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存款保險基金規定不保險的其它存款是哪些存款?

免費醫療養老教育


 很高興參加回答,個人觀點大家可以分析一下

一、定義:

    存款保險基金,即為投保機構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交納保費,形成存款保險基金。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依照條例規定向存款人償付被保險存款,並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存款以及存款保險基金安全。

  按條例規定,存款保險基金的來源包括:

  1、是投保機構交納的保費;

  2、是在投保機構清算中分配的財產;

  3、是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運用存款保險基金獲得的收益;

  4、是其他合法收入。

  三、遵循原則:

  存款保險基金的運用,應當遵循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的原則,將存放在中國人民銀行,並投資政府債券、中央銀行票據、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債券以及其他高等級債券,或是國務院批准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

  四、其他:

  條例還規定,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應當自每一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3個月內編制存款保險基金收支的財務會計報告、報表,並編制年度報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佈。



最新商業模式專家


根據《存款保險條例》,我國境內設立的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存款,包括商業銀行(含外商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都應當參加存款保險。

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的範圍,既包括人民幣存款,也包括外幣存款;既包括個人儲蓄存款,也包括企業及其他單位存款;而且在50萬以內的存款本金和利息都在保障範圍內。

不屬於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的存款包括:

  • 我國銀行在境外設立的分支機構,和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不適用。

  • 金融機構同業存款。

  • 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本銀行的存款。

  • 社保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存款。

  • 存款本金加利息超過50萬的部分。

  • 銀行的非存款,比如理財產品。

所以,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個人存款以及利息,只要沒有超過50萬,都是受保護的。

老萌有個存錢罐


依照《存款保險條例》規定,吸收存款的金融機構必須要對客戶存款進行投保,被保險存款包括投保機構(金融機構)吸收的人民幣存款和外幣存款。

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這50萬元限額包括客戶存款本金和利息。

依存款保險條例的上述明確規定,不在保險條例的其它存款有以下類型

  • 金融機構同業存款。是指一家銀行存在另一家銀行的存款,具體包括:代理同業資金清算、同業存放、債券投資、同業拆借、外匯買賣、衍生產品交易、代客資金交易和同業資產買賣回購、票據轉貼現和再貼現等業務。
  • 具有吸儲資格的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在本銀行的個人存款;
  • 社會保險基金的存款,國家另有規定;
  • 住房公積金存款,國家另有規定;
  • 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吸收的理財款。

總得來說,上述銀行吸收的五大類“存款”,不適用《存款保險條例》。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不保的部分為非儲蓄部分,如理財,基金,投資等。

自1949年建國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個人存款以國家信用和中央財政作為背書,中國公民無需擔心因金融系統的風險而使自己的儲蓄無法承兌。

2013年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填補中國在這方面的空白,並於2015年2月17日發佈,自201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存款保險條例》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正式的存款保險的國家。1934年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銀行大規模出現危機,由此美國聯邦政府創辦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為商業銀行儲蓄客戶提供保險保障。

1961年印度成為第二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國家,1967年加拿大成立存款保險公司,類似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到1990年全球只有34個國家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隨著世界銀行業危機相關性日益增強,存款保險制度得到國際認可並大規模建立,截至2011年3月,世界上共有111個國家建立了顯性存款保險制度。

存款保險是各地政府為了穩定金融秩序之安定,保障存款人權益、而成立的一種以針對銀行等金融業為加保人的保險制度。主要是當金融業發生擠兌或破產等危機時,對於存款戶提供一定額度的存款保障。隨著中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金融體系保障機制也進一步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