠關雲長。

輕生死,重然諾。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不愛其軀。

有比這更爺們的嗎?

《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我之前在另一篇回答裡說過,吝嗇的陳壽記下了一件神話。

關羽衝進上萬人的軍陣中,殺死了敵軍主將顏良,並且割下他的首級,無傷無損的回來了。

目的是為了報答曹操的賞識,立下足夠的功勳,重投劉備。

曹操說:“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

對現代人來說,斬顏良的故事都聽爛了,沒什麼新鮮的。

有一些很可笑的人,一邊嚷嚷殺華雄的是孫堅,關二搶了孫堅的功勞。

同時還在嘚吧關二殺顏良徒仗馬快,掛印封金有本事把赤兔馬也留下。

對於這些拿著小說反小說的朋友,請投以同情的目光。

在距離三國不遠的後世,譬如兩晉南北朝。

一位立志投身軍旅建功立業,定亂安民的少年,第一次聽到關羽故事時,會是什麼反應?

和其他傳奇不一樣,這是被載於正史的神話。

想象一下天天舉石鎖拉硬弓的英武少年,從長輩口中聽三國故事。

聽到萬軍陣中取敵首級又掛印封金的豪情時,他們胸中會泛起怎樣的波瀾?

又怎麼會不以這位英雄為榜樣並奉為偶像?

神話的締造者不僅僅是個徒有勇力的莽夫,還是員威震華夏指揮方略的名將。

更可貴的是這人在亂世裡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本心,堅持他追求的大義直至戰歿。

這對那些滿腔熱血的壯士將是多大的激勵?

李白《俠客行》:“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武聖義烈千秋,豈止是三國只有一個關羽?

是華夏只有一個關羽。

————————————————————————


茶甄選


關公被後代推崇為武聖,跟他一生光明磊落,重情重義,忠心不二有關!



武聖,以武封聖!首先是戰功,這個大家看三國就知道了。關鍵是聖。自古被封聖的那是對人格要求極其高的。關羽夜讀春秋,對嫂夫人沒有任何非分之想,大丈夫所為!過五關斬六將,一心去見大哥劉備,忠義之舉!後來被封聖,也是人格魅力所致!


奇門風水梁老師


尊關羽為武聖,不僅僅是因為他武力值高,而是因為他忠義無雙。

當時的關羽可以說是舉世無雙,聲望和武力值,天下已經無人可以匹敵,威震華夏,曹操被關羽嚇的要遷都。

關羽敗走麥城不是因為他驕傲,其中的原因太多了,根本原因就是東吳撕破聯盟,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

其次原因就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失誤,讓關羽一人以一州之地對抗東吳一個國家,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最後因為劉備的乾兒子不起兵相助,加上有部將投敵,導致關羽敗走麥城,然後被東吳所殺。

雖然身首異處,但是北魏和東吳依然分別厚葬了關羽。

所以後人因為關羽武功蓋世,忠義無雙,才尊關羽為武聖,


踏歌走馬


關羽不僅在武功上出眾,而且一生光明磊落,重情重義,還體現在他有勇有謀上面。單刀赴會揚八方,過五關威震四海體現了他的神勇和忠義。華容道放過曹操;力戰黃忠時,黃忠馬失前蹄,放他回去騎馬再站,千里走單騎一心找大哥,更是體現了關羽的總義。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展示了關羽的謀略使關羽的人生達到了高潮。關羽被殺後,人們為了紀念他,豎立雕像,從隋,唐,宋,明,清皇帝的一路加封讓關羽走向了神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