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寫憫農的李紳和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後會成為鉅貪?

秋天的紅葉882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兩首詩的作者是李紳,但是他卻不同於自己寫的詩,他實際上是一個有名的酷吏,他還曾經將自己的轄區裡的百姓們逼得四處逃亡,而他晚年生活更是揮霍奢靡,和詩中的勤儉節約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還有坊間還有著關於他喜歡吃雞心的傳說,據說他當上官後的生活及其的奢侈,由於他愛吃雞舌,所以每一餐都是要廚房炒一盤雞舌,而炒一盤雞舌要耗費活雞三百多隻,所以李府的院後宰殺的雞那是堆積如山。


雖然這件事情並沒有確切的一種記載,但是有一說叫無風不起浪,而且他是一位貪官酷吏也是既定的事實,所以這個故事反而可以從一定角度去反應他的樣貌。

還有就是鑿壁偷光的匡衡,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讀書人的事,能說是偷嗎?所以匡衡前面借了人家都光,到了以後當了大官之後,也是拿了別人的錢,拿了別人的地。讓人家無錢可花,無地可種。


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你想想,現在落馬的那些人為什麼會那樣呢?無非就是本心就想貪,要麼就是忘卻了本心,被外界感染了。


是阿維啊


我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俗人,沒有多少境界。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沒有期望孩子將來有多大的出息。

僅僅覺得能有一份工作,混個飯吃,不必很操心,也不用擔多大的風險,不必付出很多的辛苦,可能碌碌一生,但只要平平穩穩,快快樂樂,也就行啦。

看到這個題目,我想起了孩子小時候的一個故事,就此說幾句吧。

孩子小時候,我時常帶著他到處溜達,也經常到我辦公室玩耍。

我只告訴孩子一點,如果認真學習,將來就會在大樓裡上班,既輕鬆又舒服。(其實未必)

如果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只能去替別人蓋大樓,自己還不能住。(其實搬磚也未必不好)

是人家蓋樓你去住哪?還是你去蓋樓人家住?你自己看著辦。

實際上,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生存是第一需要。

詩人李紳寫下了《憫農》,未必就說明他的境界多麼高。

進入了中學課本,就把這首詩跟作者的境界聯繫在一起,過度地解讀。

相當然的認為,描寫農民工作的辛苦,就是同情農民的遭遇。

特別是又取了一個高大上的題目,就以為作者多麼高尚,多麼有境界。

其實,或許作者本意僅僅就是認為種地很辛苦啊,將來說啥也不能幹這活。

君不見,現在許多自媒體作者,為視頻而視頻,專門設計一些東西發出來,都清楚是咋回事。只是手法不太高明罷啦。

再如一些演員,扮演的角色很感動人。但離開了戲,也就不那麼討人喜歡啦。

也有一些名人,在高堂上誇誇其談,像聖人一樣,走下講壇也是一個俗人。

李紳恐怕也是如此吧。

同樣的道理,匡衡清楚得很,靠爹爹不行,靠娘娘不行,不刻苦讀書就沒有出路。

鑿壁偷光,只能說明不安於現狀,學習刻苦,以此想改變命運,並不能說明其理想境界多麼的高。

目標很遠大,那是為了擺脫貧窮,去追求榮華富貴。

但不一定就是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

有些人喜歡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要求或評價一些歷史人物。

我想弱弱的問一句,你自己能做到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般人做不了聖人,到不了那麼高的境界,這很正常。

但起碼做一個無害於社會的人,儘自己的能力混個飯吃,也就行啦。

在這個基礎之上,儘量做得好一些,那就相當不錯啦。

但作為中小學的教材,理該更加認真謹慎,選擇一些更好的作品來教育孩子。

否則,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豹眼看歷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憫農》相信大多數人都很熟悉,淺顯易懂的詩句道盡了廣大農民的辛苦,警示每一個人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糧食。

因為這首詩很多人理所應當的認為詩人是一個節儉之人,一個愛護百姓的好官員。

但是就像從小鑿壁偷光的匡衡最終成為了貪官那樣,青年時期憫農的李紳到了他飛黃騰達之後也變成了一個窮奢極欲之人。

李紳的《憫農》有兩首,還有一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從這兩首《憫農》來看,此時的李紳無疑是一個生活非常簡樸的清官。

