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倚天屠龙记》为什么赵敏的父亲怕七王爷?

浩hao的小仙女


感谢提问,我来回答一下,一家之言。

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的赵敏,原名叫敏敏特穆尔。在小说里,她的父亲是汝阳王。汝阳王真名是察罕特穆尔(又作察罕帖木儿),是乃蛮族人。,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父亲是阿鲁温,都居住在颖州。

  历史上的察罕特穆尔高大英武,文武双全,虽然不是蒙古贵族,但是当时也是地主之类的,在县城有一定威望。当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时,由于蒙古军队腐化根本不是起义军的对手,连打败仗。当战火烧到察罕特穆尔所在的州县时,作为地主的他,就组织了几个人抗击起义军。察罕特穆尔很有军事天赋,打起仗来头头是道,连连击败红巾军,并且收复了不少州府地方。

如同当今中东一样,察罕特穆尔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于危机之下。给了元朝当朝者看到了希望,就连连给他升官。察罕帖木儿也很争气,接连横扫中原,令各路红巾军大为震动。但是这样的人物在封建社会也注定结局也是悲惨的。元朝当朝很多人都忌惮他,怕他拥兵自重,嫉妒他的战功,谗言、谣言纷纷。

当他带兵在山东剿灭红巾军东路军余部的时候,却为叛将暗杀,遇难益都。

正是他的被杀,给朱元璋推翻元朝的一个机会。

至于说他怕七王爷,因为当时朝廷里很多人忌惮他的功绩,皇帝又无能,朝政基本都在几个王爷手里把持。那时候朝廷已经派心腹到他的军队里指手画脚。所以,他也很忌惮这些皇室家族王爷们。



行走在画中山


《倚天屠龙记》中对赵敏之父汝阳王的背景交代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他叫察罕帖木儿,除了女儿赵敏之外还有一个儿子,名叫王保保。真实历史上的王保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奇男子”的元将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更巧的是,真实历史上这位王保保的娘舅兼养父恰恰就叫察罕帖木儿!说到这里想必不用本人再多说什么了,已故查老爷子笔下的汝阳王,其原型就是真实历史上王保保的娘舅兼养父察罕帖木儿,相当精准对接、没跑!

真实历史上的察罕帖木儿

提起王爵,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孛儿只斤氏黄金家族。毕竟异姓不王从汉高祖刘邦时便已经出现了,在汉民族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历朝历代,除了拥有殊勋的大功臣和少量权臣之外,异姓封王者是相当罕见的。但事实恐怕要让诸君失望了,真实历史上的察罕帖木儿根本不是出自黄金家族,甚至连孛儿只斤氏的远支都不是!史载,察罕帖木儿,乃蛮氏,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附近)。所谓乃蛮氏是明朝人编纂《元史》时强加的姓氏,实际上就是出自蒙古乃蛮部,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姓氏。

更重要的是,察罕帖木儿的祖上自祖父乃蛮台(不是木华黎的后裔乃蛮台,同名而已)开始便迁徙到了颍州,而且还取了汉姓李氏。说到这里,顺带讲一句,王保保也不姓王,他并不是像一些人所说是察罕帖木儿的姐姐与汉人所生之子,王保保的父亲是元王朝的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同样是蒙古人。所谓王保保,不过就是自己取的汉名而已,与察罕帖木儿的汉姓李没有太大区别。

既然不是元王朝的宗室,为何察罕帖木儿会被授予王爵?首先,元王朝的王爵不一定只授予宗室,不少功臣就曾经受封过王爵。其次,察罕帖木儿的王爵是追封的!而且,爵号不是汝阳王,而是忠襄王,谥“献武”。“忠襄”更类似谥号而非爵号,因此察罕帖木儿的这个王爵最初很可能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东西,连元王朝的皇帝都没有考虑太多,爵号也显得非常“奇怪”。后来或许连元王朝的皇帝都觉得这个爵号不伦不类,这才改封为了颍川王,改谥“忠襄”。

那么,察罕帖木儿到底立了什么殊勋,能够获得死后封王的待遇呢?说白了就是镇压元末的汉人暴动,与红巾军对阵!不得不承认,察罕帖木儿的军事素养还是非常高的,一路势如破竹,红巾军初期的那些近似流寇的武装力量根本不是察罕帖木儿的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到头来,察罕帖木儿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让降将给“误杀”了……一代猛将就这样憋屈地死了!事后,元廷为了树立典型、表彰“忠臣”,将察罕帖木儿追封为了忠襄王,后改封颍川王。

