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這世界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一本巨大的書。以為自己可以記述一切的人類,其實完全遵照它的安排在走。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三體

近期《三體》在日本早川書房(出版社)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第十次的加印,這本洽談了3年之餘的科幻小說終於漂洋過海在日本和讀者見了面,其實就銷量而言,科幻讀者一般忠誠而小眾的存在,諸如此類的盛況,可以說是前所未有,這讓我不由的想到10餘年前同樣在這家出版社出版的《和諧》和《虐殺器官》,當時一搶而空的場景,有過之無不及。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早川書房對伊藤計劃的記錄書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和諧》臺灣版


如果說劉慈欣的《三體》是奠定了近代中國科幻鉅作的作品,那麼在日本,能與之匹敵的,莫過於在21世紀由伊藤計劃執筆的《和諧》了。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伊藤聰(筆名伊藤計劃)


這本書,於2008年在早川書房下出版,成功的讓日本度過了90年代第一代科幻家相繼離世的"寒冬",並在21世紀,和伊藤計劃的處女作《虐殺器官》一起,被譽為日本科幻復興的里程碑

醫療,浩劫,未來的人生,這部2008年由在年輕的伊藤聰(筆名伊藤計劃)彌留之際的遺世之作,時至今日,依然在冥冥中指引著歸途的人們,一同進入這宛如當下的科幻世界。這次,我將從三個方面和大家一起來探究這本殿堂級科幻小說的內容,分別是創作的內因,包裹著懸疑外殼下的主線,以及最終理想國的闡釋。


最初的創作內因: 災難文化與「生府」

四面環海的日本,島國環境的危機意識可以說是深入到每一個日本國民的,懸於太平洋之中的日本,大部分受著海洋性季風型的影響,而由於遠古地殼板塊的變動,又在這狹小卻古老的國土上蘊藏了100多處火山。海嘯,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繁出沒,便讓日本國民自古以來就養成了居安思危危機意識。

世事無常和災難文化幾乎紮根在了每一個日本國民的心中

,就拿水舉例,古希臘德莫克里特在強調水是新生命之源,與之對立的,日本《方丈記》的第一句諫言就以"川流之水"的聚散無常就一反西方的觀念,認為“川流之水是一種寂靜和消滅”。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和諧》劇場版世界場景

而在伊藤聰(筆名伊藤計劃)的《和諧》之中,

這一憂患意識便借科幻之名順利演化成形,四面環海的日本變成了瀚海闌干的沙漠世界裡,人類經歷了浩劫之後,「政府」不復存在,而以維持生命為宗旨的「生府」取而代之。

在這個世界中,大部分的疾病已被消除,而一種醫療系統WatchMe的問世,將人們有效包裹在了和諧的世界之中。WatchMe能夠被植入體內,通過醫療監測,測測量人體心跳以及荷爾蒙平衡度,估算身心兩方面是否發生了異常,如果發現不妥,會立刻通過虛擬現實對用戶提出警告。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和諧》劇場版

這個世界中的所有人的信息,被生化技能擺到了同一個共享體,所有信息的串聯。

人們互相之間瞭如指掌,所以就很難發生衝突。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就是讓大家自願充當其他社會成員的人質,來確保安全、和平、謹慎小心的生活狀態。

現代科技在以生存為道德基準侵入著人們的同時,也悄然無聲的一點點蠶食著人們僅存的意識。


包裹著懸疑外殼的科幻主線: 意識流與「一塵不染的善」

人類越是向前進化,就越是接近死亡。 換句話說,無限接近於死亡一事本身,被人們稱為"進化"。

《和諧》的主角是三位少女。


一個是自幼聰慧,智力和思維凌駕於同齡人之上的少女御冷彌迦;一個是理性果斷 ,對世界抱有懷疑卻存有希翼的少女霧慧圖安;而還有一位,則是一位膽怯乖巧的鄰家女孩零下堂吉安,依附於御冷彌迦身後。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這三位對現存制度產生了疑慮的少女,在彌迦的帶領下,她們準備自我結束的方式,對人類以為永恆的東西,來個出其不意的一擊。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臺灣版翻譯

你覺得,"善"是什麼? 既不是幫助受因的人,也不是和別人友好相處,更不是避免傷害別人。這些事情,當然也沒錯。但是,這些充其量只是"善"的細節部分。所謂"好",所謂"善",其實是一種意志——"堅持某種價值觀"的意志。 是的,堅持到底。堅持家庭、堅持幸福、堅持和平,其內容可以任意選擇。人們堅信某件事,並持之以恆,即為"善"的本質。 但是,天底下無不散之宴席,對嗎? 正因為如此,人們才以"善"為先,竭盡全力確保它。也就是說,必須有意識地"行善"才能維持這珍貴的品質。而有意識地相信某事、堅持某事,逐漸被認為是真的"善","善"有著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 不過,人體可並非如此。人會長大,會衰老,會生病,會死亡。大自然本身無善無惡。因為一切都在不斷地變化。一切都會在命數到來時滅亡。因此,到目前為止、"善" 沒能顛覆和控制整個世界。"善"的力量,令人類懸崖勒馬地阻止了傲慢的蔓延。但是,WatchMe和醫療物質消滅了疾病,延緩了通常意義上的衰老。"健康"這一價值觀蹂躪著一切。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個世界,即將被"善意"摧毀。

