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前言

在美苏冷战的45年当中,苏联海军是的当时唯一能与美国海军构成对抗且造成海上绝对核威胁的国家。但是苏联海军的发展却与美国海军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个是注重核打击能力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另一个是注重远洋作战能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而苏联的航空母舰发展又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的,比如技术、政治、国家战略、经济甚至是决策层个人思想的影响,所以实际上对苏联来说航空母舰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且时间非常漫长的过程。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苏联分阶段发展了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1143型“基辅”级载机巡洋舰、11435型“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以及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核动力航空母舰。本文将介绍苏联航空母舰发展的第一阶段——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发展背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的航空母舰一直是受到苏联时任领导人以及军方主要领导高层的思想制约。斯大林时期以建造大型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为目标,比如1952年才开工建造的42300吨级82型“斯大林格勒”级火炮战列巡洋舰(9门305毫米主炮)、1949年开始开工建造的16600吨级686型“斯维尔德洛夫”级火炮重型巡洋舰。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任海军司令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本以为会抓住好时机发展航空母舰,结果新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更是坚决反对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将上述斯大林时期建造还未完工的大型水面舰艇予以拆毁甚至当靶舰击沉(686型没有完工和没有开工的16艘全部被拆解或取消)。赫鲁晓夫的观点:导弹、潜艇和飞机才是苏联海军应该发展的主要作战武器,组建核导弹远洋舰队和导弹航空兵是苏联海军的建设重点,所以库兹涅佐夫设想的航空母舰发展计划再次化为泡影。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被当做靶舰击沉的82型“斯大林格勒”级火炮战列巡洋舰


转折点出现在1957年,当年11月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开工并在1959年6月下水,这种排水量6880吨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可以携带16枚射程达到2800公里的UGM-27A“北极星A1”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全新的核打击平台使得美国可以更“悄无声息”的在大洋深处对苏联构成实质性的核威胁,其生存能力远远高于此前使用的战略轰炸机和固定发射井/架。所以此时,苏联单纯的“近海防御”和“导弹远洋舰队”的海军发展策略受到了挑战,远洋反潜纳入苏联海军建设当中。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乔治·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UGM-27A“北极星A1”潜射中程弹道导弹

在此之前苏联海军1957年立项的4400吨级61型“卡辛”级驱逐舰吨位只有4400吨,反潜方面只有1座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座12管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以及2座6管RBU-1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较小的舰体和续航能力一方面不支持远洋作战(续航力18节/3500海里),另一方面不支持大型反潜导弹上舰,也只能携带1架直升机,当然“卡辛”级本身定位就是近洋作战。在当时仅仅依靠近距声呐和区区1-2架直升机是无法在大洋深处做到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搜索,也无法做到对弹道导弹核潜艇这类水下目标的长时间跟踪。所以此时,苏联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进行远洋作战且可以携带多架直升机以及各类反潜武器的大型反潜舰只以应对来自海上的核威胁。正是苏联感觉到了这种来自水下对苏联重要城市的核威胁以及当时开始逐步成熟的直升机技术,一向在航空母舰强硬的苏联高层开始妥协,赫鲁晓夫也默认不再干涉发展能够携带反潜直升机的作战舰艇,这就是苏联反潜巡洋舰的由来(政治原因并没有使用“航母”一词)。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61型“卡辛”级驱逐舰

1958年8月,苏联第17中央设计局(涅瓦设计局)正式提交2个反潜巡洋舰方案(第一方案为以停工的686型巡洋舰舰体改造,第二方案为全新设计);1959年1月31日,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正式批准同意反潜巡洋舰的战役战术任务书并由海军中央舰艇研究院制定1123型反潜巡洋舰战术技术任务书。但是由于这里面存在几个问题:

  • 要求限制吨位(控制预算,防止破坏军种经费结构)
  • 要求搭载吨位更大的新型反潜直升机
  • 搭载多少直升机能够满足远洋反潜需求
  • 反潜直升机和舰上反潜武器的配比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第17中央设计局提交的1123型反潜巡洋舰设计方案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海军中央舰艇建造研究所的1123型反潜巡洋舰方案

