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淫好色之外, 大宋首富西門慶是怎樣煉成的?

薄荷味汽水


西門慶的經商手段幾乎在現代成功商人身上,都能找到影子。他如果不是縱慾過度死在潘金蓮的肚皮上,成為大宋首富是遲早的事。



西門慶原本是清河縣的一個地痞無賴,他的第一桶金是通過官商勾結取得的。

《金瓶梅》第一回交待了西門慶早期幹了兩件事:“放官吏債”和“把攬說事過錢”。

放官吏債就是把官府的錢拿出來放高利貸,和現在銀行的某些操作手段類似。

把攬說事過錢,簡單來講就是充當掮客,在幫縣太爺撈錢的同時,順便卡點油水。

西門慶有了一定的原始積累後,開始搞實業——開了一家生藥鋪子,而且是獨家經營,清河縣獨此一家。

後來有個叫蔣竹山的醫生也開了一家藥店,這下惹惱了西門大官人,他不僅找地痞無賴砸了蔣竹山的藥店,還陷害他吃了官司。


此後清河縣再也沒人敢同西門慶搶生意,這就是壟斷。

西門慶財富與日俱增,他開始做政治投資為未來鋪路。

比如新科狀元蔡一權在回鄉探親路過清河縣時,西門慶不僅好生招待,還送銀子送美女。蔡一權此時無權無勢,西門慶的“善意”他自然銘記在心。

後來蔡一權官至兩淮巡鹽史,西門慶通過他的關係結識了山東巡撫,西門慶的生意由清河縣跨越到整個山東,乃至兩淮。

西門慶在蔡一權身上嚐到甜頭後,他有了更大的野心。

為了構建更大的商業版圖,西門慶花了大把銀子,攀上了一品大員蔡京和高俅的關係。


西門慶除了善於做政治投資後,還非常懂得以錢生錢的道理。對於他的勢力還不能到達的地方,他選擇和有官府背景的商人合作。

比如西門慶對喬大戶的綢緞莊投資了一千兩銀子,短短几年時間就賺了五萬兩百銀。

總之只要是能賺錢,西門慶什麼都能幹的出來。騙娶騙富豪遺孀孟玉樓、害死結拜兄弟花子虛,霸佔他的家產和妻子李瓶兒。

西門慶的眼裡只有錢,為了錢他連親戚都照坑不誤。他的女婿陳經濟家裡吃了官司,他不僅不幫忙,還趁機吞沒了他的家產。

馬克思說資本家的原始積累都是血腥的,這句話用在西門慶身上絲毫不為過。不過可惜的是西門慶有命賺錢沒命花,最後因縱慾過度,死在了潘金蓮的肚皮上,年僅33歲。



花木童說史


貪淫好色之外, 大宋首富西門慶是怎樣煉成的?

的西門慶其實角色複雜而飽滿,讀者對西門慶的第一印象就是好色,整天無所事事的閒逛。然後一下子就富貴了,看似運氣的作用。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下面我們把西門慶看的簡單了,他的富貴不是運氣得來的。

(不過大宋首富是不對的,西門慶最多是陽穀縣的富豪圈就不錯了。)

最初的西門慶就是流氓混混,開了藥店,只是後來發跡了。

第一:西門慶對待錢財的態度

西門慶實際上是一個商業人才。他不僅有非凡的眼光、敏銳的商業意識、龐大的人脈網絡,而且有先進的管理方法。

與舊式商人不同,西門慶賺錢買地和當地主。他致力於返回農村。他不買土地,也不投資房地產。他偶爾會為了自己的快樂而買一兩個,而不是為了投資。

因為在那個時候,投資房地產不僅需要更多的資本,而且升值空間很小,一點錢也沒有。

西門慶曾經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銀子呀“這東西喜動不喜靜”。因此,西門慶從來沒有留下大量的剩餘資金,並立即擴大生產或投資於典當鋪、緞子鋪、絨線鋪、紬絨鋪等,讓錢生錢,讓資本快速地增長。讓錢生錢,讓資本快速增長。

第二:西門慶的管理學問

西門慶有這麼多商店,他是怎麼經營的?

