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中明確提出,對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採取全面綜合治療的理念,同時強調了“早診斷、早治療”的用藥原則。全面綜合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運動療法、心理疏導及照料護理等。藥物治療為首選,且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基本治療手段,腦起搏器手術治療則是在病程中特定的時間窗對藥物治療的重要的有效的補充。

下面我們用16張GIF圖來表現一位帕金森病患者的DBS手術全程。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術前評估與討論(這一步很重要,帕金森病患者術後效果好不好,需要一系列的症狀檢查、預後評估、美多芭衝擊試驗、術前身體檢查、術前討論等,每一步都關係著術後效果,缺一不可)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術前核磁掃描(該患者適合手術,通過影像採集到頭顱內部結構信息)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立體定向頭架準備(用來確定放入電極的位置)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安裝頭架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術中定位(將核磁共振採集到的座標信息導入計算機工作站,並利用手術計劃系統計算得到腦深部目標靶點的立體座標)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電極準備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植入電極(根據前面的定位找準刺激部位後,在頭顱上開兩個一分幣大小的小孔,把電極放進腦部指定位置。此過程的損傷很小,而且由於大腦本身沒有痛覺,因而不會感到疼痛。)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術中測試(我們可以看出測試前後,帕金森患者的手部動作有明顯改善)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植入電池(該帕金森患者術中測試效果明顯,在患者鎖骨下方區域切一小口埋入神經刺激器,再經皮下通過導線把神經刺激器與電極連起來。這個環節全身麻醉,此過程不會感覺到任何疼痛)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手術過程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縫合傷口,手術完成

關於 帕金森病“腦起搏器”

1987年,法國醫生Benabid教授開創了腦深部電刺激術,俗稱“腦起搏器”(DBS),它的出現降低了帕金森病外科治療的風險,也是目前帕金森病人採用比較廣泛的治療方式之一。

通過腦部相關神經核團的電刺激,能調節腦功能,使其恢復平衡,這便是DBS治療帕金森病的原理。

系統結構

DBS系統由兩根電極、一個刺激器和一個程控儀構成。將兩根直徑為1.3毫米、比火柴棒還細的電極,精準植入到丘腦底核或內側蒼白球團等帕金森病相關腦神經核團;電極的另一端通過延伸導線與一個火柴盒大小的刺激器相連。延伸導線和刺激器被植入皮下,刺激器位於鎖骨下方的皮下囊袋中。醫生通過程控儀控制刺激器,便能實現對腦內電極電刺激的調控。

16張GIF動圖全解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

“腦起搏器”有哪些優勢?

DBS與腦損毀術相比

與早期帕金森病的腦損毀術相比,DBS治療有諸多無可比擬的優勢:創傷更小,治療可逆(損毀術是不可逆的),電刺激強度、刺激時間等可調節、控制,可實現24小時持續刺激。

DBS與藥物相比

左旋多巴等藥物有1.5小時左右的半衰期,血藥濃度的波動會引起症狀的相應波動,隨著所服用藥物劑量的增加,有時還會引起異動和開關現象等不良反應。

相比藥物服用,DBS擁有持續不間斷刺激、療效持久、控制異動和運動波動症狀效果好等優勢,可使左旋多巴的用藥量明顯下降,從而使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