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巍巍黃樓天地間,熠熠生輝已千年。黃樓是為官一方的蘇軾為紀念抗擊洪水而建,是顯示蘇軾偉大而光輝的人格典範的最閃亮印記,是指引為官為民的一盞耀眼的明燈。而如今疫情當前的黃樓下,像郭瑞勇一樣的一線民警們正以保民平安,捨我其誰的使命和擔當,全力抗擊新冠狀病毒疫情,每天丈量20000步,連續近30天在崗位上輪流轉,護衛著2295戶居民的安危,抒寫著黃樓賦溫情的新篇章。

——題記


一張海報告示牌

讓他晝夜在待命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讓我這個生活在徐州幾十年的人,竟然想不到在黃樓與金鷹商場之間的繁華核心商圈的周邊,還有永康社區這樣一個不起眼的老小區,這是鼓樓公安分局黃樓派出所民警郭瑞勇正在值班的地方,也是他管轄的小區之一。

已是晚上六點多鐘,永康小區門口有幾位工作人員在忙碌,郭瑞勇在其中尤為突出:身著警服、高大而敦厚,正在向進入小區的一位居民告知出入事宜,而小區門旁一塊一米多高以郭瑞勇的頭像為標識的個人海報告知牌格外引人注目。

旁邊一位社區志願者看著我面對告示牌而疑惑的神情,邊點頭邊告訴我說:“這是郭警官的頭像。他一個人要管轄9個小區,一個人有時忙不過來,又唯恐把什麼事耽擱了,就給所裡建議而特製的。在每塊告知牌上,除了所裡電話,他還特意留了私人電話,以便居民第一時間能夠找他求助。而他也總是隨時處於待命狀態,常常速戰速決,能夠把隱患、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我們都叫他排雷兵呢。”聽到這裡,看著廣而告之的告知牌,紙板也似乎透出些許溫情,上面的照片也立體起來,與站在我眼前的郭瑞勇警官交相輝映,成為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

只是,眼前的郭瑞勇沒有照片上精神,顯得有些疲憊,眼裡佈滿血絲。郭瑞勇是一位有著17年黨齡的老黨員,同時也是一名轉業軍人,脫下戎裝換藏藍,疫情爆發以來,他連續奮戰在崗位上,過年都沒有和家人團聚。郭瑞勇大年三十值班,大年初一早上,他就第一時間就寫下“請戰書”——“軍號已吹響,鋼槍已擦亮,行裝已背好,部隊要出發!”全身心投入防疫戰中,到現在他已經連續工作了26天,黃樓派出所黨支部不得不下達了”郭瑞勇,請你立即休息”的命令。

這位在戰鬥中敢打敢拼的漢子,面對著我的稱讚,郭瑞勇卻囁嚅著、謙虛地對我說,永康小區是他所負責的9個點之一,這都是他應該做的。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而每每談到轄區的安全,他就有說不完的話。北起黃樓公園,南至蘇寧廣場,總共27棟居民樓,企事業單位、沿街門面房、寫字樓等營業場所共計181家,都是他所管轄的範圍……

此時,匆忙趕來準備與郭瑞勇他們進行一天情況彙總的社區鄭書記在一旁插話說“郭瑞勇工作細緻,就是活戶籍,有他在,就能以戶知人、以人知事、以事知情。”

郭瑞勇卻說,“這是工作需要,特別是疫情更需要每家每戶搞清楚,若出現疑似病例,是否要隔離,是單獨隔離,還是封門貼條隔離,絲毫不能夠懈怠、含糊,必須做到位!”

