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为什么写悯农的李绅和凿壁偷光的匡衡成名后会成为巨贪?

秋天的红叶88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李绅,但是他却不同于自己写的诗,他实际上是一个有名的酷吏,他还曾经将自己的辖区里的百姓们逼得四处逃亡,而他晚年生活更是挥霍奢靡,和诗中的勤俭节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还有坊间还有着关于他喜欢吃鸡心的传说,据说他当上官后的生活及其的奢侈,由于他爱吃鸡舌,所以每一餐都是要厨房炒一盘鸡舌,而炒一盘鸡舌要耗费活鸡三百多只,所以李府的院后宰杀的鸡那是堆积如山。


虽然这件事情并没有确切的一种记载,但是有一说叫无风不起浪,而且他是一位贪官酷吏也是既定的事实,所以这个故事反而可以从一定角度去反应他的样貌。

还有就是凿壁偷光的匡衡,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读书人的事,能说是偷吗?所以匡衡前面借了人家都光,到了以后当了大官之后,也是拿了别人的钱,拿了别人的地。让人家无钱可花,无地可种。


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你想想,现在落马的那些人为什么会那样呢?无非就是本心就想贪,要么就是忘却了本心,被外界感染了。


是阿维啊


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俗人,没有多少境界。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没有期望孩子将来有多大的出息。

仅仅觉得能有一份工作,混个饭吃,不必很操心,也不用担多大的风险,不必付出很多的辛苦,可能碌碌一生,但只要平平稳稳,快快乐乐,也就行啦。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孩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就此说几句吧。

孩子小时候,我时常带着他到处溜达,也经常到我办公室玩耍。

我只告诉孩子一点,如果认真学习,将来就会在大楼里上班,既轻松又舒服。(其实未必)

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替别人盖大楼,自己还不能住。(其实搬砖也未必不好)

是人家盖楼你去住哪?还是你去盖楼人家住?你自己看着办。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生存是第一需要。

诗人李绅写下了《悯农》,未必就说明他的境界多么高。

进入了中学课本,就把这首诗跟作者的境界联系在一起,过度地解读。

相当然的认为,描写农民工作的辛苦,就是同情农民的遭遇。

特别是又取了一个高大上的题目,就以为作者多么高尚,多么有境界。

其实,或许作者本意仅仅就是认为种地很辛苦啊,将来说啥也不能干这活。

君不见,现在许多自媒体作者,为视频而视频,专门设计一些东西发出来,都清楚是咋回事。只是手法不太高明罢啦。

再如一些演员,扮演的角色很感动人。但离开了戏,也就不那么讨人喜欢啦。

也有一些名人,在高堂上夸夸其谈,像圣人一样,走下讲坛也是一个俗人。

李绅恐怕也是如此吧。

同样的道理,匡衡清楚得很,靠爹爹不行,靠娘娘不行,不刻苦读书就没有出路。

凿壁偷光,只能说明不安于现状,学习刻苦,以此想改变命运,并不能说明其理想境界多么的高。

目标很远大,那是为了摆脱贫穷,去追求荣华富贵。

但不一定就是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

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要求或评价一些历史人物。

我想弱弱的问一句,你自己能做到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般人做不了圣人,到不了那么高的境界,这很正常。

但起码做一个无害于社会的人,尽自己的能力混个饭吃,也就行啦。

在这个基础之上,尽量做得好一些,那就相当不错啦。

但作为中小学的教材,理该更加认真谨慎,选择一些更好的作品来教育孩子。

否则,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豹眼看历史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相信大多数人都很熟悉,浅显易懂的诗句道尽了广大农民的辛苦,警示每一个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因为这首诗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认为诗人是一个节俭之人,一个爱护百姓的好官员。

但是就像从小凿壁偷光的匡衡最终成为了贪官那样,青年时期悯农的李绅到了他飞黄腾达之后也变成了一个穷奢极欲之人。

李绅的《悯农》有两首,还有一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悯农》来看,此时的李绅无疑是一个生活非常简朴的清官。