伊藤聰筆下的意識流貫穿著整本書的每個章節,包含著存在主義色彩的大善世界與現實背離,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著讀者,一個沒有惡的世界,本身就是惡的。

可是中途,彌迦死了,計劃失敗。一晃眼多年過去,霧慧和吉安重逢,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發生了數千起集體自殺的案件,這其中不僅僅有和霧慧見了一面便在談話中拿出匕首了結生命的吉安,甚至包含了霧慧的年邁的父親。

人類在大災難之後的永恆和寧靜,終究被數以萬計的自殺式革命打破了。

而霧慧,則踏上了去尋找這一切突發事故的真相的旅途。

理想國的最終闡釋: 「進化」與永生

我愛這個世界。用我全副精力去愛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為了肯定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為了拯救被『我』侵蝕的世界

撥開重重的雲霧,霧慧最終找到了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彌迦

<strong>當年已經死去的"少女",像跳芭蕾舞一般,這座水泥坑道一路往前延伸的碉堡中跳躍著。

死去的“少女”輕描淡寫的敘述了一段悲痛的往事,在戰爭時期被掠去的彌迦,經歷了殺戮,暴力,謊言之後,用絕對消極的方法開啟了對這個世界的復仇之路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和諧》劇場版

這個天才少女利用WatchMe控制系統的特殊權限,反操控了被植入的人們,並扭曲了其對死的慾望曲線,眼睜睜的看著數以萬計的人們前仆後繼的湧向另一個世界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意識不過是大自然產生的一種拼湊功能,最好將它徹底驅逐至身體的各個角落去,徹頭徹尾轉變為社會性的存在。應該要捨棄『我就是我』這種觀念。要清除像『我』或是意識這種環境賜予人類應付過渡期用的功能。這麼一來,這個以和諧為目標的社會,才能真正迎接和諧的到來。

「每年都有數百萬人說他們討厭這個世界,為此而死,他們全都採用自殺這種人類最不該有的惡劣行為,受盡他人同情、輕視的眼光,儘管如此,他卻還是認為人類不能失去意志和意識。我實在是搞不懂,所以我得想辦法才行。我要為每年白白犧牲的數萬條靈魂創造一個沒有靈魂的世界。」

彌迦笑著向霧慧不停的灌輸著她瘋狂的理念,在她不停的跳躍之間,霧慧像是一個旁聽的觀眾,冷靜而果斷,時刻提醒著自己對面這個多年未見的摯友,是殺死自己父親和吉安的兇手。


最終,彌迦在霧慧的槍聲下倒下,像教堂的白鴿一般輕盈的落下。


這是一場蓄意已久的坦白,這個瘋狂的少女,終究沒能實現她的理想國。

過高加索高地的冷風,以這座碉堡為笛子,吹奏出悲慼的樂音。


如果說,為了讓世人永恆,將所有的人眼眸間流動的光都抹去,用科技和零件取而代之。

那麼這樣的世界,不要也罷。


結尾

「這麼說來,彌迦,妳是想回歸沒有意識的風景。回到妳的民族原本存在的風景。」

「我會幫妳實現妳想要的世界。不過,我不會讓妳得到它。」

這是霧慧在最後對彌迦說的話,是這本書備受爭議的一個點,國人常常拿《和諧》同伊藤的《屠殺器官》橫向比較,而評論其對於格局和最後陰暗的世界大同提升,遠遠沒達到後者的高度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伊藤三部曲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虐殺器官》《和諧》劇場版

而這其中,多數人的不理解,集中在了,霧慧將彌迦從一個世界解放後,自己轉身卻投入到彌迦構建的烏托邦世界的這一舉動,有人說:這是伊藤聰以往沒有的世界觀,顯得累贅而不知所云

但是假如你從伊藤寫這部作品的時間軸來看,就不難發現,這部在生和死之間意念掙扎的作品,是在伊藤聰肺癌化療的第二年完成的,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

寒意滲進我的臉頰。哪一部分是我的身體?哪一部分是空氣的寒意?

伊藤借科幻之名宣之於口的,還有他本人對這個世界歸原的渴望,他祈禱的,是在為數不多的時間裡,能預知出死亡之後的生命,而極致的黑暗往往讓人們忽略了伊藤最真實的初衷。

就像霧慧在結束了彌迦的意識後,又肩負起了尋找缺失世界的責任那般。

這位在病重之時依然堅持寫作的天才作家伊藤聰,最終將人生永遠定格在了34歲,帶著這部遺世之作《和諧》,一起飛向了他的<strong>理想國。

《和諧》:日本的《三體》,大浩劫後醫療支配下人類該何去何從?

同為武蔵野美術大學畢業的漫畫家糸杉柾宏對伊藤聰最後的繪畫


如火焰一般,短暫而絢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