首先,西門慶很瞭解人,信任同事,做合理的安排,看起來像一個鬆散的運作模式,但實際上是鬆散而緊密的,一切都非常細緻,每個人的分工都非常明確。

例如,典當行由三個人經營:

西門慶的女婿陳經濟,只是拿著鑰匙,進進出出討錢,不管是什麼藥。

一個人只是寫賬目和秤貨物。

另一個人監督原油的管理,在兩家商店工作,看銀器和做生意。"

每個人都做自己的事情,可以互相監督,防止腐敗、偷工減料等。由一個人的任意性引起的。

後來,韓道國等人經常被派去執行採購任務。西門慶能夠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使他們能夠享有管理自主權,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第三:西門慶制訂的合同規矩

你不應該認為西門慶是一個整天欺負人的官商。事實上,西門慶做生意也注重平等和誠實。幾乎每個企業都有合同。

兩個人向西門慶借錢寫文件。兩人歸還了錢,西門慶沒有忘記修改合同。

臨終前,他告訴女婿收回外債。所有合同都可用。

招募某某為男性,他還和他寫了一份合同。

合同的簽署為雙方提供了法律依據。西門慶的資金借貸和經營都有相對保證,另一方也可以按照合同的規定獲得應有的回報。

第四:西門慶的股份制

更有眼光的是,西門慶在經營過程中也實行了“股份制”。

當時,做生意時沒有貸款。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西門慶企業的資金週轉速度不如預期的快,賺錢的速度也不如其企業擴張的速度快。因此,他必須找到另一條出路。這出現了喬大戶大股東。

比如西門慶和喬大戶合夥開綢緞店,僱人當夥計,寫的合同是:

利潤很高,西門慶得了5分,喬大戶得了3分,另外三個傢伙平分秋色。

這種管理模式能更好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西門慶的賺錢速度,創造雙贏局面。

第五:官商結合好賺錢

我們常說“官府和企業是一體的”。如果企業要做大做強,沒有官場上的聯繫和支持就很難取得成功。當然,西門慶對此很清楚。

他第一次進入官場是通過和陳洪結婚,親家關係。

也許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它,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利用這塊磚。西門慶有把磚頭變成金子的能力。

他用這塊磚爬到蔡太師的住處,不僅是為了從楊戩案中解脫出來,也是為了贏得祝賀蔡太師生日的機會。

如何讓一人以下一萬人以上的人注意到自己?

他利用孟玉樓和李瓶兒帶來的財政資源,不遺餘力地送禮,他送出的是普通人找不到的禮物。

蔡太師心花怒放,給了他豐厚的獎勵,使西門慶在朝廷任職五年,擔任李興的副手。

第二次,西門慶親自去北京祝賀蔡京的生日。他的禮物清單實際上讓蔡京在生日那天“單獨邀請他”,並認出他是他的養子。

他的慷慨令人驚訝,但更重要的是西門慶的明智。當他告別的時候,他對蔡京說:“爺爺又貴又多福,所以我的孩子為此感謝了我,以後再也不敢來看我了。”

你們困惑了嗎?有什麼問題嗎?

好不容易爬到大腿上親吻,不應該經常孝順吧?

你為什麼不晚點來?

因為這只是一筆交易,西門慶送了一份驚人的禮物來交換養子的頭銜,這將使他在官場上的經營和商場的發展更加方便。這並不是說這兩個人之間真的有父子友誼,他們需要經常見面互相問候。

西門慶的這種意識和他對適當界限的把握也是普通人人力所不及的,對吧?

第六:西門慶的義父

成為一名官員重要嗎?當然了。

做蔡京的養子重要嗎?當然,這也很重要。

但這些不是西門慶的目標。他的基本追求仍然是商業的發展和資本的積累。

通過蔡京和其他領導幹部的關係,他和越來越多的官場中間人交了朋友,而且他對他們都不吝嗇。他第一次見面時,就送了慷慨的禮物。

至於來西門慶打秋風的官員,他也盡了最大努力,不推卸責任,也不吝嗇。他讓所有的人都快樂地回來了。

西門慶對這樣的官方生活不滿意。正如他自己所說,“雖然他很興奮,但他並不十分尊重他。”

那他為什麼費心討好官員呢?這是因為官場上建立的龐大關係網會讓他覺得自己在商界如魚得水。

由於與蔡京、蔡蘊的關係,他不僅成功地進入了鹽業的國家壟斷行業,而且他的3萬鹽引比其他商家提前一個月被選中。這不是一筆有利可圖的交易嗎?當其他人開始買賣時,他已經賺了很多錢。