随着李绅一步步的高升,飞黄腾达的李绅逐渐忘了最初那个淳朴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这点从当时与之同朝为官的刘禹锡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刘禹锡除了成名作《陋室铭》之外,最出名的作品当属《赠李司空妓》。

这首《赠李司空妓》是当时刘禹锡出任苏州刺史的时候,受邀参加时任扬州节度使李绅安排的宴会。当他看到了李绅家中私妓成群,其中一名歌妓更是色艺双绝,不禁发出"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怪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佳肴美酒,歌姬美色,轻歌曼舞,李司空早已习以为常,养尊处优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其中第三句"司空见怪浑闲事"便是成语"司空见惯"的出处。

除了刘禹锡所描述的这一"司空见惯"的场景之外,李绅还有一个非常奢侈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相传李绅特别喜欢吃鸡舌头,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在淮南节度使任上之时,李绅对百姓疾苦极为漠视,史载:"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狡吏奸豪都"潜行叠迹",普通百姓更是"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能够让老百姓们畏惧,而纷纷渡江淮而逃难,在同一时期里,除了李绅估计也没其他人了。李绅的为官为人,最终也引发了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的对其不耻。最终李绅也落得一个"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李绅的转变,除了升官之外,与当时的官场也不无关系。李绅参政的那会,整个官场都在"牛李党争"的笼罩之下。李绅本人也应"时代的号召",热衷于拉帮结派,在"牛李党争"当中攀结权势,攫取权力。

在这党争当中,李绅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昔日那个体察民情的李绅已然不在,也没有了昔日对底层百姓的那种感情。取而代之的是以高压手段欺凌下级官吏和百姓,最终才使得老百姓对他"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

除了主观上思想的改变,李绅之所以走向了老百姓的对立面,与当时的社会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不无关系。

当时的李绅每顿食用300多条鸡舌头,在官场上绝对是一个劲爆的消息。只要刺史们一向朝廷上报,李绅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但是却无人敢去举报。

即便是对李绅为人极其不耻的刘禹锡,作为当时的苏州刺史,他本就有责任去弹劾李绅。但是当刘禹锡应邀参加李绅的豪宴,看到了李绅豪宴的上奢华之时,也只是发出了"断尽苏州刺史肠"的感慨,也不曾上奏弹劾。

刘禹锡之所以没有弹劾李绅,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身可能畏惧李绅的权势,另一方面李绅在收买人心方面也确实有一手。在宴席上,李绅看到刘禹锡迷恋于歌姬杜韦娘,当场非常大方的将杜韦娘送给了刘禹锡。收到好处的刘禹锡自然不会为难李绅,而刘禹锡不过是当时官场上的一个缩影,很多李绅的上级官员都收到了李绅的好处,自然而然也不会为难李绅。

李绅最终落得一个被剥夺了官爵,子孙也不得从政的结局,但是这样的结局也是在他本人去世后被朝廷秋后算账,对于李绅奢靡的生活没有一丝的影响。

本文为头条独家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煮酒君 。


煮酒君


题目的说法并不准确,李绅和匡衡确实不是完美的好人,也确曾晚节不保,人生存在一些污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应该危言耸听,说他们成为所谓“巨贪”。

先说悲天悯农的李绅

李绅是唐朝诗人,跟唐朝的很多诗人相似,他既是诗人,也是官员。

李绅出生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李敬玄曾在唐高宗年间做到中书令,担任宰相,但传到父亲李晤这一代,就混的比较惨了,李晤的最高官职不过是县令。

更惨的是,李绅幼年丧父,他是由母亲一个人带大的,因此没有娇生惯养的经历,并未沾染官宦子弟的习气。跟那些高官权贵子弟不同,李绅早年时生活在基层,深知民间疾苦,他曾目睹农民终日辛苦劳作而不得温饱,却为他人作嫁衣裳,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地主,却可以不需劳动,坐享其成,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李绅对农民抱有油然而生的同情心。

