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对于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临港产业区来说来说,交通是这座产业新城不得不面对的一道坎。

从2005年S2全线贯通、两港大道贯通,再到2014年16号线全线贯通,临港用10年的时间基本形成了地铁加高速的交通格局,但临港面临的交通壁垒依然巨大。

特别是对于先期开发的临港产业区来说,矛盾更是突出。

临港产业区位于滴水湖西南方向,范围大致是沪芦高速南侧至东海,由于产业区是临港产城融合的关键一环,随着临港新片区的开发,目前已形成国家新能源装备、船舶关键件、海洋工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大型物流及工程机械、民用航空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6+1”产业格局。也有一大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入驻:如特斯拉、上汽集团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目前,临港的轨道交通系统只有16号线一条,16号线服务临港地区的站点有三个,分别是书院站、临港大道站、滴水湖站,临港地区的居民如果想乘坐轨道交通前往市区,只能分别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上述站点。PS:原先芦潮港火车站曾经有每天开往上海南站的客运列车,也是上海最早“公交化运行”的铁路(早于金山铁路),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2015年已经停运。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曾经的上海南到芦潮港客运

目前,作为临港产业区的员工,如果想要乘坐轨道交通上下班或者是前往市区,距离最近的地铁站是书院地铁站。但由于书院地铁站周边没有开发,书院站到临港产业区之间还是广阔的农村,交通路网并不完善。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相信曾经坐地铁来临港面试特斯拉的小伙伴都深有感触吧,书院地铁站不仅接驳公交车线路少,而且间隔时间非常长,更让人惊讶的是公交车所走的都是乡村公路!这让很多小伙伴都大跌眼镜。有些人坐过一次之后,宁可自己打车,也发誓再也不乘坐16号线来上班了。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16号线书院站接驳产业区的公交:泥城4路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泥城4路都是经过乡村道路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泥城4路的路况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有网友贴出了泥城4路的行车道路,不仅夜间无路灯,而且道路非常狭窄,在上海竟然有公交行驶在这种路况下,难怪被称为是“最惨地铁接驳”。

住在临港公租房基地的小伙伴,想要坐16号线地铁确实是很不方便。也难怪网友呼吁早日修好通往书院地铁站的高等级公路,方便临港产业区的上班族可以乘坐轨道交通。

有网友从卫星图上看出,其实产业区通往书院地铁站方向可能会有三条延伸道路,分别是Y6路北延伸、Y5路(鸿音路)北延伸、Y4路(新元南路)北延伸,但目前该三条道路均未修通,只修建了横跨团芦港的大桥,从大桥实景来看,这三条道路的级别并不低,甚至最高达到了双向八车道,可见还是很宽的道路,相信这几条主干道修通之后能够极大的改善通往临港产业区的交通。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临港产业区与书院地铁站之间未来的三条主干道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已建好的鸿音路跨团芦港双向八车道大桥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已建好的新元南路跨团芦港双向六车道大桥


不过根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相关信息,新元南路北延伸段已经被列入了2020年的骨干道路修建计划中,相信这条道路的修通能够及时改善临港产业区以及泥城地区居民的出行问题。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临港公租房地铁接驳问题:低等级乡村道路行车艰难是硬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