第七:西門慶的商業網絡

西門慶喜歡高風險、高收入的企業。他的羊毛店和綢緞店都要求他派員工去松江和湖州銷售商品。

長途販運的代價是通過各種檢查站並支付高額關稅。他在官場上建立的堅實網絡可以幫助他大大降低風險和成本。

例如,當這個人把貨物運出城市時,西門慶給管事寫了一封信。結果,“緞子盒子裝在兩個盒子和一個盒子裡。三站之後,只報告了兩站。他們都在茶和馬齒香櫃上稅。一共十大車商品,只交三十兩五錢鈔銀子”。

這樣,西門慶的業務運行順利。

如果不是西門慶,誰會有勇氣和膽量投資這麼多錢與官員交朋友?

直到西門慶去世,僅僅六七年後,他已經從一個只有一家藥店的商人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企業,經營著各種各樣的商店,僅在這個行業就投資了近10萬兩銀子。

在他去世之前,他頭腦清醒,不需要看賬簿,也不需要別人提醒。他清楚地記得商業交易中的金額,並且可以開口報告。他家族的財富並不完全來自運氣。

他還知道,在他死後,沒有人會照顧他的家庭,在社會上非常困難建立的關係網絡將會被切斷,因此企業會在他們認為合適的時候立即關閉。綢緞商店、羊毛商店等。需要長途販運。天鵝絨店賣掉了所有的商品,把錢拿了回來,只剩下他家門前的生藥店和典當店,由他忠實可靠的朋友傅來經營。這樣的家庭可以在緊閉的門後生活得很好,他留下的遺產對家庭中的女性來說已經足夠了。

包括陳經濟在內的大多數人,只看到過西門慶放縱的一面。他們甚至幻想,如果他們像西門慶一樣生活,他們可以成為西門慶和最富有的人。

實際上是不可能學會的,龐大的家族財富需要頭腦經營的。

此書的意義在於教育世人,不要執著財色。

西門慶就是一個酒色財氣具足的人物,六年中為了財色努力奮鬥,三十三歲因為縱慾過度而死。

博而化易,原創精品!(純技術分析文。)


博而化易


西門慶臨終前,抖露家底最起碼有10萬白銀。

西門慶出身殷實人家,其父西門達是藥販,產業不過藥鋪,宅子而已。但到了西門慶臨終時,向女婿抖露家底有白銀10萬兩。當時大宋一年的財政收入為8000萬兩白銀。

西門親的家底包括緞子鋪5萬兩白銀,絨線鋪6500兩白銀,綢絨鋪5000兩白銀,印子鋪2萬兩白銀,生藥鋪5000兩白銀,松江船4000兩白銀,另外一些高利貸、祖宅、獲得陪嫁,粗略估計10萬兩白銀。

西門親是如何生財有道的?

一、西門慶雖然本職工作是藥材,但他也身兼多職,如緞子鋪、絨線鋪、綢絨鋪等,當然,他經商的路子也包含損人利己,比如西門慶讓流氓攪黃李瓶兒丈夫蔣竹山的藥鋪。

二、西門慶做金融生意,如印子鋪和放高利貸。

三、西門慶發女人財,這就是陪嫁。如吳月娘,相貌是“面若銀盆”,但西門慶為何娶她,因為她是吳千戶之女,可謂是官二代加富二代。孟玉樓的嫁妝如下“南京拔步床二張,四季衣服也有四五箱子。金釧銀鐲不消說,手裡現銀子上千兩,好布帛三二百筒”等等。

所以,西門慶是“財色兩得”。


五味社


我是劉忙觀點,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播。

根據很多學者的研究,到西門慶三十三歲去世,其資產超過9萬兩白銀,按現今的購買力來算,大概相當於人民幣1億元,可以算是清河縣首富了,但絕對不能說是大宋首富,其資產也遠不只這些。



如果放在三年前,我也會像高曉松一樣,認為西門慶發家是靠娶寡婦得來。他娶的第一個寡婦是孟玉樓,是南門外開布店的老闆的老婆。布店老闆死後,孟玉樓繼承了一筆遺產,其中現銀有1000多兩。這筆錢無形中就成為西門慶的了。西門慶娶的第二個寡婦叫李瓶兒,女人是梁中書的小妾,梁中書去世後,李瓶兒偷了100多顆夜明珠逃到西門慶家。