在这种情绪影响下,李绅有感而发,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二首。

其一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如此悲天悯人又充满现实讽刺的作品,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如果不是对农民抱有强烈的同情心,绝不可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李绅的性格比较刚直,看不惯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再加上卷入牛李党争,李绅的前期职业生涯并不顺利,后期才峰回路转,顺舟顺水,晚年曾任节度使,官拜宰相,位极人臣。

不过,李绅不是完人,他也有缺陷甚至污点,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不是贪污,而是因为他晚年一意孤行而一手炮制的冤案——“吴湘案”。

吴湘是当时扬州江都县的县尉,品级不高,却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而当时李绅任淮南节度使,扬州是他的辖区,嫉恶如仇的李绅听说对吴湘的举报后十分恼火,未经认真调查就力排众议,把吴湘逮捕下狱,直接判处死刑,甚至不给吴湘辩白的机会。

按照唐律规定,死刑要上报朝廷复核,有关部门在复核时发现此案或有冤情,吴湘的罪行完全属实,至少罪不至死,但李绅却坚持认定吴湘是死罪,最后强行把吴湘送上断头台。

若干年后,“吴湘案”被官方平反,认定为冤案,而一首炮制这桩冤案、已经死去多年的李绅也未能逃过追责,惨遭“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再说凿壁偷光的匡衡

说起凿壁偷光的匡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跟怜悯农民的李绅相似,西汉的匡衡既是饱学之士,也是高级官员,不过他不是什么官宦世家,而是出生在农民世家,家境贫寒,读不起书,所以才帮人做工,赚点钱财买书学习,但家里点不起油灯,只好“凿壁借光”,借助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凿壁偷光”一直被作为励志故事来鼓舞孩子勤学苦读,这个故事本身没什么问题,故事主角匡衡也确实靠着勤学苦读,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后来学而优则仕,进入仕途。

匡衡是一个颇为正直的官员,虽然在政坛上没有做出什么突出贡献,但他学问精深,为人正直,洁身自好,很受尊重,也受到汉元帝的宠信,所以得以在晚年官至宰相,光耀门楣,并被封为乐安侯,达到了人生巅峰。

可匡衡很快就从巅峰滑落,因为贪心二字。

汉朝时的侯爵都是有封地的,匡衡的侯国食封土地是三十一万亩,在当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大地主大土豪了,可已经临近退休的匡衡不知哪根筋不对,偷偷利用地图的错误,擅自把自己的地盘扩大了许多,把周边的四万多亩土地也都据为己有了。

这个时候,宠信匡衡的汉元帝已死,没人袒护他了,昔日的政敌开始趁机攻击匡衡,弹劾他“专地盗土”,汉成帝趁机发飙,把匡衡免为庶人,封地全部被收回。

几年后,落寞的匡衡病死于家乡,境遇不可不谓凄惨。

无论悲天悯农的李绅,还是凿壁偷光的匡衡,总体而言都算一名合格的官员,并非题目所说的“巨贪”,他们的共同污点在于“晚节不保”,一个一意孤行,炮制冤案,一个利欲熏心,贪占土地,只是一念之差,并非彻底变坏。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两个人很难说前后差别很大,尤其是匡衡凿壁偷光的行为,固然可见其读书用功,但也缺乏基本的道德。一个孩子想读书,直接到隔壁家“借光”学习,正常情况下,隔壁不但不会拒绝,而且还会大加赞赏。但你直接把公墙凿穿了 !请问这算什么行为?我们现在无从得知邻居的反应。但从情理上推测,无非两种可能:要不邻居太好说话,看在即是小孩子,又是读书上进的份上,不予追究;要不邻居找上门来而匡衡耍无赖,邻居只能惹不起躲得起。所以这样没品的读书人,一旦当官,不贪才怪呢!

