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导语:

南北一,天下定,一扫百年纷乱,大隋的成立和兴盛可以说是数百年来的盛事和壮举。开国封疆,能者为之。隋文帝杨坚能够在数年之内,立下百年之大功业,创造名流后世的开皇之治,自然离不开一众文臣武将的支持和辅佐。无论是开隋九老,还是开隋五老,核心人物必然少不了一个重要的能臣——高颎,上马能带兵,下马能治民,忠贞正直,人送"真宰相"!奈何造化弄人,成也杨家,败也杨家,一代贤臣晚景凄惨。为世人所遗忘!半生功业有谁知?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图1:齐国公高颎

高颎(541年-607年),名敏,字昭玄,因高颎父亲高宾曾经为独孤家的幕僚,被独孤信赐姓独孤,又称独孤颎,杨坚经常称高颎为"独孤公"。高颎自幼聪颖,善词令,有远志。少年时候,家里有一颗大柳树,高大异常犹如车盖,乡人看见,都说这家会出贵人。

· 识明主,危机之际显胆魄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图2:隋文帝杨坚

北周宣帝死后,周静帝才八岁,当时伺候在周宣帝身边的郑译、刘昉因为与杨坚交好,于是矫诏令杨坚为丞相,辅佐静帝。杨坚为丞相时,掌管北周朝政,统管大小朝廷事务。杨坚听闻高颎精明能干,就想将这个人才招揽过来。于是派杨惠传达自己的意思,高颎听明白之后就说,"愿意接受驱使,即使事业不能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灾"。

可见高颎已经知道杨坚的野心,并且愿意跟着杨坚一起赌一把。于是高颎任丞相府司录。当时郑译、刘昉因公自傲,日渐奢靡放纵,被杨坚疏远,高颎于是就成为杨坚当时招揽的第一批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潜邸重臣。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图3:尉迟迥

杨坚开始以隋代周的第一步,就是消灭对杨坚不满的北周老臣。于是杨坚就派韦孝宽取代尉迟迥,结果尉迟迥起兵反抗,许多老臣和地方势力也纷纷云集响应,反叛势力的规模越来越大,周朝大地上狼烟四起。杨坚派兵讨伐尉迟迥的叛乱,而南北朝时期,各家兵马互不统属,相互猜忌,都在前线徘徊不前。面对此种的情况,原来的心腹郑译、刘昉都不想阵前冒风险,只有高颎应声而出,作为杨坚的心腹代表前往一线慰劳,居中协调。

高颎针对尉迟迥叛军的火攻计,预设水中障碍,快速架桥,通过对峙中的河流,一举击败敌军。邺城战役是对尉迟迥的最后一战,高颎先是攻击观战人群,从而引起混乱,继而大呼"尉迟迥败了",让对方士兵无所适从,一举攻破城池。高颎自此小试牛刀,逐渐展露出自己的绝世风采。知实务,识英雄,有胆略,出奇策,再世孔明否?高颎是也。

· 灭陈兴隋,风云时刻能定海

开皇初年,风云动荡。大隋上下正在准备灭陈事宜的时候,南梁后裔萧岩叛乱,民心动荡。北边突厥又突然犯边。一时间,刚刚成立的大隋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杨坚问策群臣。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唯独高颎献策,分别应对。对于南边陈朝,实行"经济+军事",经济上,陈南方农时较早,我们派出兵马进行骚扰,一是烧、收南朝的粮食;二是陈兵边境,让对方无法安心农事;三是频繁屯兵,可以松懈对方的防备。对于北边突厥,则以防备和外交手段为主,派遣长孙晟前往突厥,利用财物贿赂、和亲等手段,分裂突厥,使其无暇南顾。对于萧岩,以安抚为主,隋朝基业初定,宜静不宜动。于是杨坚按照高颎的计策行事,既在短时间内稳定人心,又对以后的灭陈、伐突厥做好基础的工作。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图4:隋灭陈之战示意图

开皇八年,正是高颎计划结果的时候。杨坚以杨广、杨俊为行军主管,高颎为行军长史,总管灭陈之事,统领隋朝五十万军队,南下攻陈。杨广、杨俊年幼,三军事宜皆由高颎决断。除夕之夜,隋军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等各路人马皆发,势如破竹。此次战役取得圆满成功,擒获陈朝天子陈叔宝及陈朝文臣武将无算,陈国灭亡。能安国,能灭国,韬略胸中藏,高颎大才。