以上這兩比錢對西門慶來說是不義之財,但靠這些錢根本不可能發家,這兩個寡婦只是幫助西門慶完成了原始積累。

西門慶成為清河縣首富,主要還是靠做生意,開緞子鋪、生藥鋪、紬絹鋪、絨線鋪,還有走標船、販鹽等,表面上看沒什麼特別,但關鍵在於西門慶做生意的手段不一般。



首先、西門慶通過放官利貸結交官員做人脈投資。古代的官員,尤其是唐宋以後,俸祿很少,而且新官到任之前國家是不給錢的,所以官員只好向商人借錢來支付車馬費、驛站住宿費、伙食費,甚至還有家眷、奴僕的費用,月利息一般都在5%,年利息就是60%,這是典型的高利貸。但西門慶不靠高利貸賺錢。



一次,有個蔡狀元回家省親路過清河縣,因為沒有盤纏,便向西門慶借了100兩銀子。西門慶大筆一揮免去了蔡狀元的利息,還告訴下人不要催款。這一舉動解了蔡狀元的燃眉之急。為了報恩,當蔡狀元被點為兩淮巡鹽御史之後,提前讓西門慶做三萬鹽引的官家生意,獲利十倍之多。



第二、通過結交官員偷稅漏稅。古代對商人抽稅非常嚴重,尤其是遠距離運輸的貨物往往要重複納稅。有時候的稅收能達到一倍以上,當時有種說法:商稅抽於此仍推於彼,密如魚鱗,慘於搶奪。但西門慶一萬兩銀子購買的緞絹貨物到了臨清鈔關,只收了35兩銀子稅。



第三、以各級官員做保護傘,利用黑社會打砸搶、巧奪豪取、做欺行霸市的行為。西門慶有幾個拜把子兄弟,頭一個名喚應伯爵,是個破落戶出身,一份家業都嫖沒了;第二個謝希大,遊手好閒,善踢的好氣球,又且賭博;第三個吳典恩,專一在縣前與官吏保債。第四個綽號孫寡嘴,專門勾搭寡婦,拉皮條。這些都是社會的渣滓。西門慶平時與這些人交好,關鍵時刻就起重要作用。



為了排擠競爭對手蔣竹山,西門慶先是派一個叫魯華的汙衊蔣竹山借錢不還,後來又派打手把蔣竹山打個半死,把蔣竹山藥鋪裡的藥撒了一街。接著賄賂地方公安局和法院,又打了蔣竹山三十大板,打得皮開肉綻,逼蔣竹山拿了三十兩銀子給魯華。後來又查封了蔣竹山的藥鋪。西門慶這些行為不但逼死了競爭對手,還霸佔了對手的老婆李瓶兒。



諸如綢緞鋪、當鋪、絲絨鋪、販鹽等都是這種操作,賄賂官員當保護傘,然後以黑護商、以商養黑,欺行霸市,排擠競爭對手,還有偷稅漏稅等行為,這才是西門慶的發家斂財手段。這和我們時下的劉漢等諸君是不是有相似之處呢?


劉忙觀點


西門慶原是清河縣一個破落戶財主,就縣門前開著個生藥鋪。後來,西門慶發跡了,妻妾成群,甲第連雲,成了揮金如土的大土豪。西門慶從破落戶修煉成富甲一方的大土豪,據《金瓶梅》書中的描寫,主要有四條“秘訣”:

一、阿附權貴

西門慶深知,權錢相連,想要有錢,先得掌權。西門慶動用了各種曲裡拐彎的人際關係,終於傍上了當朝權貴蔡太師這尊大神。蔡太師收了西門慶的重禮,拿出一張空白委任狀(“空名告身札付”),即時僉押,把西門慶名字填註上面,這樣,土霸西門慶搖身一變,榮任“山東提刑所理刑副千戶”。

西門慶做了官,每日騎著大白馬,頭戴烏紗,前呼後湧的,在街上搖擺。那是相當的橫行霸道呀。後來西門慶備辦了二十多槓金銀緞匹禮物,親自上京給蔡太師拜壽,並拜蔡太師為“幹爺爺”。蔡太師收了西門慶做“幹孫子”,自然為西門慶升升官選爵,讓他做了理刑正千戶。西門慶還獲得了奉旨進京,隨班陛見的“殊榮”,算是見著皇帝了,一時風光無比。