李绅做了高官之后一顿一碗鸡舌的奢侈的确与他的《悯农》诗有着极大的反差。但古人只要一写诗,就会把自己摆在正人君子的位置上,要做到诗言志,要做到思想正确,要让主题充满正能量。所以我觉得不能排除李绅一边悯农,一边奢侈或渴望奢侈的可能性。即便李绅年轻时的确心中充满正能量,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生态中,变得贪婪奢侈才是常态,守正不变才是异端。




今晚的康桥2019


他俩都有恩将仇报的特质,道德底线低到令人惊诧。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无论是写下“锄禾日当午”的李绅,还是凿壁偷光的匡衡,毫无疑问也都是人,他们同样会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没什么稀奇,相对于其他的人的改变,他俩也就是有些名气而已。

所说的环境影响,相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人们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是这样的,这就说明虽然匡衡和李绅虽然是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而改变,但某些倾向于负面的转变,并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无辜的环境方面,事实上当时有很多官员都做得比他俩好,能说是环境的原因么。

曾经有这样一种疑问-你家贫穷点不起灯,可凿壁偷光是否对得起邻人对得起墙,往小里说是为了自己私利破坏他人私产,往大里说又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凿壁偷光想告诉我们什么?

凿壁偷光的寓意是-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不是决定性因素,它只是具备一定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只有主观意识调用内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有了这层主观的拼搏意识在,后来的匡衡成为西汉的大文学家也不足为奇。

就以匡衡自身为例,他的贪腐就说不过去(这种行为本身就说不过去,“我不敢不收啊”,进而跳楼那种情况我们不提。),少时,内因战胜外因,而发迹后纯粹是内因配合着外因在作恶,一切源于主观意识的改变,而并非环境因素。

我们学课文的时候,都读到过周总理的简朴,伟人永远值得人们钦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备良好的消费观,并不都是为富不仁,骄奢淫逸,很多普通家庭,即便现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老一辈人的节俭也从未改变。简单说,不是环境改造了匡衡,而是他自己改变了。

贫穷归贫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匡衡的事迹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谁流传的呢?他自己,也可以说是自我标榜,连太子都慕名拜他为师,这位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皇帝能亏待他的老师么?当然不会,于是匡衡成为当朝丞相,百官之首,并且还封了安乐侯,食邑600户,封地3100顷!

3100顷封地的租金也都是匡衡的,这是元帝看他出身苦,让他生活好过一些,可是,匡衡却强行霸占了失误多丈量出来的400顷封地,同志们,600户的税收外加3100顷土地的年租金那绝对是笔巨款了,匡衡贪心不足,明知丈量错误还要继续非法侵占,这就难怪他人举报了,匡衡辜负了元帝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是辜负了元帝的怜悯和同情,所以后续继位的汉成帝也对得起他,直接把爵位、封地、食邑全部剥夺,这种人本该受穷,不值得可怜。

万历讨厌张居正的原因之一就是言行不一,汉成帝也是如此,匡衡天天仁义道德讲的很好,很有才学,但是轮到你做事的时候,竟然连遵守法律都做不到,这太自欺欺人了。

不过不管怎样吧,匡衡也曾经有利于国家社稷,下面所要说的李绅可就更加猥琐了。


李绅的人生轨迹

李绅也是少年家贫,他的曾祖是李敬玄,也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祖父和父亲也是官员,但是职务一般,以至于李绅的父亲刚刚一死,就家道中落,母亲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后来又去了惠山寺读书,没有办法,在寺院读书有免费的食宿,又不收学费,当时很多寺院都这么做。

恩将仇报,破坏寺产,而且是屡教不改-惠山寺

要知道,所谓寺产都是捐赠而来,李绅享受的免费的住宿,免费的饮食,免费的学校,应该感恩才对,至少不能破坏人家东西吧,更何况是僧人和信众们都视为慧命的经书,可是李绅就经常拿佛经当草稿,即便受到申斥,还是屡教不改,这种极度自私的人怎么会有好品质,所以《悯农》本身就是一种欺骗。

(这么说并不过分,各位往下看就会知道,这个人从来都很无耻,少老对应,从未改变。)

