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計劃經濟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市場經濟提倡刺激消費,提前消費。為什麼?

用戶阿老90034721539


計劃經濟經濟其實就是按需分配,已經規定分配這麼多,不節約就使用就沒有。

勤儉只是生產力低下,勞動者產值低供養比例大,例如現在德國一個農民勞動生產可以供養150人,現在中國農民人口占10%,城市人口占90%,德國農民產值很容易養活全德國人。

中國經過多輪經濟改革,由計劃經濟平穩過渡市場經濟,由其私營企業注重成本不斷提高效益,使產品生產過剩,這種環境下通過提前消費拉動企業生產,企業進入良性生產經濟活動,從而保證社會就業率。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適量負債消費對個人而言也是好事,中國老太太與外國老太太的故事,可以說中國老太太是個輸家,原因是通貨膨脹影響下中國老太太根本買不起房,適量負債可以抵抗通脹。


油膩大叔8069


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提倡的是一種精神,一種美德。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不可棄之的優良傳統,具有根本性,長遠性。中國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都不能丟棄這種傳統!因為,浪費就是敗壞,奢侈就是墮落,懈怠就是倒退。不勤儉節約,不艱苦奮鬥,就沒有中國的今天;同樣也就沒有中國的未來!鼓勵消費僅是拉動生產的一種手段,而不是鼓勵浪費,更不是讓人坐享其成,沉迷於奢侈!


海韻678910


計劃經濟是為了實現趕超戰略,這就要實現將所有的資源集中在手上,以便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勤儉節約和艱苦奮鬥是為了節省資源。市場經濟要求企業自己根據市場的需求情況,自行安排,自負盈虧,刺激消費和提前消費都是為了利潤,實現分工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計劃經濟的特點:

1、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生產資料的來源都是由國家統一規劃的。

2、在組織上,企業都是國有的,國企的產權是全體人民,由政府代行所有權。所以,計劃經濟時期的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都是有政府任命的,企業只有黨委會、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企業根據政府的指令來生產,沒有自主權。

3、企業沒有債務,經營資金有財政撥款。

4、生產的產品國家統一派發,企業不能自主決定,也沒有利潤。

5、職工的生老病教育都有企業自行承擔,生活用品採取的是供給制,每月定期領取生活物資,企業不能任意開出員工。

市場經濟的特點:

1、生產什麼?生產多少?怎樣生產?企業自己安排,生產資料在市場上進行交易。

2、企業的產權是股東的,企業有完整的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會。股東派出董事,組成董事會,董事會聘請高管。

3、企業按照自負盈虧的原則經營,股東對企業的債務承擔責任。

4、企業按法律法規經營,上繳國家的稅務之後,形成自己的利潤。

5、職工和企業是僱傭關係,企業可以根據情況解僱員工。

所以,計劃經濟是為了集中資源,實現國家目標,提倡大家勤儉節約。市場經濟是為了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莊周曉夢迷蝴蝶


計劃經濟是把今夭的錢辦明天的事,並且還要把今天的事辦好,所以要有計劃,要節省點用,怕明天沒有錢辦事了。市場經濟是看到哪樣能掙錢,快點把明天的錢提前使用抓機會,管他明天還有不有錢辦事。如果人人都像這樣,明天,明天的明天,把下輩人的錢就用光,物資開發盡了,那就苦了我們的下一代和下幾代了哦,辦事還是要節約一點,有計劃一點,留有餘地的好,太盲目也會出問題的,到時候再來個計劃就晚了。

所以,依我來看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互相補充更好,但不管是什麼經濟必須永遠倡導增產節約不是壞事!


用戶陳維仁501


勤儉節約是全人類的美德,不分社會制度的!貧窮不是計劃經濟!子吃卯糧也不是市場經濟!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是對立的。只是社會資源的配置方式不同而已!

計劃經濟由國家統一計劃配置社會資源,其特點是資源使用效率高,減少浪費!市場經濟是由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由於市場反應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其特點是資源使用效率低,容易造成浪費!

在大數據時代,計劃經濟一定戰勝市場經濟!


就事論事利萬事


因為計劃經濟知道資源是最最重要的,如果過度的消費資源總有一天人類會滅亡,市場經濟卻是要人們過度消費超前消費,因為他們是商人,眼睛裡都盯著百姓們口袋裡的錢,千方百計的想掏空大家的錢,唯利是圖,沒有道德底線,不顧人們的死活。


釋然人生24423877


計劃經濟是正道!

一個國家和一個家庭一樣,一個家庭的收入,要精打細算支出,這就是過家之道,國家也是如此……,

今天花明天的錢,純屬敗家子!!!


用戶4592104120568


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重視市場的作用,也講市場經濟;資本主義也講計劃,有計劃安排工作和生產,也有計劃經濟成分。

計劃經濟提倡勤儉節約艱苦奮鬥,這是對的,勤儉節約型生產,不浪費資源是環保的要求,是降低成本的需要。艱苦奮鬥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可以提高生產率,創造出更多的社會價值。

市場經濟提倡刺激消費,提前消費。消費可以刺激生產,增加GDP,提高就業率。但一味盲目生產,產能過剩,效益不好,就會停工限產。刺激消費,提前消費,如果這個度沒有把握好,社會保障沒有跟上去,那就會置人於困難群體,增加社會負擔。




祖強


因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計劃經濟是為建設真正的社會主義服務,也更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基礎;市場經濟是為新的剝削階級和資本家服務,你消費越多,剝削階級越能獲利,越負債消費,資本家越能控制你。


林221456293


這個題目很好,但不便於探討深入 。關於私有經濟的未來,關於企業平等市場地位,關於競爭中性原則,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取消計劃經濟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迴歸,看到古巴、越南的景象,就知道人類的嘗試該機結束了。讓市場去滿足人們的需求 比讓官員的計劃去滿足人們的需求效率高,而且態度不一樣:一個高高在上愛誰誰,一個謙卑的討好用戶;一個各行各業都是“壟斷”,一個各行各業都是競爭;一個狠鬥私字一閃念才是最重要的道德淨化,一個儘可能讓用戶滿意就是基本市場倫理;一個勞動分工靠市場效率(利潤)判斷,一個靠個人或班子評估;一個別拿村長不當幹部,一個市場無形之手指揮一切。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上述差別意味著效率差別巨大,因而一個短缺一個過剩。

市場經濟出現非常早,只是帝王時代主權在君因而人治盛行,市場經濟無法發揮無形之手的真正作用,經濟不是市場主導而是官主導,官本位是基本特點。所以秦始皇時代的生產力光緒時代沒有差別,社會不發展,帝王 不追求發展,商鞅《商君書》甚至認為使民貧使民弱是駕馭人民的方法“民弱而國強”。

1688年英國認可了主權在民理論,實行君主立憲改革,開啟了現代世界的價值觀。接下來陸續落實主權在民的國家無不成為“列強”,現代世界沒有任何國家敢於宣稱國家主權不屬於人民,那意味著反人類。這就是啟蒙運動思想家思想理論的力量,讓我們記住洛克、盧梭、孟德斯鳩這些偉大的思想家。日本明治維新思想家福澤諭吉解釋脫亞入歐時,認為儒家思想繞開了人性真理,那就是平等、自由、尊嚴、富足、交往、自我實現。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力量,啟發了人類的認知。

市場經濟是過剩經濟,當然希望消費興旺;經濟學揭示了消費對經濟發展財富創造的貢獻。但前提是錢是自己的,不能花別人的錢自己卻很大手大腳,需要按照授權做支出安排;要知道契約精神也是市場經濟的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