隨著李紳一步步的高升,飛黃騰達的李紳逐漸忘了最初那個淳樸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花天酒地、濫施淫威的腐官。這點從當時與之同朝為官的劉禹錫的文章中不難看出。劉禹錫除了成名作《陋室銘》之外,最出名的作品當屬《贈李司空妓》。

這首《贈李司空妓》是當時劉禹錫出任蘇州刺史的時候,受邀參加時任揚州節度使李紳安排的宴會。當他看到了李紳家中私妓成群,其中一名歌妓更是色藝雙絕,不禁發出"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怪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翻譯過來大概意思是:佳餚美酒,歌姬美色,輕歌曼舞,李司空早已習以為常,養尊處優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可我劉禹錫卻肝腸寸斷,於心不忍。其中第三句"司空見怪渾閒事"便是成語"司空見慣"的出處。

除了劉禹錫所描述的這一"司空見慣"的場景之外,李紳還有一個非常奢侈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李紳一餐的耗費經常多達幾百貫甚至上千貫。相傳李紳特別喜歡吃雞舌頭,每餐光耗費活雞就達三百多隻,院後宰殺的雞堆積如山。

在淮南節度使任上之時,李紳對百姓疾苦極為漠視,史載:"李紳以舊宰相鎮一方,恣威權",狡吏奸豪都"潛行疊跡",普通百姓更是"懼罹不測,渡江淮者眾矣"。能夠讓老百姓們畏懼,而紛紛渡江淮而逃難,在同一時期裡,除了李紳估計也沒其他人了。李紳的為官為人,最終也引發了同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李賀等人的對其不恥。最終李紳也落得一個"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懲罰。

李紳的轉變,除了升官之外,與當時的官場也不無關係。李紳參政的那會,整個官場都在"牛李黨爭"的籠罩之下。李紳本人也應"時代的號召",熱衷於拉幫結派,在"牛李黨爭"當中攀結權勢,攫取權力。

在這黨爭當中,李紳漸漸的迷失了自己,昔日那個體察民情的李紳已然不在,也沒有了昔日對底層百姓的那種感情。取而代之的是以高壓手段欺凌下級官吏和百姓,最終才使得老百姓對他"懼罹不測,渡江淮者眾矣"。

除了主觀上思想的改變,李紳之所以走向了老百姓的對立面,與當時的社會監管體系的不完善也不無關係。

當時的李紳每頓食用300多條雞舌頭,在官場上絕對是一個勁爆的消息。只要刺史們一向朝廷上報,李紳絕對是吃不了兜著走,但是卻無人敢去舉報。

即便是對李紳為人極其不恥的劉禹錫,作為當時的蘇州刺史,他本就有責任去彈劾李紳。但是當劉禹錫應邀參加李紳的豪宴,看到了李紳豪宴的上奢華之時,也只是發出了"斷盡蘇州刺史腸"的感慨,也不曾上奏彈劾。

劉禹錫之所以沒有彈劾李紳,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身可能畏懼李紳的權勢,另一方面李紳在收買人心方面也確實有一手。在宴席上,李紳看到劉禹錫迷戀於歌姬杜韋娘,當場非常大方的將杜韋娘送給了劉禹錫。收到好處的劉禹錫自然不會為難李紳,而劉禹錫不過是當時官場上的一個縮影,很多李紳的上級官員都收到了李紳的好處,自然而然也不會為難李紳。

李紳最終落得一個被剝奪了官爵,子孫也不得從政的結局,但是這樣的結局也是在他本人去世後被朝廷秋後算賬,對於李紳奢靡的生活沒有一絲的影響。

本文為頭條獨家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作者@煮酒君 。


煮酒君


題目的說法並不準確,李紳和匡衡確實不是完美的好人,也確曾晚節不保,人生存在一些汙點,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應該危言聳聽,說他們成為所謂“鉅貪”。

先說悲天憫農的李紳

李紳是唐朝詩人,跟唐朝的很多詩人相似,他既是詩人,也是官員。

李紳出生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李敬玄曾在唐高宗年間做到中書令,擔任宰相,但傳到父親李晤這一代,就混的比較慘了,李晤的最高官職不過是縣令。

