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为提升盈利能力,戴姆勒将采取削减成本和提升现金流的举措。在疫情期间停工、控制成本、口碑下滑等多因素的影响下,盈利心切的奔驰如何兼顾质量和信誉,仍是其接下来需要思考的课题。

寒冬下,各大车企降本增效

德国当地时间2月20日下午,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集团宣布,其正在对财务、生产和开发部门的管理层进行精简,以消除梅赛德斯-奔驰和戴姆勒之间管理层的职位重复,并加强戴姆勒集团管理层对梅赛德斯-奔驰部门的控制。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2020年,在全球裁员1.5万名员工之外,戴姆勒集团还将对旗下1000个管理岗位进行裁撤。”。在德国,50岁以上的员工都收到了“劝退信”。此外,留下来的高管或也将在年内施行薪金减半。


“今年,戴姆勒或将分别在华裁员4%,其中包括北京奔驰近百位外籍专家。同时,北京奔驰还将改变‘一岗两人’的惯例,减少外派中国的德国员工。”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据知情人士透漏,在中国市场,外籍员工的成本高于中方员工近7-8倍,算上工资以及多类补助,奔驰每年为一名外派中国市场的德国员工花费成本超过3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8.78万元),而一名中国员工的年均成本为人民币30万元。据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奔驰目前约有员工3500人,每年支出的咨询费等各类费用高达近20亿元。


今年伊始,疫情带来的全国范围内的停工停产影响了全球汽车供应链,也给北京奔驰不小影响。寒冬来临,即使如戴姆勒这样的巨头、即使是奔驰这样利润与销量均较高的车企,也选择裁员过冬。


北汽集团的“利润奶牛”

近期,戴姆勒集团公布了2019年财务数据,去年其乘用车及商用车总销量为334万辆,与2018年(335万辆)基本持平;营收为1727亿欧元,同比增长3%;但受全球市场萎缩、“柴油排放门”及高田气囊召回等因素影响,其净利润仅为27亿欧元,较上年大跌64.5%,为十年来的最大跌幅。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基于财务数据所显示的盈利紧迫性,戴姆勒集团正在大力实施“降本增效”的措施,包括缩减人力和材料成本、调整产品阵容、推进平台战略及更紧缩的资本配置等。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曾表示,采取削减成本及提升现金流的举措势在必行。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措施有助于提升奔驰的盈利水平,但潜在的负面影响也已逐渐显露。去年以来,从“断轴门”事件到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再到多次因产品安全隐患而进行召回,众多产品和服务层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奔驰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多年来,北京奔驰一直是北汽集团的“利润奶牛”。

北汽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北京汽车2019年年中报显示,去年1-6月,北京奔驰营收达到778.07亿元,同比增长10.8%,占上市公司总营收的88%以上;毛利润220.23亿元,同比微增0.2%,超越上市公司的毛利总和。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大环境遇冷,北京奔驰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出了利润。根据数据,北京奔驰的平均单车毛利仍然高达7.8万元,但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万元。其毛利率随之跌破30%,但仍高达28.3%。


随着销量持续增长,但低价车型在北京奔驰品牌的销量占比提高抵消了销量增长的影响。同时,运费和产品结构变化也成为其利润率下滑的重要影响因素。


虽然北京奔驰的利润率同比有所下滑,但对比奔驰全球个位数的利润率,北京奔驰在利润方面的表现依旧让人惊叹。


进入2020年,突发的疫情让北京奔驰今年的销量充满未知,而疫情期间停工带来的损失也令其难以承受。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本月初,北京奔驰向天津市政府及天津武清区发函,请求特批其在天津武清的19家零配件供应商提前复工。相比之下,奥迪、宝马均定于2月17日正式复工。


北京奔驰对于复工的急切态度,侧面反映了其目前的艰难处境。在停工、控制成本、口碑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盈利心切的奔驰如何兼顾质量和信誉,仍是其接下来需要思考的课题。


全球车企进入“裁员潮”

2月10日《德国商报》援引戴姆勒公司消息人士称,目前戴姆勒还在加强现有的成本削减措施,计划将裁员人增加到1.5万人。戴姆勒还计划减少每周工作时间,并让大多数行政职位的临时工提前退休。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产品方面,奔驰将继续缩减其产品阵容。梅赛德斯的大型豪华轿车S级的敞篷版和轿跑版将被砍掉,B级轿车的未来也充满着不确定性。而就在该消息曝出一周前,一位梅赛德斯-奔驰的发言人向媒体表示,奔驰X级皮卡将在2020年5月停产。

大规模裁员!奔驰利润遭腰斩 结构优化降本增效

实际上,随着全球车市连续两年负增长,再加上特斯拉的飞速发展,电动化转型的方向已逐渐明晰,全球多数主要车企目前都在大幅缩减成本,并增加在电动化方面的投入。


2019年5月,福特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7000人,其中美国裁员2300人。就在一个月后,福特再次宣布,到2020年底其欧洲业务将裁员1.2万人。同样在不停裁员的通用汽车,甚至已经退出包括欧洲、东南亚在内的多个市场。就连全球第一大车企大众,也宣布将于2023年前裁员7000人。


寒冬来临,即使如戴姆勒这样的巨头、即使是奔驰这样利润与销量均较高的车企,也选择裁员过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