疲憊中又透著分身乏術,有些無奈的他,真切希望自己有分身術,他為自己一時顧不過來而慚愧不已。他想方設法,多創意,使巧勁,儘可能少用人,多出活,在兼顧入戶走訪的同時,製作個人海報立在執勤點位處,9個點位凡是出現問題,郭瑞勇均能夠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於是,原本由一個民警與一個輔警來進行管理的社區,雖然存在著諸如租住人口複雜、孤寡老人多、流動性強等情況,現在由他一個人接手且管理的秩序井然。

黃樓派出所所長鬍光松對他的評價是:瑞勇同志真正做到了“退伍不褪色”,是紮根基層為群眾辦實事的“老黃牛”。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頗有同感的我對他也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他卻說這是社區互通有無、警格加網格同時處理的結果,是梳網清格牢牢結合的效應。

從1月24日開始,起早貪黑成了郭瑞勇的常態,接到核查下發重點人員任務650餘人,辦公室的沙發成了他每天休息的去處,而妻子送過來的泡麵也成了他夜間充飢的乾糧,每天不到六個小時的休息時間使他熬紅雙眼。如此超負荷的工作導致近十年的腰肌勞損越發疼痛難忍。白天下戶排查,夜晚錄入系統。永康小區、洪學巷、民主小區、河清路、延平路、電北巷、電南巷、府城閣、民主北路61號......每一塊、每一戶他都親自走到,一排排進,一門門敲,一戶戶入,每日微信步數都是近20000步,正是由於郭瑞勇腳踏實地的精神,踏破鐵鞋的毅力,讓“門敲得開”、“信息採集得來”。

2月2日,郭瑞勇在入戶走訪時,發現一戶居民表述的信息與戶籍底冊不一致,在郭瑞勇再三追問下,居民米某勉強表示一家三口是1月23日從武漢自駕來徐。得知此情況郭瑞勇內心“咯噔”一下,立刻警惕起來!在登記到米某信息後通過研判明確米某一家是1月24日駕駛私家車返回徐州,到徐後將車輛停放在別處。由於米某返徐時間存疑,郭瑞勇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多次往返米某家中,最終查清事實聯合衛生防疫部門將米某一家三口送至鼓樓區集中隔離點,排除一起重大隱患。

疫情期間,郭瑞勇就這樣緊緊圍繞上級“六梳六清”、“十本賬”的要求,落實梳網清格工作。郭瑞勇的片區情況複雜,有沒有物業的老舊小區,有國家企業重點單位,更有很多散戶穿插其中,共計居民2295戶。自梳網清格工作以來,他共摸排建檔1800餘戶,排查出租房451戶,落實居家隔離300餘人,送至集中隔離點3人,張貼防疫宣傳海報400餘份,聯合社區設立檢查執勤點位9處,會同辦事處、網格員一同開展疫情防控及梳網清格工作,提醒轄區群眾做好防護措施,並登記外來人員信息,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和配合。


舉手之勞何足道

警民真情人動容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郭瑞勇一直對我說:社區的一方平安,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是警格加網格共同攜手的結果。對此,與郭瑞勇每天打交道的社區鄭書記對於警格加網格頗有同感,而對於郭瑞勇與社區的關係更是連聲說“他與我們的關係沒得說,而且居民老百姓都服他,都認識他,都叫他小郭、小郭”。

已過不惑之年的郭瑞勇被老百姓稱呼為“小郭”“小郭”,我很是迷惑不解,隨著與大家的交談交流,我也在最初的疑惑中漸漸解開謎團,豁然開朗:原來是郭瑞勇所管轄的小區,是老小區,年輕人基本上都遷走了,除了租住的以外,老人居多,而由此也漸漸地讓我感知了下午剛剛發生在郭瑞勇身上的、一個讓我為之動容的小故事。

社區鄭書記還連連給我打開手機,我看到了郭瑞勇為老人提水上樓的事情。原來,永康小區的2號樓3樓住著一對老年夫妻,兩位老人,男的還沒有女的手腳靈便,老太太要了一桶水,在樓下正一陣茫然,不知如何拎上樓的時候,郭瑞勇看到後,默無聲息地走過去,順手一提就給送上樓去了。我轉臉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對我說:舉手之勞,何足掛齒,給老百姓做點實事,心裡也踏實,感到自己是有用的,自己也感覺到很高興啊。沒有什麼豪言壯語,這或許就是郭瑞勇潛移默化的價值觀在起作用,他是每每在不自覺的為民行動上體現自己的價值啊,讓人油然而生敬意。

