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以我們在抗疫時期的日子為題,可以說說在這一時期你和你身邊人的故事嗎?

21世紀閱讀


我和老伴在老家鄉下過年,兒子一家在城裡過年。正月初四,鄉村大喇叭廣播:不讓走親串鄰,不讓聚會,儘量不外出。

我預感到疫情嚴重,政府的控制力度會越來越強。就和老伴商議,帶著全部的年貨,去城裡跟兒子一起過年。

正月初十,天氣晴朗,溫度適宜。我和老伴回了一趟老家,給小麥打除草劑。晚上回城時,鄉下封村封路了,嚴禁村民出入。給兒子打電話問問他那裡的情況,兒子說小區也封閉了,禁止出入。

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裡為國家做貢獻,不給國家添麻煩。到現在為止宅在家裡快一個月了,我們還在堅持著。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陶印生


●作者楊明

就說說我在疫情防控期間自己遇到的事情吧!

大年初二,我和妻子商量,現在是非常時期,眼下要抓緊時間,趕快把重要的親戚走完,就沒有掛心事了。

說走就走。早上不到七點,我和妻子裝好東西,開車外出。

“壞了,封村了!”我開車往前行,老遠便看到前面出村的路上停放著一臺挖掘機,擋住了去路。

我一看挖掘機的右邊有一空隙,勉強能夠開過車去。自己便僥倖一試。結果,伴隨“咔嚓”響聲,車底盤被生生托住了。

我著急地前開後倒,車就是動彈不得。

“老楊,你看這樣行不行?現在是非常時期,你就把車停這兒吧!”村幹部老季勸說,“要不,其他車輛也會僥倖效仿的。”

“這樣好嗎?”妻子不太理解。

“要不你們在這裡停車一天,村裡給你們付款200元。”老季商量道。

“不用了,特殊時期,我好意思要錢嗎?俺權當是為村裡作貢獻吧!”我不容置疑地說。

“走吧!讓他在這裡為老少爺們站站崗也行啊!”我回頭看了看自家車,拉著妻子回家了。


柳初


就談談我在疫情期間遇到的事情吧,

這次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時間.在我們寧波這邊剛好是正月初二期間緊張起來的。

年前幾天準備把過年的雞.鴨.魚.肉春節所需的年貨物資全都採夠備齊,老婆也把頭髮染.燙全做好,還買了二件品牌衣裳,就等著你來我往走親訪友,熱熱鬧鬧過新年了。

誰知這場突如其來的病魔發到了我們這邊,萬萬沒想到準備吃的用的年貨全泡湯,精心挑選買回來的年貨成了自己口福,一點一點吃光。老婆精心打扮好的成了我一人看觀眾,買回來的衣服沒地方去穿,一件舊睡衣一穿就是一個月,年前所忙碌的全部歸零!

在接下來這段日子裡天天看新聞,盼著疫情早點過去,誰知越等越嚴重,後來發展到封路.封村.封小區,外面親朋進不來,我們想走親訪友的出不去,我們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樣一等就等一個月。

待在家裡這段時間我們是聽從政府號召,不出門.在家勤通風,不給政府添麻煩。後來允許我們每戶兩天一人次出門採夠生活用品,出門戴口罩,回來馬上洗手,換掉外套衣服,噴曬酒精消毒。

現在我們這邊疫情得到了緩解,基本上做到進出掃一下健康碼就可以通行了。春天已在路上,春暖花快開,感謝我們有實力的強大祖國,衷心感謝英明的黨中央決策,感謝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所有人。

肺炎病毒快打跑了,我們要贏了![加油]




夕陽紅1526226


一位打工多年的朋友一個人年後回到村子裡,大概是想看看家然後就走,不想形勢突緊,被滯留在家裡。因為是從外省回來的,村幹部和防疫人員自然要對他多加關注。登記問詢試體溫等一次又一次的程序下來,朋友的倔脾氣不合時宜地上來了:

你們一次又一次來我家,好像我得病了似的,我還怕你們把我傳染上呢!……

現在的某些農村基層幹部,你不要指他會有多大的素養,你不要指他會有多大的耐心,你不理解他的工作,你耍橫,他比你還橫,用揶揄的語音諷刺打擊你幾句,實在不行,讓派出所來強制執行。