根据真实历史上察罕帖木儿的经历,再联系《倚天屠龙记》,汝阳王这个王爵只能是因功受封。说白了,汝阳王不属于黄金家族,连孛儿只斤氏的远支都不是!自古手握重兵的将领受封王爵,基本上都会引发皇帝的猜忌。即便号称“功高震主主不疑”的那位异姓汾阳郡王郭子仪,恐怕主也没有真不疑。只不过郭子仪还有存在的必要,而且郭子仪处处低调、示弱,让主疑得不那么迫切而已……下面就来说一说,汝阳王为什么那么怕“七王爷”。

“七王爷”何许人也

《倚天屠龙记》对“七王爷”的背景交代并不多,但是根据常理,论齿序的王爷通常都是皇帝的儿子、亲兄弟或者叔伯之类。如晚清的惇勤亲王奕誴就被称为“小五爷”。那么,“老五爷”是谁呢?道光帝的弟弟、奕誴的五叔惠端亲王绵愉。换言之,只有“皇帝的儿子”才有资格以齿序称爷,小宗旁支恐怕只能在家这么称呼,公开场合不行。“七王爷”既然被称为“七王爷”,那他应该是元王朝某位皇帝的儿子。实际上,对于“七王爷”的身份,《倚天屠龙记》还是有交代的,他是在任皇帝的亲兄弟。根据时代推算,他应该是元顺帝妥懽帖木儿的七弟。史载,元顺帝的父亲元明宗和世㻋只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是皇帝!由此可见,所谓“七王爷”只能是杜撰出来的,至于他的所谓“原型”嘛,恐怕也只能是元顺帝和元宁宗懿璘质班的弟弟泰永王苏胡里多尔了……

汝阳王为何怕“七王爷”

从前面说到的“七王爷”的背景可以看得出,他是皇帝的亲弟弟,按照元王朝的封爵规定,他应该是六等中第一等的亲王。而察罕帖木儿这个汝阳王要远逊于“七王爷”,按照尊卑有别,察罕帖木儿必须对“七王爷”毕恭毕敬。这是规矩,任你功劳再大也得遵守。

可《倚天屠龙记》中汝阳王是朝廷的“顶梁柱”、是手握重兵的异姓王。手里有兵,腰杆自然硬,他又为何要怕“七王爷”呢?实际上,汝阳王怕的不是“七王爷”,而是他背后的皇帝,是君臣之间的猜忌!没有觊觎皇位野心的亲弟弟和一个外人,您信谁?不言而喻!汝阳王身居王爵、又手握重兵,本就非常遭皇帝忌惮了,这个时候他如果再得罪了“七王爷”,这位“七王爷”到皇帝哥哥身边扇阴风、点鬼火,汝阳王恐怕离死期也就不远了……

即便汝阳王不怕猜忌、即便皇帝不猜忌汝阳王,可作为一位在外带兵打仗的将领,汝阳王最需要什么?后援补给!巴结上了皇上的亲弟弟,等于是拥有了稳定的大后方和源源不断的后援补给,这对于身处战场的将领意味着什么,想必不需要本人多说什么。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为何军费遭到克扣?并不是因为慈禧太后修园子,而是因为他得罪了掌握财政大权的翁同龢!同理,只有巴结好了“七王爷”,户部、兵部的官员才不敢惹汝阳王!这就是为何汝阳王最初想把闺女嫁给“七王爷”之子扎牙笃的原因所在。与其说汝阳王是怕“七王爷”,倒不如说是巴结更合适一些,不是吗?