恩将仇报,对待恩人,冷酷严苛-天宫寺

李绅名声已经臭不可闻,所以跑到天宫寺继续读书,一老僧见他聪慧过人,所以特地将他请到僧寮读书,这里安静舒服,这就样李绅几年占用人家起居之地安静读书,到他临近赶考的时候,僧人赠给他不少盘缠,对李绅说:

“你今后必定会发达, 千万不要因为我辈犯了过错,就以灾祸相加。”

事实是,李绅后发迹后,除了把天宫寺改为龙宫寺又立了一块碑以外,他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对僧人的严苛近乎于世仇,极尽凌虐之事。

为什么?因为惠山寺的和尚斥责过他,管事因为他毁坏寺产打过他,所以他忿恨所有寺院和僧人,李绅就是一条养不熟的恶犬。

忘恩负义是有一贯性特质的-韩愈、李元将

韩愈对李绅有举荐之恩,而李绅在极其理亏的情况下,弹劾韩愈。

李元将曾经收留过野狗不如的李绅,李绅为了讨好李元将,他将李元将称呼为叔叔,而后来李绅发迹后,李元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自称是弟弟,甚至侄子,李绅都不满意,最后李元将自称为孙子,李绅才放过他。

他写过的悯农诗,虽然大家倒背如流,但我还是要贴出来,结合李绅这个人,再次品味一下: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悲天悯人的做派,既有对时政的抨击,又有对百姓的同情,很多人读了他的诗作以后,觉得他有宰相之才,也有丞相的特质,应该能够有所作为,而李绅不负众望,后来果然做了宰相,说他毫无政绩那是不可能的,但说到建树,那就凤毛麟角了。

对不起自己的诗作,这不是他的本性

他对官绅施以严刑峻法,对普通百姓也是如此,所谓爱惜民力这回事,是和李绅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的,比如大冬天的向民众征收蛤蜊,说白了就是白干活不给钱,而蛤蜊这东西是要潜入没顶深的冰水才能捞上来的,当时可是冬天呐,可见“悯农”只是说说而已。这类事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草菅人命,手下官员娶了个非常漂亮的老婆,他想弄到手然后转赠朋友,遂以贪污罪置其死地,颇受非议,而那个漂亮女人自然知道事情原委,愤而自尽。

其实呢,李绅家中私妾成群,根本不在乎一两个美女,只是他想要的却得不到就痛下杀手,他的生活奢华,一顿饭的耗费就达到几百贯甚至上千贯,他爱吃鸡舌,但是凑一盘菜需要杀300只鸡,曾经感叹劳作不易的李绅让百姓的怕的要命,竟然渡江而逃。


所以后人评价,李绅这个人能被重用,无非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悯农”节操才得以上位,但是上位后,却屡次以怨报德,专擅排挤、陷害,所以即便死了还要受到国家清算,他被定性为酷吏,子孙都不得入仕做官。


古今通史


要想对一个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很容易因为某件事对一个人有了先入为主的认识。比如看了《悯农》这首诗,会觉得作者李绅是个同情和关心农民百姓的人;知道匡衡凿壁偷光地学习,会觉得他勤奋好学、积极进取。

有时候片面的认识是正确的,有时候则不然。因为不够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或者背景,从而出现了“断章取义”。

所以想了解李绅和匡衡为什么会成为巨贪,需要知道更多的人物背景。

写《悯农》的李绅

首先《悯农》这首特别好的诗是李绅写的,把农民的艰辛写得非常形象。可惜除此之外,李绅没有更多的著名作品流传于世。

因为他的正职不是诗人,而是官员。原来他还是个官二代,祖父曾官至宰相,父亲官至县令。

但是李绅早年丧父,跟随母亲生活,颇为颠沛流离。从官宦世家到落魄谋生,估计饱尝了人情冷暖,目睹了农民的朝不保夕的艰辛生活。

所以《悯农》也是他的有感而发。

后来通过不懈努力,李绅考取了进士,之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早期他应该是正直为官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逐渐染上了官架子十足、花天酒地、不为民着想甚至鱼肉百姓等陋习。

