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理解文學大眾化?

六季如歌


改革開放初期,文學的園地再度百花齊放,從最初的傷痕文學、反思文學、尋根文學,到整個八九十年代受到西方名著、社會思潮的影響,醞釀出新的先鋒派,時代催生了無數弄潮兒——盧新華、莫言、餘華、馬原、格非、王安憶、孫甘露……他們在改革開放中成熟,也孕育了文學的又一代傳人。\r

  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進步,嚴肅文學不可避免地走向小眾,從哺育大眾的精神食糧,變成了一小群文藝青年的愛好。今時今日,在碎片化閱讀的風行下,嚴肅文學日益小眾化。嚴肅作家的長篇小說賣到2萬冊已經算是暢銷書,而郭敬明們的小說動不動以百萬冊計,你該羨慕嫉妒恨,還是不屑一顧?\r

  與人文讀物的邊緣化同時發生的,是通俗讀物的進一步蔓延。青春校園愛情、勵志、穿越、盜墓、玄幻小說層出不窮,製造了多少圖書明星:以木子美、衛慧、棉棉為代表的70後身體寫作;以痞子蔡、安妮寶貝為代表的70後網絡文學;以韓寒、郭敬明為代表的80後青春文學偶像派;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的盜墓小說;張嘉佳、劉同、大冰、盧思浩等人的勵志暖心小說……其發行量動輒幾十萬,與純文學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水彩插畫我都不會


在當今社會,文學大眾化已經實現。文學在現代社會各領域應該是無處不在,如領導講話時不時地引經據典,時不時地運用一些文學語音,一是顯示其文化修養和文學水平,二是附庸風雅彰顯儒雅之氣,三是提升講話技巧和水平,四是吸引聽眾活躍氣氛。這僅舉講話一例,就足夠彰顯了文學的大眾化了。當然,還有其他的領域。比如說一句極富詩意色彩的廣告詞,就能判定它的文學屬性。在我的家鄉南充,就以"嘉陵江畔最柔美的身段",其文學的韻味和意境就非常的深厚。當然,高雅的純文學還是有一定高供的,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懂得的。文學既有下里巴人,又有陽春白雪。雅俗共賞,百花齊放是當代文學大眾化的主要特徵。


營山微文學


大眾文學,是人類文明之母!

從盲人荷馬詩史,到窮遊地中海兩岸的哲學家泰勒斯開始的古希臘文明,從地攤文學卜加丘的十日談,到珍妮紡紗機的使用,歐洲思想啟蒙從大眾文學開始,帶動哲學啟蒙,再到生產方式改變,帶動新的生產力發展,衝破中世紀農耕黑暗史,迎來西方啟蒙和工業文明,從巴爾扎克悲慘世界到流民馬克思資本論,怒斥著資本血腥和對公平理想的追求,從文學家尼采重建新道德體系,到哲學教授羅爾斯正義論,無一不是最底層人的大眾文學文化,帶動大眾哲學家的思考,再到最底層大的開智推動的實踐,一步一步推動西方實現現代文明。

一部西方文學文化史,就是一部西方文明啟蒙史,更是一部平民大眾哲學家思考史,大眾實踐行動史,更是大眾一步一步推動發展的歷史。



朱自清先生從唐朝士與民兩個階層的變化著手來討論文學當中的雅與俗的糾纏,只是到了最後卻只是講到在大眾化的運動中,文化變得“沒有雅俗之分”,卻沒有再討論士與民兩個階層最後的去處。而文學的雅俗之間的變化,與文學的創作者,文學的傳播者,文學的接受者有關。觀察文學當中的雅俗之分,依稀能夠看到“士農工商”四個階層的地位變化。現在士的消逝,農的消退,取而代之的則是全面市民化,似乎有些東西在裡面十分值得琢磨。新時代給我們帶來了新文化,產生了我們的知識階級。這知識階級跟從前的讀書人不大一樣,包括了更多的從民間來的分子,他們漸漸跟統治者拆夥而走向民間。於是乎有了白話正宗的新文學,詞曲和小說戲劇都有了正經的地位。還有種種歐化的新藝術。這種文學和藝術卻並不能讓小市民來“共賞”,不用說農工大眾。於是乎有人指出這是新紳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歐化,不管一般人能夠了解欣賞與否。他們提倡“大眾語”運動。但是時機還沒有成熟,結果不顯著。抗戰以來又有“通俗化”運動,這個運動並已經在開始轉向大眾化。“通俗化”還分別雅俗,還是“雅俗共賞”的路,大眾化卻更進一步要達到那沒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賞”的局面。這大概也會是所謂由量變到質變罷