更慘的是,李紳幼年喪父,他是由母親一個人帶大的,因此沒有嬌生慣養的經歷,並未沾染官宦子弟的習氣。跟那些高官權貴子弟不同,李紳早年時生活在基層,深知民間疾苦,他曾目睹農民終日辛苦勞作而不得溫飽,卻為他人作嫁衣裳,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權貴地主,卻可以不需勞動,坐享其成,這種強烈的反差讓李紳對農民抱有油然而生的同情心。

在這種情緒影響下,李紳有感而發,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二首。

其一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如此悲天憫人又充滿現實諷刺的作品,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如果不是對農民抱有強烈的同情心,絕不可能無中生有,憑空捏造。

李紳的性格比較剛直,看不慣政治黑暗和官場腐敗,再加上捲入牛李黨爭,李紳的前期職業生涯並不順利,後期才峰迴路轉,順舟順水,晚年曾任節度使,官拜宰相,位極人臣。

不過,李紳不是完人,他也有缺陷甚至汙點,但他一生中最大的汙點不是貪汙,而是因為他晚年一意孤行而一手炮製的冤案——“吳湘案”。

吳湘是當時揚州江都縣的縣尉,品級不高,卻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而當時李紳任淮南節度使,揚州是他的轄區,嫉惡如仇的李紳聽說對吳湘的舉報後十分惱火,未經認真調查就力排眾議,把吳湘逮捕下獄,直接判處死刑,甚至不給吳湘辯白的機會。

按照唐律規定,死刑要上報朝廷複核,有關部門在複核時發現此案或有冤情,吳湘的罪行完全屬實,至少罪不至死,但李紳卻堅持認定吳湘是死罪,最後強行把吳湘送上斷頭臺。

若干年後,“吳湘案”被官方平反,認定為冤案,而一首炮製這樁冤案、已經死去多年的李紳也未能逃過追責,慘遭“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再說鑿壁偷光的匡衡

說起鑿壁偷光的匡衡,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跟憐憫農民的李紳相似,西漢的匡衡既是飽學之士,也是高級官員,不過他不是什麼官宦世家,而是出生在農民世家,家境貧寒,讀不起書,所以才幫人做工,賺點錢財買書學習,但家裡點不起油燈,只好“鑿壁借光”,藉助鄰居家的燈光讀書。

“鑿壁偷光”一直被作為勵志故事來鼓舞孩子勤學苦讀,這個故事本身沒什麼問題,故事主角匡衡也確實靠著勤學苦讀,成為西漢著名的經學家,後來學而優則仕,進入仕途。

匡衡是一個頗為正直的官員,雖然在政壇上沒有做出什麼突出貢獻,但他學問精深,為人正直,潔身自好,很受尊重,也受到漢元帝的寵信,所以得以在晚年官至宰相,光耀門楣,並被封為樂安侯,達到了人生巔峰。

可匡衡很快就從巔峰滑落,因為貪心二字。

漢朝時的侯爵都是有封地的,匡衡的侯國食封土地是三十一萬畝,在當時已經是名符其實的大地主大土豪了,可已經臨近退休的匡衡不知哪根筋不對,偷偷利用地圖的錯誤,擅自把自己的地盤擴大了許多,把周邊的四萬多畝土地也都據為己有了。

這個時候,寵信匡衡的漢元帝已死,沒人袒護他了,昔日的政敵開始趁機攻擊匡衡,彈劾他“專地盜土”,漢成帝趁機發飆,把匡衡免為庶人,封地全部被收回。

幾年後,落寞的匡衡病死於家鄉,境遇不可不謂悽慘。

無論悲天憫農的李紳,還是鑿壁偷光的匡衡,總體而言都算一名合格的官員,並非題目所說的“鉅貪”,他們的共同汙點在於“晚節不保”,一個一意孤行,炮製冤案,一個利慾薰心,貪佔土地,只是一念之差,並非徹底變壞。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兩個人很難說前後差別很大,尤其是匡衡鑿壁偷光的行為,固然可見其讀書用功,但也缺乏基本的道德。一個孩子想讀書,直接到隔壁家“借光”學習,正常情況下,隔壁不但不會拒絕,而且還會大加讚賞。但你直接把公牆鑿穿了 !請問這算什麼行為?我們現在無從得知鄰居的反應。但從情理上推測,無非兩種可能:要不鄰居太好說話,看在即是小孩子,又是讀書上進的份上,不予追究;要不鄰居找上門來而匡衡耍無賴,鄰居只能惹不起躲得起。所以這樣沒品的讀書人,一旦當官,不貪才怪呢!