郭瑞勇的女同事陳曉玉則說:“我們所裡對他的評價也非常高。所里布置的工作任務,郭哥從來不打馬虎眼,都給處理的闆闆正正的。在外面能夠解決的事情,從來不帶回所裡,遇到民事糾紛等問題,都是竭盡全力給予解決好。”

郭瑞勇卻說:“我們黃樓派出所,從所長到警組長,都在積極去做,毫不退縮,每個人都義無反顧,我們憑什麼不去做,是團隊精神感染,也是動力所在。”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無論是誰,他都是力所能及,與人為善,盡力而為,這也逐漸成為他為人處世的一種常態。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1月28日中午,正在小區監測點值守的郭瑞勇發現一名外賣員的訂餐客戶是剛剛在家隔離觀察的孫某,為避免孫某家人外出取餐造成可能的傳播隱患,郭瑞勇主動將外賣送到了孫某家中。當孫某看到了送餐上門的外賣員竟是郭警官,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近日,郭瑞勇接到網格員電話,電話那頭清楚的聽到:“你們管不了我,叫郭警官來,我歸他管!”郭瑞勇趕忙到現場,見現場一穿紅衣男子與工作人員發生糾紛,不帶口罩,也不聽工作人員勸阻,看到郭警官來後,該男子立刻安靜了下來。原來,這位紅衣男子曾患有腦膜炎,落下健忘的毛病,獨自一人在家,靠母親接濟和販賣些廢品為生。郭瑞勇見狀將該男子拉了回來,瞭解到他一來沒有口罩,二來健忘也想不起來戴口罩,於是郭瑞勇在自己有限的幾個口罩中勻出五個交到對方手裡,考慮到他健忘,郭瑞勇一想起來就給他打電話囑咐他減少外出,出門一定要戴口罩。而這幾天郭瑞勇再次上門走訪該男子時,接到了該男子母親的電話,電話裡哽咽的聲音也浸溼了郭瑞勇的眼眶:“郭警官,真的太感謝你了,我這老太太也照顧不了這傻兒子,幸虧有你在啊……”

郭瑞勇的同事陳曉玉是內勤,比郭瑞勇早來一年,她告訴我郭警官的一個事情著實感動了她。那一次郭警官走訪排查入戶,當他到達一戶人家,敲門後看到一切正常,正要悄然帶門轉身離開時,屋內的小姑娘卻叫到:警察叔叔,等等,轉身跑過去又跑過來遞給郭瑞勇一個口罩……”見了一面不可能這樣做,這是他來回多少次探訪才有的一份熟稔,才有的一份發自內心的感激和回報。


一個口罩的故事還意猶未盡,郭瑞勇又收穫了一份意外的大驚喜:有人在他不在所裡時,給予像他一樣衝鋒一線的民警們送來了滿滿一箱子1000只口罩。事情還得從疫情爆發時說起。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兩週前,黃樓派出所前臺裡多了一箱東西,上面留有一張紙條:“感謝郭警官當日幫忙,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特向黃樓派出所贈送口罩1000個”。民警調看監控看到送口罩的好心人,郭瑞勇一眼認出這正是去年自己片區一家企業負責人。打開箱子,滿滿當當的1000個口罩!在防護設備緊缺的情況下,這份禮物無疑是雪中送炭!

郭瑞勇懷著激動的心情撥通這位好心人的電話,還未來得及表示感謝,對方就笑著告訴郭瑞勇:“郭警官,你對我們的幫助可不止這一點口罩這麼簡單,這些口罩你就收下吧,就算我們盡一點綿薄之力!”