也許是朋友的態度過於不配合,也許是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值得商榷,總之,最後的結果是,朋友態度緩和下來,被安排地方隔離了14天。

這裡我想表達的是,我們的法律條文雖然在逐步走向完善,但是,法律與權利的關係,法律與政府的關係,法律在非常時期的作用等等很多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認知和了解。對於政府工作人員,它是一種不可隨意超越的底線,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它是存於胸間的一股底氣。





用戶3854星星


我來自四川輕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我的信念告訴我危難時刻不能坐以待斃,必須挺身而出,我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專業特長。從武漢疫情爆發之日開始,我就開始寫起了文章,作為一個各大自媒體平臺創作者,我積極的引導著正向的言論,雖然我的力量微弱,但我知道少一點謠言,少一點恐慌就是給一線的人員最大的幫助。

疫情的爆發是在放假期間,不然被感染的人數難以想象,在家這段日子裡,老師們積極的在QQ群裡引導著我們學習各種防患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每日的簽到和各種相關文件的傳達足矣看出學校和老師對我們的關心。院長還給了我們免費的知網入口,讓我們在家也可以查閱文獻,院長幽默的提示:“宅家養膘,不得外出;自我防護,健康開心;積極鍛鍊,別養太肥。”等等讓我感受到了馬院這個大家庭的溫馨。

我的家鄉在南充市西充縣,這裡的疫情並不是很嚴重,最先發現的一例是過年的那幾天,從那以後我們的縣城也開始實施了小區封閉式管理,看著小區門口志願者的身影,讓我聯想到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志願者們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衛人民的安全,為了不讓疫情大規模擴散,那些數不清的黨員同志們發揮著基層堡壘的作用讓我明白,我也必須挺身而出。

他們身肩時代使命,敢於奉獻擔當,我也一樣,覺得我也應該奮戰在崗位上,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我找到了我們縣團委的公眾號,加入了西充陽光志願者,我一開始主要是負責在社區站崗,後來是去路口,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登記和管控過往人群,與居民溝通解釋等等,接下來我還被安排到了高速,雖然是夜班且工作內容更加艱鉅,但我也絲毫不會畏懼,因為對我而言,疫情未走,處處皆是黑暗,多一份努力就多一點光明。

我深知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國家有信仰,人們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危難面前挺身而出,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我義不容辭的衝鋒在前,服務在基層,恪守著疫情不走我們不退的信念,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只是無數志願者中的一員,但先有國再有家,正因為有無數奉獻的志願者才讓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今天看到新聞,新增的治癒出院病例首次超過了新增確診病例,這無疑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消息,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定能度過這個冬天,當春天到來時我們一定能夠相約武漢,吃著熱乾麵,看著櫻花,討論著更美好的明天。

在幾天的志願者服務中讓我收穫巨大,我看見了黨的努力,黨員的協力,人民的助力。我在基層奉獻中體會到了服務奉獻的快樂,這志願者的工作,讓我明白一個青年該有的責任擔當。


最後致全國人民的一段話:“也許現在太陽落下去了,但在漫長的黑夜裡,也有無數的星星照耀著我們,它們的火光雖然微弱,但星星之火也能燎原,請相信黎明就在眼前,當太陽再次升起之時,就是希望斷絕恐懼之日。”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途知


我們這個小城市本來不是什麼疫區。疫情發生後,我基本不下樓,偶爾出去買東西,也是嚴格做好防護。後來街道為了對“大家”和我負責,讓我過上了白公館渣滓洞的生活,我也沒有怨言。可悲的是沒有新的疫情18天了,這種生活還沒有絲毫改變的跡象。我結果深入思考,覺得那句流行語太符合我的心境了。那句話就是:我太難了![撇嘴]


竹杖芒鞋31


姐姐是一位人民教師,在疫情期間,就投入到了一線工作,協助社區在小區門口登記信息核查入戶!每天早上6點就出門,晚上到10點才回家,天氣冷,真的很辛苦,一週四天在小區志願者!其他時間就是準備網絡直播課的內容,備課,制定課件和課後作業!