李紳做了高官之後一頓一碗雞舌的奢侈的確與他的《憫農》詩有著極大的反差。但古人只要一寫詩,就會把自己擺在正人君子的位置上,要做到詩言志,要做到思想正確,要讓主題充滿正能量。所以我覺得不能排除李紳一邊憫農,一邊奢侈或渴望奢侈的可能性。即便李紳年輕時的確心中充滿正能量,但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場生態中,變得貪婪奢侈才是常態,守正不變才是異端。




今晚的康橋2019


他倆都有恩將仇報的特質,道德底線低到令人驚詫。有這樣一種觀點,即·無論是寫下“鋤禾日當午”的李紳,還是鑿壁偷光的匡衡,毫無疑問也都是人,他們同樣會因外部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沒什麼稀奇,相對於其他的人的改變,他倆也就是有些名氣而已。

所說的環境影響,相對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結果,比如,人們常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卻不是這樣的,這就說明雖然匡衡和李紳雖然是受環境變化的影響而改變,但某些傾向於負面的轉變,並不能把所有責任都推到無辜的環境方面,事實上當時有很多官員都做得比他倆好,能說是環境的原因麼。

曾經有這樣一種疑問-你家貧窮點不起燈,可鑿壁偷光是否對得起鄰人對得起牆,往小裡說是為了自己私利破壞他人私產,往大里說又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鑿壁偷光想告訴我們什麼?

鑿壁偷光的寓意是-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外因不是決定性因素,它只是具備一定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只有主觀意識調用內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有了這層主觀的拼搏意識在,後來的匡衡成為西漢的大文學家也不足為奇。

就以匡衡自身為例,他的貪腐就說不過去(這種行為本身就說不過去,“我不敢不收啊”,進而跳樓那種情況我們不提。),少時,內因戰勝外因,而發跡後純粹是內因配合著外因在作惡,一切源於主觀意識的改變,而並非環境因素。

我們學課文的時候,都讀到過周總理的簡樸,偉人永遠值得人們欽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備良好的消費觀,並不都是為富不仁,驕奢淫逸,很多普通家庭,即便現在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但老一輩人的節儉也從未改變。簡單說,不是環境改造了匡衡,而是他自己改變了。

貧窮歸貧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匡衡的事蹟在當時就廣為流傳,誰流傳的呢?他自己,也可以說是自我標榜,連太子都慕名拜他為師,這位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漢元帝,皇帝能虧待他的老師麼?當然不會,於是匡衡成為當朝丞相,百官之首,並且還封了安樂侯,食邑600戶,封地3100頃!

3100頃封地的租金也都是匡衡的,這是元帝看他出身苦,讓他生活好過一些,可是,匡衡卻強行霸佔了失誤多丈量出來的400頃封地,同志們,600戶的稅收外加3100頃土地的年租金那絕對是筆鉅款了,匡衡貪心不足,明知丈量錯誤還要繼續非法侵佔,這就難怪他人舉報了,匡衡辜負了元帝的信任,甚至可以說是辜負了元帝的憐憫和同情,所以後續繼位的漢成帝也對得起他,直接把爵位、封地、食邑全部剝奪,這種人本該受窮,不值得可憐。

萬曆討厭張居正的原因之一就是言行不一,漢成帝也是如此,匡衡天天仁義道德講的很好,很有才學,但是輪到你做事的時候,竟然連遵守法律都做不到,這太自欺欺人了。

不過不管怎樣吧,匡衡也曾經有利於國家社稷,下面所要說的李紳可就更加猥瑣了。


李紳的人生軌跡

李紳也是少年家貧,他的曾祖是李敬玄,也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祖父和父親也是官員,但是職務一般,以至於李紳的父親剛剛一死,就家道中落,母親成了他的啟蒙老師,後來又去了惠山寺讀書,沒有辦法,在寺院讀書有免費的食宿,又不收學費,當時很多寺院都這麼做。

恩將仇報,破壞寺產,而且是屢教不改-惠山寺

要知道,所謂寺產都是捐贈而來,李紳享受的免費的住宿,免費的飲食,免費的學校,應該感恩才對,至少不能破壞人家東西吧,更何況是僧人和信眾們都視為慧命的經書,可是李紳就經常拿佛經當草稿,即便受到申斥,還是屢教不改,這種極度自私的人怎麼會有好品質,所以《憫農》本身就是一種欺騙。