· 修律荐才,真宰相推功不为己

开皇元年,高颎奉命修订刑律,在《北齐律》的基础上,将反叛、大逆、投降等不利于统治的十种罪名进行固化。以后历朝历代都对这一重要法律工具进行继承和使用。并且对于以往的严刑峻法进行删减,取消了审讯的残酷法律,减轻了徒刑,废除了枭首、鞭刑,推进了法律的进步。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图5:韩擒虎

高颎举荐贤才众多,武将中杨素、贺若弼、韩擒虎,文臣中有苏威。杨素自然不必说,一生戎马,随军破北齐,献策灭陈,平定江南,北击突厥,平定杨谅叛乱,战场之上无有不破,可谓战功赫赫。贺若弼则是经举荐委任为吴州总管,经略平陈事宜,南下伐陈过程中立下大功,攻入陈国皇宫。

韩擒虎则是在灭陈之战中带领手下亲手抓到了陈国天子陈叔宝。苏威则是在朝堂上对于朝政多有辅弼,历任纳言、尚书仆射。对于自身的官职从不放在心上,谨守臣子本分,高颎曾经还让杨坚除自己身上的尚书仆射之职,让给苏威,可见对于朝堂和杨坚的忠贞。明律法,举人才,守本分,一代贤臣高颎。

· 宠极而衰,成败皆杨家

高颎平陈后,受封上柱国,赐爵齐国公,赏赐无算。杨坚对他说,"你讨伐南陈后,有人说你谋反,朕已经杀了他。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小人能够离间得了的"。高颎又推功他人,请求让位,杨坚不许。自此之后,杨坚就越加优待高颎。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图6:独孤伽罗

人们常说,盛极而衰。高颎的功劳而恩宠到极致,祸事也就不远了。有一次,杨坚宠幸后宫一个宫女,独孤皇后知道了,就趁着杨坚上朝的时候,令人打杀了这一个宫女。杨坚气愤得骑着马离家出走,一口气跑出而三十里地。高颎追上之后,就劝道,"何必因为一个妇人而弃天下于不顾呢?"

不知如何,这句话传到独孤皇后耳朵里,独孤皇后恼怒高颎说自己"一个妇人",由此,独孤皇后不再顾念高颎曾经与独孤家的旧情,心里嫉恨高颎。趁着高颎新丧妻子,然而小妾生子的机会,就在杨坚面前吹风,你看高颎妻子死了多么伤心,可是小妾却没多久就生了,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表里不一,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对你忠心呢。众所周知,杨坚惧内,不得已杨坚开始疏远高颎。

功比张良,才并诸葛:被刻意忘记的一代贤臣高颎

图7:房陵王杨勇

杨坚因猜忌太子势力太大,结交朋党,所以准备废了太子杨勇,朝臣皆议论纷纷,多有名臣进谏曰不可。高颎进谏说,自古废长立幼,没有不动荡的。结果杨坚回了一句,其他人都可以说,就你不能说这件事。因为高颎的女儿嫁给杨勇,高颎是杨勇的丈人。可以看出,杨坚已经不怎么信任高颎了。高颎病休时期,杨坚派人去监视,使者回报说高颎儿子提及司马懿养病得天下之事,杨坚开始心里提防。

伐辽之战尚未结束,左右内外都说高颎要反叛,跟随一起伐辽的汉王杨谅,因为高颎的严厉和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而对杨坚和独孤皇后说,我幸亏在高颎手里逃了一命。杨坚就再也不像之前所说的"没有小人能够离间我们的关系"那样信任高颎,随之免高颎官职,安养在家。杨广继位,以诽谤朝政的罪名,诛杀高颎及一帮老臣,高颎子孙流放边境。大隋江山在失去众多经验老臣之后,数年内烽烟四起,分崩离析,最终江山易主,人间变色,又是一番龙争虎斗。

结束语:

杨坚以诈术取天下,性猜忌和苛酷,其杨家的江山得的容易,失去也容易。可惜就苦了操劳一生,为杨家天下鞍前马后,甘冒锋镝的这一位老臣了。悲哉!高颎,智近张良,才比诸葛,因杨家而大展拳脚,也因杨家而身死人手、子孙离散,可谓因杨家而兴,也因杨家而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