阿附巴結蔡太師,雖然花費不菲,但對西門慶來說,這實在是小去大來、小本大利的好生意。因為,有了蔡太師這座靠山,西門慶不但在“鴆殺武大”的案子中毫髮無損,而且弄錢也容易多了。

《金瓶梅》寫武松狀告西門慶、潘金蓮等人,知縣收了西門慶的禮,不準武松的狀,武松自去尋西門慶報仇,卻把為西門慶通風報信的李外傳打死了。東平府複審此案時,因府尹陳文昭“極是個清廉的官”,要提西門慶等人勘問,西門慶不免慌了手腳,幸得蔡太師密信下書東平府,“免提西門慶、潘氏”。這府尹陳文昭,原系蔡太師門生,聽從指示,放過了西門慶等,只把武松免死,問了個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軍。

正是蔡太師的包庇,西門慶得以從“鴆殺武大”案中脫身。否則,也就沒有後來的首富西門慶了。

西門慶既做了官,又有後臺,除經營鹽業,舉放私債外,還開辦了鍛鋪、絹鋪和絨線鋪,生意越做越大。

二、貪贓枉法

西門慶審理過一個謀財害命的案子。揚州苗員外寵妾和家僕苗青勾搭,苗青被苗員外責打後,懷恨在心。苗員外帶著兩箱籠金銀財帛出行,卻誤上賊船,苗青與兩個賊人串通,在清河縣附近謀殺了苗員外,分贓。苗員外的書僮被擊落水中,幸而未死,在街上發現賊蹤,告到了提刑院。

苗青躲到相熟的朋友家中,找到了西門慶姘頭王六兒的門路,送上五十兩銀子和兩套衣服。西門慶對王六兒說,這點東西,平白要他做甚麼?這個苗青,穩定是個凌遲罪名,他有兩千兩銀貨在身上,你拿他五十兩銀子來做甚麼,還不快送與他去?

苗青聽了王六兒傳來的話,猶如一桶水頂門上直灌到腳底下,清醒了,忙把兩千兩銀貨全都送給西門慶。

結果,苗青未經提堂,就被西門慶私自放了。

枉一下法,就貪了一大堆贓,西門慶想不成首富都難。

三、買通官府

西門慶是一個大鹽商。那時實行食鹽專賣政策,由官府統籌管理。鹽商需要用錢糧去換取“鹽引”,憑“鹽引”到鹽場支鹽,分地區運銷。蔡太師門下的蔡狀元,升了御史,奉旨“兩淮巡鹽”,途經清河縣,西門慶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兩淮是全國最大的鹽區,其中的油水利潤,實在太多太多。

西門慶親自郊迎五十里,把蔡御史接到府中,並隆重舉辦了盛大的歡迎酒會。吃好喝好之後,西門慶又找來兩個妓女,陪蔡御史睡好。

這些還不夠。西門慶早令手下把兩張桌席連金銀器都裝在食盒內,共有二十抬,統統送給蔡御史。

當然,西門慶不會白白破費,他就求蔡御史一件事:有些鹽引,正派在揚州支鹽,只是望乞到那裡青目青目,早些支放。

蔡御史滿口答應:我比別的商人早掣取你鹽一個月!

相當於這一個月,食鹽由西門慶專賣。西門慶的“有些鹽引”是多少呢?竟是“三萬引”!這其中的利益,不消說,天大地大。

四、巧取豪奪

西門慶的狐朋狗友中,花子虛最有錢。花子虛是花太監的嫡親侄兒,花太監死後,遺產都給了花子虛、李瓶兒夫婦。花太監的連房大侄兒花大、花二、花三等人卻打起了爭產官司,官府竟把花子虛捉去,投入監牢。

李瓶兒搬出六十錠大元寶,共計三千兩,供西門慶人情上下使用。西門慶得此巨財,略事打點,卻又老謀深算,為以後侵奪花家財產留下伏筆,他託人捎書給監牢中的花子虛:“人情都到了,等當官的問你家財下落,你只說都花費無存”。

花子虛從獄中出來,卻一無所有了:莊田、房宅、金銀,都沒了,老婆李瓶兒,也與西門慶勾搭上了。但既已在官府做過“花費無存”的口供,只能認裁空生氣。沒多久,花子虛在重氣之下,染了風寒,一命嗚呼。