(這麼說並不過分,各位往下看就會知道,這個人從來都很無恥,少老對應,從未改變。)

恩將仇報,對待恩人,冷酷嚴苛-天宮寺

李紳名聲已經臭不可聞,所以跑到天宮寺繼續讀書,一老僧見他聰慧過人,所以特地將他請到僧寮讀書,這裡安靜舒服,這就樣李紳幾年佔用人家起居之地安靜讀書,到他臨近趕考的時候,僧人贈給他不少盤纏,對李紳說:

“你今後必定會發達, 千萬不要因為我輩犯了過錯,就以災禍相加。”

事實是,李紳後發跡後,除了把天宮寺改為龍宮寺又立了一塊碑以外,他並沒有兌現他的承諾,對僧人的嚴苛近乎於世仇,極盡凌虐之事。

為什麼?因為惠山寺的和尚斥責過他,管事因為他毀壞寺產打過他,所以他忿恨所有寺院和僧人,李紳就是一條養不熟的惡犬。

忘恩負義是有一貫性特質的-韓愈、李元將

韓愈對李紳有舉薦之恩,而李紳在極其理虧的情況下,彈劾韓愈。

李元將曾經收留過野狗不如的李紳,李紳為了討好李元將,他將李元將稱呼為叔叔,而後來李紳發跡後,李元將為了照顧他的面子,自稱是弟弟,甚至侄子,李紳都不滿意,最後李元將自稱為孫子,李紳才放過他。

他寫過的憫農詩,雖然大家倒背如流,但我還是要貼出來,結合李紳這個人,再次品味一下: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悲天憫人的做派,既有對時政的抨擊,又有對百姓的同情,很多人讀了他的詩作以後,覺得他有宰相之才,也有丞相的特質,應該能夠有所作為,而李紳不負眾望,後來果然做了宰相,說他毫無政績那是不可能的,但說到建樹,那就鳳毛麟角了。

對不起自己的詩作,這不是他的本性

他對官紳施以嚴刑峻法,對普通百姓也是如此,所謂愛惜民力這回事,是和李紳一毛錢關係也沒有的,比如大冬天的向民眾徵收蛤蜊,說白了就是白乾活不給錢,而蛤蜊這東西是要潛入沒頂深的冰水才能撈上來的,當時可是冬天吶,可見“憫農”只是說說而已。這類事太多太多,不勝枚舉。

草菅人命,手下官員娶了個非常漂亮的老婆,他想弄到手然後轉贈朋友,遂以貪汙罪置其死地,頗受非議,而那個漂亮女人自然知道事情原委,憤而自盡。

其實呢,李紳家中私妾成群,根本不在乎一兩個美女,只是他想要的卻得不到就痛下殺手,他的生活奢華,一頓飯的耗費就達到幾百貫甚至上千貫,他愛吃雞舌,但是湊一盤菜需要殺300只雞,曾經感嘆勞作不易的李紳讓百姓的怕的要命,竟然渡江而逃。


所以後人評價,李紳這個人能被重用,無非是因為他的才華和“憫農”節操才得以上位,但是上位後,卻屢次以怨報德,專擅排擠、陷害,所以即便死了還要受到國家清算,他被定性為酷吏,子孫都不得入仕做官。


古今通史


要想對一個人有較為全面的認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們很容易因為某件事對一個人有了先入為主的認識。比如看了《憫農》這首詩,會覺得作者李紳是個同情和關心農民百姓的人;知道匡衡鑿壁偷光地學習,會覺得他勤奮好學、積極進取。

有時候片面的認識是正確的,有時候則不然。因為不夠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或者背景,從而出現了“斷章取義”。

所以想了解李紳和匡衡為什麼會成為鉅貪,需要知道更多的人物背景。

寫《憫農》的李紳

首先《憫農》這首特別好的詩是李紳寫的,把農民的艱辛寫得非常形象。可惜除此之外,李紳沒有更多的著名作品流傳於世。

因為他的正職不是詩人,而是官員。原來他還是個官二代,祖父曾官至宰相,父親官至縣令。

但是李紳早年喪父,跟隨母親生活,頗為顛沛流離。從官宦世家到落魄謀生,估計飽嘗了人情冷暖,目睹了農民的朝不保夕的艱辛生活。

所以《憫農》也是他的有感而發。

後來通過不懈努力,李紳考取了進士,之後在仕途上平步青雲。

早期他應該是正直為官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官場這個大染缸裡,逐漸染上了官架子十足、花天酒地、不為民著想甚至魚肉百姓等陋習。