原來,郭瑞勇在入戶走訪的同時建立8個微信群,涉及到商戶群、房東群、物業群、梳網清格群、樓長群、社區工作群等等,動員片區居民、企業、單位、商鋪加入進來,群內每天一早更新疫情發展最新動態以及政府各項相關文件,對轄區的181戶企業店鋪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和政策解讀工作,每天接聽群眾電話40餘次,盡最大可能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解決糾紛。那1000個口罩,就是郭瑞勇曾經幫助解決過糾紛的企業所給予的。


夫妻同心共戰“疫 ”

舍了小家為大家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郭瑞勇的主動擔當,得到了回饋,收穫了群眾的愛心。而更鮮為人知的是,他的愛人胡波在徐州礦務局龐莊礦醫院當護士,也在疫情一線無私奉獻著。

在這次防疫戰中,胡波向單位領導主動請纓堅守崗位,同丈夫一起奮戰防疫一線,而且是在發熱門診工作,每天都要到崗,打亂了原本的生活節奏,夫妻二人每天夜以繼日的工作,郭瑞勇將5歲多的兒子送到了大舅哥那兒,託付給岳母照顧。已經近一個月沒見到兒子的郭瑞勇每每想孩子了,就通過微信視頻看看。而妻子每天凌晨5點就要起床,在寒風裡騎電動車趕30多里路去銅山區上班。郭瑞勇沒法去送,遇上颳風下雨,妻子的同事幫忙給送一下。說到此,這個一米八的漢子臉上露出溫情和愧疚,讓人為之動容。

知情的人們也無時無刻在為這醫警同心,夫妻並肩“疫”線的一家人祈福,祝福聲聲。我也從採訪中,從他們夫妻倆身上收穫了“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郭瑞勇的妻子抽空給他送來了幾箱方便麵,他就靠著這幾箱方便麵支撐著加班回來的夜晚。而今晚,他又已經給社區鄭書記說過了,又要加班,連我這局外人,也發自內心地讓他注意休息、多多保重身體。感動之時,我疑惑他這樣做的緣由何在?他說,“疫情防控工作正是需要人的時候,身為黨員,一名警察,我義不容辭啊。”

是啊,是來自劉邦故里的那份質樸善良和俠義豪爽造就了他;是退伍不褪色、脫下戎裝換藏藍的那份對職業的熱愛和執著滋養了他;是40歲17年的黨齡淬鍊著他,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敦促著他自己這樣做。

為了讓郭瑞勇歇一歇,黃樓所黨支部向郭瑞勇下達了立即休息的命令。所裡已經把19個點位中屬於他的9個點位分攤給了他的戰友。他卻偏要自己來,他要加班加點把外來人員、返城人員都自己摸清,否則,別人的臺賬,腦子裡沒有直觀印象。

他一五一十地對我闡述著繼續值班的理由,有理有據地分析著:小區門口白天工作人員多,而晚上人少,多呆一會,至少可以見到三四十人,弄不巧說不準就可以瞭解返城復工的實際情況,對小區清楚更加有數,就更加有助於防護。這樣做了,他心裡才踏實,才睡得著覺。“郭哥似乎忘了自己已經連續26天輪流轉沒有休息的事了。”陳曉玉頗有感觸地說,“這段時間,每天夜裡加班,隔壁郭哥屋裡的燈,等我走時,抬頭看每次還都是亮著呢。”

已經晚上8點多鐘,在我走時,堅定而執著的郭瑞勇,又要稍微準備一下,再去上崗。他就似我仰頭就能夠看到的、天上的那顆閃亮的星辰一樣,雖然不起眼,卻是這片小區裡最明亮的燈盞,是最溫暖的星辰,有他和他的同伴們在,小區的人們才會酣然入夢,那黃樓的蘇軾也欣慰地安然入眠。


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疫”線風采】巍巍黃樓天地間,他自堅守在“疫”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