芷安ZHIAN


文學大眾化

在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文學的大眾化”是一個持續了多半個世紀併產生持續影響的運動。(1)從20世紀20年代平民文學的提倡,到30年代“左聯”組織的三次“文藝大眾化”討論,從抗戰開始時“文章下鄉”、“文章入伍”的響亮口號,到40年代延安文學大眾化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再到50年代後,強勢話語與體制力量的合二為一……無論表面形式如何變化,其核心理念無非有兩個層面:一是大眾能夠看懂的文學;二是大眾創作的文學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文壇上發生了兩次有影響的文學討論:一是1930年開始,持續了八九年以“文藝大眾化問題”為中心的系列討論;二是抗戰爆發後以“民族形式”為中心的討論。它們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都圍繞文學大眾化這一核心問題展開,時間上也有緊密的連續性,它們是一次整體性的討論。對這一討論,學界進行了大量的考察與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轉型期大眾文學藝術的迅猛發展,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新奇紛繁的大眾文學藝術現象,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都是把原本複雜的現象簡單化,所以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文學大眾化,既不能一味地肯定又不能一味地否定。

90年代文學手法的平實化,或是說大眾化,也是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80年代“現代派”喧囂以後,經過作家的吸納、消化、滋養,產生出看似平實而實際上隱含各種“現代派”甚至有所創新的表現手法。正是在同80年代創作進行比較中,我看到90年代創作鮮


開心就好566


文學的大眾化問題:

文學是“人學”,文學活動是在人與現實的審美關係上展開的,文學也是從審美關係上審視人生、把握生活的。文學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要從切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著眼於現實生活基礎,表現主體真切的人生體驗和真摯的情感,以主體的虛構和想象,適應和滿足讀者的接受心理,即文學活動要以“人”為主體,關注藝術真實。因此,發展文學,我們首先要深入民間,面向大眾,在體驗生活中找素材。如張恨水的通俗愛情小說《啼笑因緣》,明清時期的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紅樓夢》等,貼近生活,迎合大眾口味,反映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展現人民的審美,體現民族的人文精神。大眾文學是適合各個階層的讀者的,因而更受大眾喜愛,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但是,在文學深入大眾的同時,也要避免文學的過於通俗,過於大眾。文學的審美,一方面既要把握社會生活,又要超越生活現象,在文學活動中追尋人生意蘊,顯示人的價值和人生意義;另一方面要通過文學的審美進入一個虛構但是可能發生的世界,從而表現對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文學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題材可以是通俗的,但意蘊卻是高雅的。文學作品分語言層、形象層和意蘊層三個層次,在創作中要注重語言、結構、敘事和修辭技巧的結合。對於當下網絡文學的過分通俗化,如徒有不加掩飾的色情卻沒有實質內涵的低俗的言情小說《很純很曖昧》或其他豪門高富帥戀上平凡女生等等,這些都太流於表面,往往更注重商業性而非文學的審美性,既不符合創作的內在規律,也無法真正進入民眾的心靈,是低俗化的文學。

因此,我們要把文學與人生和社會結合起來,創造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既要從人生視角解讀文學,藉助文學透視人生,體現審美,又不落入俗套,走向低俗。





真實的恩典


文學是“人學”,文學活動是在人與現實的審美關係上展開的,文學也是從審美關係上審視人生、把握生活的。文學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要從切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著眼於現實生活基礎,表現主體真切的人生體驗和真摯的情感,以主體的虛構和想象,適應和滿足讀者的接受心理,即文學活動要以“人”為主體,關注藝術真實。因此,發展文學,我們首先要深入民間,面向大眾,在體驗生活中找素材。如張恨水的通俗愛情小說《啼笑因緣》,明清時期的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紅樓夢》等,貼近生活,迎合大眾口味,反映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展現人民的審美,體現民族的人文精神。大眾文學是適合各個階層的讀者的,因而更受大眾喜愛,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但是,在文學深入大眾的同時,也要避免文學的過於通俗,過於大眾。文學的審美,一方面既要把握社會生活,又要超越生活現象,在文學活動中追尋人生意蘊,顯示人的價值和人生意義;另一方面要通過文學的審美進入一個虛構但是可能發生的世界,從而表現對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文學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題材可以是通俗的,但意蘊卻是高雅的。文學作品分語言層、形象層和意蘊層三個層次,在創作中要注重語言、結構、敘事和修辭技巧的結合。對於當下網絡文學的過分通俗化,如徒有不加掩飾的色情卻沒有實質內涵的低俗的言情小說《很純很曖昧》或其他豪門高富帥戀上平凡女生等等,這些都太流於表面,往往更注重商業性而非文學的審美性,既不符合創作的內在規律,也無法真正進入民眾的心靈,是低俗化的文學。

因此,我們要把文學與人生和社會結合起來,創造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既要從人生視角解讀文學,藉助文學透視人生,體現審美,又不落入俗套,走向低俗。