他還參與黨派之爭,造成冤假錯案。死後被削官,且其後代不得當官。

鑿壁偷光的匡衡

因為白天要做工,晚上才有時間看書,但是家裡窮,沒有燭光,想到了在牆上鑿一個洞,讓鄰居的光照到自己屋子裡來,這樣就可以看書了。

“鑿壁偷光”的故事,除了體現匡衡的勤奮好學,還覺得他挺聰明的。

古代都是靠科舉才有出路,匡衡也憑藉自身的努力走上了仕途之路。

後來元帝封他為安樂候,封地是三十一萬畝,據說匡衡利用郡圖出錯,非法擴張了四萬多畝。

匡衡因此被變為庶民,回鄉後沒幾年,病死。

為什麼事實與認知有反差

人其實很複雜,隨著際遇的變化,人自身也會變化,而我們也要帶著發展的眼光看待人。

李紳寫《憫農》時的情感是真的,後來他在官場沉浮,具有官僚之風可能也是真的。

匡衡發跡之前的鑿壁偷光,確實是他努力與奮鬥的見證。那個時代應該有很多人寒窗苦讀,為了考取功名。後來他侵佔土地的事,也有可能,畢竟一念之差就可以釀成苦果。

沒有去考證李紳和匡衡算不算是“鉅貪”,但是不管他們後來變成什麼樣,可能無需過多驚訝,畢竟曾經我們熟知的只是他們的一生當中的一小個片段,並不能代表他們的全貌。況且是非對錯,他們已承受了結果。

這也說明,一生能夠保持正直、善良、無愧於心,真的太難了。


陳述影錄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人民的名義》裡的處長趙德漢

當侯亮平來到他的別墅,用滿冰箱的人民幣質問他時,趙德漢徹底崩潰。

“我也是農民的兒子,我是窮怕了啊!”是啊,窮怕了,這也是為什麼趙德漢貪汙的原因,不能像自己的父親和爺爺那麼窮!我想匡衡也是這麼想的吧。


小時候學《鑿壁借光》時,小學老師都讓我們向這種好學的精神學習,但是為什麼到最後會變成這種地步呢?

匡衡世代都是貧農,但是他十分的努力學習,現在人說的越努力越幸運在他身上得到了體現:匡衡參加考試數次不中,就當他要放棄時,貴人出現了,當時的太子看中了匡衡的才華,拜他為老師。哪曾想,數月之後太子成為了皇帝也就是漢元帝。

這可不得了,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匡衡作為皇帝的老師地位也是升上了天,面對皇帝的信任和極高的地位,匡衡忘記了在那間小屋子裡學到的聖人之言,孔孟之禮,在他眼裡只剩下了紙醉金迷,幼年的貧困生活讓此時獲得權利的他更加瘋狂。他開始瘋狂的斂財,財物,珠寶,綾羅綢緞,土地來者不拒。

最後屢次目中無人的匡衡被罷官,回到了幼年的那間小破房子,在那裡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發生的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


至於李紳寫《憫農》,無非是偶然看見老農勞作詩興大發,賣弄一下文采罷了。

創作不易,您的關注的是我最大的動力


七七談歷史


唐代大詩人李紳和漢代儒臣匡衡成名後都爭議不斷,匡衡成為鉅貪,貪汙國家土地,李紳成名後道德敗壞,驕奢奢靡。就其原因不外乎兩點:其一是封建時期社會制度設計的功利性,使得他們忘記了初心。其二是長期擔任高官的過程中權力失去了控制,迷失了自我。

李紳和匡衡都是少年家貧,奮發圖強,通過個人努力取得成績的典型代表。匡衡幼年家貧,鑿壁偷光。公元36年,漢元帝封匡衡為丞相,封地3100頃,可是由於丈量失誤,匡衡多得土地400頃,整整40000畝土地。李紳知道後貪心作祟,沒有上報。後被人檢舉,貶為庶民。李紳少年貧苦,僧舍寄讀。公元841年,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842年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封趙國公。正史沒有李紳貪汙的記載,對李紳的批判這要集中在道德品質之上。