家裡還有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只能跟奶奶一起玩,孩子每每期盼的眼神給媽媽說,媽媽,你什麼時候才有時間陪我啊,姐姐都說,快啦啊乖。忙完這一陣就能陪你!不免眼圈紅了,沒辦法,疫情在前,作為一名黨員必須往前衝!沒有理由!只有大家好了小家才能安穩,自己辛苦累點又能怎麼樣,更何況還年輕!

是的,疫情期間,有多少這樣奮戰在一線的人員,為了大家顧不上小家!同時姐夫也是一名警察他在一線就沒回家!在國家有難當頭,作為公職人員共產黨員都是義無反顧的往前衝!

感動加感動,這幾天玻璃心,眼淚擦了又擦!只盼疫情趕緊過去!大家都安好!


熙色韶光


我的故事

我是山西大同的,大年初一,早上醒來,打開手機上的頭條看到都是關於疫情的新聞,然後才意識到嚴重性。

當時山西大同這邊年初一還沒有封路,路上偶爾有幾輛車,從車窗隱約可以看到有的司機已經帶上口罩了。當時城裡還能買到口罩和酒精之類的消毒用品,所以就備了些,但不多,當時想的國家不缺這些東西,到到了今天(2月26),這些物質,尤其是口罩已經很難買到了。就是一次性的也沒了。

然後就是封路,路封了也就意味著人出不去了,人們唯一擔心的就是吃的怎麼辦,所以有人就趕緊囤鹽、囤白麵大米。我當時也囤了,菜水果當時也沒漲價,那個時候人心惶惶的,因為我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那個時候吃的都可以買到,所以擔心也不會太大。只有默默祝願我們的祖國健健康康的,為國人祈福。


幸福新起點


我們在抗疫時期,遵守國家政策,不隨便外出,聽從中南山醫生的話,呆在家裡就是對國家作出最大的貢獻。

自然也有外出的時侯,買生活必須品,呆得太煩也有出去溜達溜達,我們跳舞的十多個人沒有聚在一起是真的。

太陽很好的時侯,偶爾也會去操場,口罩是隨時都戴著的,有時也去附近的山頂走走,但大多數時間總是呆在家裡,刷頭條,看抖音,追蹤實事報到,不敢串門,這是忌諱,不互相來往。我們每個人都心知肚名。一絲不苟的聽從國家的安排。

發現有從外地回來的身邊人,堅決舉報,這是珍愛生命的一種表現,我們菜市場一個開賭場的兒子,大概四十歲,偷偷地開車從武漢邊界回來,一下車就給村委抓去了,我們聽了都覺得大快人心,一萬不怕,怕萬一,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還有一個是武漢回來的大學生,他家裡的人也主動送他去隔離,觀察十四天後沒有什麼異常反應才放出來,學校裙裡的學生每天都按時通過微信向老師彙報學生的身體情況,疫情期間,社會的安定,需要大家共同遵守。





愛笑的小花草


“疫情”中,我的女子一直忙碌著。一天,她高興地對她媽說:“總在為社區人服務感到特別的充實,還有我也上新聞啦!”

“疫情”發生後,有些居民恐慌,總怕沾染上病毒。特別看到好些家庭一家一家地離開人世時,他們更是害怕起來。

重慶江北區防控做到了居民的“心”上,社區工作人員,有針對性地對部分居民進行心理疏導、心理諮詢服務。其中工作人員會點對點地進行疏導。

下圖中的工作人員就是我的女子盧雯。平日裡看她弱弱細樣,沒想到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她們的直接領導李偉濤要求雲上班人員全天24小時輪流守候在電話旁,一有問題,全副武裝上陣,送菜送米到居民家門口。隨時瞭解社區居民心理情況,一旦部分居民“心理”出現問題時,她們立馬聯繫疏通,問題不能解決的親自上門進行心理諮詢進行心理疏導。

她們受到社區居民的一致好評。當記者採訪這些居民時,他們對這些“天使在線”豎起拇指,稱讚道:“是她們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健康的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