苏联海军高层以及各设计局对这几个问题一直在不断争论,所以对1123型反潜巡洋舰的技术任务书在1960年1月、1960年12月、1961年6月、1962年1月、1962年7月和1963年9月多次更改。在这期间1123型巡洋舰的吨位不断增大,直升机携带数量不断增多, 舰上人员配置也是大幅度上升,从最初4500吨的技术要求变成最终14900吨。1962年6月,第17中央设计局正式向黑海造船厂提交1123型反潜巡洋舰的设计图纸,7月5日批准了经一系列修改后的1123型反潜巡洋舰,10月15日下达首舰建造批准文件,12月15日首舰“莫斯科”号在黑海造船厂0号船台铺设龙骨。但是开工后苏联海军依旧还在对技术要求不断更改,比如增加自持力、提高50%的防空导弹携带量、扩大航区等等。所以正在建造的“莫斯科”号中间停工,修改设计图纸。1965年1月14日,“莫斯科”号正式下水(建造编号701),第二天也就是1月15日二号舰“列宁格勒”号开始在0号船台铺设龙骨(建造编号702)。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1123型反潜巡洋舰技术任务书变化



技术指标

基本参数

1132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舰长189.1米,最大宽度34米,吃水8.06米,标准排水量14900吨,满载排水量17500吨。配备4台KVN-95/64型增压锅炉驱动2台TV-12-1型减速齿轮蒸汽轮机,2具4叶螺旋桨,最大航速29节,续航力18节/6000海里。舰上可搭载12架Ka-25PL反潜直升机、1架Ka-25TS中继制导直升机和1架Ka-25PS搜救直升机。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人员配置

1123型定额舰员700人,包括130名军官、160名士官和410名水兵。全舰编制如下:

  • 导航分队
  • 轮机分队
  • 导弹与火炮分队
  • 鱼雷与水雷分队
  • 通讯分队
  • 航空分队
  • 无线电分队

当然,1123型最初定额舰员只有370人(244名舰员和104名航空人员),但是从1967年6月试航后发现370人并不能满足现有需求,自动化系统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所以全舰总编制先后增加至471人和541人。至1967年12月完成验收时,全舰定额人员已经上升至700人,属于严重超编,超编的人员只能借助储藏室、餐厅、机库甚至拆除鱼雷发射管改成人员住舱。而其他的环境问题还包括通风、供暖、海水淡化能力等等,可以说,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时苏联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中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中最差的一艘。当然,生活问题在苏联航空母舰上其实一直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这里:设计局和总师不需要对航空母舰实际使用者负责,为了保证军方高层和领导层提出的苛刻的技术要求,设计局只能无限制降低舰员的生活环境以换取技术指标,直到11435“库兹涅佐夫”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整体布局与适航性

1123型反潜巡洋舰主题为钢制纵向箱型梁船体结构,具备较高的强度。为了控制排水量并保持重心,上层建筑大量采用较轻的铝镁合金。舰体设有16道水密舱壁,双层船底设计,可抵御4枚反舰导弹1枚1000磅航弹在干舷处爆炸,水下可抵御2-3枚战斗部420公斤当量鱼雷的非接触性爆炸,一旦船底结构遭到破坏就通过底舱油箱燃油动态运动平衡舰体倾斜。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为了保证1123型巡洋舰在核战争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全舰设有完整的洗消系统,锅炉舱、发电机舱和蒸汽轮机舱全部采取密封措施,内部可以形成封闭式空气流通机制。全舰设计时严格控制舷窗数量,大部分舱室采用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系统,这也是造成1123型反潜巡洋舰居住生活差的另一个因素,因为这种设计与潜艇没有什么区别,会造成长期的压抑感且空气流通极差。按照最初的设计,1123型可抵御2000米外空爆的3万吨TNT当量的核武器(要求电子系统不损坏,舰体横倾5度内),倾覆爆炸距离为770米。

1123型反潜巡洋舰最佳操纵性出现在18-20节航速时,但低速操纵性较差(出入港需要拖轮协助),满速航行回转时回转半径为舰体长度8倍。由于该舰设计时为了满足武器系统和电子系统,所以较低的干舷导致恶劣海况下适航性较差,甚至影响武器系统使用。根据1967年开始的一些实验表明,1123型反潜巡洋舰的各项作业只能在5级海况下进行(浪高2.5-4米),与设想的8级海况(浪高9-14米)有较大的差距。1970年1月 “莫斯科”号在北大西洋8级海况下进行高海况试航,舰体横倾达29度,前甲板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被大浪摧毁,无法完成舰载机起降作业和反潜武器对潜作战。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严重横倾的 “莫斯科”号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动力系统