橋頭有船橋頭直


文學有多種功能,除了本質屬性的審美,還有教育、宣傳等社會功能。由於其形象性情感性特點,這種教育往往不是硬核的耳提面命,而是潛移默化的耳濡目染,顯得自然柔和隱性。

且不說教育宣傳的大眾化目的,單就審美而言,對於提升人的文明修養、給予精神愉悅、培養情操、淨化心靈等,就很有大眾化的意義價值。

從另一方面來看,作家的創作活動雖在個人空間,但其選材立意乃至語言表達等,都離不開社會土壤——閉門造車自娛自樂另當別論。

作品一旦完成,在大眾閱讀評論闡釋的互動之中,方知社會精神需求的營養品類,可以不斷提高改良調整創新,更上層樓。

當然,不能一味追求閱讀量,迎合市場,那樣就偏離了藝術的初衷——我手寫我心。精神降格為物質,絕對走不了多遠。

如大仲馬流傳於世的只是早期作品《基督山伯爵》和《三個火槍手》,後來他組織了一個寫作班子,粗製濫造賺稿費的大量劣質產品,都從後人的視野裡消失得了無蹤影。


亦清亦虹


文學是“人學”,文學活動是在人與現實的審美關係上展開的,文學也是從審美關係上審視人生、把握生活的。文學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式,要從切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著眼於現實生活基礎,表現主體真切的人生體驗和真摯的情感,以主體的虛構和想象,適應和滿足讀者的接受心理,即文學活動要以“人”為主體,關注藝術真實。因此,發展文學,我們首先要深入民間,面向大眾,在體驗生活中找素材。如張恨水的通俗愛情小說《啼笑因緣》,明清時期的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紅樓夢》等,貼近生活,迎合大眾口味,反映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展現人民的審美,體現民族的人文精神。大眾文學是適合各個階層的讀者的,因而更受大眾喜愛,具有更強的生命力。但是,在文學深入大眾的同時,也要避免文學的過於通俗,過於大眾。文學的審美,一方面既要把握社會生活,又要超越生活現象,在文學活動中追尋人生意蘊,顯示人的價值和人生意義;另一方面要通過文學的審美進入一個虛構但是可能發生的世界,從而表現對人生的感受和理解。文學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題材可以是通俗的,但意蘊卻是高雅的。文學作品分語言層、形象層和意蘊層三個層次,在創作中要注重語言、結構、敘事和修辭技巧的結合。對於當下網絡文學的過分通俗化,如徒有不加掩飾的色情卻沒有實質內涵的低俗的言情小說《很純很曖昧》或其他豪門高富帥戀上平凡女生等等,這些都太流於表面,往往更注重商業性而非文學的審美性,既不符合創作的內在規律,也無法真正進入民眾的心靈,是低俗化的文學。因此,我們要把文學與人生和社會結合起來,創造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既要從人生視角解讀文學,藉助文學透視人生,體現審美,又不落入俗套,走向低俗。


文化眾誠


文學大眾化

在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文學的大眾化”是一個持續了多半個世紀併產生持續影響的運動。(1)從20世紀20年代平民文學的提倡,到30年代“左聯”組織的三次“文藝大眾化”討論,從抗戰開始時“文章下鄉”、“文章入伍”的響亮口號,到40年代延安文學大眾化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再到50年代後,強勢話語與體制力量的合二為一……無論表面形式如何變化,其核心理念無非有兩個層面:一是大眾能夠看懂的文學;二是大眾創作的文學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文壇上發生了兩次有影響的文學討論:一是 1930年開始,持續了八九年以“文藝大眾化問題”為中心的系列討論;二是抗戰爆發後以“民族形式”為中心的討論。它們雖然側重點不同,但都圍繞文學大眾化這一核心問題展開,時間上也有緊密的連續性,它們是一次整體性的討論。對這一討論,學界進行了大量的考察與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轉型期大眾文學藝術的迅猛發展,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新奇紛繁的大眾文學藝術現象,一味地肯定或一味地否定都是把原本複雜的現象簡單化,所以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文學大眾化,既不能一味地肯定又不能一味地否定。

90年代文學手法的平實化,或是說大眾化,也是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80年代“現代派”喧囂以後,經過作家的吸納、消化、滋養,產生出看似平實而實際上隱含各種“現代派”甚至有所創新的表現手法。 正是在同80年代創作進行比較中,我看到90年代創作鮮明的大眾化趨勢。所以我們可以想到文學大眾化是不可避免的。

一、創作主體的大眾化 創作主體,簡單的說就是作者。在網絡文學盛行的當下,作者不再像傳統文學一樣,僅僅侷限在極少的文人。現在的創作主體是全社會的人。 二、創作題材的大眾化 網絡文學的題材形式主要是大眾喜愛的言情、武俠、玄幻、偵探、驚悚等通俗的文學形式,是真正的題材大眾化。 三、創作方式的大眾化 網絡文學創作是多元化的,它不像傳統文學,必須要先構思,然後打提綱,才開始寫作,寫完後還要進行刪改等等。網絡文學的創作甚至可以直接在電腦上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然後發表。 四、傳播方式的大眾化 現在網絡普及,網絡傳播無疑是最大眾化的途徑。 五、受眾的大眾化 網絡文學由於它的傳播方式簡單便捷,所以有了更廣闊的讀者。 六、文學批評的大眾化 以往的文學批評僅侷限於專業批評家,一般人不能進行文學批評,只能是談談自己的看法。而網絡文學時代,網絡技術使每位讀者成為批評者成為可能性。 所以,我們能看到網路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作用與影響。

文學大眾化也是一種必然趨勢,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看待,畢竟,一方面被大眾接受的文化才能長久;另一方面大眾化的文學也可能不可避免的有些俗套,缺少一些原汁原味的文學性。雖然文學大眾化也有很多弊端,但是我還是相信它會越來越好,也會更快的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