当然,这一切有一个大前提,《倚天屠龙记》中“七王爷”是皇帝最信任的弟弟。换言之,他没有野心,皇帝不防他,汝阳王自然不能得罪他,而且还得不遗余力地巴结他。如果“七王爷”受到皇帝猜忌,汝阳王恐怕也就不用怕他了!如果怕他,反而会遭到皇帝的猜忌。说白了,所谓汝阳王怕“七王爷”,并不是真怕,无非一笔政治买卖而已——我给足你面子、你给足我里子,相互利用罢了。


农民工歪说历史


在元朝时期,王爵分以下几种:

一、 亲王(一般一字王,如晋王、秦王等),大多是皇帝的亲兄弟和亲子女,前任皇帝的亲兄弟和亲子女。

二、 郡王和嗣王,一般是二字王。太子的儿子是嗣王,其他亲王的儿子是郡王。

三 、国王,就是有封地的王,属于藩王。这类王,具有在封地行政的权力。

七王爷在《倚天屠龙记》中是亲王,是一字王,和皇室有直接亲属关系的王爷,而赵敏的父亲汝阳王则是二字王是郡王爷,是皇帝分封的地方王爷,是王爷中的二等王。他们的身份地位不一样,亲王身份高于郡王。再者七王爷和赵敏的父亲汝阳王的官职不一样,七王爷的官职又高于汝阳王,所以《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父亲汝阳王害怕七王爷……






追剧人之路


七王爷相当于亲王,所谓亲王,就是和皇帝有直接亲属关系的王爷;而汝阳王只是皇帝分封的一个地方王爷。

而且七王爷大权在握,是亲王,汝阳王是异姓王,岂是汝阳王所能比的。

汉至明较低的郡王爵封号一般为两字,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成都王”等。常山、长沙、中山、渤海、成都这些都是郡的名称。此外,在唐、元、明等朝都有用非地名作为王爵封号的特例,例如“恩王”、“义王”等。

清朝王爵封号不用地名而用一些美好的形容词,加在“和硕亲王”或“多罗郡王”称号中间,例如“和硕睿亲王”、“和硕宝亲王”、“多罗克勤郡王”等。一般亲王用一字,郡王用二字。

一、一字王与二字王区别

  1. 封建社会中期,王号有“一字王”和“两字王”之分,“一字王”的地位高于“两字王”。“一字王”一般以古代诸侯国命名,而且越是功劳大、越是与皇帝亲近,则王号优先采用古代大诸侯国名来命名,如秦王、齐王、楚王、赵王、晋王等等。这些称号要比宋王、郑王更加尊贵一些,比“两字王”,如济阳王、淮阴王等等更加高级一些。
  2. 一字王为王爵的最高一种。古代封王都习惯地采用东周时的国名,通常在其王爵前冠以古代国家的名称,如“韩王”、“齐王”、“赵王”等。其中历代封王中,以“晋、秦、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民间有一字王与皇帝比肩的说法。
  3. 二字王一般用于地位比“国王”“亲王”较低的“郡王”,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定陶王、渤海王、成都王”等,常山、长沙、中山、定陶、渤海、成都这些都是郡的名称。

二、封号来源与依据

  1. 古代封王的王号来源各个朝代都不一样。早期王朝,如西汉,王爵是有实际封地的,封地名称就是王号。后期王爵不再有实际的封地,如明朝王爷只有居住地,所以居住地就是王号。
  2. 王爵名称往往和其本人历史功绩及出身相连。如西汉韩信因灭齐有功,被封为齐王,后因刘邦猜忌,借口楚地未平而被封为楚王。再如彭越,因最早在魏国地界起兵,后被封为梁王(古代地名魏梁通用,如梁惠王又被称为魏惠王)。
  3. 以功绩命名的封号,大都用于外姓封王。比较有名的:孔子的文宣王,姜太公的武成王(朱元璋废除了武庙之后停止了祭祀),吴三桂的平西王等。
  4. 清朝时期不再采用古代诸侯国号作为王号,一般是皇帝选择吉祥一些的字作为王号。
  • 历史上大部分时候王爵只授予同姓的皇族子弟,个别时候可能 出现异姓王,但都不是常态。
  • 万户侯一说主要在西汉,西汉初大封功臣,受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者一百四十三。列侯封地称国。侯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

三、历朝历代封号的不同

  1. 汉朝开始,封皇子、皇帝兄弟为王。西晋开始,王爵分为亲王、郡王两等,亲王专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为皇太子之子的封号,后多用于分封节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2. 至唐“定制皇兄弟皇子为王,皆封国之亲王。”亲王、郡王分设,一般一字王号为亲王,两字王号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仪封“汾阳王”。
  3. 明朝时期,亲王的正式名称为某王(如秦王、晋王),其封地称国(秦国、晋国等),王玺称“某国之宝”。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亲王。南明时亦有外姓亲王。
  4. 唯清朝一代,爵号直接冠以亲王字样为名的,其全称为和硕亲王。清朝世袭罔替的王爷有礼、睿、豫、肃、郑、庄、怡、恭、醇、庆这十位亲王和顺承郡王、克勤郡王。