後來,西門慶家出了點狀況,李瓶兒招蔣竹山倒踏門入贅。西門慶大為氣惱,使出流氓手段,叫兩個“搗子”去訛詐蔣竹山,說蔣竹山多少年以前欠他們多少銀子,如今連本帶息又是多少云云。

兩個“搗子”大鬧蔣竹山的藥鋪,保甲上來把三人一起拴了,送往官府。在西門慶的吩咐下,官府根據那張假借契,蔣竹山原告成被告,被打了三十大板,勒令限期還錢。

蔣竹山回來,李瓶兒嫌他銀樣蠟槍頭,把他掃地出門。

西門慶終於財色兼收,李瓶兒嫁來了。書上說,李瓶兒的嫁妝,“僱了五六副槓,整抬運四五日”,都堆在新蓋的玩花樓上。

西門慶娶李瓶兒,實是巧取豪奪,謀人家產的故事。

西門慶是《金瓶梅》小說中塑造的典型人物,既是土豪,又是惡霸。西門慶之所以能發大財,可歸結為八個字:下民易欺,官府易買。這也是舊時土豪惡霸發跡的基本路徑。


莫安排


在世界文學名著《金瓶梅》裡,西門慶是個比較豐滿的人物,剛出場時,他只能算是個小富,書中說他“原是清河縣一個破落戶財主,就縣門前開著個生藥鋪”,也就只是個藥店小老闆。那麼這個藥店小老闆,是如此崛起為清河縣首富呢?

第一,財運的轉折:連發三筆橫財

西門慶一生與女人有不解之緣,甚至他的富貴之路,同樣離不開女人。西門慶娶了兩個寡婦,得到了豐厚的嫁妝。一個是孟玉樓,孟玉樓是個富有的寡婦,丈夫死了留下千兩銀子;另一個是李瓶兒,李瓶兒的錢,不在西門慶之下,甚至還有許多稀世之寶。除了孟玉樓與李瓶兒之外,女婿陳經濟由於家裡出了變故,投奔西門慶,帶來幾箱的財物。


這三筆橫財,對西門慶的富貴之路,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書中寫道:“兼得了兩三場橫財,家道營盛,外莊內宅煥然一新,米麥除倉,騾馬成群,奴僕成行……”

第二,西門慶有資本家敏銳的商業頭腦

我們不要簡單認為西門慶就是個淫賊,其實這個人不簡單。他有非常敏銳,甚至可以說非常深刻的經濟意識。他很有錢,但他不是守財奴,因為靠“守”,財是不會源源不斷增加的,只有讓錢流動起來,才能實現錢生錢。


來看看西門慶對金錢的深刻認識:“兀那東西,是好動不喜靜的,曾肯埋沒在一處?也是天生應人用的,一個人堆積,就有一個人缺少了。因此積下財寶,極有罪的。”金錢或貸幣的職能在於流通,不流通起來的錢,你把金銀藏在家裡,就失去流通的作用,是有罪的行為。看看西門慶的這番說法,這哪裡像是古人說的話,十足的現代西方經濟學思維啊。可見西門慶這個人,對經濟是十分有洞見的。

第三,亦官亦商:胡雪巖式的經商之路

在古代中國,沒有官場保護傘,商業是不可能做大的,西門慶對此再清楚不過了。

西門慶發跡之初,書中寫道:“近來發跡有錢,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把攬說事過錢,交通官吏,因此滿縣人都懼怕他。”他一開始就很明確,光開鋪子不行,要“交通官吏”才可能把事業做大。

西門慶當然不滿足於結交小小清河縣的官吏,他野心勃勃,把目光投向當時最有權勢的人,當今太師蔡京蔡大人。除了蔡京之外,他對新科狀元蔡蘊也是極盡巴結。後來西門慶也得到很大的回報,自己也搞到一官半職,成為亦官亦商之雙重身份。當然,結交權貴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好處與豐厚的利益。

西門慶本是經營之能手,加上在官場左右逢源,更是順風順水。他開有緞子鋪,生藥鋪,綢絹鋪,絨線鋪,除此之外,還走標船,販鹽引,放高利貸等等,當之無愧成為清河縣的首富。


君山話史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西門慶八成是小說虛構人物,如果歷史上真有這號人的話說以其影響力和財力不可能不在史書上留一筆。