1123型巡洋舰基本沿用之前58型“肯达”级巡洋舰的动力系统,配备4台KVN-95/64型增压燃油锅炉驱动2台TV-12-1型蒸汽轮机,锅炉最大耗油量95吨/小时/台。设计输出功率10万马力,设计最大航速29节,试航最高航速28.5节,通常最高航速24节。续航力6000海里/18节、9000海里/15节。全舰重油携带量3000吨(后降至2500吨),另外携带柴油发电机用油80吨和滑油28吨。为了保证声呐的工作环境,1123型主机辅机安置在减震台以降低噪音,烟囱设置废弃降温装置以降低红外特征。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航空设施及舰载机

舰载机

1123型设计搭载14架Ka-25直升机,其中12架Ka-25PL反潜直升机、1架Ka-25T中继制导直升机和1架Ka-25PS搜救直升机,全部隶属苏联第78独立舰载直升机团。Ka-25PL直升机是苏联卡莫夫航空设计局于上世纪50年代开发的共轴反桨双旋翼反潜直升机,空重4765千克,最大起飞重量7500千克,配备2台738千瓦的TTA-3BM涡轴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209公里/小时,实用升限3550米。携带吊装声呐、I/J波段水面搜索雷达和磁异常探测器,可挂载4枚PLAB-250-120型反潜深弹或1枚AT-1型450毫米反潜鱼雷或36枚声呐浮标。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Ka-25T中继制导直升机为舰上装备的82R型反潜导弹提供中继制导信号Ka-25PS搜救直升机提供海上救援,没有武器挂载,携带一个吊装重量300公斤的吊臂,机舱内可携带担架。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Ka-25T中继制导直升机


航空设施

1123型反潜巡洋舰飞行甲板长度86米,宽36米,设置4-5个直升机起降点,没有直升机助降系统。飞行甲板设置2座舷内升降机,用于飞行甲板于甲板下机库的舰载机转运。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1123型反潜巡洋舰飞行甲板

全舰设有2座机库,分别是飞行甲板下的下层机库(长67米,宽25米)和上层建筑内的上层机库(长14米,宽12米),其中下层机库最大停机量12架,上层机库2架,机库可以容纳全部14架舰载机。上层机库设置直升机维修车间,可以对舰载直升机进行保养和维修。下层机库设置弹药库,可贮存30枚AT-1型450毫米反潜鱼雷、40枚PLAB-250-120型反潜深弹、504枚声呐浮标。除此之外还可以携带8枚当量8万吨TNT炸药的核深水炸弹。通过一台起重能力1.5吨的弹药升降机进行弹药转运。全部两座机库都设置烟幕监测和挥发性气体监测系统,必要时自动启动通风系统疏散机库内挥发的航空燃油。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在火警时关闭通风系统。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上层机库门已打开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飞行甲板舷内升降机


武器系统

  • 1132型配备大量舰载反潜与防空武器,包括:
  • RPK-1“旋风”反潜导弹发射装置1套(备弹8枚)
  • M-11“风暴”防空导弹发射系统2套(备弹96枚)
  • AK-725型双联装75毫米舰炮2座
  • AK-230型双联装30毫米舰炮2座
  • 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2座(备弹240枚)
  • PTA-53-1123型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备弹10枚)

PRK-1“旋风”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为双臂发射器,自动装弹模式,每座备弹8发。其发射82R型反潜导弹重1.8吨,长6米,最大射程24公里。另一种82P反潜导弹可携带当量1万吨TNT核战斗部。发射后由“织女星”拖曳声纳和“猎户座”舰壳声呐制导,也可由Ka-25TS制导直升机进行中继制导。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PRK-1“旋风”反潜导弹双臂发射器

M-11“风暴”防空导弹系统为双臂发射架,自动装弹模式,每座备弹48发。发射4K60型防空导弹,重1.84吨,最大射程35公里,最大射高25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5倍音速。战斗部重量120公斤,杀伤半径40米。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M-11“风暴”防空导弹双臂发射架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正在发射4K60防空导弹的“列宁格勒”号

PTA-53-1123型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没有备弹。发射SET-53型(29节,射程14公里)和SET-65型重型鱼雷(40节,射程15公里),发射时鱼雷发射管向外倾斜55度。2座鱼雷发射装置在1976年被拆除,改为水兵住舱。