封建社會,讀書的目的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做官。所以讀書人很少有兼濟天下的理想,他們僅僅把讀書當成獲取功名,改善生活狀態的敲門磚。一旦打開功利的大門,服務百姓蒼生就是一個笑話,他們所做就是一個追求更高待遇的過程。匡衡和李紳在這個過程中忘記了初心,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錯誤道路。匡衡追求財富的積累,貪汙國家4萬畝土地。李紳驕橫奢靡,道德敗壞。寫《憫農》時李紳不得志,還同情百姓,得勢之後鋪張浪費。李紳喜歡吃雞舌,一頓飯需要300只雞舌。雞肉拋棄不用在花園裡覆土堆成雞山。李紳忘恩負義,驕橫膨脹。陷害舉薦他的韓愈,讓接濟過他的同宗叔叔李元自稱孫子。這是社會制度的缺陷造就,當官就是為了享受,為了高人一等。所以他們忘記了初心。

匡衡位列三公,多佔土地,地方官員畏懼其權勢不敢多言,即使有人告發查實。皇帝也網開一面,貶為庶民。李紳多次任節度使,官居宰相位高權重,養成了驕橫自大的性格。李紳為人薄情寡義,不僅讓宗叔當孫子,彈劾恩人韓愈,而且在任上殘暴治下,草菅人命。李紳在查處牛僧孺黨吳湘一案時,因為自己是李德裕一派,兩派政見不合,就判了吳湘死刑,視人命為草芥。匡衡和李紳為什麼這麼囂張跋扈,因為他們在長期的當官過程中權力失去了控制而迷失了自我。


長安遺少白衫新


在我們小時候,提到勵志的故事,總會有人跟我們說“鑿壁偷光”的故事,和“鑿壁偷光”一起的,還有“囊螢映雪”,用來鼓勵我們:條件不論多麼艱苦,都要堅持學習。小學語文課本里,還收錄了李紳的《憫農》:尤其是那句“粒粒皆辛苦”,被無數代人傳唱,同時告誡我們要愛惜糧食,不要暴殄天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憫農》的作者李紳曾在唐武宗一朝官居宰相。在此之前,李紳曾擔任地方官,並且,在地方上橫收暴徵,禍害一方。很多百姓在其壓迫之下賣兒賣女,而李紳則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鑿壁偷光”的當事人匡衡,曾在漢元帝一朝擔任丞相,並被漢元帝冊封為侯爵,但是,匡衡晚年曾經因為貪墨朝廷土地,而被漢朝朝廷剝奪爵位,打回原形。

只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有過悲天憫人之心的李紳會成為一方禍害?出身貧寒的匡衡會成為一代鉅貪?

個人認為:

人性問題

這世間,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比如眾所周知的“屠龍少年變惡龍”的故事,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很多人認為弱勢群體,或者說貧窮和善良息息相關。但是,“貧窮起盜心”更貼切人性。在古代,弱勢群體出身的張獻忠,在擁有兵權以後,到處行殺戮之事,將屠刀砍向了原本和自己一樣的窮苦人;在當代,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大概率出自弱勢群體——比如奪命保姆莫煥晶。還有將仇家滅門的張扣扣,都是此類代表。

很多看起來的老實人,其實並不是真的老實,而是欺軟怕硬而已。所謂的“老實”,其實是在壓力下被迫的“服軟”而已,這些人一旦有了作惡的條件,會比別的惡人惡很多。

同樣,李紳在不得志的時候,所具備的悲憫之心,不代表其本性善良,或許,那時候的他,只不過是沒有作惡機會和條件而已。而當李紳成為地方高官後,自己成為強者,就要開始其“凌弱”的行為了。

心理學問題

匡衡出身貧窮,因為讀書,有了階層突破的機會。漢帝國上層社會所擁有的資源,讓匡衡的內心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想想貧窮時候的自己,匡衡的內心,會逐步扭曲起來——富貴的誘惑,對以往貧窮生活的補償,以及對未來返貧的恐懼,讓匡衡對財富,有了超乎常人的慾望。

於是,匡衡開始斂財,哪怕這些財富,匡衡一生都花不完,他還是會這樣做——實際上,這種行為,與其說是匡衡的貪婪,倒不如說是匡衡因為成長環境的侷限,導致了匡衡對財富有了強迫症,於是,匡衡開始貪墨朝廷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