他还参与党派之争,造成冤假错案。死后被削官,且其后代不得当官。

凿壁偷光的匡衡

因为白天要做工,晚上才有时间看书,但是家里穷,没有烛光,想到了在墙上凿一个洞,让邻居的光照到自己屋子里来,这样就可以看书了。

“凿壁偷光”的故事,除了体现匡衡的勤奋好学,还觉得他挺聪明的。

古代都是靠科举才有出路,匡衡也凭借自身的努力走上了仕途之路。

后来元帝封他为安乐候,封地是三十一万亩,据说匡衡利用郡图出错,非法扩张了四万多亩。

匡衡因此被变为庶民,回乡后没几年,病死。

为什么事实与认知有反差

人其实很复杂,随着际遇的变化,人自身也会变化,而我们也要带着发展的眼光看待人。

李绅写《悯农》时的情感是真的,后来他在官场沉浮,具有官僚之风可能也是真的。

匡衡发迹之前的凿壁偷光,确实是他努力与奋斗的见证。那个时代应该有很多人寒窗苦读,为了考取功名。后来他侵占土地的事,也有可能,毕竟一念之差就可以酿成苦果。

没有去考证李绅和匡衡算不算是“巨贪”,但是不管他们后来变成什么样,可能无需过多惊讶,毕竟曾经我们熟知的只是他们的一生当中的一小个片段,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全貌。况且是非对错,他们已承受了结果。

这也说明,一生能够保持正直、善良、无愧于心,真的太难了。


陈述影录


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了《人民的名义》里的处长赵德汉

当侯亮平来到他的别墅,用满冰箱的人民币质问他时,赵德汉彻底崩溃。

“我也是农民的儿子,我是穷怕了啊!”是啊,穷怕了,这也是为什么赵德汉贪污的原因,不能像自己的父亲和爷爷那么穷!我想匡衡也是这么想的吧。


小时候学《凿壁借光》时,小学老师都让我们向这种好学的精神学习,但是为什么到最后会变成这种地步呢?

匡衡世代都是贫农,但是他十分的努力学习,现在人说的越努力越幸运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匡衡参加考试数次不中,就当他要放弃时,贵人出现了,当时的太子看中了匡衡的才华,拜他为老师。哪曾想,数月之后太子成为了皇帝也就是汉元帝。

这可不得了,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匡衡作为皇帝的老师地位也是升上了天,面对皇帝的信任和极高的地位,匡衡忘记了在那间小屋子里学到的圣人之言,孔孟之礼,在他眼里只剩下了纸醉金迷,幼年的贫困生活让此时获得权利的他更加疯狂。他开始疯狂的敛财,财物,珠宝,绫罗绸缎,土地来者不拒。

最后屡次目中无人的匡衡被罢官,回到了幼年的那间小破房子,在那里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发生的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


至于李绅写《悯农》,无非是偶然看见老农劳作诗兴大发,卖弄一下文采罢了。

创作不易,您的关注的是我最大的动力


七七谈历史


唐代大诗人李绅和汉代儒臣匡衡成名后都争议不断,匡衡成为巨贪,贪污国家土地,李绅成名后道德败坏,骄奢奢靡。就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是封建时期社会制度设计的功利性,使得他们忘记了初心。其二是长期担任高官的过程中权力失去了控制,迷失了自我。

李绅和匡衡都是少年家贫,奋发图强,通过个人努力取得成绩的典型代表。匡衡幼年家贫,凿壁偷光。公元36年,汉元帝封匡衡为丞相,封地3100顷,可是由于丈量失误,匡衡多得土地400顷,整整40000亩土地。李绅知道后贪心作祟,没有上报。后被人检举,贬为庶民。李绅少年贫苦,僧舍寄读。公元841年,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842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封赵国公。正史没有李绅贪污的记载,对李绅的批判这要集中在道德品质之上。