RBU-6000型十二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自动装弹模式,备弹120发。发射RGB-60型反潜火箭,重119.5千克,最大射程5500米,最大作战深度450米。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RBU-6000型十二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电子系统

  • 1套MR-600“日出”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探测距离600公里)
  • 1套MR-310“安加拉-A”三坐标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 3套“维加奇”导航雷达
  • 1套ADK-1卫星导航系统(后加装)
  • 2套“雷鸣”火控雷达(制导4K60防空导弹)
  • 2套MR-103“雪豹”火控雷达(制导AK-725和AK-230舰炮)
  • 1套MG-324“猎户座”舰壳声呐
  • 1套“织女星”拖曳声纳(最大工作深度200米,最大探测距离15公里)
  • 8套“古尔祖夫”电子干扰系统
  • 2套“海湾”信号接收系统
  • 2套MT-45“阿加特”光电指挥仪
  • 3套“草蜢”光电指挥仪

舰上搭载一套PUSTB-1123“章鱼”声纳综合指挥系统,用于分析水下目标并向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和反潜火箭提供火控数据。而“根-1123”综合电子系统则用于处理雷达、声纳及光电探测系统对战场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引导舰载武器以及直升机对目标发起攻击。该套系统同样具备处理数据链的能力,对编队中其他舰艇的实时情报数据进行分析。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MR-600“日出”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和MR-310“安加拉-A”三坐标对空/对海搜索雷达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雷鸣”火控雷达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织女星”拖曳声纳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古尔祖夫”电子干扰系统




服役历程

莫斯科”号

“莫斯科”号是1123型反潜巡洋舰首舰,1962年10月15日下达建造批准文件,建造编号701,同年12月15日铺设龙骨,由苏联444造船厂(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0号船台建造。1965年1月14日下水,6月开始海试,12月25日通过验收,1968年1月正式服役,首任舰长斯塔罗日夫海军上校,舷号857,隶属苏联黑海舰队第21反潜旅,母港塞瓦斯托波尔港。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1965年初正在0号船台建造的“莫斯科”号

1968年4月Ka-25直升机夜间着舰时发生事故返厂维修,同年9月重返黑海舰队服役;1972年11月18日进行Yak-36M垂直起降实验;1975年2月2日发生锅炉舱火灾返厂维修,1976年10月重新服役;1976年底调入第30反潜师。苏联解体后,1993年5月26日最后一次出航;1995年4月27日由黑海舰队编入预备役;1996年6月22日注销舰名;1996年11月7日退役;1997年5月驶往印度拆解。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1972年11月18日正在“莫斯科”号垂直降落的Yak-36M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正在印度拆解的“莫斯科”号


“列宁格勒”号

“列宁格勒”号是1123型反潜巡洋舰二号舰,也是最后一艘(三号舰停工),1963年10月28日下达建造批准文件,建造编号702,1965年1月15日铺设龙骨(也就是“莫斯科”下水第二天),苏联444造船厂0号船台建造。1966年7月31日下水,1968年12月15日服役,1969年4月通过验收,舷号848,隶属苏联黑海舰队第21反潜旅,母港塞瓦斯托波尔港。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1972年2月参与救援发生事故的K-19核潜艇;1984年前往苏伊士运河执行扫雷任务;1981年参加波罗的海大演习;1985年进行维修并于1987年重返黑海舰队服役;1991年6月24日退役;1995年驶往印度拆解。

冷战秃鹫——浅谈苏联1123型“莫斯科”级反潜巡洋舰

在印度等待拆解的“列宁格勒”号


结语

1123型反潜巡洋舰是苏联海军航空母舰的初步尝试,一直长期遭到压制的苏联海军在大的军事斗争环境下得到了发展航空母舰的机会。虽然该舰在试航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因为设计带来的严重问题,但是为之后的航空母舰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和使用经验,也确立了苏联航空舰只以巡洋舰的标准配置武器系统,对苏联海军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无力支持如此庞大规模的海上力量,包括1123型反潜巡洋舰和1144型载机巡洋舰都在90年代被迫退役。

总的来说,2艘1123型反潜巡洋舰并不能给苏联远洋反潜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但表明了对美国海基战略核打击平台的打击表明决心。从那以后,苏联开始重视发展大型远洋反潜平台,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面和水下反潜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