不過藝術高於生活卻也是源於生活,西門慶的發財史和歷史上的的富豪如石崇、沈萬三等人其實並無差別。說白了就是依靠官府,通過權力生財。

小說中他原本是一個破落戶,後來通過巴結官府有了點官身,開了個生藥鋪,通過巧取豪奪積累下了錢財。然後又用這些錢財打點官府廣開門路,一步步在生意上越做越大,成為北宋有名的富豪。最後甚至還認了蔡京做乾爹。可是由於他好色成性,過早透支了身體,很早就死了,終年三十三歲。



水滸裡武松手刃西門慶給大哥報仇,金瓶梅里西門慶卻通過自己和官府的關係把武松發配到孟州。自己則和潘金蓮過上了快樂的生活,不僅如此,他的好友的嬌妻美妾最終也被他想辦法弄過來了。

西門慶雖然是個虛構人物,但是其一生從商經歷卻很值得人們研究,不僅反映了明朝時的社會百態,有些東西放到現在都不過時,當然守仁君沒看過金瓶梅,很長時間以來守仁君一直單純的以為那玩意是禁書😁,後來想看一沒時間,二版本太多了不知道看哪個版本好。



守仁讀仁


首先,西門慶不是大宋首富,說他是大宋首富,你讓汴京的高俅、蔡京那些人致臉面於何處?

西門慶充其量陽穀縣的首富而已,也有可能不是。

但是,他西門慶是陽穀縣第一“潑天”的富豪是確鑿無疑的。

《金瓶梅》第一回就寫了:“又放官吏債,專在縣裡管些公事,與人把攬說事過錢”。

什麼意思?

  1. “放官吏債”,即是把國家財產拿出去放高利貸,不怕收不回的高利貸生意。
  2. “把攬說事過錢”,即是說西門慶有能力擺平官司,國家司法是他家參股的生意。

區區生藥鋪子算什麼生意呢!拿來掩護上面兩個生意的生意而已。一切的錢全是生藥鋪子賺來的。

現代叫做——洗錢。

好了,西門慶有“放官吏債”和“把攬說事過錢”的生意做著,

其實還是小錢,因為這種生意,分錢的人不會少。

具體經手人也就是白手套——西門慶先生所得不會太多,他在這中間索取的不過是一個“勢力”而已。

商人遺孀孟玉樓活在那種世道,家裡那麼有錢,非常需要一個有勢力的老公保護他的,不然,作為遺孀的孟玉樓很有可能被他夫家的人“合法”的吃幹抹淨,再賣入妓院。畢竟,大宋朝女人沒有財產權。

孟玉樓遇到了西門慶,此時的西門慶一定不會嫌棄孟玉樓是寡婦的,於是他們相愛了,結婚了。

西門慶的盟兄弟花子虛的老婆李瓶兒也是個有錢的女人,花子虛死了,李瓶兒拿著那麼多錢,也與孟玉樓一樣需要保護啊,於是,李瓶兒也愛上了西門慶。

那個時候,可沒有什麼婚前財產,無論人,還是錢只要進了西門家,全是西門慶的私有財產,任他支配。

自此,西門慶有了這些第大一桶金,遠赴京城,巴結上了高俅和蔡京,並且見到了皇帝。

然後,回到山東做了山東提刑所的理刑副千戶,是國家公務員了,再也不是破落戶了。還搭上了天下最大的生意——買賣食鹽!

這個提刑所的官有多大呢?比知府還大,中央直管,全山東也就九個,下馬管民,下馬管軍,西門慶是副的。

大宋朝沒有禁止官員經商的條例,西門慶當著這麼大的官,做著大生意——食鹽。

想不富也難!

西門慶就是這麼富,不過還不是大宋首富。

官商你們都懂的,比如胡雪巖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那些錢掌控不住的。


葭明通半瓶歷史


西門慶雖然是個生意人,但是他原先的資本並不雄厚,他的父親只是一個開生藥鋪子的,並沒有給他留下過多的財富。他能從一個父母早亡、只有一家大大的生藥鋪子、門面五間到底七進的房子的潑皮破落戶,成長為一個出色的商人,足以說明他確實很有本事。

金瓶梅

比如他特別善於鑽營,通過打點上下,賄賂官員,取得很多特權,把國家財產拿出來放債,收取利息(王熙鳳偷偷拿出賈府的銀子來收利息的做法和他如出一轍);社會活動能力非常強悍,替別人說情過錢,從中收取好處費等等。