亲王和郡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但是后代的袭爵待遇不一样。 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


青云帝


汝阳王是《倚天屠龙记》赵敏的父亲,事实上从汝阳王这个封号上也能看出,这个王爵是郡王。
元朝虽然汉化不深,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仍然参照了中原的制度。
令汝阳王感到害怕的是七王爷,七王爷虽然没有说明是什么王,但是从其身份地位来讲,应该是亲王一类。
在元代什么样的人能封为亲王呢?那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死后追封,另外一种就是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后人。
比如镇守云南的梁王,原名孛儿只斤·把匝剌瓦尔密,此人身份地位之高,不可小觑,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五子,元顺帝北逃以后,一直镇守云南,直到沐英平定云南以后,1382年逃出昆明后才自杀。
元朝由于立国时间短,加上后期皇位传承更迭大多数都是非正常,事实上后世子孙中能够得到亲王爵位的很少,除了皇帝的儿子和兄弟以外,大部分都是老资格。
那么汝阳王作为郡王,自然要比这些人低一等级。
而剧中从年龄上来看,七王爷的辈分至少要比元顺帝的还要高出那么一点儿。
从历史上来看,汝阳王的原型察罕帖木儿根本就没有被封为汝阳王,死后才被追封为襄王的。
他的父亲阿鲁温后来曾被封为汝阳王。
是在察罕帖木儿死了以后封的,元史、明史中记载的梁王阿鲁温,则是后来改封的。
另外他们被封为王爵,主要也是因为战功,因为他们和蒙元贵族基本上都不沾边,是地方豪阀。
元朝时期,基本上全国都是豪强的地主武装,比如在云南镇守的梁王,这还要算是王室。
阿鲁温和察罕帖木儿是属于乃蛮人,虽然在元朝蒙古人是第一等人,但是这第一等人里面也分为三六九等。
察罕帖木儿本身还参加过科举,只是没中进士,但是这个人汉化程度很高,能文能武。
由于红巾军的强势崛起,察罕帖木儿自己私募武装,很快就聚集一万多人,并且后来朝廷也看到了他们的能力,在变相允许的情况下,察罕帖木儿有招募了很多武装,逐渐成为地方豪阀之中比较强大的一支。
只是毕竟不是朝廷嫡系,所以受到歧视在所难免,只是后来他被刺杀而死,因而得到朝廷的褒扬。
换个角度,如果察罕帖木儿灭了红巾军,那么朝廷下一步对付的就是他的私军,毕竟对朝廷威胁还是太大了。

漫步史书


赵敏的父亲是因带兵立功所得的君

王位。而七王爷是亲王,也就是潘王,潘王可以说是一方霸主了。所以七王爷的地位高很多。在剿灭明教这一方面,赵敏的父亲并没有什么作为。再加上官场上的一些把柄,被七王爷所控制,所以敏的父亲怕七王爷是理所当然的。




昊天短视频


《倚天屠龙记》中七王爷,算是亲王,名叫安图贴睦尔,大权在手。但是赵敏的父亲汝阳王,虽也是王爷,但是不算亲王,只是后期皇帝封的异姓王。这个区别还是蛮大的。那么汝阳王相当于是七王爷的下属,低人一等,自然会怕七王爷。


8090看看


七王爷相当于亲王,所谓亲王,就是和皇帝有直接亲属关系的王爷;而赵敏的父亲汝阳王只是皇帝分封的一个地方王爷。

而且七王爷大权在握,岂是汝阳王所能比的。





清酒孤欢1


七王爷是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王,而赵敏的老爹只是一个有点功劳的郡王罢了,肯定怕权利更大的七王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beac31d541ba4258a9a52fca7df102cd\

国产经典影视


赵敏算个老几?我们经常看到的包青天电视剧,庞妃的父亲都怕八王爷,你知道什么叫王爷吗?不是皇帝的兄弟就是叔伯,你说谁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