封建社会,读书的目的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做官。所以读书人很少有兼济天下的理想,他们仅仅把读书当成获取功名,改善生活状态的敲门砖。一旦打开功利的大门,服务百姓苍生就是一个笑话,他们所做就是一个追求更高待遇的过程。匡衡和李绅在这个过程中忘记了初心,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错误道路。匡衡追求财富的积累,贪污国家4万亩土地。李绅骄横奢靡,道德败坏。写《悯农》时李绅不得志,还同情百姓,得势之后铺张浪费。李绅喜欢吃鸡舌,一顿饭需要300只鸡舌。鸡肉抛弃不用在花园里覆土堆成鸡山。李绅忘恩负义,骄横膨胀。陷害举荐他的韩愈,让接济过他的同宗叔叔李元自称孙子。这是社会制度的缺陷造就,当官就是为了享受,为了高人一等。所以他们忘记了初心。

匡衡位列三公,多占土地,地方官员畏惧其权势不敢多言,即使有人告发查实。皇帝也网开一面,贬为庶民。李绅多次任节度使,官居宰相位高权重,养成了骄横自大的性格。李绅为人薄情寡义,不仅让宗叔当孙子,弹劾恩人韩愈,而且在任上残暴治下,草菅人命。李绅在查处牛僧孺党吴湘一案时,因为自己是李德裕一派,两派政见不合,就判了吴湘死刑,视人命为草芥。匡衡和李绅为什么这么嚣张跋扈,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当官过程中权力失去了控制而迷失了自我。


长安遗少白衫新


在我们小时候,提到励志的故事,总会有人跟我们说“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凿壁偷光”一起的,还有“囊萤映雪”,用来鼓励我们:条件不论多么艰苦,都要坚持学习。小学语文课本里,还收录了李绅的《悯农》:尤其是那句“粒粒皆辛苦”,被无数代人传唱,同时告诫我们要爱惜粮食,不要暴殄天物。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悯农》的作者李绅曾在唐武宗一朝官居宰相。在此之前,李绅曾担任地方官,并且,在地方上横收暴征,祸害一方。很多百姓在其压迫之下卖儿卖女,而李绅则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凿壁偷光”的当事人匡衡,曾在汉元帝一朝担任丞相,并被汉元帝册封为侯爵,但是,匡衡晚年曾经因为贪墨朝廷土地,而被汉朝朝廷剥夺爵位,打回原形。

只是,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有过悲天悯人之心的李绅会成为一方祸害?出身贫寒的匡衡会成为一代巨贪?

个人认为:

人性问题

这世间,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比如众所周知的“屠龙少年变恶龙”的故事,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认为弱势群体,或者说贫穷和善良息息相关。但是,“贫穷起盗心”更贴切人性。在古代,弱势群体出身的张献忠,在拥有兵权以后,到处行杀戮之事,将屠刀砍向了原本和自己一样的穷苦人;在当代,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大概率出自弱势群体——比如夺命保姆莫焕晶。还有将仇家灭门的张扣扣,都是此类代表。

很多看起来的老实人,其实并不是真的老实,而是欺软怕硬而已。所谓的“老实”,其实是在压力下被迫的“服软”而已,这些人一旦有了作恶的条件,会比别的恶人恶很多。

同样,李绅在不得志的时候,所具备的悲悯之心,不代表其本性善良,或许,那时候的他,只不过是没有作恶机会和条件而已。而当李绅成为地方高官后,自己成为强者,就要开始其“凌弱”的行为了。

心理学问题

匡衡出身贫穷,因为读书,有了阶层突破的机会。汉帝国上层社会所拥有的资源,让匡衡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想想贫穷时候的自己,匡衡的内心,会逐步扭曲起来——富贵的诱惑,对以往贫穷生活的补偿,以及对未来返贫的恐惧,让匡衡对财富,有了超乎常人的欲望。

于是,匡衡开始敛财,哪怕这些财富,匡衡一生都花不完,他还是会这样做——实际上,这种行为,与其说是匡衡的贪婪,倒不如说是匡衡因为成长环境的局限,导致了匡衡对财富有了强迫症,于是,匡衡开始贪墨朝廷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