但這不過小打小鬧,真正讓他具備雄厚資本的,其實還是他娶的兩位美妾。

(1)納富孀孟玉樓為妾,為他帶來了布販子一生的積蓄。

給孟玉樓說親的薛嫂這樣說:

這位娘子,說起來你老人家也知道,就是南門外販布楊家的正頭娘子。手裡有一分好錢。南京拔步床也有兩張。四季衣服,插不下手去,也有四五隻箱子。金鐲銀釧不消說,手裡現銀子也有上千兩。好三梭布也有三二百筒。

為了這份家產,楊家的舅子和姑娘大吵一場,最終財物還是落在了西門慶手裡。這可是布販子一輩子的積蓄啊!

(2)納曾經的梁中書小妾,後來的花子虛的妻子李瓶兒為妾,帶來的財富更是鉅額驚人。

這李氏帶了一百顆西洋大珠,二兩重一對鴉青寶石,與養娘媽媽走上東京投親。那時花太監由御前班直升廣南鎮守,因侄男花子虛沒妻室,就使媒人說親,娶為正室。太監在廣南去,也帶他到廣南,住了半年有餘。不幸花太監有病,告老在家。因是清河縣人,在本縣住了。如今花太監死了,一分錢多在子虛手裡。

光是梁中書和花子虛的家底,就足以匪夷所思了。而李瓶兒還和花太監有著不正當的關係,想那花太監生前揹著花子虛將“四口描金箱櫃,蟒衣玉帶,帽頂絛環,提繫條脫,值錢珍寶玩好之物”等貴重之物交於李瓶兒,而花子虛竟全然不知,有悖常理。或許李瓶兒根本就是花太監的外室,而花子虛不過是一個幌子。總之,花子虛死後,這兩份家業,原封不動地到了西門慶手裡。

李瓶兒出手闊綽,經常為了討好其他幾位夫人送貴重的東西,比如說有一次,李瓶兒要討好潘金蓮,故送了她一對壽字簪兒。正妻吳月娘看見了,也眼紅,李瓶兒便一口答應下來。

大娘既要,奴還有幾對,到明日每位娘都補奉上一對兒。此是過世老公公御前帶出來的,外邊那裡有這樣範!

李瓶兒的東西,很多出自宮廷,十分貴重。儘管送過潘金蓮一些,但她仍舊十分眼紅,問西門慶討,可是西門慶也沒有。這就足見李瓶兒有多有錢了。

李瓶兒去世之時,西門慶哭得那叫一個慘啊!雖然這樣的人未必沒有真心,但家奴玳安認為:

俺六娘嫁俺爹……該帶來了多少帶頭來?別人不知道,我知道:把銀子休說,只光金珠玩好,玉帶、絛環、鬏髻、值錢寶石,還不知有多少。為甚俺爹心裡疼?不是疼人,是疼錢!… …這一家子,都哪個不借他銀使,只有借出來,沒有還進去的……。

這些因裙帶關係而賺的錢,應該說是西門慶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部分。

這些原有資本再加上他出色的商業運營能力,知道什麼時候該出手,什麼時候該入手,消息又極為靈通,所以財富才會堆積如山。

關於西門慶的經商之道,我覺得要是有人感興趣,怕是也可以寫一本書了。


半瓣花上閱乾坤


西門慶其實在歷史中並不存在,是杜撰出來的,最開始出現於施耐庵的水滸傳,之後被蘭陵笑笑生借鑑到了金瓶梅,因此成為了古代好色風流的典範。

其實這都源自於一個誤會,羅貫中在蒐集素材寫水滸傳的時候,正好聽說的關於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流言,其實這是武大郎的同鄉因為誤會散播的造謠。武大郎不僅不是一個賣炊餅的矮子,還是一個愛民如子的清官。他的故鄉有個好朋友因為失火家被燒了,他去投奔武大郎,可是武大郎沒有收留他,只是讓他住了一段時日,回去的路上因為心中不平,就編造了我們熟知的那個故事。但他回到家裡看到新房子,詢問妻子,才知道是武大郎幫他蓋的。可是為時已晚。他去武大郎家裡請罪,武大郎並沒在意,而是說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結果這個故事被施耐庵聽了去,還寫進了自己的小說,這本小說還火了,就坐實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故事。所以說,這個好色風流的西門大官人是虛構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